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昚对于赵构已经是够听话够孝顺的了,但是他在继位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工作作风,还是使人耳目一新。他的办事,为了迅速达到目的,很讲策略。例如对岳飞冤案的平反,他明知道这件冤案是赵构一手制造的,但是假装不知道,却在有意无意之间把罪责一起推给秦桧,这就更有利于表扬岳飞,弘扬正气。他最有魄力的一招,就是乘给岳飞平反的东风,把秦桧执政时一切冤假错案一起平反,掀起了一个平反高潮。这中间肯定有不少案子是赵构定的,但是当今皇帝决定平反,太上皇也不好反对,只有算了。赵构对张浚不满,曾经说过“我宁肯亡国,也不愿意再用此人”这样闹意气的话。但是赵昚很推崇张浚,他继位后,立即对张浚拜相,整顿吏治,削减冗员,改革财政,赈济灾民。他在继位后的五年中,举行了三次全国性大阅兵,选拔将领,整军经武,自己也下校场学习骑射,有一次还为射箭断弦而弄伤了自己的眼睛。在外交方面,他虽想通过外交谈判收回失地,并不轻易放弃和平,但是在内心里一天也没有忘记过北伐中原,洗雪国耻。许多正直的官员看到这位新君朝气蓬勃,深感欣慰。
但是一接触到要用真刀真枪去北伐的问题,阻力还是不小。最大的阻力就是这位太上皇。赵构本人是个死硬的投降派,这是尽人皆知的,他自己也并不隐讳。在秦桧刚死之时,有些抗战派的官员向他建议,应该摆脱秦桧的影响,发愤图强。他立刻郑重其事地表示态度:“秦桧虽死,和议照常进行,因为和议是我的意思。”在朝廷上议事之时,他有时候不能不讲几句漂亮话,但在私人谈话之时,他是厌闻抗金之说的。他退位之后,赵昚按时要去问安。凡是有关北伐、抗金的计划,照理说也该向他汇报一下。他心情好的时候,听了之后不置可否。如果心情不好,就会立刻打断赵昚的话头,不耐烦地说:“小哥!我不想听这些国家大事,你还是说点别的。这些大事最好等我百年之后再商量吧!”弄得赵昚啼笑皆非。
当时赵昚身边支持北伐最坚决的人就是张浚,赵昚任他为枢密使,全权负责江淮战线的军事行动,坐镇扬州,指挥北伐。但是尚书省、中书省、枢密院内部都有一批不赞成北伐的官员,看着赵构的眼色行事,对北伐大业抱冷眼旁观的态度。赵昚的师傅史浩也不赞成北伐。他和赵昚的关系十分融洽,无话不谈。别人有意见闷在心里不说,他却肯说。赵昚请史浩和张浚两人探讨北伐的得失,两人都愿意谈,结果畅谈五日,谁也说服不了谁。隆兴元年(1163年)五月,南宋的北伐大军出发的时候,赵昚和张浚都为将领们的力量不足而担忧。在二十多年前,张浚也是北伐的统帅,他当时的副手中有岳飞、韩世忠、刘錡等名将,这时他们都已去世,比较能干的将领只有李显忠、邵宏渊两人。北伐之初,宋军在淮河前线节节胜利,李显忠接连攻克灵璧、宿州,邵宏渊攻克虹县(今泗县),沦陷区的老百姓纷纷响应,一时形势很好。
只可惜宋军因胜而骄,李、邵两人又不团结。在金兵进行反攻,进围宿州的时候,邵宏渊不加援手,李显忠害怕被困,匆忙撤出宿州,在符离集被金兵追上,全军溃败。这一次筹划已久的北伐实际上只进行了二十天就收手了。本来胜败兵家常事,符离兵溃,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当时战场还远在淮河以北一百多里的地方,只要坚持打下去,形式很快就能扭转。但是当时他们这一场北伐,是在许多人冷眼旁观的形势之下进行的,多打几次胜仗,并没有人喝彩,打了一次败仗,就会一片哗然。他们不好批评皇帝,却纷纷指责张浚,要求张浚下台,与金人重开和议。起初,赵昚还鼓励张浚不要动摇,一度升张浚为右相,表示信任。后来就有人来劝他,不妨把谈和作为权宜之计,暂时渡过难关。还劝他最好重新起用秦桧余党汤思退,只有用了汤思退,和议才能谈成。并且暗示他,这是太上皇的意思。有时候他去向赵构问安,赵构一再劝他,如今金强宋弱,要想长治久安,还是以谈和为宜。
我们不要忘记,赵昚是在三十年前6岁的时候,作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被抱进宫来当太子候选人的。进宫的时候只是个民间儿童,什么条件也没有。三十年来,经历许多风风雨雨,虽然长了不少见识,但他来的时候,毕竟只是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任何潜在势力。一旦落在赵构所蓄意布置的天罗地网之中,他无论如何也摆脱不开,最后只好勉强同意任用汤思退为相,主办议和之事。有了赵构做后台,汤思退也就敢于放手卖国,完全不把年轻的皇帝放在眼里。未得赵昚同意,他就敢派使臣到金营中去谈判议和条件。为了逼迫赵昚答应苛刻的议和条件,他居然秘密派人通知金人,说是宋军主力已经撤回江南,要金人派兵南下,以力逼和。金兵得此消息,迅速攻下楚州、濠州(今凤阳)、滁州。这一丑闻外传,全国舆论哗然。赵昚毫不犹豫,立刻对汤思退法办,押赴永州管制。这时太学生张观等72人联名上书给朝廷,请对汤思退这个汉奸处以斩首以谢天下。汤思退在去永州的路上得到消息,知道自己卖国罪行完全暴露,死罪难逃,忧惧发病而死。
赵昚和他的养父赵构毕竟不同。秦桧卖国,赵构可以包庇他,一直包庇到死。赵昚虽然被赵构所迫,任用了秦桧余党汤思退,但是一旦发现了汤的卖国罪行,就毫不客气地加以惩处,谁也包庇不了。
赵昚和赵构名为父子,实为政敌。他们两人之间最根本的矛盾就是赵昚主张抗金,坚持北伐;赵构主张降金,反对北伐。两个人在杭州的皇宫里相处了五十多年,表面上关系融洽,父慈子孝。赵昚是出了名的孝子,对赵构非常孝顺,所以死后被谥为孝宗。但是由于政见不同,双方打了几十年的肚皮官司。赵构一直努力改造赵昚,希望他能真正接自己的班,成为一个投降派,但是赵昚无论如何都不接受,改造不了;赵昚也非常想说服赵构,希望他能支持北伐,使得宋室中兴,但是一直碰钉子,说服不成。
双方用嘴巴说服不了对方,就免不了在行动上互相较劲。在舆论上,赵昚经常得到广大军民的拥护,因此赵构有时候也得让他三分;在实际行动上,由于赵构一直控制着这个小朝廷,政府班子大都是自己的心腹,就能在某些关键时刻对赵昚掣肘,甚至对赵昚加以挟制。赵昚支持张浚进行的北伐,就因为遭到符离集的一次小败,而被赵构支持的投降派官员搞垮。但是赵构推荐的宰相汤思退,卖国罪行被太学生揭露,又让赵构大丢面子。宋廷文武百官中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明争,赵氏父子的暗斗,使得大家徒耗精力,一事无成,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赵昚对赵构作了有限度的让步,那就是同意与金国签订了一个“隆兴和议”。这并不是赵昚向金国屈膝求和,而是当时的宋金两国都经过了大的动乱,都需要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以谋恢复。这个和约签订以后,双方保持了将近三十年的和平。赵昚当时的想法是:
一.既然宋廷内部还有明争暗斗,显然不利于大举北伐,不如暂时订立和约,既可以停止对外的战争,又可以缓解对内的矛盾,集中人力财力,恢复生产,增强国家实力,等待时机。
二.赵构既已退位,他的势力必然逐渐消退,时间对自己有利。自己正可利用等待的时间,整军经武,为日后大举北伐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我们不妨把签订于1142年的“绍兴和约”与签订于1165年的“隆兴和约”具体内容作一番比较,就可以看出两个和约中重要的不同之点:
1142年的“绍兴和约”
1165年的“隆兴和约”
两国关系
金为宗主国,宋为藩属
两国平等,金主为叔父
公文往来
称下诏与上表
互称国书
岁币数字
银绢共计为50万两
银绢共计为40万两
两国疆界
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
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
一.订立绍兴和约时,赵构一味委屈求和,对金国屈膝称臣,南宋小朝廷实际上已经亡国。订立隆兴和约时,赵昚保持可战可和的姿态,所以能争得对等国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复国。
二.订立绍兴和约时,赵构重用秦桧打击抗战派,包庇投降派,一切听命于金人,一蹶不振。订立隆兴和约时,赵昚兼采和战两派的主张,以符合国家利益为依归,对于通敌卖国的汤思退,予以坚决打击,让广大军民觉得宋室中兴有望。
三.绍兴和约是消极的,和约订立之后,全国万马齐喑,一片萎蘼现象;隆兴和约是积极的,和约订立之后,赵昚整军经武,一派振作气象。在后来的几年里,他把希望寄托在创造了采石大捷的英雄人物虞允文身上,曾经有分东西两路大举北伐的长远计划。他要虞允文以宰相的身份经营川陕根据地,到了时机成熟,虞允文从陕西出兵,东出潼关;他自己和张浚率领宋军主力从两淮北伐,共复中原。这个计划因为虞允文的病死而未能实现。后人评论说:历史给南宋的两朝造成了缺憾,赵构一朝是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君,赵昚一朝是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
我们不要因为赵昚最后未能完成恢复中原的大计划,就忽视他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要知道,在1142年赵构与金国签订了屈膝投降的“绍兴和约”以后,赵构已经“去国号”“去帝号”,向金国称臣,南宋已经亡国。等到1165年赵昚与金国签订了“隆兴和约”,取得与金国平等的地位之后,南宋才得复国。从1142到1165年,南宋王朝实际上已经亡国二十三年。要说赵构是中兴之主,那简直是笑话,在他手上已经折腾得亡了国,只能叫做中衰,哪能叫做中兴!经过赵昚的努力,争取了采石大捷,才得以迎来中兴。换句话说,在赵昚的手上即使没有迎来中兴,至少已做到了“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