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身高一代高于一代的情况,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
我国考古学家对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朝各个时期出土的208例尸体测量结果表明,我国古代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165厘米~167厘米,成年女子为154厘米~156厘米。现代统计资料表明,上海市1956年18岁男女青年均身高分别为167.41厘米和156.17厘米;到1991年上升到173.19厘米和162.04厘米。全国18岁~25岁的城市男女青年在1955年~1979年间,平均每10年分别增高2.3厘米和2.15厘米。
外国的情况也基本如此。俄罗斯的一份资料说,该国1915年~1920年间出生的女人,平均身高是156.3厘米,同样是平均身高,她们的女儿已有159.7厘米,她们的外孙女则达161.6厘米了。在三代人中,平均总增高5.3厘米。美国在200多年前立国时,男子的平均身高是170厘米,现在则是177.5厘米。183厘米以上的青年男子,由过去的4%增至25%。
有趣的是男女之间的身高之差古今未变。目前男女青年的身高约相差11厘米,古代也是这个数值。这说明,男女是同步增高的,其中没有性别的因素。
那么,人体为什么会越长越高呢?
早在20年代初,原苏联人类学家布诺克曾提出现代人体增高与“异地婚姻”有关。他认为父母出生地之间的距离越远,其子女长得就越高。现代人的交游比较广,通婚范围大为拓宽,这对后代显然是有利的。
1935年,德国学者科赫认为光照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现代人广泛使用人工光源,不分白天黑夜享受光照,这可促使人长高。1994年,有位加拿大学者也指出,在教室里提供最佳灯光能使学生长高,因为光线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除此之外,许多学者认为,现代人的营养改善是身材变高的主要原因。小孩和孕妇维生素摄入量的增多,营养的增加尤其是高蛋白食品、奶制品、糖和动物脂肪的增加都能促使人长得更高。
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可使人长高呢?
“有的。”生理学家说,“至少合适的运动有利于青少年长高。”
一个人的个子高矮取决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状况,特别是大、小腿骨及脊柱骨的生长发育对身高影响最大。研究发现,青春期身高增长主要是由于大小腿骨骼的增长。过了青春期之后,身高还要逐渐长一段时间,可延续到23岁~25岁。不过这段时间身高主要依靠脊椎骨的增长,速度就缓慢多了。我国民间通常说的“先长腿,后长腰”,指的就是这一现象。
大、小腿骨的两端各存在一层软骨,称为骺板。它有旺盛的增殖能力,能够不断繁殖增生新的软骨细胞。新的软骨细胞增生出来时,早先产生的老的软骨细胞就逐渐骨化,骨骼就不断长成,人体也就随之长高。脊椎骨也有骺板,增长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合适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物质代谢和血液循环,使骨的新陈代谢与营养供应大为增强,自然能促进骨的生长。另外,体育锻炼还会给骺板以间断的压力,能够刺激软骨细胞的增生,这非常有利于骨骼的生长。
不过,请别以为所有的体育运动及所有的运动方式都是有利于骨骼生长的。如果运动对软骨的刺激过度,尤其是恒久性的刺激,反而要使骺板提早骨化,而身高增长反要受到抑制,因此体育锻炼时应慎重选择项目、方式和时间。
哪些运动项目的锻炼有利于身体长高呢?运动生理学家谨慎地提出了一些想法。
他们认为,从四肢和躯干骨在运动时承受的压力看,可以把运动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轻松舒展的项目,如游泳、篮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艺术体操等;另一类是带有负重和压迫性动作的运动,如举重、摔跤等。要想通过锻炼促进身高的话,最好选择轻松舒展的运动项目。
选择运动项目时,从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全面的角度看,应选择那些可使全身大部分肌肉都参与的运动项目,例如跑步、游泳、篮球、足球等项目。因为参加运动的肌肉群多,就要求心血管系统等内脏器官发挥更大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改善骨骺营养的作用。
专家还提醒说,有些运动项目虽然也是全身性的,但参加运动的肢体却是偏向一侧,不对称的,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长时问参加这类运动,有可能使骨骼发育不均衡。不过也不要担心,只要注意多锻炼另一侧肢体,就可以改善。
还应多进行室外的体育锻炼,和阳光多接触,这一点非常重要。人体骨骼中一些很重要的成分是钙的化合物。钙的吸收和维生素D有密切关系。在阳光照射下可使皮肤中的麦角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从而有利于钙的吸收。
“愿你有个高挑、匀称的身材。”专家说,有了体育锻炼对骨骼生长发育的促进,再加上足够的营养保证,你不但可以长高一些,而且可使身材更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