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7384100000012

第12章 旅游资源保护

7.1 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引言

旅游资源大多是自然及人类文化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不但具有易受破坏的脆弱性,而且还具有难以恢复的不可再生特点。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旅游资源就成了保护自然、文化及旅游业的关键。本章以实例具体介绍旅游资源保护所遵循的科学方法,着重介绍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理论和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章学习目标

·认识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熟悉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

·熟练掌握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理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途径。

旅游资源大多是自然及人类文化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不但具有易受破坏的脆弱性,而且还具有难以恢复的不可再生特点。而旅游资源又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旅游资源就成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旅游业的关键。

1.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球表面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是在人类大力开发下得以保存下来的经亿万年演化的珍贵遗产。按其特点可以分为顺境自然生态景观、逆境自然生态景观和特异自然生态景观三大类。顺境自然生态景观,是指青山绿水的原始优良自然生态系统,如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和一些风景名胜区等,这类景观多分布在高山深谷、人类难以到达的区域和宗教圣地。这种景观得以保存下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人类难以涉足;二是宗教的力量。而这类景观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往往位于脆弱生态带,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这种顺境自然生态景观成了旅游开发的资源对象;若开发不当或开发后管理不当,违反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则很容易造成自然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破坏,数亿年演化留下的珍贵自然遗产将毁于一旦。逆境自然生态景观,是指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逆向演化所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如由于自然形成的严重水土流失所造成的云南元谋土林和陆良彩色沙林风景名胜区,这类景观虽然是水土流失形成的,但若人类影响加大了这种水土流失的强度,势必影响这类景观的形态特征,甚至会导致这类景观从地球上消失。特异自然生态景观,是指自然形成的以其奇特的特征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如喀斯特地貌中的云南路南石林、桂林山水、地下溶洞。这类景观的形成也是历经了亿万年,若不注意保护,如喀斯特造型景观的石芽被炸毁、地下溶洞中的石钟乳和石笋被敲断等,均使之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减小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也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完整度。可见,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2.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就是保护人类文化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是祖先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灿烂辉煌的结晶,是现在正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象,包括名胜古迹、园林建筑、民俗风情等。如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目前存在的规模最大的木质建筑群,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址。又如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军事建筑,被称为世界七大古建筑之一,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址。正如历史不可倒逆一样,古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一旦破坏,就不可能再重新真正原样恢复。别具一格的中国园林建筑,以效法自然为原则,采用了一系列建筑技艺,使原来的景观特色更为突出。如小河流水处搭上弯弯的小桥,形成了“小桥流水”的优美景观和诗意;山顶建塔,加大了景观的起伏、丰富了景观的层次,等等;这种源于自然、优于自然的中国园林典范,也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淀积,一经破坏,难以恢复,即使复原重修,也会留下貌似神异的遗憾。至于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各个阶段的活的标本和缩影,是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留下来的文化现象,现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但若开发利用不当,一经流失,难以寻回。由上述分析可见,人文旅游资源的实质是文化,破坏人文旅游资源就是破坏文化,从这个意义上看,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就是保护人类文化。

3.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美而奇异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游览、度假、娱乐等旅游活动场所,使旅游业获得经济效益。一个地区有了旅游资源才能发展旅游业,从这层意义上说,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大为提高,但由于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正确认识,工农业发展走的是一条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杀鸡取卵的道路,待遭受到大自然报复后方省悟过来,不得不走上“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弯路。从这一沉痛的教训中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业虽被誉为“无烟工业”,但由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绝不能再重蹈“环境问题”的覆辙。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一经破坏,吸引游客的魅力也随之消失,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直接受到威胁;潜在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后备资源,若未开发就先遭破坏,旅游业就失去了发展的潜力,成了无源之水。可见,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

4.保护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由于人们对旅游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愈来愈关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其含义为,保护和维持某区域内的生态以维持其长期的使用寿命。这种理念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上,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同时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计划》。宪章强调旅游业发展要以不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由此可见,旅游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大产业。但在旅游业一派繁荣的同时,却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作用的影响下,旅游资源已经出现衰败的迹象,如稀世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塑,频受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正遭受酸雨的侵蚀;一些曾名扬天下的苏州园林和庭院,正从地图上消失;举世闻名的云南石林,也正遭受人为的破坏,……与此同时,不规范的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如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过度膨胀、旅游区和旅游景点的粗放管理,甚至毫无节制的旅游活动,给旅游地带来大量污染;游客的涌入使旅游地传统的民俗风情逐渐被异化、冲淡或消失,当地的居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扰乱社会秩序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不断出现。资源的衰败和环境的恶化,使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直接威胁。这种严峻的形势,迫切要求人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旅游资源保护给予高度重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旅游业作为一项长远的经济文化事业,在未来能否有更大的发展,关键要看旅游资源的保护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旅游资源的保护,还任重道远。

7.2 旅游资源损坏的原因

7.2.1 自然损坏

旅游资源,无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创造的,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演变会对旅游资源产生影响,使之衰变。根据影响的速度和程度,可分为灾变性破坏和缓慢性风化两种情况。

1.灾变性破坏

自然界中突然发生的变化,如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出现,会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毁掉部分或全部旅游资源,这种现象称为旅游资源灾变性破坏。

又如,雕塑于公元前4~2世纪的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图得岛太阳神,就毁于地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云南省丽江大研镇在1994年大地震中,部分古建筑也遭破坏。1997年8月12日,夏威夷岛上最古老的瓦吼拉神庙,被基拉威火山喷出的熔岩全部淹没,一座有700年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毁于一旦。

补充阅读7-1

自然之神发威四川地震的强大破坏力

2008年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 000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568个。位于绵阳的猿王洞、千佛山、窦山3个景区受灾最严重,景区道路全部损坏。猿王洞景区的主要酒店受损严重,后山别墅群全部破坏,无法使用;千佛山景区进山道路完全破坏;窦山双峰,其中一座已经崩塌,整个景区基础接待设施已经无法使用。四姑娘山、海螺沟等景区基础设施也受到一定破坏,但主要景观保持完好。九寨沟、乐山、卧龙等基本没有太大损坏。四川65处国家重点文物因地震受损严重,另有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损伤;除了损失最为惨重的世界遗产地都江堰外,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三苏祠、丹巴古碉群、朱德故居、峨眉山古建筑群、郭沫若故居等一批珍贵的古迹和革命遗迹也伤痕累累,有的甚至全部坍塌。川西旅游重要通道损毁严重。一条四川旅游的主要线路是根据川西环线来设计的,这条旅游线路为都江堰、映秀、卧龙、四姑娘山、丹巴、雅安、成都。如今,这条环线已经基本被损毁,所以即便目前九寨沟、卧龙等景区本身没有受到太大损毁,但交通的阻断使得这些景区都无法运作。

(资料来源:http://business.sohu.com/20080611/n257428922.shtml)

2.缓慢性风化

在自然状况下,由于寒暑变化、风吹雨淋日晒,导致缓慢地改变旅游资源的形态和性质,这种现象称为旅游资源的缓慢性风化。任何名胜古迹都时时刻刻受到自然风化的危害,如埃及的基奥斯普大金字塔,1000多年来风化产生的碎屑体积达5万立方米,平均每年损耗约50立方米,即整个金字塔表层每年损耗约3毫米。有些更古老的台阶式金字塔风化更为厉害,很多大石块几乎完全损坏,或者只剩下很小的近似球形的团石,台阶上则堆积很厚的碎屑。又如秦始皇陵,原名郦山,据三国时魏人说:“坟高五丈,周围五里余”,经折算,高约为120米,底边周长约2 167米,这座由人工用黄土堆造的郦山,随着2 000多年的风雨侵蚀,高度降到64.97米。中国的云冈、龙门、敦煌三大石窟及帝王陵墓石雕也同样受到自然风化的破坏。

鸟粪对旅游资源的生物化学分解也会导致旅游资源的缓慢衰竭。养鸽在欧洲许多城市流行,虽然它能增加城市的生气,但是,鸽粪落到屋顶、檐口下、雕像上,很难清洗,而鸽粪对建筑和雕像的化学分解作用远远大于工业废气。中国曾有人主张学国外在天安门广场放养万只鸽子,后因考虑到故宫文物保护而未实行,实为北京文物保护的一大幸事。近十几年来,中国旅游城市昆明每年都迎来上万只红嘴鸥前来越冬,栖息在滇池,捕食在市内游客众多的有水面的公园,游客争相喂食。红嘴鸥的到来为昆明又添一景,使公园门票收入大幅度提高。但是红嘴鸥带给公园的绝不仅是经济效益,同时也留下了斑斑鸟粪在房顶、栏杆、雕像和游乐设施上,一则破坏了公园的洁净度,同时也造成了景观及设施的化学风化和缓慢衰竭。

7.2.2 人为破坏

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是多方面的、严重的,大多超过自然风化的破坏,有的甚至是完全毁灭。按其破坏的根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战争破坏

战争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中国北京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历经清雍正、乾隆、嘉庆三朝100多年建成。它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可惜在1860年园内珍宝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后,又被这些强盗一把火烧尽,如今只留几处残垣断壁。

2.经济与城市建设的破坏

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建造了许多与文物古迹不协调的建筑物,破坏了旅游景观与氛围,甚至是直接拆毁和破坏旅游资源。城市建设中的“三无”(无规划、无计划、无设计)、“三乱”(乱分地、乱选址、乱建造),对文物古迹及环境破坏更为严重。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旅游价值的文物古迹比比皆是,这是古人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但是,由于无知,在建设中遭到很大的破坏,如北京的古城墙都被拆毁;苏州在城市建设中,有61.9%的古典园林和庭院已被破坏,昔日有“十八景”盛誉的洽隐园被占用后,玲珑剔透的假山石被烧成石灰,山洞埋入地下,楼阁不见踪影。

3.工农业对旅游区的污染

在旅游区若发展带污染性的工业,将对旅游区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空气的污染导致酸雨的产生,从而腐蚀、破坏旅游资源。例如,北京故宫、天坛等汉白玉围栏、石雕、铜制品等正在受到酸雨的威胁。西安市是一座中国古代风貌保持最好的城市,古老的城墙、鼓楼、大雁塔、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景观吸引着中外游客;然而,西安正在遭受国防工业、飞机工业和纺织工业对该市的污染,这定将会加速侵蚀缺少保护措施的历史古迹。据统计,杭州西湖周围有一百根烟囱,年均降尘量达400吨,西湖湖水水体常年呈黄绿色,水质混浊,透明度仅为0.5米。为此,杭州市政府投资2.32亿元进行西湖清淤工程。

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无计划的过度伐木、采石、取水对风景区旅游景观的破坏不仅严重,而且所造成的后果常常不可逆转。在一些旅游景点,如云南路南石林,成批的农民到风景区采石,全然不顾自己对本地旅游资源的破坏,以致路南石林伤痕累累,不复往日风采。“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漓江,也由于上游森林过度砍伐,蓄水功能下降,出现了86千米游览河段竟然仅能通航6千米的现象。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加大宣传力度,健全法律条例,并引导当地农民致富,使他们不致因为贫穷而去破坏旅游资源以图改善自身困境。

4.旅游开发与规划不当造成的破坏

在旅游开发经济活动中,规划不当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和旅游景观,使旅游资源失去特色。有的风景名山已经明显地出现了“城市化”倾向,如庐山建筑已遍地覆盖,俨然一座“山城”。有的溶洞内被设置大量的人工景观,破坏了自然氛围。例如,云南大理是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系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但在其旅游开发过程中曾一度由于片面考虑古城石板地面不利于旅游车行驶,将石板路改为柏油路,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古城的特色。又如,不少风景区建设,就地采石,结果,风景区建设好了,却留下了裸露石场的伤痕景观,破坏了景观的完整度。

5.旅游活动本身的破坏

古代丰富多彩的石刻、雕刻、壁画是中国的重要旅游资源,尽管在自然条件下也要经历风化作用使其衰竭,但其风化十分缓慢。

而旅游开发后,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游客的到来,特别在旅游旺季,他们带进的尘土、呼出的气体及脚踩、手摸、照相机闪光灯等都会对旅游资源造成危害,这就加速了自然风化的速度,导致古迹的破坏。例如,中国著名的敦煌石窟,自然条件下石窟中的空气干燥,自然风化极为缓慢,经千百年仍栩栩如生。但是,随着旅游开发,游客进入,石窟内的大气环境条件变了,游客的呼吸带进了湿气;游客的衣服同墙壁的摩擦;光线的增强使雕塑和壁画大受其害,许多壁画的逼真细节已失去光泽,变得暗淡模糊,红色和肉色逐渐变成黑色;敦煌莫高窟内的壁画颜色逐渐变淡,甚至剥落,有的壁画已模糊不清。

另一方面,在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游客的进入、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满足游客基本生活需求都会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如游客行、游需求的交通,由机动车辆和船只所排出的废气废油污染了大气和水体;满足游客生活必需的食宿条件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入环境。以黄山为例,一年由游客排放污水4万吨、粪便3 000吨、垃圾2 800吨、煤渣3 000吨,这些废水、废气、垃圾物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6.旅游目的地在人文、社会环境方面受到消极影响

旅游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在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宗教信仰、生活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大量游客涌入会破坏当地居民宁静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交通拥挤、物价上涨、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加之旅游者的优越感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和对旅游业的厌恶。由于旅游者带来的文化渗透,还会改变当地的民俗风情,甚至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吸引旅游者涉足的神秘感也逐渐消失。生活习惯被改变,淳朴的民风变成了浓郁的商业气息,民族文化艺术逐渐失去特色。

补充阅读7-2

摄影棚经济背后的环境盲点

影视与演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载体,也是教育人与启发人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作为言传身教的影视与演艺业,理当更应该知道如何保护环境和文物,如何利用人类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财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教本,达到陶冶人们情操和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目的。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影视与演艺业却变成了祸害环境、破坏文物设施的罪魁祸首。

目前的商业大片对视觉冲击力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大导演屡屡将“坐落深山人未识”的自然景区作为拍摄地的原因。但像九寨沟、神农架、碧沽天池等这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对游客进行限制的同时,却对“英雄”、“侠客”们敞开了怀抱。一个剧组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每天制造的生活垃圾就很可观,再加上发电、车辆运输、搭建布景,如果没有事先规划与及时清理,对自然风貌的破坏可想而知。

2006年5月16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无极》剧组为修建沙石道路、栈道及“海棠精舍”,共毁坏并占用高山草甸及灌木林地500平方米。拍摄现场进行了部分清理和恢复,垃圾遍地的问题已基本解决,简易木桥、栈道、3个临时工棚和“海棠精舍”已拆除。但是,100米长的沙石路尚未清除,因建设破坏的500平方米草甸、杜鹃等植被一时难以恢复。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2004年,《神雕侠侣》剧组在九寨沟森林公园拍摄时,破坏了神仙池钙化堤、珍珠滩植被;2005年,女演员柯蓝公开批评自己主演的影片《惊情神农架》剧组,在外景地拍摄时破坏原始生态;同年,《情癫大圣》剧组在神农架“用水泥浇筑成蘑菇形状,使原有地貌无法再复原”。影视与演艺界犯下的一桩桩破坏环境的罪行让人们触目惊心、令人发指。影视与演艺界打着文化宣传事业的旗号,却让珍贵的环境和文物受损,也令崇高的精神文化事业跟着蒙羞。

为切实加强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严格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影视拍摄活动,建设部2006年5月12日下发《关于严格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影视拍摄等活动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严格禁止和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影视拍摄和大型主题演艺等活动,不得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或批准进行任何形式的因拍摄活动而影响或破坏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行为和活动。确需进行此类活动的,必须进行认真评估和论证,并提出保护方案,确保风景名胜区资源与环境得到严格保护。

(资料来源:http://www.enorth.com.cn;http://www.crionline.cn)

7.3 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

旅游资源的衰败和破坏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人为破坏,但也不乏自然衰败,故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也应多元化。

7.3.1 法制对策

有不少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是法制不健全所致人为原因造成的。为了能有效地保护旅游资源,世界各地均运用立法和立公约的法律手段来加强其保护的法制化对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在巴黎公布了《关于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是唯一利用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它的“技术仲裁人”的国际公约,现已有109个缔约国。公约承认所有国家对保护独特的自然和文化区域应承担义务,分批公布了世界遗产保护点,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基金”,以保证保护措施能落到实处。在一些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旅游资源保护法规,详尽地规定了保护各种旅游资源的具体条款。例如,瑞士森林法规定:每年种树数量要多于砍伐的数量,不论是谁,即使是自己私有的树也不能随便砍伐。埃及的旅游法规定:除非旅游部长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利用、开发、占有或处置任何旅游区或其中一部分。中国也先后颁布了《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7.3.2 管理对策

旅游资源的破坏大多是由于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旅游资源和利用中的旅游资源需要采取不同的保护管理对策。

1.潜在旅游资源保护的管理对策

潜在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后备军,对人类旅游资源来说,保护是首位的,中国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物古迹均属于该类。纵观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现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多为以前因其自然及文化价值而得以保护下来的景观。例如,北京故宫这一世界最大的木质建筑群,很早以前即因它凝结了中华民族智慧、浓缩了中国古建筑的特色而作为重点文物受到保护。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以其物种丰富、植被发育典型及栖息大量珍稀野生动物也作为自然保护区较早即被保护下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随着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它们的旅游价值,使之进一步得以科学开发和持久利用,有些资源现已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热点。严格地说,北京故宫和西双版纳在旅游业大发展之前只是潜在旅游资源,若没有当时的保护,哪来今天的旅游热点。

现在,地球上仍存在大量的潜在旅游资源,有的是因时代的原因还未认识到;有的虽已认识其旅游价值,但因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暂时尚未开发利用;随着经济、技术及旅游业的发展,这些潜在旅游资源将逐步被开发。如果潜在旅游资源在开发前就已遭破坏,则旅游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将成为空话,故潜在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的头等保护任务。

为了避免潜在旅游资源未用先衰,保护管理对策有三:一是进行旅游资源研究,尽量超前认识未来有旅游价值的资源,以明确保护对象;二是进行全国旅游资源普查,摸清家底,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及开发经济技术条件确定其开发顺序,明确保护范畴;三是加强文物及生态环境等的保护工作,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留得青山在”。

2.开发中的旅游资源保护的管理对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潜在旅游资源成为旅游开发的对象。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缺乏科学指导和保护措施不力,有不少旅游资源及环境在开发中遭受严重的破坏,致使某些旅游资源开发出来就失真、变味,失去吸引游客的能力。故在开发中应采取必要的旅游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1)把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到系统的高度来认识

人、资源和环境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庞大的生态系统。旅游资源开发应从系统的、整体的观点来考虑问题,把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提高到系统的高度来认识。如果没有系统的观点,只考虑某个局部问题,即本区域、本部门、本单位、甚至个人的近期利益和方便,旅游资源和环境就很难在开发中得到保护。这种只顾将自己本位区域系统内的旅游资源近期内发挥最大经济效益,而牺牲其他子系统及总系统利益的行为,最终将导致资源的耗竭和环境质量降低的现象,这在中国屡见不鲜。像这种重蹈20世纪工业发展中以牺牲资源及环境来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的覆辙的做法必须坚决杜绝。

(2)旅游资源开发必须遵循生态学原则

自人类出现以来,人类一直未能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资源是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只有与环境协调的旅游资源才具有吸引游客的魅力,故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生态学原则。首先,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注意适度开发,开发那些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如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开发应以生态旅游开发为主,以保护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尤其是在脆弱生态带的旅游资源开发更应把生态系统平衡和环境保护放到首位来考虑。其次,要注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其周围社会生态环境相协调,以保持其原汁原味的环境和氛围,保护吸引游客的魅力。否则,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便是旅游资源破坏的过程。

(3)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资源保护方面的人才及专业知识

各地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之所以“重开发、轻保护”而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具体规划和开发中缺乏资源保护方面的人才及专业知识。因为即使有了保护意识,但缺乏旅游资源保护专业知识仍会造成对旅游资源及环境的无意识破坏。这就需要在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组织各种专业人才共同协作来规划和实施旅游资源开发及环境保护的具体细节,真正把旅游资源保护落到实处。

(4)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必须落到实处

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是涉及旅游业未来发展大计的科学构想和设计,这一规划既要考虑旅游景点的开发,更要考虑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现在尽管各地所报的规划均有保护规划的具体章节和内容,但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却难以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究其原因,往往是开发项目完成后验收时,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主要存在下述三项工作不到位:一没有将其重要性放在应有的位置;二没有全国统一的、有据可依的详细的科学指标体系;三没有强有力的奖罚措施促使其真正严格执行。这样,资源保护规划实则成了形同虚设的“纸上条文”而被束之高阁。为此,欲使旅游资源开发的保护规划能落到实处,应解决好管理上的立法和执法问题。

3.正在利用中的旅游景点景区保护的管理对策

旅游资源开发后形成的可接待游客的旅游景区,由于管理不当也会造成破坏;这种破坏具体表现为景点的破坏和景区环境质量的下降两个方面。中国现有旅游景区的保护管理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也存在一些个性问题,其保护管理可以从下述3个方面来开展。

(1)要有一支具有保护意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队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建成的大批旅游景区,需要大批旅游管理人员。而目前中国缺乏这种专门人才,尤其是级别稍低的景区,一般是当地居民和农民变为管理人员,他们不仅缺乏保护意识,而且缺乏保护知识。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下述措施:

·组织培训班。对在职人员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意义和保护知识的培训;

·将散居在各行业的具有景区保护知识的人员组织和调动到专职保护岗位上来;

·积极培养专业景区保护人才。

(2)加强对游客的管理

景区接待的对象是游客,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群体,其素养和水平参差不齐,故对游客应加强管理:①宣传措施。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游客的保护意识和知识;②奖励措施。对一些习惯好、素质高、能自觉保护景区的游客给予一定的奖励。③惩罚措施。对个别破坏景点及景区环境的游客,要给予应有的惩罚,情节较为严重的,应按相关的法规条例给予相应的处分。

(3)加强对景区环境的保护管理

景区的环境据其性质差异又可分为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卫生环境。在具体景区环境管理中,首先,要慎重控制旅游活动项目,对于那些导致景区水体、空气及环境污染的旅游活动项目应加以控制,保护景区的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要控制游客人数,以保证景区内应有的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生态环境。在此,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景区环境卫生管理措施,防止垃圾污染,以保持景区随时有一个洁净的环境。

7.4 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7.4.1 区别景区性质,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各类景区的管理法规、条例中均有相关的保护措施,实践中又总结了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1.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1972年出台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对世界遗产提出了下述5条保护措施。

1)通过一项旨在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在社会生活中起一定作用,并把遗产保护列入全面规划的总政策。

2)如本国尚未建立负责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保存和展出的机构,则建立一个或几个类似的机构配备适当的工作人员和为履行其职能所需要的手段。

3)发展科学和技术研究,并制定出能够抵抗威胁本国自然遗产的危险的实际方法。

4)采取保护、保存、展出和恢复这类遗产所需要的适当的法律、科学、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

5)促进建立或发展有关保护、保存、展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或地区培训中心,并鼓励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2.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中国国务院1985年发布后,经全国各地广泛实施,又总结出一套分级保护措施,即将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三个级别的保护区和一个防护地带,并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具体如下。

1)一级绝对保护区。指景点界限范围内的区域。要切实保护景点的原貌、风格和环境,不准建任何生活性大型建筑物,即使是观赏型建筑也要精、美、少,以突出景物,突出自然美。

2)二级保护区。指景区界限范围内的区域。区内要保护一切景点和植物,除观赏建筑外,也可适当建设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小型服务设施。

3)三级环境保护区。指景区视线范围内的区域。区内可搞生活设施建筑,但也要保护好视野空间环境,确保景观的完整度。

4)防护地带。为保护景观特色,维护区内生态平衡,在风景区专门辟出大面积区域进行绿化,以保持水土;不兴办污染性的工厂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以防止污染;搞好居民点的规划,控制不适宜的建设。

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中有明确的规定,其要点如下。

1)保护古建筑的视廊。为保护古建筑的空间构图完整和周围园林借景的需要,在视线范围内控制新建建筑物的高度,而且其体量、形式、色调均需与古建筑的环境风貌相协调。

2)仿古重修需要待批。细则第14条规定:“纪念物、古建筑等文物已全部毁坏的,不得重新修建,因特殊需要,必须在另一地复建或原址重建的,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原核定机关批准”。

3)文物的修缮应保护和保持原来的特色。其修缮计划和施工方案须由国家文物局审定批准,并进行竣工验收。

4.森林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1996年,中国原国家林业部出台了《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第4章第16条至23条对森林公园的保护,做了详细规定,可概括为如下3点。

1)珍稀林木、野生动植物和公园的名胜古迹必须绝对保护。

2)保护工作的重点放在防火、防病虫害、防污染和禁止毁林开荒、开矿、采石等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工作上。

3)为使保护落到实处,推广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和资金投入保障措施。

7.4.2 修缮和重建时的要求与对策

绝大多数旅游资源,一旦遭破坏,即难以恢复。但有的古建筑,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都相当高,虽然已经衰败和破坏,甚至不复存在,仍可以采用培修和重建恢复其风采;有的旅游景区植被遭破坏,则应积极采取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的对策;而对于珍贵文物旅游资源,则应设法尽量减少其自然风化的衰减速度。

1.培修复原、整旧如故

历史建筑因经历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出现了影响原有特色的破损、变色。可以采用复原培修的办法,采取原材料、原构件,或在必要时用现代构件进行加固,但要以保持原貌为准则,即整旧如故,切忌因“翻新”而失去“古”的特色。如西安小雁塔的复新较为成功,修复后仍保持其苍劲古朴的面貌。

2.仿古重修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建筑物,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在地面上已经消失,但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人们旅游的需要,需进行重修,以重现古建筑的风貌。如武昌的黄鹤楼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但在民国初年却被付之一炬。1954年修武汉长江大桥时被南岸桥头堡占其旧址。20世纪80年代,于原楼址南侧1千米处重修黄鹤楼,保存原有的塔式阁楼造型风格和江、山、楼三位一体的意境,堪称仿古重修成功的一例。

3.生态建设

许多旅游景区,由于原来工农业和交通的发展,造成了植被的破坏,影响了旅游资源的质量。如中国第二深的云南抚仙湖,水质良好,达饮用水标准,但美中不足的是山不青,成为景色的一大缺陷。为改善其景观结构,首要任务是治山、种树、搞生态建设,使山绿起来。旅游区山体的生态建设,不仅要考虑固水固土的生态效益,还要考虑观赏的旅游效益及一定的经济效益。不少湖泊旅游区,存在着山青但水不秀的状况,也需生态重建的措施进行弥补。

4.减缓珍贵文物的自然风化过程

出露于地表的历史文物古迹,由于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风化而导致衰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改变环境条件使风化过程减慢是完全可能的。如可给裸露的历史文物加罩或盖房子予以保护。乐山大佛,曾建有13层的楼阁覆盖其上,既金碧辉煌,又保护了佛像,但后来不幸毁于战火。类似的建筑应予恢复和建设。

7.5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7.5.1 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

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历经了原始适应、顺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三个历史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面临着全球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人类需要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达到人与自然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1.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

(1)人类中心论

人类中心论认为自然是为人类而存在,是任人摆布的,而人类则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可以征服、改造和控制自然。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夸大,强调人的支配地位。结果以环境为代价,造成世界性的资源枯竭、环境质量严重退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在遭到大自然无情报复的残酷现实下,人类开始总结经验和教训。冷静地认识到只有改变人与自然对立的观点,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协调发展,共创理想的环境,才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选择。

(2)人与自然协调论

人与自然协调论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协调在生态系统承受的范围之内,这一学说建立在人类面临现实的生存危机而重新考虑大自然价值的基础上。伙伴论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应该放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与自然应作为伙伴来相处。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认识到自然有保护自我平衡、洁净的权利。人类污染环境、肆意砍伐森林就是侵犯自然的权利,是不道德的行为。

(3)人与自然共生论

现在被各国科学家能接受的是另一论点——“共生论”。所谓“共生”,一般指生物间的一种互利关系,可促使彼此的生长,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人类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共生关系,是希望人类能够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再度建立起人与自然的新的共生关系。人们认为,人与自然共同组成的生物圈应为智慧圈。人类现在仍然继续改造自然,只是不再违背自然规律,而是遵循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补充生物圈,并将生物圈作为统一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技术圈与生物圈的“共生现象”。这里的技术圈代表人的主观能动性,生物圈代表自然及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共同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是合作关系。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五千年前就已经树立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建立和谐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2.人与自然共生论是保护旅游资源、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

环境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业又是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的产业,在旅游业中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将推动对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良性循环与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又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起到促进作用。

许多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为破坏旅游资源,其实就等同于破坏人类的自身生存环境。不科学的旅游开发与规划不仅会破坏景观的美感,还会动摇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无从谈起旅游经济产业化的发展宏图。

7.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1962年,由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Rachel Carson)所著的《寂静的春天》和1972年由罗马俱乐部出版的《增长的极限》,揭开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1972年6月5~14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世界各国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社会、生态、经济在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但当时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的呼吁并未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响应,许多发展中国家并未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Brundtland)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正式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环境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该报告中对“可持续性”概念作了简短而明确的解释,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说,所谓“可持续发展”既要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为目的,同时也要以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进行发展的能力为原则。由此,才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浪潮。1992年6月3~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两个纲领性文件,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至此,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政策与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协调、和谐、公平的理念

根据上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难看出,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的最终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可持续发展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和谐状态,而是一个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环境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和利用,也必须考虑到资源开发、投资取向、技术发展导向以及制度变迁等因素,使现在和未来的需求达到和谐统一。它不仅包括时间维的“代际公平”,还应包括空间维的“区际公平”,强调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尽可能地最有效地保护当代和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其发挥生态可持续能力以满足全人类今天、明天以至未来发展的需要。它所重视的是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指导人类走向新的繁荣。

(2)可持续发展的4个要素

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以下4个关键性的要素。

1)需求要素。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不仅包括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食物、水资源、住房、衣物等基本需求,而且还包括满足人类各种欲望,如改善生活质量、自我实现、尊重感和安全感、更多假期等精神的、高层次的需求。

2)资源要素。环境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们的优劣和完整与否对未来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由于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自然环境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要考虑到资源的承受能力,对环境资源存量必须加以保护,最低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和最低限度地排放污染物。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活力,不仅仅是环境方面的要求,还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方面的要求。

3)未来性要素。自然界和社会的供应能力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又是无止境的,这就使供需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于是当代人过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及使用可更新资源超过其更新的速度和能力,就减少和损害了后代人对资源的利用。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应关注后代的福利,使他们从资源、机遇和选择中所获得的收益至少和当代人所继承的一样良好。

4)公平性要素。这里的公平不仅包括代际间的公平,而且包括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要求当代人理智地调节自身的行为,理智地调节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适度、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及合理地使用与保护环境,努力做到使自己发展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指当代各社会阶层(穷人与富人)、各民族、各区域之间,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收益与成本的分配应是合理与公平的。这些对公平的考虑至少在4个方面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首先,那些承担负面成本压力的人们逐渐成为地位低下的社会群体;其次,通常情况下,贫穷会导致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经常表现为急功近利;再次,政策的效果取决于人们的财富多少,趋向于把穷人排斥在外,特别是对资源实行高收费政策时表现更为明显;最后,如果不在当今社会推广公平的原则,那么对未来人类的公平也就无从谈起。

可持续发展包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它追求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公平且追求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以此为核心来创造一个臻于完美的人类世界。

3.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作为迅猛发展的朝阳产业,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国际旅游组织和旅游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旅游组织(WTO)等在西班牙召开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同时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宪章强调旅游业发展要将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规划指南》,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界定为“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旅游业发展要以不破坏其赖以生存利用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

2)旅游资源应能承载日益增长的旅游者数量,动态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并能保持对未来旅游者的吸引力。

3)旅游业必须能满足当地居民长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其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以系统的、协调的、全局的、长远的方式来发展旅游,其核心就是协调旅游地生态环境、旅游地居民生活和文化以及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兼顾三者的利益,使旅游业稳定、有序、持续地发展。

4.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内容

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核心就是要实现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满足旅游区居民需求相统一,保证当代人在从事旅游活动时不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进行旅游开发而损害后代。

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包括5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①生态保护意识。

②资源可持续利用。

③国家开发与保护战略。

④评价体系规范化、科学化。

⑤和谐发展、生态平衡理念。

5.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1)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世界旅游组织前秘书长萨维尼亚克说过:“成功的旅游需要高质量的环境。”在社会经济产业系统中,旅游业是与环境联系最为广泛的一种经济文化性产业。所有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的行为都会触及环境与资源的持续或非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和创建良好的社会文明环境是旅游业快速、高效、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2)建立旅游资源开发规范标准和体系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旅游资源是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只有与环境协调的旅游资源才最具吸引力。旅游资源开发是高文化、高科技、高智能的开发,必须强调认真研究、全面规划、仔细设计。在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生态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开发的“时序性”等问题,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思想,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公平原则,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标准和体系。可以说,只有经过科学开发、精心规划的旅游业,才是可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旅游业。

(3)实施科技兴旅战略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现代科技是科学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旅游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提高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旅游社会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现代科技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将科学技术运用到旅游业之中,对于延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弥补资源结构缺陷、提高资源品位、扩大环境容量以及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实施科技兴旅战略、加强旅游开发经营中的科技投入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所有人参与,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发展道路,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实现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共同的努力。我们曾经提到过,所有旅游者和旅游业的从业者的行为都会触及环境与资源的持续或非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旅游的实现绝不仅仅靠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或某个旅游企业,而是要靠所有与旅游业利益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

本章小结

旅游资源环境是以旅游者为中心,以旅游资源为根本,以旅游目的地为基础,并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共同构成的旅游活动特定区域范围复合环境系统。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就是保护人类文化,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介绍了一些破坏旅游资源的因素,可分为自然衰败和人为破坏两方面。提出了一些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策,即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制化对策、宣传对策、管理对策和修缮重建对策。最后阐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对所有资源的管理方式,通过这种管理方式,人们可以实现既满足自身的经济、社会、审美的需要,又保持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和原始性。

复习思考题

1.简析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

2.举例说明造成旅游资源人为破坏的各种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应采取哪些保护对策?

4.风景名胜区中划分出的不同级别的保护区、防护带,有哪些具体的相应保护措施与要求。

案例分析

旅游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称,但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各种旅游经营者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的盲目开发建设活动和游人不当的旅游活动,不但会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和退化,而且还会引起生态系统失衡和环境质量恶化。然而,现行法律法规中对旅游资源保护还很薄弱,存在着诸多缺陷与空白。国际上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趋势也对旅游资源保护立法提出了新要求。在对旅游资源保护立法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从而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发展循环经济形势对旅游资源立法的迫切要求下,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7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最后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然而,中国旅游业一向重开发、轻保护,重经营、轻管理,理念滞后,旅游环境与资源保护措施落后,旅游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严重。目前,旅游资源的法律保障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不仅没有相关的立法保障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现行的环境资源的单行要素保护法律法规及地方法规中涉及旅游资源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思考题

通过上则案例,试想在制定旅游法时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