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太后人本善良
【原文】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译文】
吕太后是高祖贫贱时的妻子,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到高祖做汉王时,又娶定陶人戚姬,非常宠爱她,生了赵隐王刘如意。孝惠帝为人仁惠柔弱,高祖认为不像自己,常想废掉他,改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因为如意像自己。戚姬得到宠爱,常跟随高祖到关东,她日夜啼哭,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孝惠帝做太子。吕后年纪大,经常留在家中,很少见到高祖,和高祖越来越疏远。如意被立为赵王之后,好几次险些取代了太子的地位,靠着大臣们的极力诤谏,以及留侯张良的计策,太子才没有被废掉。
【评点】
吕后是刘邦的妻子,在秦末动乱的年代一直跟随刘邦出生入死,历尽艰辛。刘邦经过反秦斗争,经过和项羽的楚汉战争,最终建立了汉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吕后也一跃成为大汉王朝的皇后,母仪天下,尊贵无比。
她巾帼不让须眉,第一个站出来向皇位男性传统格局叫板,勇于在男人垄断的政权旋涡里角逐争雄,斩韩信,剁彭越,临朝称制,大封诸吕,开外戚专权先河,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执掌国家大权、政绩卓著的巾帼枭雄。但是,像吕后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死后两千多年来,却一直被后人所咒骂,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也曾善良温顺
吕后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人们对她的称呼,她的原名叫吕雉。
她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她是刘邦下世之后,汉朝政坛上的女一号,和武则天、慈禧被合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女主”。
吕雉因何会嫁给刘邦?这事儿也充满了传奇。
刘邦在沛县泗水当亭长的时候,沛县县令的老友吕公举家移民而来。吕公本来是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这次是为了躲避仇家而逃到沛县来的。县里的乡绅、官吏听说县令的好友来了,都赶来凑热闹喝酒。主持宴会的萧何宣布说,凡置备礼金不够一千钱的只能坐在堂下。刘邦是当亭长的,平日和县里这些官吏们自然混得特熟,也来凑热闹。他进门后递了一张帖子,上面写着“贺钱万”三个大字,实际上他一个子儿也没掏。
吕公看了“贺钱万”的帖子,大吃一惊,赶紧起身到门口相迎。这位吕公善于看人面相,刘邦这一进屋,他立马被其非凡气宇所震撼,言语举止间格外敬重刘邦。
萧何知道刘邦一个子儿没拿,还是让他进了堂屋,但萧何心中有点担心刘邦惹出是非,于是赶紧进屋打了个圆场:刘邦好说大话,不能成事,大家别太在意。
酒过几巡,见众人都有点喝高了,吕公便用眼神示意刘邦散场后留下来。刘邦会意,耐心地候到散场。吕公对刘邦直说道:“我这个人从年轻时就喜欢给人相面,被我相过面的人也不计其数,还从来没有哪个人有你面相这么好的,希望你多多珍重。我呢,有一个女儿,希望她能成为你的妻子,一辈子侍奉你。”
刘邦本来只想吃顿霸王餐外带混几口酒喝,这可好,白吃白喝一顿不说,还用三个字换回个老婆。天下竟有这等好事?刘邦自然是一口应下。
吕雉的老妈死活不赞同这门婚事,对吕公提出了反对意见:“你平时总是吹自己会相面,说咱女儿有富贵之相,将来要嫁到富贵人家。人家县令托人来提亲都让你推掉了,这个赖皮刘小能比县令强到哪里去?”吕公倒也干脆,一句话就把老婆呛了回去:“你们这些老娘们家知道个屁。”这可是在《史记·高祖本纪》里有记载的,就是没有见到描写吕小姐对亲事不满的只言片语。可见她当时是一个甘愿顺从父母之命的贤淑女儿了。
当时的刘邦论职位,仅仅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论富贵,家里穷得叮当响;论学问,他根本不喜欢读书,平时交结的都是些酒肉朋友;论德行,他是当地有名的无赖。所以,吕雉嫁给了刘邦,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那简直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吕雉给刘邦生过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的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女的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
此时的吕雉,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家闺秀而对贫困的生活叫苦连天,反而情愿帮助丈夫,挑起了一家的生活重担。她除了操持家务、抚养儿女外,还经常到地里从事农田劳作,从不叫一声苦,从不喊一声累。毫不夸张地说,这时的吕雉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二、糟糠被弃生嫉恨
早年的刘邦可说有些无赖,好酒及色,常不归家。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砀山下的沼泽地区。常言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刘邦可以一走了之,吕雉却为此下了狱。
贤惠的吕后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据说刘邦匿居的地方,时常有一片云气笼罩,吕后追踪而至,便一定能够找到刘邦。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率众进入沛县被拥立为沛公。后来刘邦起兵反秦,吕雉在家劳作养家。等到刘邦攻入咸阳,被西楚霸王项羽立为汉王,吕后又晋级成了王妃。但这时的吕雉仍在老家劳动,并没有因此过上舒适的日子。
在接下来的楚汉之争中,刘邦和项羽打得天昏地暗。吕雉和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成了项羽的俘虏,刘太公甚至差点被项羽烹杀。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当了两年零四个月的人质,受尽了折磨和凌辱,这是吕雉为刘邦做出的又一次重大牺牲。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吕后就是汉高祖刘邦身后的那个女人。
可以说,汉高祖刘邦和吕雉是患难夫妻,可等到吃尽苦头的吕后回到刘邦身边时,却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备受宠幸的戚夫人!
尽管自己贵为正宫,尽管自己为刘邦所累坐过牢狱、当过人质,尽管自己含辛茹苦为刘邦孝敬老爹、拉扯儿女,但是面对这位“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老公,也只得暗自垂泪,把对戚夫人的嫉恨藏在心里了。
有一句话: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戚夫人美貌多姿色,能歌善舞,而且为刘邦生下一个儿子如意。
有了能够偎在怀中撒娇发嗲、年轻貌美的“二奶”,刘邦心中哪里还有老家那个粗手笨脚,只会烧火做饭、割谷子砍高粱的吕雉的位置?
再加上刘盈这孩子性格宽仁懦弱,这让刘邦很不高兴,常对人说:“这小子的脾性怎么他妈的这个德行!一点都不像他老子我。你看咱那个小如意,从哪里看都和老子我一样。”“老子我怎么也不会让那个不像我的孩子的地位居于我的爱子如意之上。”几次要废了刘盈的太子称号而改立刘如意,这当然也与戚夫人的枕边热风和撒娇抹泪不无关系。
吕后因为年龄比戚夫人大,在刘邦出征、出巡时经常作为留守,陪伴在刘邦身边的却是那位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因此吕后很少见到刘邦,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虽然贵为皇后,这样的日子能有多少幸福感?她心里能够平衡吗?不恨死戚夫人才怪呢!
刘邦宠幸戚夫人,吕后忍就强忍了,但是刘邦越来越看不上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盈,对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疼爱有加,视如掌上明珠,这就让吕后心里不得不恐慌了。
吕后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太子地位,使尽了手段,给为刘盈说话的周昌磕头,求张良出主意请出“四大高人”等,无所不用其极。
最后刘邦也拿她没有办法,还是“败”在吕后的手下。刘盈的太子地位在他母亲吕后的努力下总算保住了。
第二节 最毒莫过吕太后
【原文】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灞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闲。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犁,孝惠还,赵王已死。于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译文】
吕后最怨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就命令永巷令把戚夫人囚禁起来,同时派人召赵王进京。使者往返多次,赵国丞相建平侯周昌对使者说:“高皇帝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纪还小。我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去一起杀掉,我不能让赵王前去。况且赵王又有病,不能接受诏命。”吕后非常恼怒,就派人去召周昌。周昌被召到长安,吕后又派人去召赵王。赵王动身赴京,还在半路上。惠帝仁慈,知道太后恼恨赵王,就亲自到灞上去迎接,跟他一起回到宫中,亲自保护,跟他同吃同睡。太后想要杀赵王,却得不到机会。孝惠元年(公元前194年)十二月的一天清晨,惠帝出去射箭。赵王年幼,不能早起。太后得知赵王独自在家,派人拿去毒酒让他喝下。等到惠帝回到宫中,赵王已经死了,于是就调淮阳王刘友去做赵王。这年夏天,下诏追封郦侯吕台父亲吕泽为令武侯。太后随即派人砍断戚夫人手脚,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了哑药,扔到茅厕里,叫她“人猪”。过了几天,太后叫惠帝去看“人猪”。惠帝看了,一问,才知道这就是戚夫人,于是大哭起来,从此就病倒了,一年多不能起来。惠帝派人请见太后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惠帝从此每天饮酒作乐,放纵无度,不问朝政,所以一直患病。
【评点】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太子刘盈终于顺利继位,被称为汉惠帝。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吕后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太后。太后,这也许是女人一生中所能迈上的最高一阶。吕雉经过千难万险,涉过千山万水,终于攀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她回想着来时之路,欣喜的泪、悲伤的泪、委屈的泪、怨恨的泪一同流满双颊。如今她要令让她流泪的人千倍地奉还于她。
一、怒杀赵王如意
刘邦这个忘恩负义的老头子的去世,已经不能引动吕雉的泪水,且让她大大松了一口气:刘盈终于能坐上皇位了!新皇帝软弱,大主意自然由她来拿。
整个大汉天下归于她的掌中。她一举手,一投足,天下都会跟着震动;她一颦一笑,都会左右千万人的命运。这是政治斗争中天翻地覆的改变,而这个改变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有些人会发达,有些人会抱恨终天而死。
此时的吕雉一心只想复仇(当然,若换成一个男人,老婆姘上了小白脸,日夜合计着要把他扫地出门,他当权后的反应,应该不会比吕雉来得缓和),她要报复那些曾经给自己带来苦难或者在她伤口上撒盐的人。
她最怨恨的就是戚夫人!想想吕后受的那些委屈,流的那些泪,哪一点不是拜戚夫人所赐?
血债要用血来还,这个女人带给她太多心灵煎熬,她为这个女人已经哭泣了太多夜晚,一分钟也不想再等下去了。太后的位子还没坐暖,吕雉就令人将戚夫人的秀发剃去,囚于永衣巷(也就是冷宫)之中,每日穿囚衣舂米。
夜深人静的时候,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在舂米当中流着眼泪创作了一首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文学史上非常有名的《舂歌》,也叫《戚夫人歌》:“儿子是亲王,娘亲是囚犯,捣不尽的米啊,跟随死亡永相伴,相隔三千里,谁能来把信息传?”
《舂歌》很快传到吕雉耳中,瞬间成了她怒火的助燃剂。斩草除根本是她早就制订好的计划,如今她要提前行动了。
她将戚夫人之子如意骗入宫中。汉惠帝知道母亲居心叵测,有可能突施毒手。为了保护幼弟,皇帝吃住都同其在一起,寸步不离。
但即便是有了兄长的贴身照顾,幼小的如意仍旧逃不出吕稚的魔掌。终于有一天,汉惠帝元年十二月的一天清晨,汉惠帝外出习箭时,不忍心叫醒酣睡的如意,便把他独自留在了宫中。吕雉得此良机,立即派人将如意毒死在热乎乎的被窝里,这一年如意才十二岁。
吕雉干掉了刘如意,长出了一口气,感觉已经没有后患了。
戚夫人的一首抒情歌曲,却不幸害了自己儿子的性命。
二、变戚夫人为人彘
罚戚夫人在永衣巷舂米,杀了她的儿子如意,吕后的满腔仇恨依然未消。
不久,吕后又变本加厉,下令砍断戚夫人的双手双足,再将其眼睛挖出来,用烟把她的耳朵熏聋,接着强迫她喝下哑药,扔在茅厕里养活着,命名曰“人彘”,即像猪的人——这是吕后的发明。
可怜一代绝世美娇娘,在一代绝世恶毒妇的手下,终于变成一个血肉模糊的人猪!血淋淋的场面,让人惨不忍睹!
吕雉这般处置了戚夫人后,看着自己的杰作,实在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炫耀给谁看好呢?想着自己性格懦弱的儿子,她觉得应该刺激刺激他,让他变得坚强冷酷一些。
于是,吕雉马上传话给她的皇帝儿子刘盈:儿啊,快来参观一件绝无仅有的东西。
吕雉来到刘盈身边,神秘地告诉他说有个人彘,也就是人猪要给他看。摸不着头脑的刘盈被母亲拉到臭烘烘的猪圈旁边,一眼就看到,猪粪里有一个血肉模糊的肉球在不停地蠕动。
他颤抖着声音问道:“这个怪物是什么?”
吕雉看着面色发白的儿子,咬牙切齿地说:“这就是那个美人儿戚姬呀!”
刘盈一下子晕厥了过去。醒来之后,他对母亲大哭大喊道:“这不是人干的事,我作为太后的儿了,再也不能治理天下。”
从此之后,刘盈就如同变了一个人,整天喝酒买醉,身体很快衰弱下来。六年后,正值二十三岁青春年华的他,过早去世。
戚夫人在茅坑里爬了三天后才死去。看着眼前不成人形在地下痉挛的肉球,吕雉心中会否有复仇的快感?我们常人并不能了解。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做过这件亘古未有的残虐之事后,她并没有一丝悔意,否则她也不会拉刘盈来观赏她的“杰作”。
在她的认知中,只有运用暴力才能生存,感情是人一生中最无用、最不可靠的东西。但她却不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她这样有着一颗充满仇恨和欲望的心,她杀死了刘如意和戚夫人的同时,也杀死了刘盈心中的那个曾经还算慈爱的母亲。
气撒足了,恨发完了,同时也意外地害死了自己的亲儿子啊!这时候的吕后完全丧失了人性!
吕后对戚夫人的夺夫、夺位产生仇恨,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以如此惨无人道的手法虐待戚夫人和毒杀刘如意,她的罪恶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留下了千古的骂名。
第三节 太后称制大封吕姓
【原文】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乃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译文】
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秋季八月戊寅日,惠帝逝世。发丧时,太后只是干哭,没有眼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强任侍中,只有十五岁,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这一个儿子,如今去世了,太后只干哭而不悲痛,您知道这里的原因吗?”陈平问:“是什么原因?”辟强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顾忌的是你们这班老臣。如果您请求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两宫卫队南北二军,并请吕家的人都进入宫中,在朝廷里掌握重权,这样太后就会安心,你们这些老臣也就能够幸免于祸了。”丞相照张辟强的办法做了。太后很满意,才哭得哀痛起来。吕氏家族掌握朝廷大权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评点】
刘盈在位期间,吕后过着近乎平静的日子。虽有过担忧,有过焦虑,但儿子仁孝,自己说一不二,不用她过于操心,让她有了一段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但这看似美好的时光却真的只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八月,年仅二十三岁,刚刚当了七年皇帝的刘盈因病逝于未央宫中。
吕后会有什么打算呢?
一、白发无泪送黑发
惠帝做了七年有名无实的皇帝,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就过早地死去。惠帝死后,吕后又执政八年。这前后十五年,是汉王朝从建国到文景之治的过渡时期、奠基时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惠帝死后,吕后装模作样地哭了一场,可她只是在那儿扯着嗓子叫唤,眼里没有一滴眼泪。刘盈发丧,吕雉扶着棺椁大声干号,却没有一滴眼泪。
这当然不是她对刘盈没有感情,只是现在她忧心如焚,心事重重。刘盈的死对吕雉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虽然一直担心刘盈不事保养,身体虚弱,所以才急急让张皇后假孕生子。却不想孩子还在懵懂之中,刘盈就撒手西去了,只留下他们老弱妇孺。自己还未做任何的准备,朝中没有心腹可靠之人,吕家的人虽封侯,但手中并无实权。而刘邦的其他儿子自然是虎视眈眈,大臣们也位高权重,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吕雉当然完全顾不得伤心。
从狭小的闺房,走上了这浩大的朝堂,这一切让吕雉始料未及。本以为皇太后就是自己人生的顶点,没想到一步步,步步为营,不知不觉中却成大汉帝国刘家王朝的主宰。
大权在握,本应欣喜异常,可是此时的她却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力,从未有过的忧虑和恐惧。高处不胜寒,四面八方射过来的刘姓子孙的目光,总让她感到如芒在背,手中的权杖她握得越紧,越是感到它要像沙一样流走。因为走到这里她已倾尽所能,付出了一切,可是如今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她却觉得仿佛什么都没有得到一样的空虚,要填补这巨大的空洞,她必须做些什么,要不然便会如脚踏云端一样的不踏实。
虽然现在吕氏家族的人都已手握重权,可是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的王,他们也一样为刘姓江山出生入死,如今刘家人不论有没有功劳,不是这个王就是那个王。记得父亲曾经说过,吕家的荣耀全系于她身,而如今她已有了这个能力,她要完成父亲的夙愿,为吕氏家族也戴上耀眼的光环,也是为自己的权杖找一个支点。
儿子惠帝死去,吕后竟然连一滴眼泪也没有。张良的儿子张辟强看出了吕后假哭的秘密,对陈平说:“你们知道太后不流泪的原因吗?”陈平摇摇头,说:“不知道。”张辟强神秘地说:“太后死了儿子,怕大臣们另有打算,所以虽然伤心却哭不出来。太后怀疑你们,能轻易放过你们吗?”陈平一听,着急地问:“那可怎么办呢?”张辟强献计说:“不如请太后拜她的三个侄儿吕台、吕产(吕泽之子)、吕禄(吕释之之子)等人为将,分掌南军、北军,再让吕氏子弟分据长乐、未央两宫的职务,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你们可幸免。”
其实,南、北军权和中朝机要本来就已经全在吕后手中。张辟强的建议,不过是要让一大批吕姓子弟,有正式的名义登上政坛的前台而已。陈平听从了他的建议,与同僚一起向太后奏请,于是“太后悦”,这才掉下泪来,大放悲声,痛哭死去的儿子。
二、临朝称制大封吕
人性对权力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为权力不仅能满足一个人物质生活的各种需求,还可以满足一个人精神生活的各种需求。
权力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征服对手。因此,要吕后放弃权力那简直是与虎谋皮!
所以,惠帝死后,吕后只有一种选择:继续掌握国家大权!
要继续掌握国家大权,有两种途径可供吕后选择:一是扔掉一切遮羞布,自己直接当皇帝;二是再立一个小皇帝,自己掌控朝政。
事实是,吕后没有直接当皇帝,而是选了一位小皇帝。
惠帝死后,太子刘恭继位。一般认为刘恭并非惠帝“真正”的子嗣,而是“养子”。这是为什么呢?问题还是出在惠帝的母亲太后吕雉身上。
在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吕后竟然要儿子娶他的外甥女张氏为皇后。张氏是张敖的女儿,而张敖的妻子就是惠帝的姐姐鲁元公主。只不过张氏并非鲁元公主亲生,但仍然算是刘盈的外甥女。吕后做此乱伦的婚事,究竟作何想?无人得知。但惠帝不满这个包办婚姻是极为明显的,与张氏只是挂名夫妻而已。此外,惠帝再没册立别的妃子。正因为如此,惠帝没有嫡传嗣子。
少帝年幼,吕后临朝称制,开始了汉朝的高后时代。
临朝称制就是吕雉以皇太后名义行天子之权,与后世的太后垂帘听政而仍得借皇帝名义颁诏大不相同。从这“皇后之玺”的意义上讲,吕后可以算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是一位有实无名的“皇帝”,甚至纪年都用“高后”名义。所以,《史记》和《汉书》分别把她列为《吕后本纪第九》和《高后纪第三》,是有道理的。
吕后称制伊始,首先排挤王陵等老臣,再以吕氏控制南、北军,又实际掌握了丞相、御史大夫等行政权力。至此一切朝政大权,事实上全由吕后独揽。
自称制以后,为了加强自己党羽的力量,吕后违背汉高祖生前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约定,大封诸吕为侯为王,甚至连妹妹吕嬃也被封为临光侯。
吕太后一面破坏刘邦确立的“非刘氏不王”的原则,一面又加强扩大刘氏和吕氏的联姻关系,以加强扩张吕氏的权势,并进而控制刘氏诸侯王。
老刘家的天下,在吕后的手里,几乎改姓了吕。诸吕朝中掌大权啊,刘氏江山实已危!
不幸的是,吕雉实际上在重蹈刘邦的覆辙,她再多的安排也不能预保她死后的世界,也保不住吕家后人坐享天下。
公元前180年7月,吕太后去世,诸吕害怕老臣和幸存的刘氏诸王秋后算账,于是阴谋作乱,想要夺取刘氏天下。
然而刘章之妻吕氏,却对丈夫一往情深,唯恐他死于非命,做出了背叛家族的举动:将诸吕的计划向丈夫刘章和盘托出,刘章又立即将消息飞报给了哥哥齐王刘襄。
于是,齐王刘襄就联合老臣讨伐诸吕,吕氏家族很快就覆灭了,天下又重新回到刘氏的手上。
三、太史公评吕后
在历史上对于吕太后的评价是毁誉参半。
毕竟她为她的子民也做出了一定的功绩。然而,她在民间的形象却比较差劲,无非是因为她诛杀功臣,还砍人手足为人彘。平常百姓的抽象思维总是比较差,不容易去记住位高者的德政。但是,对于名人隐私,坊间流传的闲言碎语总是带着由衷的兴趣。都说人的性格是一半纯白一半阴暗,无奈,可怜的吕太后,大家只记住了你阴暗的一面,谁叫你是名人呢!
太史公对吕雉的政绩做了中肯的评价,他说,吕雉称制期间,她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职权,施政不出门户,天下却也安然无事。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专心从事农耕,衣食富足起来了。老百姓还算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从太史公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吕雉虽在宫廷之中披荆斩棘,挥鞭牧敌,在治国上却还一直遵循刘邦制定的“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以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方针政策,从民之欲,让刚从战乱中脱身的百姓可以喘一口气。
虽然身居最高位,吕雉对奢侈品却从来没有过特殊的嗜好。刘邦比较喜欢声色,而惠帝、吕后统治期间都无过分奢华铺张,形成了汉初节俭风气,为后来的汉朝盛世“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不起刘家的吕雉,可以说对得起天下苍生,对得起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