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奢华到柔媚:古典主义与洛可可时期
17世纪,比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稍晚产生的,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这时期的欧洲,自然科学有了很大进展,哲学上形成了反映这些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理性主义”,认为几何学和数学是适用于一切知识领域的理性方法,美学上也认为应该制定理性的艺术规则和标准。法国从15世纪起便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到末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17世纪,随着国力的增强,已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1715)执政期间,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提倡在服务于君主和显示君权的宫廷建筑中,能够反映中央集权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文化。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古典主义建筑(17世纪中叶);盛期古典主义建筑(17世纪下半叶);古典主义之后的洛可可风格(18世纪初叶)。
17世纪中叶,法国文化中普遍形成古典主义潮流。这股潮流与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中的“教条主义”倾向相合拍,在宫殿、府邸建筑中追求柱式的严谨和纯正,从而产生了“柱式建筑”,代表实例是弗·孟莎(Francois Mansart,1598-1666)设计的巴黎的麦松府邸。此期另一个代表实例是勒伏( Louis Le Vau,1612-1670)、勒布伦(Charles Le Brun,1619-1690)、勒诺特(Andr LeN tre,1613-1700)设计的巴黎的孚-勒-维贡府邸,该府邸的设计为后来的凡尔赛宫建设奠定了基础。17世纪下半叶,法国绝对君权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达到高峰,包括建筑在内的一切活动,其首要任务就是炫耀君权。盛期第一座古典主义建筑是卢浮宫东立面重建,由勒伏、勒布伦、克·彼洛(Claude Perrault,1613-1688)设计,重建后的东立面完整地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与当时流行的巴洛克风格相去甚远。盛期最重要的建筑物是凡尔赛宫,由勒伏、勒布伦、勒诺特、于·阿·孟莎(Jules Hardouin-Mansart,1646-1708)等人设计,建成后的凡尔赛宫外观形式简洁、结构清晰、风格庄重。于·阿·孟莎除参与凡尔赛宫的设计外,还设计了巴黎的恩瓦立德新教堂,被看作是法国第一座古典主义教堂建筑。
18世纪初,法国君权开始衰退,作为显示君权的宫殿建筑的鼎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代之以贵族享受逸乐生活的府邸成为此期的主要建筑。正是在这些府邸中,形成了“洛可可”(Rococo)风格。代表实例有勃夫杭(Gabriel Germain Boffrand,1667-1754)设计的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厅,加布里埃尔(Ange Jacques Gabriel,1698-1782)设计的凡尔赛宫小特里阿农宫等。此外,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建筑理论在此期又一次达到高潮。主要理论着作有皇家建筑学院第一位教授弗朗索瓦·布隆代尔(Fran ois Blondel,1618-1686)于1675-1683年间出版的《建筑学教程》(Cours d’a rchitecture),以及后来也成为皇家建筑学院教授的雅克弗朗索瓦·布隆代尔(Jacques-Fran ois Blondel,1705-1774)于1771-1777年间出版的同名《建筑学教程》。他们以教材的方式传播着建筑思想,对当时及后来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前者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后来两个多世纪的欧洲建筑教育,后者培养了一批对法国建筑有较大贡献的建筑师,如佩尔( Marie-Joseph Peyre,1730-1785)、布莱(Etienne-Louis Boulle,1728-1799)、勒杜(Claude-Nicolas Ledoux,1736-1806)等人。
法国古典主义与洛可可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空间形制从规则到不规则,古典主义常以豪华的“沙龙”为中心,左右两侧布置“连列厅”,形成主次分明的空间形制,如孚-勒-维贡府邸、凡尔赛宫殿等,但到了洛可可时期,精致的“客厅”和亲切的“起居室”代替了古典主义豪华的沙龙,房间规模由大厅变成小间,形状也由方形、长方形变成圆形、椭圆形、长圆形和圆角多边形等,如阿默劳府邸。第二,空间布局从轴线对称到非轴线对称,古典主义常在建筑的前后布置院落,前面为庭院,后面为花园,面对庭院和花园的房间,常采用轴线,将主要房间布置在轴线上,形成左右对称布局,如孚-勒-维贡府邸的大厅及两侧房间、凡尔赛宫殿的国王寝宫及镜廊等,到了洛可可时期,面对庭院的房间和面对花园的房间,各自都有轴线,并不重合,而且房间常按功能布置,与轴线无关,也无对称布局,如玛蒂尼翁府邸。第三,室内装饰从奢华到柔媚,早期古典主义表现为注重理性、讲究节制、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室内装饰雅洁明净,如麦松府邸,盛期古典主义明显受到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室内装饰奢华富丽,如凡尔赛宫;洛可可时期,室内装饰与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都不同,由原来对建筑结构的造型,转向对建筑表面的经营,过去爱用的壁柱、檐部、山花、大理石板等,改用镶板、镜子、线脚等,大量使用曲线、涡卷、阿拉伯纹样装饰,具有柔媚、细腻、华丽、繁琐的风格特点,如苏俾士府邸公主厅。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在外观上讲究轴线对称,强调主从关系,追求理性秩序,而在室内则以极尽奢华富丽的巴洛克风格来满足国王贵族们的生活趣味。当法国古典主义建筑诞生后,很快就为欧洲先后步入君主制的国家所效仿。荷兰于17世纪中叶形成了属于它自己的古典主义建筑。西班牙于18世纪在宫殿建筑中使用了法国古典主义的样式,代表实例是马德里的西班牙皇宫。英国于17世纪下半叶在宫殿建筑中从法国古典主义吸取营养,先后建造的索莫塞特大厦和温彻斯特宫都是模仿凡尔赛宫的,而汉普顿宫是荷兰古典主义风格。法国洛可可风格则对德国宫殿建筑影响较大,代表实例是德雷斯顿的茨温格宫、波茨坦的无忧宫等。
18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经过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逐渐确立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在建筑设计中企图从历史建筑中寻求思想上的共鸣,于是出现了复古思潮。最先出现的是“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在法国有罗马复兴,代表实例是波尔多剧院、巴黎万神庙等;英国有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代表实例是英格兰银行、不列颠博物馆等;德国有希腊复兴,代表实例是柏林宫廷剧院、柏林老博物馆等;美国有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代表实例是国会大厦等。
其次是以哥特复兴为实质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主要流行于英国,代表实例是议会大厦等。随着古典复兴和浪漫主义的流行,面对旧形式与新要求的矛盾,也为了弥补二者在建筑上的某些局限性,人们主张对历史上的各种风格可以任意模仿,各种样式可以自由组合,于是“折衷主义”(Eclecticism)应运而生,而且较之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更为普遍,法国的巴黎歌剧院便是折衷主义的代表作。“从室内空间的观点看,十九世纪在艺术趣味上变化甚多,但没有什么新的观念出现。”当复古思潮持续到19世纪下半叶,另一种对新建筑的探索正在悄然向我们临近。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新的建筑类型越来越多,新的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不断涌现,于是出现了对新建筑的空间与形式的探索,其结果预示着20世纪初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建筑革命的到来。
第二节主要类型
一、宗教建筑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西方宗教建筑主要包括神庙、教堂两种类型。“神庙”(Temple),是供奉神只所在的场所,与某种宗教崇拜有关;“教堂”(Church),是基督教举行礼拜和宗教仪式的场所。
西方宗教从爱琴文化的祖先崇拜,到古希腊、古罗马的多神教信仰,再到古罗马晚期以后的基督教信仰,随之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正厅、神庙、教堂建筑。自基督教在古罗马晚期被承认为合法宗教后,便掀起了兴建基督教建筑的热潮,从此以后,教堂作为西方宗教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所以,有不少学者认为,西方建筑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宗教建筑的发展史。
据考古发掘和复原研究,迈锡尼文明的宫殿建筑是以“正厅”(即麦加伦,Mergaron)为主体。正厅呈长方形,厅前有双柱廊,厅内设有4根柱子,中央为祭祀祖先的“火塘”。它对于西方宗教建筑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古希腊的神庙形式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希腊人信奉多神教,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神,神庙不仅是最重要的建筑类型,而且建造也非常普遍。早期神庙只有一间圣殿,其形制脱胎于爱琴文化宫殿建筑中的正厅,这时的神庙还只是用土、木建造,以后为了防雨湿墙,在建筑边缘增建一圈棚子,于是形成了柱廊,公元前7世纪末,神庙除屋架外,已经全部用石材建造,公元前6世纪,神庙已经采用石材建造的“围廊式”形制,形成了由柱廊和圣殿组合而成的神庙空间。“柱廊空间”是一个面向圣地上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的人们而设的开敞空间,而“圣殿空间”则是一个为守护神而设的封闭空间。例如,帕埃斯图姆的第一赫拉神庙、第二赫拉神庙,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雅典的帕提侬神庙等。其中,帕提侬神庙是雅典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神庙,形制很隆重,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台基长30.89m,宽69.54m,四周用46根多立克柱形成柱廊,室内由前部的圣殿和后部的方厅组成,圣殿面东,内部沿中轴线布置了双排多立克列柱,但并不是将圣殿平分为三个部分,而是使列柱沿墙壁作三面环绕,并把列柱做成双层叠柱,为放置雅典娜神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背景。雅典娜神像高约12m,以象牙做面部、臂膀和脚,以黄金做衣服和其他饰物。
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宗教,也继承了希腊神庙的做法,但又有许多不同,“罗马人致力于把空间作为建筑表现的积极方式,他们最为重视的是内部空间,以及建筑在城市框架中的关系。”对室内空间的重视,使罗马神庙区别于希腊神庙,前者主要是“空间性”的,而后者主要是“雕塑性”的;二是对建筑与城市关系的重视,使罗马神庙不是建在圣地,而是建在城市中,出于建筑“正面性”的考虑,大多数神庙不再使用“围廊式”,而是改用“前廊式”;三是此期建筑材料及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天然混凝土和拱券结构的使用,使罗马人能够创造出非希腊式的朱庇特神庙、尼姆的卡雷尔神庙、罗马的罗马维纳斯神庙、万神庙等。其中,建于120-124年间的万神庙,由传统的门廊和新创的殿堂两个部分组成,殿堂是一个由半球形穹顶覆盖的圆形空间,穹顶直径和顶端高度都是43.3m,沿墙壁下部设有8个凹进的大券,其中一个是大门,另外7个是壁龛,供奉诸神的雕像,墙壁上部是相互交错的镶板和假窗,穹顶表面以框格装饰。室内地面用彩色大理石板铺设,墙壁下部也用彩色大理石板贴面,上部及穹顶表面抹灰,装饰华丽。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西方建筑中最大的穹顶空间,是通过两条轴线组织起来的,一条是纵向轴线,从门廊出发,穿过殿堂到达尽端的壁龛;另一条是垂直轴线,从殿堂地面中心出发,穿过穹顶中央一个直径为8.9m 的圆洞直冲天穹,这意味着万神庙将“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结合起来,建立了某种关系。
基督教发轫于犹太教。犹太教的经典《圣经·旧约》记载了“所罗门圣殿”及其建造过程。约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用了7年时间建造了这座圣殿。犹太教圣殿的形式及其意义,对早期基督教教会选择固定的地点来作为信徒们定期举行宗教仪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会对教堂的设计与建造十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