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我们的幸福感
7123800000032

第32章 生理状态与幸福感

身体健康和幸福感密切相关,良好的生理状态更容易让人们感到满足,从而体验到快乐和幸福,而疾病则往往直接导致消极情绪的增加;并且,疾病经常显示出功能的限制,从而减少产生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的机会(苗元江,2004)。随着社会的发展,亚健康现象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亚健康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了人们对幸福感的感受和体验。

一、身体健康与幸福感

对于身体健康的概念,不同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观点。而对健康的测定,既可以用客观的医学鉴定,也可以通过主观的自我报告。相对于客观测量的健康水平,自我评价的健康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往往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幸福和“真正的健康”关系微弱,而是因为客观的测量指标往往忽视了健康的很多相关方面(Benyamini,Leventhal&Leventhal,1999)。目前,最为常见的用来对健康进行客观测定的指标是寿命。

1.健康与幸福感的关系

不管在哪个年龄阶段,健康的身体无疑都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据美国广播公司健康新闻报道(2005)称,青少年的健康与其幸福感密切相关,并且幸福感越强的青少年抗病能力就越强。在对12岁至19岁之间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后也发现,身体素质越高的青少年越多流露出幸福感,而老爱生病的孩子多数感觉自己很难和人相处,并且感觉自己不幸福。

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往往是其幸福感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乐森(1978)通过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研究发现,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关系最为密切。Bowling(1991)进一步指出,对于85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健康状况对其幸福感有明显影响。对老年人来说,保证身体健康,一方面可以直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唐丹等,2006)。

关于早期健康与后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也进行过一系列研究。一项利用妇产科的医学记录来估计婴儿第一年的生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发现,这些指标和他们33岁时的幸福程度并无显著相关性(Ventegodt,1997)。同样,一项针对成人的持续了12年的跟踪研究也发现,被试后期的幸福感和早期医生的诊断之间并无联系(Chiriboga,1982)。一项针对美国中年人长达12年的跟踪研究却发现,后期的幸福感和早期的自评健康间存在着关系(Palmore,1969)。另外一项在美国已婚夫妇中做的12年跟踪研究发现,早期自我报告的健康和后期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少量的联系,但早期的幸福感和后期的健康水平之间却关系密切(Hawkins&Booth,2005)。

R.Veenhoven(2007)对30个有关幸福感与寿命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这30个研究是在不同人群中进行的,所使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分析结果发现,在30个研究所得到的38个结果中,53%的结果显示两者之间是正相关,即原本就感到幸福的人其寿命也就越长;13%的结果显示两者呈负相关,即幸福的人反而短命;34%的结果则显示两者之间并无关系,即幸福与寿命无关。

2.幸福使人健康

幸福是如何带来健康的,一直以来人们的观点不统一。其中,最常被人提及的是长时间的不开心会激活逃跑—战斗反应。从长远来看,这一反应会给健康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导致免疫系统的下降等。而积极情绪则会给身体带来健康,如当心情舒畅时,人体的免疫反应就会增强(Cohen et al.,1995)。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良好的健康行为。幸福快乐的人会更加注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比抑郁、悲伤的人参加更多的体育运动(Schulz,1985),对吸烟、喝酒也懂得适度(Ventegodt,1997),并且他们更倾向于关注自己的体重(Schulz,1985),对疾病的征兆也更加敏感(Ormel,1980),对于不良信息也有着更好的应对方式(AsPingwall&Brunhart,1996)。

幸福、快乐还有可能是通过其广泛的激活作用带来健康,而抑郁、悲伤则通过减缓机体活动最终带来疾病。积极情绪还可能会带来更加健康的生活状况,并且快乐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以及维持其生活网络(Frederickson,1998)。另外,快乐的人在生活中往往会更好地作出抉择,他们更加愿意展现自己,也更为自信。

二、疾病与幸福感

长期的消极情绪与身心疾病关系密切。消极情绪会引起生理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加重病情,而加重的病情又会激起更多的消极情绪,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相反,幸福和快乐情绪可以帮助人们维持和增强健康,从而治疗和抵御某些疾病。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积极的态度和情绪并不能治疗严重的疾病,所谓靠快乐战胜癌症的说法并不可信(VanDam,1989)。

1.不同疾病患者的幸福感比较

一般而言,病人的幸福感要低于健康人群,并且不同疾病的患者其主观幸福感也存在差异。张静平(2005)对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3组慢性内科疾病322例病人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慢性内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极易导致情感性疾病的发生,并且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病人均有着较低的主观幸福感。322例病人的幸福感指数最低2.1,最高13.9,平均6.2,明显低于国内常模。此外,78.9%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心血管疾病组与肺心病组及糖尿病组幸福感指数间有着显著差异,而肺心病组与糖尿病组差异却不显著。

叶建国等人(2007)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塞患者中,愿意配合且能够完成问卷的87例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后发现,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有较低的主观幸福感,其中高血压组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脑梗塞组,其中糖尿病组的幸福感最低、负性体验得分最高。

邹丽华等(2007)在对66例门诊哮喘患者的幸福感进行研究后发现,哮喘患者的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由于哮喘发作的时期不同,患者健康的主观感知会有差异,并且对主观幸福感的感知和体验也会有所不同。本次调查还显示,中年患者的幸福感指数高于青年和老年患者;婚姻中丧偶患者幸福感指数偏低,低于已婚或未婚患者;高收入患者(>1500元/月)幸福感指数得分最高,而收入较低,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和满足基本需要时,其主观幸福感体验就会降低。

韩爱华等人(2003)对35例门诊糖尿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总分、正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负性因子分却显著高于对照组。李敏等人(2002)对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后也发现,与正常老年组相比,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总分、正性因子分低于正常老年人,负性因子分高于正常老年人。

2.患者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有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幸福感与病种、付费方式有关。比如,心血管疾病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显著好于肺心病组及糖尿病组患者,这可能是由于三组疾病症状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存在着差异。在三种付费方式之间,公费病人的幸福感显著好于部分公费和自费病人,这说明经济状况是影响患者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在主观因素方面,抑郁和焦虑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张静平,2005)。邹丽华等(2007)对哮喘患者的幸福感进行研究后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即哮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呈负相关。

对糖尿病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躯体状况呈正相关,与焦虑、抑郁程度、生活事件评价呈负相关。在相同社会支持度下,对生活事件评价低的患者,其主观幸福感高于对生活事件评价高者(韩爱华等,2003)。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后也发现,社会支持,特别是来自丈夫的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王晖,2007)。

在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脑梗塞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这直接影响了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并且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评价、社会支持、认知功能呈正相关,与抑郁程度、躯体状况呈负相关(李敏,黄智玉,丁雨,2002)。

叶建国等人(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慢性患者的幸福感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宗教信仰、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无显著性相关,提示人口学变量并非影响患者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在进一步对患者的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后发现,患者的幸福感总分与回避和屈服存在着负相关。

三、亚健康与幸福感

“亚健康”一词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经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它是指无临床症状和特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机体已处于一种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心理失衡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世界上处于真正健康状态的人仅占5%,被诊断患有疾病的人占20%,其余75%的人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近年来亚健康已成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保健医学等多学科共同探讨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隋树杰,王崴,仰曙芬,2008)。

亚健康状态一般包括躯体性亚健康状态、心理性亚健康状态及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这里主要讨论的是躯体性亚健康状态。躯体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躯体的慢性疲劳,这种疲劳状态将降低个体对幸福和快乐的体验。疲劳有多种形式,其中一些形式对幸福的妨碍更为严重。

罗素曾说:“单纯体力上的疲劳,假使它并未过度的话,倒往往会成为幸福的原因之一。它使人睡眠充足、胃口大开,倍增假日里可能有的玩乐游戏的劲头。”然而,过度的疲劳却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它虽然不像癌症、心脏病那样直接而迅速地造成死亡,但它作为一种危害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早在20世纪70到80年代,疲劳就成为发达国家严重的健康问题。美国的调查发现,有14%的成年男性和20%的妇女表现有明显的疲劳状态。英国的调查表明,大约20%的男性和25%的妇女总感觉到疲劳。我国的调查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高达50%,如科技人员、新闻工作者、公务人员、演艺人员、出租车司机等。日本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表明,表示正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0%,其中因工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了44%,还有不少人说不出原因。此外,我国的青少年群体也存在着疲劳表现。一项对北京某中学毕业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96.59%的人有下午打瞌睡的现象,81.23%的人有头昏脑涨、记忆力下降等现象(赵瑞芹,宋振峰,2002)。

亚健康降低了人们对幸福感的感知和体验。刘玎和卢宁(2005)从深圳市40所中学中选取205名教师进行调查,调查中要求教师完成A型行为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以及疲劳问卷。结果发现,总体疲劳与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指数间均具呈显著性负相关,即总体疲劳感越强,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指数就越低;躯体疲劳与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及幸福感指数间也具有显著性负相关,并且总体疲劳与躯体疲劳都影响着教师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而脑力疲劳与幸福感指数各因子及总分间并无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