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气候寒冷,男性藏胞一般都戴帽子。冬季戴狐皮“金花帽”,夏季戴大盘毡礼帽、皮礼帽,高翘的帽沿极富民族特色,十分庄重、潇洒。藏族妇女通常只在头上包裹一条鲜艳的围巾,但她们的头饰却要贵重得多,往往满头佩戴各种金银、玉器的饰物,非常耀眼。
除了筒长至膝的皮革马靴外,康巴藏族的传统靴子很有特色。藏靴多用红、黑二色牛皮和土制毛呢氆氇制作。靴尖翘起、长筒到膝盖、并用靴带捆于上部,女靴则为白色。
康巴藏族十分注重着装。各类饰物品种繁多,式样精美,价格昂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康巴男子讲究蓄长发,并把油亮的长发与黑色丝线或牛毛合编为辫。辫端加编红色丝线,左向缠盘于头,扎成“英雄结”,发端的红丝穗垂于额侧。发辫多套骨圈或珊瑚、密腊等饰品。胸前佩戴铜、银质錾花镀金护生盒(藏语称“呷乌”)。腰间横别长腰刀,或在腰间系以吊刀、火镰袋、皮包、腰盒、腰带式钱包等,左耳佩戴金、银质大耳环,左手戴象牙、玉或银质手镯,手指戴嵌有雕花金、银质戒指。一套藏巴汉子的高档盛装,重达上百斤,价值达几百万元,令人瞠目结舌。只有重大节日才会穿出来。女子的装饰更为复杂。少女不梳细辫,多是三股编成的大辫子。已婚妇女发辫既多又细,多的达百余根,但忌扎双数,也忌别人数自己的发辫。康巴女子还喜欢在头上戴红珊瑚、密腊或银币等各种装饰品。她们最重要的一种装饰是扎“拾尔玛”腰带。腰带或用革制,或用缎带,两端有金银相间之腰扣。腰带要嵌珊瑚、银盘之类的饰品。项上挂琥珀、玛瑙、翡翠、九眼石等串成的巨型项链,再加上大金耳环、手镯、戒指等,浑身上下珠光宝气,极尽华贵。
藏族妇女的精美头饰
僧尼服饰一般以绛红色氆氇为科。普通僧人的衣着,常见的是上面着短坎肩,前胸与背面用黄布装饰;下面围一条长裙,上身还披一条长约身长两倍半的披肩,举行法会时僧人们都披绛红色氆氇制作的大氅,头戴竖德鸡冠帽。这种帽子以厚黄氆氇为科,帽形似鸡冠,帽顶有穗,剪缝整齐,向上耸立。僧尼还因教派的不同,在服饰的细节上有所差异,如宁玛派僧尼戴一种叫“乌坚边夏”的帽子,这种红色帽子帽顶尖长,帽檐向上翻,前面开口;萨迦教派的活佛们下围白布长裙,上披红色茧绸3幅缝成的披肩。
草原藏民的生活方式
在当雄可以领略草原方式,而且是非常经典的草原方式。那儿有牛群、羊群,那儿还有美好的牧人,嘹亮的牧歌,一切是那么新鲜。在一路走向草原方式的时刻,最醒目的是草原上的牛毛黑帐篷了。牛毛黑帐承载着藏族牧民最经典的生存智慧。
悠悠岁月中藏族一如其他民族,生存繁衍在相对固定的青藏高原深山大川的时光中。藏族由于生存地域在时光岁月中构建起社会生活,离落出阶级及骨系部族群体,他们特别信任大自然。高海拔特征,终究与农耕没有太大缘分。他们热衷于畜牧,是天时地利的明智之举。这种前提下,最古典的智慧--简便、实用、善巧--造就着自己的文化,发微着自己的文明。创造发微同样建立在生活经验的集成--智慧--上面。这些文化因素以经济力量最薄弱的民族成员及其民族家庭单位的生活方式折射出来,居处建筑也是。智慧求生的过程中,他们也涵养了深湛凝重的强韧民族心理、二维同重,便建立起了藏族自己的生活方式。
草原盛会
在牧区,凡民生而言,牛毛黑帐的木梁绳椽已是藏族的居处情结,无论居住物为什么,凡此四种,都与普通牧人在青藏高原的存身方式相关。
由质的构成材料如何变更,木梁绳椽已是合审美,实用于牧业作业时空间的大跨度性质,决定了人们与山川的关系疏松又密切,牧业生产多移徙,水草条件决定人们居处的多基本点等等。这种状况下,人们一般选择水草气温比较有保障的草场来度过人畜的冬季时光。在冬季牧场,牧人多因地制宜地修建使用寿命尽量长的民居,多属石木结构或土木结构的民用平顶房、帐篷。牧人选择夏秋水草丰茂的地段作夏季牧场,夏秋牧场上人们同时也喜欢用帐篷。除了牛毛黑帐,还有由八组帆布屏缝,双柱独梁承担,周边木加固的帆布白帐。
牛毛黑帐是藏民族发明创造的寝用起居的物质生活设施。属木布绳结构。它的物质构成是:木梁、木柱、木橛,长方形或三角形牛毛、绒织物,绊绳--加固索。最终地看,它由木干和牛毛构成。这是牛毛黑帐的材料的草原性或特色。人们纺好牛毛线,编织出长方形或三角形的帐体基本材料,再将帐体材料用毛线加以缝制,毛帐就基本准备好了。再选取四五寸直径截面的木杆和小木棒,作为处理牛毛黑帐内空间结构的梁柱。黑帐之梁一般为既定的三道。
对于旅游和文化的心灵们来说,需要理解的是,牛毛黑帐除了旅游心态下的全部浪漫滋润,它更是藏民族生活栖居的理想场所。牧人们在生活中,除了器皿物用因多移徙现实进行了防鼠、防尘处理。牛毛黑帐也在这方面给予了牧民可处理契机。人们通过取开木板上的帐体环扣,来通风干燥帐内空间的温湿量、在特殊环境中人们在帐体边缘加压上干燥土石来密封帐体空间从而防风、防鼠。人们在围绕牛毛黑帐环挖一道小沟,把它引向自然沟壑,来完成防火设计。藏地牧人进行了以上建帐起屋之后的安居处理后,生活即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展开。在多迁徙的畜牧生活中,搬迁一顶牛毛黑帐,包括加固索和被牧人们称为“尕勒杆杆”的柱梁系统,只要两头牦牛就可以全部驮走。牛毛黑帐方便实用地在无限时光中遮挡风风雨雨,作着牧民温暖的家。
藏族从来都热衷于木梁绳椽带来的福乐。木梁绳椽来自青藏高原,用于青藏高原,就藏文化而言,她是一个情结式的美好,为了生存并遮风避雨地生活,藏民族喜好她。
除了那醒目的牛毛黑帐,其实草原方式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文化和旅游的心灵们自己去细细体味。
神秘精彩的藏戏节
雪顿节,除了吃酸奶,还要演藏戏,故雪顿节也叫作藏戏节。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时期,参加演出的团体达十二个。他们是来自山南琼结的“宾顿巴”(七兄妹)、乃东县的“扎西雪巴”、尼木县的“塔中瓦”、堆龙德庆县的“朗泽瓦”等六个白面具剧团,历史非常古老,代表着古老的藏戏流派。昂仁县的“津巴”、仁布县的“江噶尔”、南林县的“香巴”,加上最早形成于堆龙德庆县、后来以拉萨为基地的“觉木隆”剧团等,称为新派四大蓝面具剧团,因为“俄巴”(男角)戴蓝色面具。此外,还有曲水县协荣地方的野牦牛舞表演,工布地方的羊皮腰鼓表演。因工布离拉萨太远,鼓手往往难以赶到,便由朗子辖(旧拉萨市政厅)的当差人代替。拉萨街头最有名的折嘎说唱艺人矮子索朗扎西,年年雪顿节应召表演,据说这样可以带来欢乐吉祥。
藏历七月初一,罗布林卡雪顿节揭开序幕。各队都演出一些片断,头一个献艺的是宾顿巴和扎西雪巴,据说他们资格最老,与领头修架铁索桥和创造藏戏的著名活佛唐东杰布有历史渊源。七月初二江噶尔队演出,剧目是《诺桑王子》或《朗萨姑娘》。七月初三轮到津巴队,《顿月顿珠兄弟》是独具魅力的藏戏他们的保留剧目。最后一天觉木隆队压轴,他们常年生活在西藏首府,有时还流浪到印度、尼泊尔、不丹卖艺,表演好,唱腔好,还穿插一些新花样,最受观众欢印,是雪顿节最精彩的表演。
藏戏,是藏文化中最为出彩的内容之一。
藏戏为藏民族民间传统戏剧,藏文称“阿吉拉姆”,系藏语“仙女姐姐”
之意,简称“拉姆”.藏戏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比较古老的民族剧种,在中国仅有的几个少数民族传统戏剧中,历史也是最悠久的。藏戏是以民间歌舞、民间说唱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显示了藏戏深厚的文化根基。藏戏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藏戏除在西藏各地流行外,也在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等省区以及印度、不丹等国家的藏族人居住区普遍流行。在60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藏戏形成了《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和《苏吉尼玛》八大传统剧目,在广大藏族群众中普遍流传。
藏戏的起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民间歌舞,二是民间说唱艺术,三是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8世纪,赞普赤松德赞崇尚佛教,迎请印度高僧莲华生进藏,传播佛教,建桑耶寺,在桑耶寺落成典礼上将佛学教义和本波教巫师祈神仪式以及土风舞相结合,出现了跳金刚法舞。
藏戏的发展经过了唐东杰布时期、五世达赖时期和西藏和平解放后三个时期。
唐东杰布时期,将白面具改成蓝面具,以表演“温顿巴”的开场节目,主要是净场祭祀、祈神驱邪。同时发展的还有“达通”“达仁”“扎西”等多种唱腔。五世达赖时期,藏戏正式从宗教仪式的跳神中分离出来,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演浑然一体的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出现了作家创作的上乘剧本,积累了一批著名的传统剧目。民间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专门改编、加工并记录成文字的手抄或刻印的藏戏剧本,很多地方和部分寺庙组建起比较固定的、带有职业性质的藏戏演出班子。藏戏发展出多种戏曲剧种,众多的藏戏班和频繁的演出活动,使藏戏艺术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西藏和平解放后,藏戏艺术在全区获得发展。西藏专业和业余藏戏团体开始创作演出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新剧目。藏剧团一方面注重传统、历史传说、现代题材藏戏,全面抓剧目创作;另一方面,招收表演和音乐伴奏新学员,把表演、导演、音乐、舞美等部门的艺术创作骨干送到内地的大专院校进行培训和进修,使藏戏艺术创作逐步正规化、专业化。
藏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剧种,具有面具、宗教色彩、仪式戏曲剧和广场戏的特点。藏戏的面具主要来自于宗教哑剧性舞蹈仪式--羌姆。藏戏早期演员均是男性,面具便于男演员扮演女性。从反映的思想内容上说,藏戏受宗教影响较深。藏戏八大传统剧目中,既有反映西藏本土宗教本波教的神灵和祭仪的内容,又有佛教的人物和演义故事。八大传统藏戏有的本身就是佛经故事。藏戏的演出分为开场、正戏和结尾三部分。开场称为“温顿巴”或“甲鲁温巴”,出场人物有温巴(渔夫或猎人)7人、甲鲁(领班)2人、拉姆(仙女)7人。首先是温巴戴着面具又唱又跳,然后甲鲁领着一群仙女出场歌舞,借以介绍演员、讲解正戏的剧情。藏戏开始都有祭祀藏戏祖师唐东杰布的内容。正戏,称为“雄”,正戏是通过戏师或第一温巴、第二温巴等用连珠韵白从侧面介绍来开展的。结尾,称为“扎西”,是正戏演完后的祝福迎祥的仪式,伴有歌舞,同时接受观众的捐赠。藏戏的文学剧本有许多是由专门的作家创作的,但还不是现代的完全代言体的格式,实际上是藏族用以说唱的故事。所以藏戏的演出格式和戏剧结构,还保持了很多说唱艺术的特点。
藏戏多不在舞台表演,而是在广场表演。藏戏团体到一个村镇或一个居民聚居地,或一个帐篷围圈点,一出戏一般只演一场,但一场戏可能演几天。剧种有: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昌都藏戏、康巴藏戏、安多藏戏、德格藏戏等。其中白面具藏戏是母体剧种,也是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的剧种。
面具,藏语称“巴”,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装手段。最初跳神时戴有面具,后来藏戏表演者按藏戏始祖唐东杰布面目制作了白发白须的白山羊皮面具。藏戏面具的产生,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神秘的宗教世界进入更加广泛的艺术世界。藏戏面具独特,在藏戏中,深红色面具代表国王,浅红色面具代表大臣,黄色面具代表活佛,蓝色面具代表猎人,绿色面具代表女性,白色面具代表普通男性,黑色面具代表反面人物,半白半黑面具代表两面派等。藏戏面具分为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温巴面具。温巴,藏语意为“渔夫或猎人”,面具又分白、蓝两类。早期的白温巴面具,面部施白色或黄色,周围用山羊毛装饰,后面披背,前面齐胸;蓝温巴面具比白温巴面具略大,面部贴蓝布或黑布,整个面具包括轮廓造型、眼、眉、鼻、嘴等,由八种吉祥图案巧妙构成,下额部分用獐子毛或山羊毛装饰胡须。个别蓝温巴面具用五彩锦缎装饰,绣有三宝和日月图案。人物面具。种类较多,主要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形式。平面面具用各种布料、纸板、山羊皮等组合而成,多用来表现剧中有身份、有性格的角色,如国王、大臣、喇嘛以及老妇、老翁、巫女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立体面具用纸浆、漆布、泥巴等塑成,立体面具除有各种造型的动物外,还有表现剧中的神仙鬼怪,如弥勒佛、龙女、阎罗王护法神以及插科打诨的角色阿扎让等。各种颜色的面具以艺术夸张的色彩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如剧中的蓝温巴面具是勇敢和正义的象征,国王戴的红面具则是权力的象征,忠臣戴的黄色面具象征忠良,王妃、牧女戴绿面具象征女性,良家老人戴的白面具象征善良,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角色戴的是半白半黑的面具,而黑色面具则表现凶恶与残暴。动物面具。在藏戏中,无论什么流派和剧种都离不开各种动物的登台表演。因此,藏戏中有众多的动物面具。这些动物都被罩上神灵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图腾崇拜。如西藏原始本波教所崇拜的神祇是羊头、牛头、马头和虎头,这些动物的面具代表着各种有生命的神灵。
藏戏服饰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高原雪域特色。蓝面具戏的藏戏服饰具有藏族的肥腰、长袖、大襟、袒臂的特点,色彩艳丽浓重,注重纹样结构组合,喜用兽皮、金银、珠宝、象牙、宝石等作为饰物。同时,腰带又是佩挂装饰品的主要部位,各种式样镶有珠宝的腰佩系在腰上,垂在后面,构成各式各样的尾饰。这些服饰主要以古代吐蕃时期藏族服装为基础,后经历史演变,吸收元朝蒙古族服饰和清代官服的形制样式发展而成。
藏戏同许多民间戏剧一样,是说、唱、表演的综合艺术,藏戏是在民间舞蹈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跳神、民歌、说唱、杂技等多种艺术,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藏族主要的传统节日
(1)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西藏最重大的民俗节日。各地欢度藏历新年的特色不尽相同,其中以拉萨最具代表性。
新年前夕,各家各户都要准备叫做“切玛”的木制吉祥斗,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还要准备花样众多、金黄香酥的卡赛、用彩色酥油花塑的象征六畜兴旺、年年富足的洛郭(羊头),以及各种干鲜水果、酥油、茶砖等,并在佛龛前叠放供奉。
藏历十二月的二十八、二十九日,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在灶房正中的墙上用面绘出“八吉祥”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