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海派律师在虹口
72010500000004

第4章 沈国强 从“靠拳头”到“靠法律”的侠义情怀

文/律新社

“侠”是什么?李白在《侠客行》中描绘燕赵的侠士,是古道热肠、行侠仗义、刀光剑影。

68岁的沈国强,依旧身轻如燕,踩、扑、裹、束、决……这套行云流水的拳法,他练了四十多年,天天如此。他对“侠”的理解,是年少时拜师学武,靠拳头打抱不平。可是,因缘巧合,当习武这条路行不通时,另一扇施展抱负的大门向他敞开——做一名律师侠客,靠嘴巴,靠智慧,靠法律“伸张正义”。

光阴荏苒,从当年的国资所、合作所到合伙所,他和他的上海棣陆律师事务所经历了32年改制、改革和发展的风雨跌宕,在房地产法律服务领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侠义与智慧,相得益彰。

“如果当年不做陪审员,我可能改行研究科学”

沈国强是个典型的直性子,这也是他在律界多年的风格与气质。这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密切关系。

熟悉沈国强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练家子”,练拳,是他的爱好,就算是现在年近古稀,他依然在家中悬挂沙袋,每天锻炼。因为从小喜欢打抱不平,沈国强选择拜师学艺,练习摔跤和武术,拳名为心意六合拳,与太极拳一样,都属于内家拳法的一种。

1969年,与这个年代的很多知青一样,初中毕业不久的沈国强被分到中国最北端黑龙江下乡插队,同一生产队的,还有其他50多位上海人。在当年那个混乱的年代,上海人在插队时经常被欺负。凭借一身“练家子”本领,沈国强替不少老乡出了头,他自己也因此吃了不少苦头。“这几十年,无论如何,拳头是硬的。”但是靠武斗打抱不平,却频频受挫。

1978年,结束了九年多的“上山下乡”后,沈国强回到上海进入集体单位。一次偶然的机会,1980年10月,当时的法院刚刚恢复不久,正好要招录一批陪审员,年轻好学的他被街道推荐。“当时的领导严肃地跟我说,这是给你的光荣的政治任务。”

正是这段陪审员的经历,给了沈国强接触法律、学习经验、锻炼自我、结交朋友的机会。1982年,国家推出自学考试,他抓住机会第一时间报名,三年后,顺利拿到华东政法学院的毕业证书。

提起80年代的上海律师,李国机、张国飞等老师的名字,可谓耳熟能详、如雷贯耳,他们是律师制度恢复重建初期第一批归队律师中的杰出代表。刚刚拿到毕业证书的沈国强,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市第二法律顾问处,当时的老主任就是张国飞律师,“他对我很好,说你就在我们这里工作吧,我们找机会把你调过来”。沈国强说,因为过去是国资所,当时律所还是事业单位,律师都是干部身份,要有编制,拿的是固定工资。为此他是一边帮忙工作,一边等待机会。

1986年2月1日,对沈国强来讲,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上海市第六律师事务所正式挂牌成立。他跟随师傅张国飞进入这家律所,并在同年参加第一届全国律师资格统考,取得律师证,正式开始了他的律师生涯。

“成为律师是一个偶然。如果没有陪审员的机会,也许我会做一名自然科学家。上海市第六律师事务所,就是我律师生涯起步的地方。”

“我是个天生死心眼的人,撞了南墙都不回头”

与很多律师不同,无论网上还是媒体中,几乎找不到任何有关沈国强的资料。他的低调程度,如同他的名片一样,除了名字,没有任何职务赘述在其后。

三十多年来,沈国强接手大大小小的案件有近千件,其间曾出过书,办过许多大案要案,但他一再表示,自己从不喜欢对外张扬,之前也从未接受媒体采访。办案子仍旧是他目前忙碌的主要内容,每个月总有几天,60多岁的沈国强坐着地铁,去往沪上的某家法院开庭。还是32年前做律师的习惯:西装领带,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而庭上的法官,已经换了几茬。

“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做案子,不想被外界打扰。如果哪一天我发现我的临场反应能力差了,应变能力差了,我就没有必要出庭了。你必须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案子上。”

沈国强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在拿到律师证后,他经办的第一个案件就是个大案。1986年5月8日,长江南通段发生一起震惊国人的特大交通事故,一艘运煤船与一艘渡轮相撞,造成117人死亡,当时叫“五八海事”。当时他还是港监的法律顾问,事故当天,沈国强就立刻赶往南通,整个事件调查进行了一年多,直到1988年才开庭。他记得特别清楚,“五八海事”一共分五天开庭,庭审在南通的一个电影院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位专家出席。大门外,是焦急等待的死难者家属。

“当时压力特别大。每天开庭一定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晚上都要把当天的信息理一理。总共三天调查两天辩论,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这起事件在多方努力下,终于有了圆满的判决结果。

“我是个死心眼的人,上海人叫一根筋。我有我的原则。对我来讲,每一个案件都是新的,每一个案件,不管大与小,只要我接了,都要尽心尽力去做。”沈国强对待案件,有些特殊的“癖好”:没有吃透法律条文及没有熟悉案件程序,就没有资格出庭。对当事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这是上海第一家房产律所,走过了32年风风雨雨”

因为历史的关系,沈国强负责的上海棣陆律师事务所,既有与众不同的专业定位,更有着不为人知的历史渊源。

1979年,律师制度刚刚恢复,上海原先仅设有法律顾问处。1985年起,为便利市民,扩大业务,原来的法律顾问处分设了几个所,律师体制改革时,法律顾问处的名称改为律师事务所,沈国强所在的第二法律顾问处改为律师事务所,并从中分离出三个组,成立了五所、六所和七所。由当年闻名上海的李国机律师任五所主任,张国飞律师任六所主任。而当时的上海市第六律师事务所,旁边还有一块牌子:上海市房地产律师事务所,也就是说,在上海专门办理房地产法律业务的,上海市第六律师事务所是第一家。“两块牌子,一个班子。80年代定位就是房地产的,现在办的还是房地产案件。”

不过,上海市第六律师事务所的牌子没挂多久,司法部便下达通知,以序号作为律所的名字不再使用,当时所里的老同志建议,上海话“第六”也通“棣陆”,同音不同字,上海市棣陆律师事务所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从成立到现在,上海市棣陆律师事务所承接了数千起各种各样的房产案件,在律界可谓经验丰富。“1988年,上海第一块土地在虹桥审批下来,标志着上海房地产市场开发的大幕正式拉开。其间,房地产在1993年经历了一个低谷,再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上海房地产下行,2000年恢复旺盛,一直到2007年国家调控房地产。表面上看,是经济的起起伏伏,伴随这些变化的是许多土地、房产纠纷。”

沈国强至今引以为豪的是,与其他“万金油”律所不同,上海市棣陆律师事务所服务了无数家房产公司,解决过无数个房产纠纷,他们在房地产领域一头扎进去,一做就是30多年,在该领域不仅从事时间最长,经验也极为丰富。尤其是在鼎盛期,上海市棣陆律师事务所一共有80多个专职律师,大家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作为律所主任,沈国强经常组织大家集中讨论,实行“集中学习制度”,学习所有的房地产法律,重大案件集体讨论,一个大的案件一去就是五六个人,大家取长补短,打官司得心应手。上海市棣陆律师事务所逐渐成为行业的翘楚。

“以前穷了一点赚得少一点,但是都很拼命有热情”

从当年的国资所、合作所到如今的合伙所,沈国强和他的上海市棣陆律师事务所经历了32年改制、改革和发展的风雨,见证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

在沈国强的记忆里,律师行业最大的变化,是2000年国资所改制,国资所改为合作所、合伙所,2008年市属律师事务所下放到各区县,上海市棣陆律师事务所归到虹口区。虹口区司法局、律协像“娘家人”一样对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

他感觉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律师数量多了。1986年上海律师300多名,因为数量少,大家相互之间比较熟悉,每年会到青浦区培训学习。这几年,律师数量大幅增加,一方面说明法制在进步,社会需要更多律师了;另一方面因为体制发生变化,给了律所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在他内心,始终藏有一种心结,希望能通过反思提炼过去办所的内核,引导年轻律师创造新的事业辉煌。律师制度恢复初期,律师拿的是固定工资,后来国家给了一些优惠,律所可以拿出30%作为奖金奖励给律师。“当时穷了一点,赚得少一点,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是那么拼命,就是一种热情,一种为法律作贡献的感觉。我想我还是怀念那个时候。”

有人曾经问沈国强,做律师到底图什么?有人认为是赚钱。沈国强说,这实在是一种偏见,在商品社会里,律师当然要赚钱。但是要看怎么赚,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律师首先要将德放在第一位。

沈国强有几句心里话憋了许久,希望能对年轻律师有所启发。

第一点是不停学习。他说自己做了三十多年的律师,一直在不停学习,对人家负责才能对自己负责,作为年轻律师更应该做到这一点。

第二点是做律师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律师不仅仅是掌握法律知识就够了,还需要有综合性能力,这种综合性能力是在实践中刻意锻炼出来的,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的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等。

第三点是律师不能光赚钱。现在看来,“朝钱看”这个趋势很明显,当然赚钱没什么错,不过老祖宗讲过,要厚德载物。

宝刀不老,愈老弥坚。虽然年近古稀,但沈国强律师精神矍铄,这与他一直坚持锻炼身体、练习武术分不开。此外,沈律师在使用电脑、微信等现代化通信手段方面一点也不输于年轻人。他说自己已经做好了逐步退下来的打算,一方面跟自己的精力有关系,一方面想静下心来总结一下,这些年打了很多官司,从最高法院到上海地方法院,这些案件的经验要认真梳理一遍。还有很多课题没时间写,比如他最感兴趣的行政诉讼法。如果还有精力,他希望在70岁之前再研究一下哲学和经济学。

沈国强

上海市棣陆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

业务方向及专长领域:房地产法律服务。在三十多年的律师执业生涯中,长期专注于房地产法律领域,为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个人提供了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