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已是耄耋之年的当年的□□长陈立夫在其□□中,不再掩饰这种战略意图,他坦承,当时就是要借着抗战的机会,改变大学“地理分配不合理”的局面,他在决定各校迁移地点时,已经注意到合理分布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只集中于京、津、沪少数地区的不合理的问题,只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完全达到其理想的目标。说明西北联大永远留在西北,完全出自当时□□有意识的战略安排。
那么,为什么不在内迁一开始就说明白这种战略意图呢?笔者以为,主要是出于减少执行过程中阻力的考虑。事实上,早在1932年前后就有过将一部分高校内迁的动议,比如就想把北平师范大学迁出去,但招致了强烈的反对;也有过“西部大开发”的行动(如组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西北地区推行垦荒运动等)。没有人在道理上否定将一部分高校迁往西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但真落实到任何一个学校头上,无不找各种借口拒绝西迁。这种动机很容易理解,谁愿意主动放弃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到偏远的西部工作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命令任何一个高校西迁,将会招致巨大的阻力。日寇的入侵使得内迁成为所有的大学的选择,为大学顺利西迁创造了条件,但是,如果在一开始就告诉这些西迁的学校要将他们永久置留于西北,恐怕也会招致事故,所以,国民政府□□只是在体系配置上为其永久留于西北埋下伏笔,表面上,仍留下了战后让这些学校再回迁平津的念想,待到1939年,太原、武汉相继失陷,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回迁的希望有些遥不可及,这时,□□才完全揭下了这层面纱,将西北联合大学这个临时构架取消,并撤销原来各高校的建制,把这些平津地区的高校正式变成了西北地区的高校。这时,师生们虽然也有不快,但眼见故地无法回去,当年在平津招收的学生也已大半毕业,所以反弹较小,较顺利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当然,反弹仍是有的。1945年抗战结束后,原来的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的一部分人吵着要同西南联大诸校一样“复迁”,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拒绝,甘肃省政府甚至动用警力,阻止已迁至兰州的西北师范学院(原北平师范大学)的师生东返,既便如此,还是有一部分师生返回了北平、天津,分别建立起了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和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今河北师范大学),但回迁回去的只是一少部分人,如西北师范学院当时有1000多名师生,只回去了300来人。而留在西安的西北工学院中的原北洋工学院的人马几乎完全没动,在天津重建的北洋工学院的人员主要来自李书田在西安建立的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和从浙江并入的泰顺北洋工学院的人。所以,这三所学校的“复迁”事实上等于重建,而不是“复迁”,这些学校的主体已经以西北大学、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工学院的名称,永远地留在西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