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美之后,李蒸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修乡村教育。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取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又于1927年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选题为《美国单师制学校组织之研究》,为了完成选题,1925年秋,李蒸赴美国中南部11个州参观和考察乡村学校,得到了各地教育局长、督学、各师范学校校长、教职员、各乡村学校教员的热心协助。正是这段学习及考察经历,为他日后发展民众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美国学习期间,李蒸的课余时间大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星期日常到纽约近郊各公园及动植物园游览,或到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参观。由于经济不宽裕,虽然纽约的戏剧世界驰名,他也很少观看,只在冬季偶尔看一两次戏或电影。有时公费不能按时发到,他便去饭馆打工,洗两小时碗换一餐饱饭,这一点倒和现在的留学生差不多。由于河北省公费欠发甚多,为了获取学费、生活费,每个暑假李蒸都到乡间去做工,有一年是到麻省避暑胜地的乡村旅馆工作,有两个暑假去康省某农庄养鸡种菜。这些经历,使他对美国的社会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据他自己后来回忆,美国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实用,是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办事讲求效率,普通美国人的文化水准很高,教育已经普及,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主要是为了方便民众,使他们拥有平等机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
2
1927年,32岁的李蒸学成归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任讲师、副教授。1928年李蒸任北平大学区普通教育处处长,后又任河北省教育厅科长。1929年李蒸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后又应聘到江苏无锡民众教育院任教授暨实验部主任(该院与劳农学院合并后,改称“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从此得以学以致用,发挥专业特长,开始社会教育的实践。李蒸的专门社会教育事业并没有持续多久,1929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停止实行大学区,北平师范大学恢复,但是校长问题迟迟没能解决,次年2月17日,国民政府□□委任李煜瀛(石曾)为校长,李蒸为代理校长。李蒸到任后(李煜瀛始终未到任),积极多方争取经费,对学校进行全面整顿,并提出了全校师生努力的目标——培植优良师资,特别是中等学校师资;研究高深学术,特别是教育学术。此次代理校长的10个月(12月20日卸任),李蒸的各项工作无疑是成功的,李蒸在发展教育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体现,这也为他以后长期执掌北平师大奠定了基础。
1931年7月1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第一部、第二部正式合并,分设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第二年7月李蒸被任命为北平师范大学校长。当时的师大各学院院长、教务长均在辞职中,学生罢课,学校呈现出无政府状态。李蒸到任后,首先去拜访了各院长、教务长,恳请他们复职。之后又成立了“校务整理委员会”,开始着手对师大进行全面整顿。8月,报纸上刊出□□以让师大整顿为藉口,责令师大“停止招生”的消息。此消息引起了在校师生的恐慌,为了争取学校的生存,李蒸一方面当即致电□□并另具呈文,详细分析师范大学与普通大学的不同,请求撤销将师范大学取消的提案;另一方面敦促“校务整理委员会”,研究师大究竟与其他大学有无不同?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师大全体教授30余人也联名上书,申明师大的特殊性及不应停止招生的理由。虽经多方努力,但师大仍受到当年停止招生的处分。对于这一点,李蒸在当年的开学典礼上表示“十分难受”,并号召全体师生就此“深刻的想一想”。这年11月21日,李蒸在师大文学院大礼堂做报告时,再次谈到这个问题。他认为师大无辜受到打击,有一个原因就是师大好闹风潮,这固然有师大无人管理,经费欠发的原因,但是全体师生还是应该尽量充实自己,健全自己,同时发挥师范教育的精神,加强教育之力量,以使学校不再无故遭受打击。在学术研究方面,成立了《师大月刊》编辑委员会,商定其主要内容为:刊载各种教育思想的文章、专业论著、研究及实验成果、译著、校闻、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