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不可无岳飞
6550600000031

第31章 皇帝的卖国铁证 (2)

攻下了一座城,不过是烧光杀光抢光,把现在的财富(子女玉帛)一起掳走,这既严重地损害了别人,造成了极深的民族仇恨,自己所得也很有限。靖康之难就是如此。这次大掠夺,被永远记载在历史上,作为对后人的教训。当时的金人并未保住东京,傀儡政权根本建立不起来,金兵一撤,傀儡皇帝张邦昌就垮台了。赵构向金人建议的,是以武力为后盾,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傀儡班子,长期统治下去。所谓“金珠玉帛者,大金之外府也;学士大夫者,大金之陪吏也”,就是说在宋王朝的南方建立起一个“殖民地”式的统治班子。这能行吗?在强大的武力控制之下,能够维持一时;要想长期维持,那肯定不可能。不过由赵构设计的这个统治班子,比两年多以前由金人指定人选仓促建立起来的张邦昌那个傀儡班子,肯定要像样得多了。赵构估计,只要金人对他的建议发生了兴趣,不论事情以后如何发展,至少在眼前,金人可以留下他一条命。他就是怀着这样侥幸的心情派人把这封信送到金国的军营里去了。

可是这一次他也想错了。他只看到金国的贵族野蛮凶残,骄横不可一世,认为这样的人一定喜欢别人拍马屁,愿意听谄媚的话,却不知道这种尚武的民族也有他们自己的道德标准,他们也佩服那种有骨气的铮铮铁汉,而看不起贪生怕死的软骨头。金人一直都佩服白发老将宗留守,长期称宗爷爷而不名。但对赵构这样的软骨头,却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赵构这封求降信确已送进了金营,确已被金国的一些头子看过,确有部分内容被他们所采纳,但是心高气傲的兀术就是看不起赵构,根本不予理睬。他认为只要自己的大军一动,很快就可以把赵构抓住。到那时候,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何必还要和赵构这种人打交道。

作为追捕赵构的金兵主帅,兀术盛气凌人,根本不理赵构,不接受赵构的投降。这对当时的大局来说,却是一件大好事。如果他接受了赵构的投降,为了迅速占领南方各地,就会把投降的协议公开宣布。这样,南宋的小朝廷就不存在了,金兵可以放手进攻,南宋灭亡的大悲剧就会提前出现。从1279年提前到1129年或1130年,提前了150年,缺少了忽必烈以游牧民族(蒙古族)的首领接受中华文化而建立元王朝这一段历史。缺少了这一段历史,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就大不一样。当然,历史是不容许随意假设的。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某些“大势所趋”的结果还是不难推测出来,并非全不可知。

金国侵略军头子中间,充满了暴戾之气的完颜兀术、完颜亮等人,在他们进行侵略的过程中,如果不遇到打击,让他们一直疯狂地打下去,那就会像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地区,五代时期的中原大地一样,打得千里不见人烟,燕子归来巢于枯木,田荒牛死,无人耕耘,白骨遍野,杂草丛生,称雄称霸的人物也只有打得同归于尽。北宋优秀的文化成果无人继承,南宋许多科学技术不会产生,到1129或1130年为止,中华文明古国也会像其他几个文明古国一样,从此中断,只留下有限的一些文物古迹,以供后人凭吊。中国没有了,中华民族也没有了。广袤的中华大地,会成为游牧民族的世界,南方会出现几个小国,加入到东南亚国家的行列中去。缺少中华文明与宋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世界近代化会推迟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当时的兀术如果接受了赵构的投降,就很可能会出现这样可怕的局面。

赵构的南宋小朝廷成立两年多,不断地自毁长城,用釜底抽薪的办法使得宗泽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黄河防线一朝瓦解,消除了金国的心腹之患。金国并不领他的情,对他照样加以打压,还打算迅速抓捕他以消除隐患。赵构为了达到自己能当金国儿皇帝的目的,一直对金国的头子们唱赞歌,拍马屁,却造成了让金国贵族们得意忘形、迅速腐化迅速败亡的后果,这倒是双方事先都没有想到的。

赵构的这封求降信送出之后,渺无回音;而兀术大军南下的军报,又不断传来。怎么办呢?他自己估计,只凭手中这一点扈从的兵力,守杭州是守不住的(守则无人),要想再往南方逃跑,金人骑兵来追,是逃不掉的(奔则无路)。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他只好放下架子,向左右几个比较信得过的人——吕颐浩、张浚、张俊——问计。到这时候,大家不坦诚地商量,不说真心话是不行的了。于是,吕颐浩提出了一份酝酿已久的建议书:

金人以骑兵取胜,今銮舆一行,皇族、百司、官吏、兵卫、家小甚众。若陆行山险之路,粮运不给,必至生变。兼金人既渡江,必分遣轻骑追袭。今若车驾乘海舟以避敌,既登海舟之后,敌骑必不能袭我。江浙地热,敌亦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彼入我出,彼出我入,此正兵家之奇也。

这一文书收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九建炎三年十一月己巳条。这时他们君臣利害一致,大家眼前所想的,就是如何保护赵构不被金兵抓到,保住杭州小朝廷这个班子不垮掉。一切大事,以后再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吕颐浩的建议的确是个好建议,因为:

一.北人骑马,南人驾船,各有所长,自古已然。敌人马快,如果在陆上逃跑,真的可以说是“奔则无路”。若驾海舟避敌,则茫茫大海,到处可去,一旦登舟,就安全了。

二.如果敌人不敢下海,我们一旦登舟,就算脱离了敌人的追击。如果敌人敢于弃马登舟,他们的优势就没有了。一次风暴,就能让他们葬身鱼腹,片甲不回。

三.“江浙地热,敌亦不能久留”。天气炎热的两浙气候,水道纵横的江南水乡,都对金人不利,只要我们能尽量拖延时间,就能把金人拖垮。

在君臣坦诚商量的时候,赵构当然不敢把自己写给金人求降信的内容全部透露,但是不能不说到他对金人有过“不设防”“不抵抗”的承诺。当时他们对待金兵的态度确实左右为难。如果完全不抵抗,金兵来得太快,就怕赵构跑不掉;如果激烈抵抗,又怕因此触怒金人,切断了日后求和的后路。商量的结果,是一方面赵构尽可能地早日南逃,以保安全;另一方面,是小朝廷的扈从队伍不作抵抗,但对地方官员地方队伍一律不加联系,重要军报不让他们知道,是否抵抗全让他们自己做主。他们力量不强,即使抵抗,也只能阻挡一时,不能持久。至于这些地方官员、地方军民在盲目作战的情况下,会受多少损失,会冤枉死掉多少人,那就用不着管他了。后来兀术在大举进军时遇到的一些现象,也正说明赵构这个小朝廷当时确有这样的决定。

例如当年十月,赵构就渡钱塘江南下,逃到越州(今绍兴)。十一月,再逃到明州(今宁波)。十二月,听到杭州失陷的消息,就决定下海避敌,渡海到昌国(今定海)。兀术一路穷追,还是没有追到。

兀术从建康南下,军锋直指杭州,途中经过广德。广德守将周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误以为金兵是散兵游勇,派人前去联系,说好只要不扰民,一律酒肉招待,还送粮草犒军。金兵将计就计,唾手而得广德,结果周烈被杀。

兀术率军通过安吉县的独松岭,见到两山壁立,中间一线相通,形势极为险要,不禁感叹:“南朝可谓无人!倘以羸兵(老弱残兵)数百守此,吾岂能遽度(这么容易通过)哉!”(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建炎三年十二月癸未条)

在金兵逼近杭州时,杭州守将康允之听说有兵入境,还不知道是什么队伍。等到从前线送来两颗人头,发现人头都戴耳环,才惊呼:“金人也!”弃城而逃。

可见,赵构这个小朝廷对于金人,的确是“不设防”、“不抵抗”,连对杭州守将都不透露军情,只顾自己逃命,全不管地方军民的死活。

赵构确实跑得快,在赵构求降信中承诺过的“不设防”“不抵抗”的默契之下,兀术亲自率领的追兵也一路穷追,越追越近。就在赵构离开明州乘船下海的十来天之后,金兵的前锋已经到达明州城外。这时奉赵构之命留守明州的将领张俊感到十分为难。如果不迎击金兵,就怕金兵马快,追上了赵构的队伍,自己担当不起。如果迎击金兵,又怕自己力量不足,会吃大亏。犹豫再三,才在当地军队的支持之下,在高桥地方奋力把金兵击退。激战之后,张俊料定金兵必来反扑,就和明州几个地方官员一同弃城逃走。逃走时毁掉城外的浮桥,让城里的百姓无法跟随他们逃走。金兵攻入明州,为了洩愤,几乎把城里的百姓杀光。

兀术在占领明州之后,立即乘船入海往追赵构,但在第一次出海就遇上了大风暴,损失惨重,只好退回明州。以后又试过几次,都不顺利。北人上了海船,头晕目眩,呕吐不止,别说打仗,连站也站不稳,以致军中人人视下海为畏途。兀术这次南下,一路上很少受到宋军的阻拦,却不断地受到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乡兵的袭击,再加上水土不服,病号日多,孤军深入,后援不至,已经感觉支持不下去了。他原以为只要抓到了赵构,就可以一劳永逸,灭掉宋国。到这时候才知道,就是宋军完全不抵抗,那些各地乡兵也越战越多,越战越勇,并不容易对付。更何况江南地区还有韩世忠等人想要堵住他的归路,不可不防。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他在数次下海受挫(不是打败仗,而是受挫于天气,受挫于风暴)之后,就宣布“搜山检海已毕”,向北退兵。退兵的路线是经过杭州、秀州(今嘉兴)、平江(今苏州)一路北撤,预计在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渡过长江。

赵构在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逃到明州之后,就急忙派人四处募集大海船。待凑足了二十只之后,就亲自选取了最好的一只作为御舟,于十二月中旬,在定海县(今浙江镇海)上船下海。以其余十九只,装载了高级文武官员和“百司禁卫”,以及政府的公文档案、生活用品等等,拱卫在御舟的周围,组成一个闻所未闻的“海上王朝”,随时待命出海。

海上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一遇风急浪高,那些来自北方的妃嫔、官员人人呕吐,狼狈不堪。吃不下,睡不着,过了十天半月,人人瘦骨伶仃,都埋怨那位替皇帝出主意到海上避难的宰相吕颐浩。在金兵撤退之后,大家回到陆地上,一想起那段海上生活,都还心有余悸。以后这个小朝廷就人人都得了恐金病,对于金人,不敢谈打,只敢谈和。这个海上王朝自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在镇海下海,至次年三月回到越州,才结束了长达四个月之久的海上亡命生活。其间主要是在台州与温州一带漂泊。赵构这次下海逃命,被很多人所嘲笑,包括一些文武官员与平头百姓。其中嘲笑他的一首小诗曰:

万里江山一旦丢,

君王逃难几时休!

不向中原图恢复,

却来海上泛鱼舟。

这首诗还有另一个版本,出自《宋史·曲端传》:“端尝做诗题柱曰:‘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庶告浚,谓其指斥乘舆(讥刺赵构)。”内容大同小异,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指责赵构不图恢复,只顾自己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