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32年12月,国民党召开三中全会,中央组织委员会提案停办师范大学。在此期间,报纸上还发表过□□部长朱家骅认为师大无异于普通大学,名不副实,且风潮迭起,内容复杂,每令办学者深感困难,所培养的人才也供过于求,应该改变制度予以取消的观点。李蒸为争取师大的生存而多方奔走,终于使提案未能成立。此后每次国民党开大会,李蒸都会前往南京,以防有不利于师大的提案,好临时设法应对。李蒸当校长期间,一直没有停止为争取北师大的生存而进行斗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李蒸把北平师范大学办成了闻名全国的一流学府。
当时日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形势日益严峻,大家都在为学校今后的命运而担忧,李蒸对学生说:“我们在此办学校,是奉着国家的命令,是应该对国家负责任的,所以我们绝不搬家。诸位同学也许要问,假如万一全无办法的时候,我们学校是否尚能生存呢?是的,这是早几年我们即已考虑到的问题。我可以告诉诸君,如若万一无办法时,在北平不能办大学,在别处仍可以办。到那时,组织规模或者不能与现在一样,而生命则无论如何是不会断的。”
3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敌伪政权欲邀北平各界名流出面维持局面,李蒸亦名列其中,他于8月7日化装逃往天津。九月得悉□□下令将北平师范大学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迁至西安,合组成西安临时大学的消息,李蒸经青岛、济南到南京,向□□接洽,然后会同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及西安临时大学常委之一陈剑翛同车经徐州转往西安。三校部分师生历尽艰辛,汇集在西安,因为找不到足够容纳众多师生的房子,只好将学生分散到城隍庙后街四号、北大街通济坊和小南门外东北大学校舍,教师则分散在城内。西安临时大学于11月15日开学上课,然而国难当头,这样艰苦的条件都无法保持,1938年2月,风陵渡失守,西安城内一日三次警报,学生们的学业实在难以为继,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命西安临大再迁汉中。1938年3月6日,西安临大正式迁离西安,师生们步行穿越秦岭,12天才到褒城,因为校舍没有解决,故在褒城停留多日,后来在城固找到地方落脚。1938年4月,西安临时大学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后,李蒸担任该校师范学院院长,1939年8月,西北联大又奉命改组,师范学院独立,更名为西北师范学院,他又被被任命为院长。
城固办学之初,各项工作繁杂,教务、训育、行政种种工作都需要重新开始,如调整课程标准、改进教学实习、拟定训导纲要、添建校舍、充实设备等等,加上城固地处偏僻,抗战形势严峻,学校发展困难重重,李蒸以乐观的态度带领广大师生克服种种困难,将需要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都开了,而且聘请的老师们无论是品德还是学识,都令学生们钦佩。当时西北师院的教授有三分之二是北平师大的老教授,他们怀着对北平师大深深的感情,将北平师大传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