书城哲学老子新读
62983900000004

第4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任何一门伟大的哲学思想,其根本目的都是引领人类文明达到一种类似“理想国”式的文明程度,《老子》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所追求的广义上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但是人类文明虽然已经从《老子》所处的时代向前发展了两千多年来到了我们今天生活的现代社会,科技和生产力已经得到极大的提升,但今天的人类文明相对于那个可能达到的理想中的顶峰形态,依然与《老子》时代一样处于一个较为低级的阶段。如同我国对我们当前所处社会阶段的阐述一样: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在今后一个时期长期处在这一阶段。因此对于当前人类文明程度所能提供的物质资源,尤其是少数优质的稀缺资源,必将引发激烈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并且这种竞争必然将导致各种激烈的社会矛盾。在这种局面下,很多有“智”之人为了一己之私,必然会通过各种恶劣的手段来进一步激化和利用这种竞争产生的社会矛盾,甚至将整个文明和社会带入停滞和倒退的可怕境地。

这种人类文明所独有的对世俗的名(贤)、利(难得之货)、欲的贪婪和渴望(可欲),都是人性的一部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类文明与人性都是“道”的产物,但因人性而产生的人类文明价值观往往又与“道”所倡导和代表的价值观相抵触。在《老子》看来,人类对名、利、欲,这些少数优质稀缺资源的恶性竞争,以及竞争引发的恶性社会矛盾就是“不德”与“不道”的行为,就是妄为。因此《老子》提出,那些引领人类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圣人,应当引导整个文明和社会建立以“虚”“弱”为代表的“道”的价值观(“心”与“志”),同时还要满足以“腹”和“骨”为代表的人类基本的对物质文明和生命健康的追求。只要同时为人类社会建立起正确完善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那么整个文明和社会自然将顺应“道”的规律得到发展和进步,这仍然是《周易》哲学中的“与时偕行”,也是《老子》思想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无为。如此,那些给社会和文明带来不稳定隐患的有“智”之人也就无法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肆意妄为。

《老子》云“道,常无,名朴”,就是说“道”通常以“无”的抽象形式来运动和存在。因此《老子》在倡导“无为”这个观念时,就首先要求人们做到“无知”(古文通“智”)与“无欲”。必须注意,这句话绝非要求人类社会采取反智与反人性的方法来达到“无为”,而是要求整个社会通过“圣人之治”,来建立以“无”这个抽象哲学概念为代表的“道”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以“道”的标准来看待和评价“知”与“欲”。如此,当整个人类社会与文明建立了拥有广泛基础的、符合“道”的价值观的“知”与“欲”,那么必然将自动抑止少数“智者”的“不道妄为”,最终建立从扮演社会统治角色的“圣人”到渗透整个社会的“无为”观念——一个真正顺应“道”的发展规律的完美社会,自然“无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