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自己拉拢、腐蚀、利用某些官员的目的,总在窥探并利用着他们的爱好和贪欲:你贪财,就奉上港币美钞;你好色,就献上美女佳丽;你附风雅,就进贡名家字画;你图享受,就准备香车豪宅。虽然方法各有千秋,但无不对症下药,击中要害,润物无声。结果在爱好面前,某些官员就禁不住诱惑,渐失理智,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不知不觉间就上了贼船,让自己掉进了“温柔的陷阱”,以至于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终是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由此可见,作为领导干部,个人爱好问题绝不仅仅是关系个人生活的小节问题,而是关系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形象的政治问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常常自省自警,慎重对待个人爱好,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严格把握爱好的尺度,在爱好面前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守法纪,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腐的思想道德防线。唯其如此,方能真正做到洁身自好、为官清廉。
4.当官不忘宗旨,行权莫去谋私
把升官发财当作自己最仰慕的人生目标,视为光宗耀祖、福及全家、泽被亲友的重要途径,那就会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没有资格做一名党员干部,迟早是要走到邪路上去的。
据《生活中的刘少奇》一书记载,1959年10月1日,刘少奇的一些亲戚和以前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看望他,当然有些是来请他解决工作或升学等问题的。当天晚上,刘少奇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说:“你们想请我这个国家主席帮忙,以改变自己目前的状况,甚至改变自己的前途。说实话,我要是硬着头皮给你办这些事,也不是办不成。可是不行呀!我是国家主席不假,但我首先是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个人小家庭服务。我手中有点权也是真的,但这权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只能用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要以为你是国家主席的亲戚就可以搞特殊,靠沾我的光提高不了你的觉悟……正因为你是国家主席的亲戚,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更应该艰苦朴素、谦虚谨慎,更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志气。”刘少奇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个人的心。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从大局出发,绝不再为个人的私事打扰刘少奇的工作。
实践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和干部,分布在共和国的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大都掌握大大小小的权力。这些权力无论是上级任命还是选举产生,都是人民赋予的。个人的升降去留,应坦然地接受党和人民的选择。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行使权力的目的。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得到了权力,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为了履行一种庄严、神圣的责任,是为人民做事,不是为了个人当官而做事。因此,必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员的党性高于一切,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人民富裕和幸福,让人民满意。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权力乃终极春药”,意谓权力有很大的诱惑力,处理不好会被权力所毁。权力是一个神圣的、有诱惑力的“圣物”,权力本身具有两重性,既可以为人民谋利益,带领群众创造美好新生活,运用不好也可能被权力所腐蚀,使手中的权力异化变质,成为独享的资源,独有的秘密“武器”、牟取私利的工具,以无偿之本实现高额之利,就会毁掉一批干部,削弱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动摇党的执政地位,甚至会重蹈孔子、魏征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旧辙。
每个党员干部都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为此,党员干部应当经常想、想清楚、想明白:“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给子女留什么”,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孺子牛”,是为人民所使唤的工具,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只用来为人民服务,有权不辱崇高使命,位高不失公仆之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常言道:“为人民当牛做马的,人民会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民会把他摔得粉身碎骨。”如果不把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当回事,用人民给予的权力去谋私利,为妻子、儿子、房子、车子、票子以至为“大款”、情人去奔波,去玩弄权术,这不仅是道德品质的问题,而且是对权力的违法运用,是对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剥夺,人民不会饶恕,理所当然要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清醒地意识到权力姓“公”不姓“私”,永远不越轨。正如印度一则格言所说:“如果做一件事情可能导致名誉扫地,或者坠入地狱,或者破坏事业,那么这件事情千万不能做。”
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尊重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并不矛盾。共产党人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个人利益,也希望过富裕的生活,有合理的利益要求是正常的。正如马克思在《自白》中说的:“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正是个人利益的驱动,才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竭之源泉。但是,共产党人又不同于普通百姓,是具有伟大理想和崇高品格的人,不能把获取个人利益看成是自己人生的唯一追求,在谋取正当的个人利益时,不要忘记集体利益和人民利益,不要忘记利益原则之外还有一个党性原则,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人民利益之上,而必须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个人利益同党和人民利益出现矛盾或不一致时,为了党和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直至个人的一切。这是党性的表现,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刘少奇指出,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只有这样做,我们共产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才能变成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最终实现富国强民的伟大目标。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搞个人的、家庭的利益至上,把升官发财当作自己最仰慕的人生目标,视为光宗耀祖、福及全家、泽被亲友的重要途径,那就会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没有资格做一名党员干部,迟早是要走到邪路上去的。如果我们只有个人利益,不要整体利益,我们从事的事业就不会兴旺发展,甚至会垮下来。因此,党员干部决不能为个人或小集团的狭隘私利而损害整体利益,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
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置于人民公仆的地位,官高不泯公仆心,位显愈添赤子情,经常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爱群众所爱,恶群众所恶,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盼,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
如果认为没有群众同样可以当干部,当上干部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不把群众放在眼里、装在心上,沾染官僚习气和市侩作风,恪守党的宗旨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5.做清白之官,修勤俭之德
为官者的好名声靠捧、靠吹、靠骗、靠哗众取宠是得不到的,只有靠德的传播才可实现。
我国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晏婴的人,为齐国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的大臣,可算得上三朝元老了。他聪明机智,学识渊博,能言善辩,不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而且还是当时一位“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克勤克俭,廉洁奉公的楷模。
司马迁很推崇他,曾说:“假令晏于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晏婴身为齐相,平时穿粗布衣,一件狐皮大衣穿了30年,即使祭祀祖先也不过将衣服和帽子洗干净穿上罢了。
一天,齐景公的使者到晏婴家,恰巧赶上晏婴将要吃饭,晏婴就把饭分一份给使者吃,结果两人谁也没有吃饱。使者将此事告诉了景公,景公以为晏婴家很贫穷,于是派人送给晏婴很多财物,作为招待宾客的费用,前两次都被晏婴退回。第三次他向齐景公拜谢道:“我家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不仅我的亲族、朋友沾了您的光,而且还救济了灾民,老百姓也得到了您的好处。我认为一个大臣从国君那里得到很多赏赐,将它用在老百姓身上,那是以臣代君来治理百姓,忠臣是不会干的;不将它用在老百姓身上,而收藏起来,那岂不是如同一个装东西的筐子和箱子一样;爱人的人是不会干的,上得罪于君,下得罪于士人,充当一个看财奴的蠢事,聪明的官吏是不会干的。只要自己不受冻,不挨饿,我就满足了。”
齐景公听说晏婴吃饭很节俭,便亲自到他家去看。的确,晏婴吃的糙米饭,只有一荤一素两个菜。景公以为晏婴非常贫困,为此还作了自我批评。晏婴解释说:“现在老百姓生活很苦,一般士人勉强每顿能吃上大米饭,而我的一顿饭就等于他们三顿用的钱,可我的德行和才能并不高出他们一倍。由此看来,我的生活并不贫穷。”
齐景公想改善一下晏婴的居住条件,于是对晏婴说:“你的住所距市场太近,既低下狭小,又喧闹多灰尘。你身为齐相,住在这里实在不合适,请换一处地势高、宽敞、明亮的地方,建造新居吧!”晏子不肯,说:“我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我继承这份遗产,心情很不安,这对我来说已经太奢侈了,不敢再有别的奢望。”后来,景公乘晏婴出使晋国的机会,给他建造二处新居,等到晏婴返回齐国时,新居已建成了。他拜谢了景公,随后将它拆掉,按照原来百姓的住房重新建造好,让原来的住户重新搬回来,自己还是回到原来的住宅。
晏婴上朝时,总是乘坐一辆劣马拉着的破旧车子。景公以为他的俸禄少,才乘坐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车子。晏婴说:“由于您的赏赐,不仅我吃得饱,穿得暖,有车子坐,还有力量帮助别人,我的生活已经很好。”晏婴走后,景公派人送他一辆由几匹膘满肉肥的马驾着的漂亮车子。一连送了三次,晏婴终不肯接受。景公很不高兴,迅速召他问其原因,并说:“如果你不接受,我也不再坐车子了。”晏婴说:“您任用我管理全国的官吏,我怕他们奢侈浪费和行为不正,要求他们节衣缩食,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现在您在上面乘坐好的马车,我也如此,上行下效,奢侈之风就会在全国盛行,那时我就无法禁止了。”最后景公只好顺从了晏婴的意见。
晏婴不仅在衣、食、住、行方面严于律己,而且对待封邑问题,也显出他的高风亮节。一次,景公要把富庶的平最和棠邑赏赐给晏婴。晏婴不肯接受,并说:“由于您喜欢修建豪华的宫殿,老百姓才弄得筋疲力尽;又由于您贪图享乐,老百姓才弄得贫困不堪;还由于您动辄对外兴师打仗,老百姓将要活不下去了。因此,百姓十分怨恨朝廷和官府,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景公说:“你说得对,那么你就不想富贵吗?”晏婴答道:“我以为当臣的,首先为君主,然后才为自己;先为国而后为家。怎么说唯有我不想富贵呢!”景公说:“那么用什么东西来赏赐你呢?”晏婴答道:“您下令减免渔盐商人的税收;对农民实行身十一税;减轻刑罚,该判死刑的减为徒刑,该判徒刑的改为较轻的处罚,该判较轻处罚的免罪释放。您做到以上三点,那就是对我最好的奖赏。”景公照办了。这不仅本国人民得到了好处,同时也改变了齐国在列国中的不好形象。
暮年的齐相晏婴思想境界更加提高了,不仅不接受新的赏赐,而且向景公提出将原来赐给他的封地退回。景公说:“齐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大夫老了辞邑的先例,你这样做是破坏齐国的制度,是舍弃我,不能同意。”晏婴说:“我听说古代的臣子,德行高尚才能接受俸禄,表示君主的英明;德行低下就退回俸禄,可使下级官吏廉洁。我老了,德行不高,又无才能,反而接受您那么多的赏赐,既掩盖您的英明,又玷污臣下的德行,那怎么能行呢!”景公劝晏婴说:“你为我的相,我想赏给你三处非常好的住宅,将来可以留给子孙,难道不行吗?”晏婴回答说:“我辅佐您,没有治理好国家,怨积于百姓。婴之罪多矣,而君欲赏之,岂以其不肖父为不肖子厚受赏以伤国民义哉?”晏婴接着又说:“德行低下反而俸禄厚,才能低下反而家中富,那不是表彰光荣,而是表彰耻辱,那样办是绝对不行的。”最终晏婴还是将赐给他的封地全部退还给景公,仅留下劣马驾着的那辆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