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阿林后山有个“耶巴朗”洞窟,地势很高,可以看到拉萨河谷。从前每年都有一位上密院的高僧,带领四十个喇嘛,藏在洞窟里念咒经,驱赶云层中的冰雹。拉萨河谷土地肥沃,雨量比较充沛,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但是,夏秋庄稼黄熟之时,常有冰雹突然袭击,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灾害,甚至颗粒无收。当时没有什么科学的方法,人们便寄希望于喇嘛的咒经和法术,希望他们能驱赶冰雹、拯救农田。
耶巴洞窟群是吐蕃时期西藏三大静修地之一,地处拉萨东北20公里左右的拉日宁布山间。这是一处由奇峰、怪石、溪涧、草地、洞窟和寺庙组成的藏传佛教圣地,不仅历史悠久,灵地众多,而且风景奇绝,使人流连忘返。藏族谣谚曰:“西藏灵地在拉萨,拉萨灵地在耶巴。”“到了拉萨不去耶巴,等于做件新衣忘了做领子。”可以看出耶巴在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地位。
从耶巴寺往东沿拉萨河北岸可至帮堆,这里有宁译师(本名达玛扎)修道的宁衮浦岩洞。洞内供有极为威灵的四面明王像。四面明王即四面麾坷哥罗法,系大黑天神,最初由宁译师从印度迎来,又称“衮布协”,汉译为“四面明王”,为萨迦派的本尊神。
耶巴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对于耶巴的深远理解。
1300年前的太昭古城
太昭古城距工布江达县城20公里,原名江达,位于川藏公路的左侧,是川藏古道及青藏古道中路、东路的交汇点,所以这里又称为唐番古道驿站。清朝时赵尔丰在此奉“太后昭书”,由此得名“太昭村”,相传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曾在此小住,是西藏和祖国关系密不可分的重要历史见证。留下的大量遗迹仍能让人感受到昔日古城的繁华。
古城后侧娘蒲河山脚下的唐番古道(茶马古道,迎佛路)与川藏公路隔河相望,古道两侧,摩崖石刻遍布。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要道,它起至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亦有丝绸南路之称,它的形成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古堡:千年前的烽火台
古堡也叫戎堡或烽火台,相传是1300多年前松赞干布在征战中,为方便军队之间的联络以及屯兵和防御,修筑了具有统治标志的古堡群。秀巴古堡群是其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它位于巴河镇,距县城55公里。古堡群由5个高低不同的堡垒组成,间距大约为30至50米,各个堡垒相互呼应,互为犄角。整个古堡都是由片石和木板搭建而成,堡垒墙体厚约2米,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挺拔坚固,展现了藏族先民精湛的建筑工艺,现仅剩残墙。
关于古堡还有许多神奇的故事,至今在当地藏族百姓中还流传有格萨尔王(意“雄师之王”)于秀巴村征服妖魔的传说。
除秀巴古堡群外,工布江达县境内还有娘蒲乡境内下巴塘古堡群和雪卡村古堡群。
知识链接
西藏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公主
(1)文成公主唐贞观初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臣几次到长安求婚,唐太宗许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长安请婚,并亲自到柏海(今青海省扎陵湖)迎接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的出生年代还没有定论,多数学者认为他是公元617年出生(可能比这要早一些),629年继位为赞普。松赞干布13岁亲政,采取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在西藏历史上起了巨大的作用。
松赞干布统治时期被认为是西藏的鼎盛时期。他派吞弥·桑布扎赴印度学习梵文,并在回藏后创制了藏文。他迎娶了尼泊尔亦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并修建了大昭寺和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十分重视吐蕃同唐朝的往来,在位时期,与唐朝修好,大力吸收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了谷物种子、乐器、药物、医书、诗文、工艺等书籍和佛经及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这些典籍与随公主入藏的汉地工匠们带来的先进技术,对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2)金城公主公元704年赤德祖赞即位,祖母没禄氏听政,多次派遣使臣到长安为赞普请婚。直至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唐朝才决定以中宗养女金城公主(实为唐宗室雍王守礼之女)嫁之。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吐蕃派使臣到长安迎亲,金城公主出发那天,中宗亲自送到始平县(即今陕西兴平),大宴群臣和吐蕃使节,并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同时宣布将饯行地始平县改为金城县。
金城公主此行带去了大批的医学、历算等方面的书籍,以及锦缎、龟兹乐和宫廷所用各种器具等,对促进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唐蕃之间友好往来作出了巨大贡献。随行的还有各种工匠、音乐、杂技等专业人员。金城公主与赤德祖赞的联姻,是继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之后唐朝与西域友好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
金城公主才华出众,深明大义,她协助赞普建寺译经,并向唐朝求得《礼记》、《左传》等汉文典籍。此后有《礼记》、《战国策》等古藏文译本传世。对吐蕃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这次联姻进一步加强了唐朝与吐蕃在政治上的亲密关系,符合汉藏两族人民要求友好的共同愿望和感情。
赤德祖赞在给唐玄宗李隆基的奏章中概括了唐蕃联姻的重大意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甘丹寺内的主要经堂
甘丹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50多座建筑组成,主要有大殿、扎仓、康村、米村及佛堂僧舍。坐落在旺古尔山顶,依山而建,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7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赤多康、阳巴井经院、司东康、扎仓、康村、密村以及佛堂、僧舍等,共有建筑121幢。
措钦大殿,甘丹寺最大经堂,是全寺僧人聚会诵经之地,也是甘丹寺主要建筑。永乐七年(1409年),在达孜宗本索朗多吉资助下修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加盖金顶。乾隆十四年(1749年)由晋美多吉进行扩建,逐步形成现在的规模。大殿共三层,面积约1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00名喇嘛在殿内诵经。殿内主要供奉弥勒佛及宗喀巴鎏金铜佛。大殿左侧小殿室门额上有一组影塑兜率天,造型精致。
赤多康是甘丹寺最早修建的殿堂之一,系宗喀巴大师和历任甘丹赤巴起居、修习密法之所。康熙五十九年索朗多吉进行扩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时期加盖金顶。殿内主供文殊菩萨和尊胜母、大白伞佛母等。由于该殿内存有宗喀巴及历任甘丹赤巴的衣物,又名“存衣殿”.1419年宗喀巴在该殿圆寂。
阳巴井经院,甘丹寺的主要护法殿。位于措钦大殿西侧,始建于永乐七年,十四年(1416年)建成,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四世班禅洛桑确吉坚赞加盖金顶。殿内后墙有一块巨石,相传由印度阳巴井地方飞来,因此殿名为阳巴井。殿高四层,面积约800余平方米。护法殿内藏有清高宗穿过的镶嵌金银珠宝的盔甲,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送至西藏,供奉在宗喀巴灵塔前。
司东康是宗喀巴及历世甘丹赤巴的灵塔殿。甘丹赤巴圆寂后都在殿内修建银塔,至1959年前,共修建银塔95座。其中,永乐十八年(1420年)宗喀巴弟子贾曹杰·达玛仁钦等修建的宗喀巴灵塔,工艺最为精湛,灵塔用厚金皮包裹,并镶嵌大量珠宝。1921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又对金塔进行了修葺。
甘丹寺
甘丹寺全寺分夏孜、绛孜两个扎仓(经学院),夏孜扎仓是宗喀巴弟子德布仁布切主持修建的,经常用88根大柱建成,面积近1000平方米;绛孜扎仓是由索朗白桑主持修建的,经堂用84根大柱建成,面积930平方米。两个扎仓分别可容1500个喇嘛同时念经。
康村,扎仓的下设机构,共23个。康村建筑一般由小经堂、僧居、厨房、仓库组成。每个康村都有一个小经堂,多为二层楼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以上,可容200多名喇嘛同时念经。
密村,寺庙里最基层的管理机构,有20余个。此外,甘丹寺中还设有9个辩经场。此外,还有修建甘丹寺的主要施主达孜宗本在甘丹寺修建的高达9层的宫宇。
甘丹寺的壁画和雕塑都很精美,保存的文物也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乾隆的盔甲外,还有许多制作精美的丝织唐卡,其中很多是明代早期的江苏刺绣,是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去南京受封以后,从内地带山拉萨献给甘丹寺的。
需要注意的是,甘丹寺实际上是以学院规划来建筑的,这不但深刻地影响了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持宗形象,也深刻地影响了其他派别在后来向显学方面发展的建筑走势要求。这是来到甘丹寺时,必须要清楚的建筑空间的变革意义。
西藏人民特有的天文历算
藏历,直译为算明。为胜生纪年法所推之年月日时。藏历有广、狭两义,狭义的藏历专指西藏天文历算研究所编制出版的每年一册的藏文历书;广义的藏历则包括天文历法、教历(宗教年代学)、五行占等多种内容。
算明是西藏古代最重要的一门科学,是祖国天文历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界斗争的经验总结。藏族把所有的知识概括为大五明和小五明,算明则属小五明。藏历历算法与中原文化交流有密切关系。据文字记载,公元前100多年前,西藏便有自己的历算法,当时是以月亮的圆、缺、朔、望来计算月份。在山南地区,曾发现过一部《纺线老人月算》历书,这部古老的历算法详尽地总结了当时藏族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天文历算知识,对后来藏族地区天文历法有很大影响。以后,随着藏族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藏族历算法不断完善和发展。唐朝时,文成公主携带许多经书典籍进藏,其中也有关于天文历算的书籍。吐蕃王朝时期,藏族从汉地引进生肖、五行推算法等知识,在古老自然阴历、自然阳历及七曜历基础上,发展为独特的阴阳合历历法。原始藏历吸收了汉地的历算技术,逐渐完善成为今天的藏历。
到松赞干布统治时期,吐蕃与邻邦的交往频繁,这一时期,中原、印度、大食等地的文化大量传入吐蕃,不同的历法流派和计算方法也随之传入吐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种纪年并存,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直到公元13世纪,噶玛派学者让迥多吉和布顿大师根据梵文译本《时经轮》撰写出自己的时轮历著作,并得到了宗喀巴大师等权威学者的肯定。从14世纪起,这种历算法才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并广泛地应用到各派寺院。此后,历代藏族学者又对其补充、修改,使之成为青藏高原主要的天文历算法。
从宋天圣五年(1027年)开始,藏历与阴历逐步统一。到元代萨迦地方政权统治全藏时,藏历完全成熟。藏历的正式使用是在1027年开始的,并流行至今。藏历既不同于阴历,又不同于阳历,大体相当于中国普遍使用的农历。藏历采用时轮制纪年法,把天体分为十二宫(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平、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用十二地支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纪年,这与农历用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以十二地支的纪年法相似,如1980年藏历为铁猴年,农历为庚申年;1985年藏历为木牛年,农历为乙丑年。藏历以12年为一小循环,60年为一大循环,称为一“饶迥”(即一时轮)。“饶迥”的推算法是以铁、木、水、火、土(加以阴阳区别)与十二地支相配合。第一个“饶迥”始于1027年,终于1086年。1987年是第十七个“饶迥”的第一年。1991年藏历称为铁羊年,与汉地农历的纪年法相似,属相也一致。
藏历规定,1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个闰月,用以调整月份和季节的关系。所以藏历新年与农历的春节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但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
二者日期完全相同;前者比后者晚一天;前者比后者晚一个月;前者比后者晚一个月零一天。
藏历中的各种节气、物候现象不仅反映了一年四季气候的冷暖变化及各种自然天象,而且还能预测近期或更长时间的天气变化。此外,藏历还用太阳系九大行星与地轴的相对位置方向计算、预测天气气候的变化以及地震等,这是其他历书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