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7384100000013

第13章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8.1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概述

引言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总体布局、项目技术和具体实施方案。其目的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劳动加工,使其成为具有旅游使用价值的旅游吸引物。本章介绍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概念。

·熟悉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理论基础。

·掌握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原则。

8.1.1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历史

旅游资源的开发远在封建社会时期就已开始,但服务于大众旅游的大规模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工作,则是20世纪以来才有的事,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各发达国家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大众旅游需求而进行了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北美及澳大利亚大规模地建设国家公园,西欧国家开发特种旅游项目并建设旅游度假胜地,加勒比海及东南亚地区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全球旅游业的发展有了风格各异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基础。

中国大规模的旅游资源开发源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解放初期,中国首先开展历史文物保护工作,通过颁布法令、制定政策,杜绝了国家珍贵历史文物被肆意掠夺和公开盗劫的局面,及时地保护了人文旅游资源。1956年提出了“既对文物保护有利,又对基本建设有利”的两利方针,解决了大规模工农业生产建设与地上地下文物保护的矛盾。1961年,国家颁布了“重要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和“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行重点文物保护制度。但是,这一时期对全国自然风景保护缺乏认识与相应法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森林植被均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得到积极的发展,国家采取立法建设、建立保护管理体系、设立管理机构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1982年,国务院审定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5年12月,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86年以来,中国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这期间中国向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并加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的有19项;国家划定了北京、上海、广州、海南岛、西安、桂林、杭州、江苏(包括南京和苏州)等地为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区;1991年公布了第一批国线景点249处;1992年确定了14条专项旅游线路。开展了“92中国友好观光年”、“93中国山水风光游年”、“94中国文物古迹游年”、“95中国民俗风情游年”、“96中国度假休闲游年”、“97中国旅游年”。在大力开发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的同时,人造旅游景观及娱乐设施遍布全国。1992年国家正式批准建设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截至1994年,全国已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地119处。各省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旅游景区网络。

8.1.2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概念

“规划”(planning)有人称做“策划”,它与“谋划”、“筹划”和“计划”等词近义,经常被替换和混用。规划是对未来各种长远活动方案的选择,具有宏观性、长远性、战略性和预测性。谋划、筹划和计划则相对内容具体、时间短、涉及面窄,是根据规划做具体实施的部署。规划通常兼有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即规划是人们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和发展状态的构想;二是行为决策,即规划实现未来目标或达到未来发展状态的行动顺序和步骤的决策。规划与不同的词语搭配则形成不同的内涵,如风景区规划、城市规划、用地规划、园林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等。

“旅游规划”(tourism planning)是从区域规划理论及管理科学理论衍生而来的,顾名思义,就是对旅游地进行规划。任何一个旅游地,不论地处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还是贫穷落后的山区、乡村地区,只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可能达到预期的旅游发展目标,都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不同旅游客源市场的社会需求,在未来规划范围内选择和确定适合旅游发展和旅游建设目标的总体蓝图。因此,旅游规划,就是规划者根据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特点,以旅游市场的社会需求变化和旅游产品的设计为重点,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当地旅游业发展基础,对旅游地六大消费要素及相关行业的有关开发、保护、管理等的未来设想方案进行科学编排、组合的选择过程。

不同的学者对旅游规划的概念给予了不同的定义。例如:

墨菲(Murphy,1985)的定义是:“预测与调节系统内的变化,以促进有序的开发,从而扩大开发过程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它是一个连续的操作过程,以达到某个目标或平衡几个目标。

盖茨(Getz,1987)的定义是:“在调查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旅游业对人类福利和环境质量的最优贡献的过程。”

甘恩(1992)认为:旅游业起源于游客对旅游的欲望,终止于对这种欲望的满足。因此,规划者决不能无视游客的需求,旅游规划的首要目标是满足游客的需要。他采用Davidof和Reiner的规划定义是:“经过一系列选择,决定合适的未来的行动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反馈的。未来的行动不仅是指政策的制定,而主要是指目标的实现。

目前,旅游规划在理论与实践中,暂无十分明确的、被公认的定义,包括以上定义都只能从旅游规划的本身内容上来阐述。

旅游规划的意义: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使旅游规划成为当前旅游业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和旅游开发前期的首要任务。旅游规划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旅游服务管理等方面作出系统评价、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的科学指导。可避免不经调查研究盲目开发、无序开发带来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从而使旅游业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状态。

8.1.3 开发规划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

1.开发规划的形成过程

旅游开发规划的形成过程大体如下。

1)首先进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以奠定旅游规划的基础。

2)编制旅游规划大纲。包括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旅游区域性质和方向、旅游区域开发基本设想和原则、功能区划分、保护带的划分、旅游需求及其预测、各项专业规划、分期规划、投资效益的估算和各种规划图等。

3)选择最优总体规划方案。对比研究各种规划方案,由专家组集体鉴定,选择汇总成最佳规划方案。

4)审批与修订。国家重点旅游区的规划经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由当地人民政府实施;省一级旅游区的规划经有关部门审查,上报省、直辖市、自治区审批,并由国家有关部门备案;市县级旅游区的规划经市县有关部门审查,上报市县审批,并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部门备案;跨地区的旅游区的规划由有关部门审核,由国家旅游局备案。旅游规划经上级批准,才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当某些因素发生变化须对旅游规划进行大范围修改,或旅游开发规模、性质和重大项目发生改变时,要报请批准单位修订。

2.开发规划的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1)区域背景条件分析。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沿革、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及制约因素等。

2)旅游资源评价。根据旅游资源调查的结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得出旅游资源的性质、类型、规模、特色、价值和开发条件。

3)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与拓展规划。旅游市场的开发包括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需要对旅游市场需求进行规模、数量、客源地、吸引半径的动态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扩大客源地和开拓各种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4)旅游区发展的主题和形象。在以上规划的基础上,确定旅游区开发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性质、特色、创意策划和总体构思。确定旅游区开发的主题,形成鲜明的旅游形象。

5)用地结构、功能区的划分和线路组织。旅游用地结构组织分为三大类,即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用地、旅游媒介物建设用地和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用地。功能区划分原则要突出景观的功能和特点。一般分为景观观赏区、休闲娱乐区、野外活动区、疗养度假区、服务中心区、专业园区、副食品供应区、自然保护区等功能区。设计这些功能区及其与外部联系的线路。设计时需考虑游览的组织方式、游览的交通工具选择与需求量、游览时间安排及游览线路安排。

6)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医疗保健、商业服务、休(疗)养设施等现状评价、层次分布、规模与预测等方面的规划。

7)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包括旅游交通规划、电力能源规划、邮政电信通信规划、给水排水规划、污物处理规划、绿化规划、防洪规划等。

8)旅游环境容量分析和环境规划。包括旅游环境容量分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区的划分和保护重点等内容。

9)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旅游产品开发要适应市场需求,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抓住时机进行推销。开发要有超前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或“人优我特”。

10)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需求预测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在规划时就应考虑所需的旅游服务人员的数量、类型等。

11)旅游信息网络规划。包括旅游信息网络开发的指导思想、工程规划和开发策略等内容。

12)分期规划和投资效益估算。包括分期规划建设项目、旅游投资规划、投资效益分析和综合评价。

13)旅游管理规划。包括对旅游区投资、开发和经营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职能和政策、法律的制定等,以保证旅游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14)旅游规划的图件。一般包括旅游资源分布图、交通位置图、开发现状图、总体规划图、用地规划图、保护规划图、绿化规划图、游览线路图、工程管线图、旅游服务设施图、分期规划图和部分详规图等。

8.1.4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主要理论基础

1.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规律的科学,经济学是一门庞大的学科体系,它包含了纷繁复杂的理论。旅游规划本身是人类对区域旅游经济进行规划的实践活动,经济学理论对旅游规划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经济学的学科门类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是经济学对旅游规划最具指导性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最初表现在部门分工上,部门分工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上,这就是劳动地域分工,又称区域分工,它是社会经济活动依据一定的规则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区域(际)分工是区域(际)交换与联系的基础和前提,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及服务贸易不断发展、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各区域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在竞争中互为市场,构成错综复杂的地区经济联系。旅游规划就是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旅游资源、产业、文化、政策等的比较优势,将资源、产业结构和文化、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规划为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等,互为市场,通过“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构建起密切的地区经济联系。

(2)经济增长理论

1)第一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经济增长源泉理论)。古典、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不同流派将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要素概括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结构变动和制度安排等,区域拥有这些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及如何利用这些要素关系到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不同要素在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就区域旅游经济和旅游规划实践而言,以上各要素均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源泉。

2)第二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理论(非平衡增长理论)。20世纪50年代,法国区域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创立了经济增长极理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予以推广和发展。经济增长极,又称经济增长点,包括产品、企业、产业、经济特区、经济开发(放)区等。不平衡发展即选择区域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即区域发展应该首先在一些经济增长

极进行投资,再向非增长极的部门或地区进行传递,带动其他地区或部门和行业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完全平衡,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非平衡战略能最终带动全区域的整体发展。经济学家赫斯曼认为,为使经济不平衡发展,可采用两种方式:或者进行社会基础资本的投资,或者进行直接的生产活动的投资。非平衡增长理论是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之一,在世界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性、关联性及乘数效应,一个地区优先规划与发展旅游业能带动许多部门的发展,一个区域优先开发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区的旅游业,能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开发,并最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区(圈)。许多国家及一些国家内的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但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都采取了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并优先发展的战略,实现了经济的起步乃至起飞。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四川及其他一些地区就是运用不平衡增长思想来指导当地旅游业的开发及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也称中心外围理论或依附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n)首先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是由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或称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组成。核心区域是国家内的城市或城市集群及其周围地区组成,核心区工业发达、技术先进、人口和资本集中,经济增长速度快。边缘区域是那些相对于核心区域来说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在区域发展中,核心区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区依附于核心区而发展,两者的关系既不平等又相互补充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该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许多区域经济现象,而且为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旅游规划中其理论意义深远,在一个旅游规划区域内,旅游景区景点是旅游业各种要素最为集中、旅游经济效益最高、旅游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域,以旅游景区景点为核心,通过旅游通道(旅游线路和旅游交通),广泛联系周围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共同构成一个范围很大的旅游地域生产综合体(旅游经济区、旅游圈)。这种旅游经济区域就是一种典型的核心—边缘区域。

2.地理学理论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核心的思想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色是从“区域或空间”的角度研究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各种实践问题;并且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总是体现出其区域性、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特征。地理学理论是最早被用来研究旅游现象的理论,也是指导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最重要、最广泛和最成熟的理论。至今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旅游地理学这一分支学科,它已经从土地利用、资源评价发展到地理经济分析;目前,又引进了多学科成果进行交叉研究,例如,旅游者休闲行为的地理学关系、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规划、旅游目的地的整体促销特点和营销方式、旅游发展对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的机制研究,等等。旅游规划无论是区域发展战略规划,还是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景点)的项目、设施规划设计,都必然地要将规划思想和成果落实到具体地区、具体地段和地点上,亦即规划要体现“区域或空间”的思想和观念,以地理学理论来做指导。从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来看,所有的中外旅游规划实践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地理学的思想和理论作为指导。

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域分异理论

地域分异,指的是地区的差异性,也就是指地理环境整体及其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确定的方向发生变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和人文的现象。制约或支配这种分异现象的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它广泛存在于自然和人文现象中,旅游现象也不例外,其原因在于旅游资源存在着地域分异规律,从而造成各旅游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差异性越大越能吸引旅游者。例如,中国“南方水乡”和“北方大漠”是两种截然相反(差异性大)的自然景观,这两种景观是中国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结果,它们对异地的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海南岛的热带风光和东北的冰天雪地形成强烈对比性的景观和旅游吸引力。繁华大都市景观对乡民具有极强的诱惑力,而偏僻原始的郊野则是市民度假、休闲的首选去处,……可以说,地域分异规律是产生旅游活动的根本因素。一个旅游地如果没有与众不同的景观和资源,是很难吸引游客的。在旅游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地域分异规律的思想指导实践。

在旅游规划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例如,沿海地区应充分发挥海洋条件和优势,在“海水、沙滩、阳光(Sea、Sand、Sun)”上做文章,可规划设计“海洋观光、海滨浴场、沙滩体育、水上运动”等特色游憩项目、设施。高原地区则可规划设计独具特色的“高山滑雪、高原探险、登山攀岩”等旅游项目。中国西北地区可规划建设“骑马、驾车越野、探险、科学考察”等体现草原和沙漠特色的旅游设施和活动,以吸引外地游客。寻求差异、突出特色是旅游规划的灵魂,是旅游业生命之所在。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切忌模仿、抄袭,要有所创新和发展。中国许多地方竞相模仿他人,花巨资建造人工主题公园,但由于缺乏特色和创新,导致严重失败和损失,不能不说是一个教训。

(2)空间组织理论

空间组织理论包括增长点理论、轴线理论、网络开发理论等。点—轴系统是最基本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节点是经济活动在空间的相对聚集点(即具有发展前景的增长点),极化与扩散作用围绕它展开。旅游景点(区)、旅游城市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节点。轴线包括各种形式的连接节点的线状空间要素,如各种道路交通线(含游览线路)、邮政通信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极化与扩散一般沿轴线展开。轴线是组织旅游活动的通道,是旅游经济系统的“血脉”。由点、线、面相互作用,逐渐形成节点密集、轴线交错的空间网络。在旅游业开发及跨区域联合的实践中,空间组织理论是核心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初期,一般采取增长点(极)开发模式,重点开发旅游景点(区)资源、产品和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随着客源的增加,连接景点(区)和城市的轴线开始增加并逐渐完善,轴线上亦开始出现次级旅游节点(低级别的旅游景点和接待设施,如旅馆),轴线开发模式被广泛运用。到旅游业发展较成熟阶段,各类旅游节点和轴线形成旅游网络,旅游业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开始变得多极化、多层次和多样化。网络开发模式成为主导空间组织模式。

3.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和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其基本思想有两点:一是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都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上考虑问题;二是特别注意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系统论不仅为旅游规划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即旅游规划的区域——国家的或区域的——是一个系统,应从整体上考虑;同时,也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即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区域旅游发展,用系统的方法进行旅游业的开发、经营和管理。具体而言,系统科学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指导作用表现如下以建立旅游地域综合体和协调发展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来组织、配置旅游产业要素。旅游地域综合体和旅游目的地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与旅游业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的各部门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地域生产—消费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智力子系统等。这个系统以旅游资源和产品为依托,以客源为基础,以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缺一不可。区域旅游发展必须全面兼顾、统筹规划。政府、企业、市场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各行业各部门(旅游、工商、建设、林业、水利、交通、环保、文物、公安、文化、卫生)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人、财、物、资金、信息、技术自由流动、合理调配,才能形成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基础、环境和机制,最终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4.生态学与环境学理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生存的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环境学是关于环境的组成、结构和演变规律的科学,生态学与环境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门类,其理论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生态学和环境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生态系统平衡。旅游业兴起之初被称为“无烟工业”,事实上,随着世界各国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旅游景区景点的大规模建设、旅游设施的大规模建造、旅游客源的大规模流动、旅游活动和项目的大规模开展,所有这些都产生了巨大的“旅游垃圾”、“旅游污染”和“旅游破坏”。旅游业已不再是“无烟工业”,而是一项对生态环境具有巨大负面影响的“破坏产业”。这种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研究。时至今日,旅游规划成为防治“旅游污染”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其目的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将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活动、旅游消费过程、旅游发展政策、旅游管理措施等各个要素协调起来,形成和谐高效的旅游产出效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综合。

5.社会学与心理学理论

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社会文化现象,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业最基本的社会学原理就是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需要的产生及其满足,旅游业及旅游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通过休闲、休憩、旅游活动而获得心理和精神高需求的满足。旅游及旅游业受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规律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是旅游业及旅游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理论。社会学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社会现象发生与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旅游现象,主要围绕旅游者、旅游者与旅游接待地社会关系、旅游系统和旅游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对旅游者个体社会行为及引起该行为的动机、心理、价值取向、道德与审美观念的研究无不需要借助社会学原理作指导;对旅游者群体的社会关系(即旅游者与旅游接待地的经营者、管理者、服务者及社区居民的社会关系)、社会影响、文化交流等内容的研究同样需要社会学提供理论支撑。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开始重视旅游的社会影响研究,主要研究范畴包括:旅游者本身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旅游者与旅游接待地社会的关系;旅游的社会影响(如旅游与宗教、道德、伦理、语言、治安、保健的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54)提出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后,法勃(Farber,1954)开始探索旅游心理学理论,后来提尔登(Tilden,1957)研究了有关文化差异引起的心理反应等问题,特纳(Turner,1978)则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研究旅游现象,提出了生活与旅游的心理学区别。旅游规划中对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旅游者心理品质、心理活动及相应的旅游行为,还涉及旅游服务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旅游知觉、旅游动机、旅游需要、旅游态度、旅游决策、人格与旅游方式、旅游偏爱、旅游满意度等。现代旅游开发规划遵循旅游社会学和心理学原理,开始重视对旅游产品所蕴涵的文化、历史的挖掘,特别注重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实践过程,特别考虑游客、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居民的心理反应、心理承受状况,注意到旅游目的地(接待地)的文化变迁、社会变革等。克服了以往旅游规划重视物质规划、忽视精神设计和社会规划的倾向。因而,规划成果的社会认可度和实践中的可操作性都大有提高。

8.2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主要原则

8.2.1 独特性原则

虽然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开发方式的独特性和吸引性,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新奇感是旅游的主要激发条件,独特优良的景区形象,是形成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具有吸引力和长久生命力的旅游景区(点)除了必须与相应的环境处于和谐的状况外,还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没有个性的东西,不可能对旅游者构成足够的吸引力,缺乏特色的旅游景区(点)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灵魂和动力,独特性原则是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中心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的独特性原则,要求各地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努力反映当地文化,尽可能保持资源的原始风貌。“只有民族的旅游资源,才是世界的旅游吸引物。”实践证明,成功的景区都是以其独特的性质和特色而吸引天下游客的。丢失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就失去了吸引力,旅游资源的开发必然走向失败。

当然,独特性原则并不是要求单一性的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以丰富旅游活动,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所以,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时应突出特色、主题鲜明。尤其要注意突出地方特色以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从而增强竞争力。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切忌模仿、抄袭和缺乏新意。缺乏特色的旅游区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缺乏特色就难以引起游客的兴趣。

8.2.2 美学原则

旅游区是一个突出美、创造美的区域。美也是吸引游客的关键,旅游者出游就是要追求美的享受和美的心灵陶冶。因此,旅游资源在开发规划中必须要突出美,充分运用美学的原则,切实注意自然美、社会文化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地开发旅游资源。例如,任何人工建筑物的体量、造型、风格、色彩都应与相应的自然环境和旅游气氛融为一体,体现出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协调统一,体现旅游资源的时空结构特色,合理发挥旅游资源节奏韵律,努力提高旅游资源的美感度,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8.2.3 市场导向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是指旅游资源在开发前一定要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规律,结合旅游资源特色,确定开发的主题、规模和层次。

这是由于市场需求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所决定的,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局限于客源市场的现实需求的满足,还应该把握市场的各种形成要素,认清现实的基本需求,了解长期的发展方向,预测潜在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用一种动态、连续、长期的发展战略进行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并使该项工作富有前瞻性和应变性。

8.2.4 保护性原则

绝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具有“遗产”的属性,有的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极为珍贵,一旦破坏,不可能再恢复;有的是自然遗产,往往位于高山深谷、人烟稀少的脆弱生态带,一旦破坏,难以在短期内恢复,有的甚至是不可逆转和挽救的。而且被破坏的旅游资源其魅力也随之消失。故规划时应坚持保护性原则,并划出相应的保护区,确定保护级别和类型,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8.2.5 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围绕重点开发项目,挖掘潜力,逐步形成系列产品和配套服务。为了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延长游客旅游停留时间,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应在保证重点项目开发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新项目、新特色;以旅游资源开发为核心,并逐步建立健全吃、住、行、购、娱等旅游服务和配套设施,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这是旅游开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降低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8.3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案例研究

8.3.1 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案例研究

1.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开发

所谓“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是指1840—1949年的100多年间,在旧中国大地上所建造、且至今仍基本保存完好的具有各种西方风格、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但不包括近年来各地出于多种需要所仿造或微缩的那些西方风格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主要集中于香港、澳门、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厦门、广州、烟台、济南、湛江、宁波、北戴河、海口、北海和东兴等沿海和近海城市及海滨风景区;但武汉、哈尔滨、绥芬河、长春、重庆、昆明等少数内陆城市和庐山、莫干山、鸡公山等山岳型风景区也有分布。

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开发,有利于增强所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后劲。这具体表现为三大作用:一可以开发求保护,用发展旅游所带来的收入帮助其长久保持独特的传统建筑风貌,突出人文景观特色,构建鲜明的旅游形象;二可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充实和丰富游览内容,改善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者欣赏品位,从而有效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和增加旅游经济收益;三可充分发挥这些城市的自身优势,提高其知名度和增加其旅游吸引力,促进它们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开发,有着很强的专业实用性。它可以使国内有关专业人员和建筑爱好者,不出国门就能浏览西方建筑艺术,就近涉取、学习和借鉴西方建筑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的建筑设计构思和创意,提高建筑美学欣赏水平,进而为成功开发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的专业考察旅游,开辟一条新路。

2.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旅游开发在哈尔滨的成功实践

哈尔滨,作为中国的北方名城,在近代史上曾经长期遭受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城市传统建筑风貌深受外来影响,向来便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之称。但在20世纪50~60年代,该市不少优秀西洋近代建筑曾遭受令人痛心的毁灭性破坏,最典型的个案有二:一是公认的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建筑珍品——哈尔滨老火车站,1960年在建设新站时被拆除;二是集中体现俄罗斯木结构帐篷顶传统形式的建筑艺术杰作——圣尼古拉大教堂,于文革动乱中被拆除。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严重破坏了哈尔滨特色旅游景观,使其固有的旅游吸引力大打折扣。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哈尔滨市政府在严格保护现存西洋近代建筑的同时,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它们的旅游开发,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央大街和圣索菲亚教堂,堪称其中两个范例。

(1)中央大街景点的开发

中央大街,北起哈尔滨松花江畔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 450米,宽21.34米。它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中央大街”并沿用至今。大街车行道宽10.8米,由德国工程师于1924年设计,俄国人以小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至今完好如初,且久经踩踏,光滑有加。全街建有欧式和仿欧式风格建筑71幢,其中近代建筑37幢,比例超过50%,汇集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古典主义、折中主义和新艺术运动等多种风行于19世纪末欧洲城市的建筑风格。这当中,被确定为市级保护的建筑就有13幢。它们和街道中央那条整个哈尔滨仅存的古老小方石路面一起,构成国内罕见的建筑艺术长廊和极富异国情调的历史文化环境氛围。加之沿街又分布着以经营百货、金融、珠宝、餐饮、旅游服务和旅游用品、土特产文化用品为主的156处商家,中央大街遂以独特的欧式建筑风貌、浓郁的俄罗斯风土民情(如沿街面包房烤制的大列巴——俄式大面包,竟重达2公斤,其形如锅盖,号称哈尔滨“三大怪”之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繁华的商业气息闻名遐迩。但长期以来,这里也存在着新建筑与整体风格不协调、市容环境不佳、道路交通拥挤等突出问题。

为进一步增强中央大街的旅游吸引力,1996年,哈尔滨市政府确定其为保护街路;1997年,又通过优化周围交通条件,辟建休闲区、文化娱乐区和欧式路灯及绿地草坪,粉刷修缮沿街建筑,在大街两端入口处和每幢保护建筑上分挂标志牌和简介牌,强化灯饰牌匾广告等一系列措施,使中央大街的主要功能从过去的机动车运行道路转化为以旅游观光和商业购物为主的24小时步行街,恢复了其历史上的本来面目。经过综合政治和旅游开发后的中央大街,与冰雪节一道,作为最能体现哈尔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特色的两大拳头旅游产品,迅速跃居成为来哈尔滨旅游格局的重中之重。目前,这里的日游客量一般都在20万人次,旺季更超过30万人次,商家日增营业额则超百万元。而今,人们往往将中央大街与伦敦的摄政王大街,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柏林的菩提树大街和东京的银座大街相提并论,其百年老街的名街效应日益显现。

(2)圣索菲亚教堂景点的开发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原为沙皇俄国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23年易地现址(道里区兆麟大街)重建,历时9年,1932年落成,清水红砖筑砌,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其建筑造型,深受拜占庭风格影响,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复杂巧妙,宏伟壮观。建筑平面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形,南北对称布局。拉丁十字的交点,为一开设拱券长窗的高大圆形鼓座,上面冠以巨型洋葱头式穹顶;拉丁十字的每个端点顶部,均为帐篷顶,冠以小洋葱头式穹顶,其外饰以大小套叠的砖砌拱券,并配有清水红砖的凹凸花纹。教堂通高53.3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圣索菲亚教堂,既是沙俄侵略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城市近代史的重要遗迹,又是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公认的西洋近代建筑珍品。1986年,被哈尔滨市政府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86年,又被国务院列为第4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圣索菲亚教堂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本身受到严重损坏,而且由于周围被仓库、民宅等楼群紧紧包裹,成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待开发旅游资源,许多游人往往与它失之交臂。

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下大决心,对教堂及其广场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大规模修复和综合整治,除修复教堂墙体、屋面、门窗和宗教饰物外,还拆除具有火险隐患的相邻建筑1.4万平方米,辟建广场6 648平方米,其中铺装花岗岩地面3 940平方米,增设绿地2 000平方米,并沿广场周边配置欧式坐椅、庭园灯和低矮装饰性围栏。

修复后的圣索菲亚教堂,红砖绿顶,高耸入云的金色十字架与之交相辉映,再现了昔日巍峨壮美的气势;而环绕教堂的矩形教堂广场,则以其难得的静谧安详成为人们的文化休闲活动园地。二者分别被辟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馆和哈尔滨艺术建筑广场。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教堂的外部造型和内部结构与图片展览领略哈尔滨的历史变迁,欣赏俄罗斯建筑艺术,研究中外文化,还可以通过饲逗广场鸽和观看音乐喷泉来增添生活的乐趣。这样,迷人的圣索菲亚教堂和美丽的教堂广场,遂成为哈尔滨外来游客最向往和本市市民喜游乐去的标志性新景观。

圣索菲亚教堂的成功修复和教堂广场的综合整治,不仅对促进哈尔滨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为中国现存的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开发,开辟了一条新路。

3.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1)问题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现存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开发,除哈尔滨、上海外滩等少数几个地方搞得较好外,在全国范围内还远未形成气候,成绩少,问题多。主要问题如下。

1)认识滞后。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全国多数地方都尚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将西洋近代建筑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因而,对它们熟视无睹,故未加以有效保护,致使其巨大的旅游价值和开发潜力长期闲置,造成宝贵资源的白白浪费。

2)建设性破坏严重。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展开、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和房地产开发大潮的兴起,全国各地的西洋近代建筑将所剩无几。这种建筑破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具体表现为急功近利地拆除优秀西洋近代建筑(如具有德国文艺复兴时代初期风格的济南火车站令人惋惜地被拆);二是在保护区内随意建造高大和极不协调的建筑物(如某房地产公司在沈阳张学良旧居兴建写字楼,使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近代建筑群的整体景观受到严重破坏)。

3)被挪作他用者居多。在全国不少地方,许多优秀西洋近代建筑被挪作他用,保护管理不善,且受管理体制的影响,一时难以进行旅游开发(如由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孙支厦设计、但呈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清末江苏省咨议局大楼,曾先后做过“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和中国国民党党支部,无论是建筑样式还是历史积淀都令人刮目相看,建国后却一直是军事部门驻地,游人只能从大街上通过院门观望被绿荫遮掩的写字楼)。

(2)对策

如何才能使中国现存的西洋近代建筑得到有效而又合理的旅游开发利用?简单地说,大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转变观念,切实重视现存西洋近代建筑的旅游开发问题。

2)全面普查,彻底摸清资源的家底。

3)统筹规划,真正做到合理保护与充分利用并重。

4)发挥优势,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5)扩大宣传,不断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

8.3.2 国外旅游资源开发案例研究

奥兰多——主题公园开发的范例

位于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一个沼泽遍布、经济落后的地区,迅速发展成为迪士尼世界、环球影城和海洋公园等主题公园为特色的世界级旅游胜地。它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进行旅游规划与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1)奥兰多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

奥兰多位于佛罗里达半岛上,地形比较平坦,微有起伏,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潮湿,冬季温暖晴和,偶尔有寒潮入侵。优良的气候条件,使之成为美国北方居民的避

寒之地。年降水量在1 500毫米左右,因降水较多,曾在本区形成大范围的沼泽地,现在依然留存有许多湖泊。

由于热量丰富,作物的生长期较长,产业结构原来以农业为主,近海平原地区盛产蔬菜、柑橘、葡萄、柚子和甘蔗等经济作物。现在是美国著名的亚热带水果基地,可为旅游活动提供较为丰富的农产品。

早期,佛罗里达州的工业并不发达,市场狭小,人口分散、生活水平较低,交通纯粹是为农业的需要服务。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工业由“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的西部和南部迁移,迁入南部的移民较多,南部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地租及低税收,运输能力也不断增长——高速公路和铁路迅猛发展,机场兴建,迈阿密港口的功能更新,遂形成发达的立体的交通体系。新的工业点不断增多。这些变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奥兰多的旅游开发建设,从1972年开始。

(2)奥兰多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做法

奥兰多旅游资源开发之所以能获得巨大成功,其独到的做法如下。

1)扬长避短。奥兰多的自然条件,从旅游发展的角度分析并无多大优势,仅仅是气候温暖、湖泊众多。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特色,也同样不甚突出。但奥兰多注意避开这些短处,另辟蹊径,利用沼泽地低价低的优势,在荒原上兴建主题公园,用人造景观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

2)主题鲜明。奥兰多作为“世界旅游之都”的魅力在于它的主题——娱乐,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海洋公园和其他十多处主题公园,都有参与性、刺激性极强的旅游项目,从原始社会到未来世界,从太空遨游到海底探险,从童话王国到恐怖地带,使人在惊险刺激中得到享受和放松,可以说,娱乐是奥兰多贯穿整个旅游活动的主线。

3)优势互补。在以娱乐为共性的前提下,奥兰多的诸多主题公园在各自内容、风格和组织安排、服务项目等方面,又表现出独特的个性。例如,迪士尼世界是孩子们的梦想天堂,“梦幻王国”中的“幻想之地”、“全新境界”、“明日世界”等,都围绕儿童大做文章;环球影城,使用各种影视特技,围绕好莱坞电影进行设计安排,如电影音乐回响,电影特技展示等,主要针对成年人;而同样针对成年人,海洋公园则以海洋为主题,侧重海洋生物展览与观赏和乘车海底探险等项目。各主题公园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形成经营规模,并适应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及不同国籍的游客的需求。奥兰多,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3)奥兰多旅游规划的特点

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离不开高水平的旅游规划。奥兰多旅游规划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称为“四高”。

1)高起点。奥兰多旅游开发建设主题公园之初,美国洛杉矶市近郊已有了一个近20

年历史的迪士尼乐园。鉴于这种情况,奥兰多规划者将自己的旅游开发定位在高起点上,抓住美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在立足于本国游客的基础上,主要面向国外游客,别具匠心地规划了将奥兰多建设成世界级的娱乐胜地的宏伟目标。

2)高投入。奥兰多的各主题公园,规模巨大。其中,仅迪士尼世界就占地1.13公顷,有魔幻王国、EPCOT、米高梅影城和动物王国四大主题公园,以及十几家饭店、野营地、高尔夫球场、温泉等基础设施和相应的高档次的旅游服务。由于投资额相当可观,其旅游规划提出了广泛吸引房地产开发商,并面向世界各国多渠道融资的思路,最终使开发资金得到落实。

3)高科技。强调高科技在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中的应用,是奥兰多旅游规划最突出的特色。例如,环球影城的乘模拟飞机、单轨车遨游太空,乘火箭飞奔月球、火星,以及海底大战等项目,是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的杰作。在旅游服务中,从旅游信息的查询、机票预定、旅馆住宿到旅游线路的确定,也都普遍运用高科技,而且从因特网获取旅游信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方式。

4)高度竞争机制。奥兰多旅游规划,强调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为目标,因而吸引了迪士尼世界、环球影城和海洋公园在奥兰多一地的激烈竞争,迫使三巨头不断扩大投资,推陈出新。竞争,让游客受益,每天的公园门票花费仅42美元;但更让经营者受益,1999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4 000万人次,游客的平均逗留时间在5天左右,旅游者人均消费达上千美元,这给经营者带来了高额利润。奥兰多遂成为美国近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本章小结

旅游资源开发是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和求知的需要为前提,对现实或潜在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过程。开发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科技的最优发展,达到资源最佳配置。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突出主题,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兼顾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实行综合开发,形成以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基础,民俗风情作烘托,具有体验和参与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型旅游产品;同时,在具体实施开发时,要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把握政策、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慎选开发导向模式,做好可行性研究,并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发掘人力资源,开展市场营销等几方面着手进行全方位规划。此外,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必须将主题形象的塑造和展现始终贯穿其中,并通过空间功能分区,将旅游资源的鲜明特色凸显出来,成为令旅游者向往的旅游吸引物。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资源规划?

2.简述旅游资源规划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3.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案例分析

舟山桃花湾规划探析

1.桃花湾的现状

桃花湾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东南部,与普陀山、朱家尖隔港相望。这里的风景旅游资源丰富,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金庸先生的两部著名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均描写桃花岛为东邪黄药师居住的场地,为桃花岛增添了神奇色彩。以旅游休闲为主题,以金庸武侠文化为内涵的定位,使桃花岛的旅游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也为桃花湾人文景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桃花湾景区坐落在桃花岛的东南部,主要包括沙滩、沙丘和村庄3部分,总面积约为0.71平方千米。南、北靠山,东临大海,西侧具有约500平方千米的腹地。桃花湾沙滩为舟山群岛第二大沙滩,长1 370米,宽400米,朝向东南,沙质纯净,中细沙含量高,沙滩平缓,沙滩南端有一个小丘;小丘南侧海湾的南北二条岬角延伸入海,环抱成一个海中湖,蔚蓝色海水清澈见底,既有垂钓养性之处,又有游泳、驾船出海之所。整个海湾是供海滨休闲和水上活动的天然良湾。

2.桃花湾的规划

桃花岛桃花湾景区,目前以天然的沙滩、碧涛等景色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因此,在规划塔湾金沙景区时,规划采取以下几项基本措施,保护重要的沙滩资源。

首先,提倡生态旅游运作方式,管理制度上实行生态旅游型管理,积极吸纳社区居民和游客参与;规划建议采用原房改造和就地转业,提供风景区服务和三产人员的来源;桃花镇镇政府参与开发,在政策上对风景区的保护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而避免单纯由开发商进行开发而造成的旅游资源衰竭。

其次,在规划上,在沙滩和规划区域之间,设置道路、防护林带和园林博览区。利用道路和防护林带,分隔游览娱乐和海滨浴场的景观,限制开发范围向沙滩蔓延,从而控制开发项目改变海洋动力场态势,减缓资源的退化;设置园林博览区作为自然生态缓冲区,以减缓人工设施对自然景观的侵蚀。

再次,测定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时,风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量。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是对旅游海滩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保护沙滩资源的重要措施。而桃花湾作为开发不久的旅游海滩,积累的监测数据较少,因此,其旅游环境容量基本上参照其他海滨浴场的容量、累积的监测数据和建设部已有的规范来确定。

总之,规划尽量调节好生态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并且以保护为前提,开发服从保护。在实行生态旅游型运作方式的同时,测定旅游环境容量,并进行规划区域上的限制,以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

思考题

桃花湾开发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