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是《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考查考生在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社会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常识判断的试题内容广泛,但与《职业能力测验》的其他内容比较,难度相对较低,很少运用到计算、推理等,考生往往觉得容易,但事实上该部分的得分并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节概述
一、题型概要
常识判断测试题目按照内容分,主要有法律、政治、管理、科技、人文、经济等6大类,其中以法律、政治内容为主;题量一般在20~25道题,难度相对稳定;增加题量的可能性加大,考生应多积累、不断扩大知识面。
1.法律类
法律基本知识是常识判断的主要测试内容,比重较大,法律基本知识应以基本概念、常识和法律运用为主要复习知识点;复习中要以《宪法》《公务员法》《民法》《刑法》等法律为主要复习内容。
2.政治学类
近几年考试中,该部分的内容在常识判断中逐渐增加,除政治学常规的复习内容外,时政题材的试题不断出现,特别是国家大政方针、重大政策、重要文件、领导讲话及时事政治内容不仅考查基本知识,同时也考查对时政的理解、掌握等能力和认知。复习中应以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新农村”“创新概念”“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暜十一五暞规划”“三农”“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热点问题,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重点;特别是关于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等有关内容。
3.管理类
以行政管理学为重点,了解国家行政机关与非国家行政机关的区分,其中有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区别;公安、监察、司法行政机关与审判、检察机关的区别及派出机构等。
4.经济类
以市场经济理论为主,学习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科技类
科技知识在常识判断中的地位不断增加,一些涉及社会生活密切的科技知识是复习的重点,如生物、化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
6.文史类
重要以文学常识、历史常识为主,多记,扩大知识面。
二、解题思路和技巧
1.仔细审题,快速判断考查知识点;
2.利用题干和备选项中提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3.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论修养,利用排除法、比较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4.善于分析和把握出题意图,对自己不熟悉的试题,应对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查找不同点;排除有明显错误或不符合现实生活或政治方向的,结合出题意图确定答案。
总之,常识判断没有过多的解题技巧,主要依赖平时的知识积累,同时在做题过程中注意提高速度。
第二节政治学常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客观物质世界,哪个是第一性的、是本原,哪个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历史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直观猜测的朴素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亦称机械主义,缺陷在于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和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产物。科学上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即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宣告了以往旧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的终结,并明确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在内容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哲学中国化是一种历史必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优良传统为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对中国的实践经验进行哲学概括和总结,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6.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
一种叫做主观唯心主义,一种叫做客观唯心主义。
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标志一切事物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割裂二者将导致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
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关系:相互区别、依赖渗透、转化。割裂将导致形而上学不动论或相对主义诡辩论。相对静止: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一定条件下的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其意义:物质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运动的度量尺度。
9.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命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同时意识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0.人工智能和意识的关系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本质的观点得到了更充分的证明。它进一步证明了思维、意识并不是神秘的,不是寄居在肉体之中的脱离人类的灵魂;它深化了意识对物质能动把握的原理。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了人类意识已经发展到把意识活动部分地从人脑中分化出来,物化为机器的物理运动,延长意识器官。这是意识对人脑的一种巨大的反作用。
11.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1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作用的发挥。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动地反映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13.实践的特征、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其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社会交往实践: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对抗的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探索实践(科学实验):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的一种实践活动(研究性、探索性、尝试性)。
14.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联系是客观的,其意义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联系的普遍性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互相联系的,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15.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稳定。现象与本质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反映。
16.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的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
17.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趋势
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就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核心。
18.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倾向。包括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两个方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体现着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以双方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为前提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这同事物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19.内外因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0.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21.量变质变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从量变开始,坚持脚踏实地的精神、推动事物的发展。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适度的原则。坚持连续性(渐进性)与飞跃性(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不断进取、开拓创新。重视事物发展过程中质变量变的复杂性,避免混淆事物的界限。
22.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解释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动力;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2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强调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把反映论的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不仅指出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且指出了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认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人们的社会认识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25.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6.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真理的发展是由相对向绝对不断转化的无限过程。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相对之中有绝对,一切具有相对真理性的认识中,都包含着绝对的永远不会被推翻的客观内容。在绝对之中有相对,一切具有绝对真理性的认识不会孤立地存在,它总是通过无数相对真理性的认识而表现出来。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永恒的、超历史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27.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8.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9.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既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等实体性要素,又应包括科学技术和管理等非实体性要素。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30.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为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