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曾说过一句话:“沉默是信奉真理人的精神训练之一。”吉辛则说过:“人世愈来愈吵闹,我不愿在增长着的喧嚣中加上一份,单凭了我的沉默,我也向一切人奉献了一种好处。”
管好自己的嘴巴
柯立芝是美国第30任总统。他虽然政绩平平,却也极有特色。
1924,柯立芝为自己竞选连任,以压倒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共和党的竞选口号是:“保持冷静,保持柯立芝”。
自从入住白宫以后,柯立芝常把摇椅放在前门廊里,晚上坐在那里抽雪茄。与其他任何一个总统相比,柯立芝做的工作最少,做的决策也最少。门肯说:“他在五年零七个月的总统生涯中,最大的‘功绩’就是比其他任何一个总统睡得都多——睡觉多,说话少。他把自己裹在高尚神圣的沉默中,双脚搭在桌子上,聊以度日。”
人们给柯立芝起了一个“沉默的卡尔文”的绰号,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柯立芝真正能做到只说三言两语,甚或一言不发,如果他要这样做的话。
1924年大选时,心急的新闻记者找到柯立芝,问他:“关于这次竞选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没有。”柯立芝回答说。
“你能就世界局势给我们谈点什么吗?”另一个记者问道。
“不能。”
“能谈一下关于禁酒令的消息吗?”
“不能。”
当失望的记者们要离开时,柯立芝严肃地说:“记住,不要引用我的话。”
他在加利福尼亚州旅行结束就要返回华盛顿时,电台记者们采访了他,问他对美国人民有什么话要说,他愣了一会儿,说:“再见。”
柯立芝知道自己该怎样应付这种场面。“如果你什么也不说,”他有一次这样解释道,“就不会有人要你去重复。”
门肯说:“柯立芝作为美国总统的有价值的记录几乎是个空白,没有什么人记得他做过什么事,或说过什么话。”
但门肯错了,柯立芝说过的很多话后来都成了名言警句。
1919年,他担任马萨诸塞州州长时,波士顿警察举行罢工,他对此评论道:“任何人,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没有权力举行罢工反对公共安全。”这话使他在全美国名声大振,对日后他当选副总统颇有效力。
犹太人有一句格言说得很好:“谁能保护好自己的舌头,谁在今生来世就会常保平安。”人有两只耳朵,只有一张嘴,一位古罗马哲人从中揣摩出了造物主的意图:让我们多听少说。中国也有这样一个成语:“言多必失”,说的就是说话必须有分寸感,说话量应该加以自觉的控制。说得太多,轻者惹人反感,重者铸成大错。
智者不是那些夸夸其谈的人
犹太人自古有言:“控制你的口,守住你的言语;人的口中有财富,你要珍惜你的嘴唇。”古希腊最早的哲人泰勒斯也曾说过:“多说话并不表明有才智。”中国古圣人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明朝的李笠翁也认为:智者拙于言谈,善谈者罕是智者。当然,沉默寡言者未必就一定是有智慧的,世上又天生木讷者,也不乏那种故作深沉的伪善之人。但反过来说却可以确信:智者必不是那些夸夸其谈的人。
有一则幽默故事,讲的是某人参加会议,在会议中他始终一言不发,会后,一位评论家便找到他,说道:“如果你蠢,你做得很聪明;如果你聪明,你做得很蠢。”看上去这话说得很机智,意思也不难明白:蠢人因沉默而未暴露其蠢,所以聪明;聪明人因沉默而未表现其聪明,所以蠢。但如果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问题。试想,一个人若聪明,就必须表现这一聪明吗?聪明人非得说话不可吗?聪明人一定有话要说吗?再也没有比听聪明人在无话可说时,偏要长篇大论、连篇累牍地说聪明的废话更让人厌烦的了。
平心而论,那种仅仅出于表现欲而夸夸其谈的人毕竟还不失为天真。今日之聪明人已经不满足于这无利可图的虚荣了,他们要大张旗鼓地推销自己,力求卖个好价钱。于是,时常就能看到,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作家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俗不可耐的小说跃居畅销书排行榜,尚未开拍的电视剧先大肆宣传、鼓动、炒作,就算内容再俗套,仿佛也要人人必知,人人必看。
甘地曾说过一句话:“沉默是信奉真理人的精神训练之一。”吉辛则说过:“人世愈来愈吵闹,我不愿在增长着的喧嚣中加上一份,单凭了我的沉默,我也向一切人奉献了一种好处。”这两位圣者都是不善言谈的人,也决非偶然。当然,沉默者未免寂寞,可寂寞对于智者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相反,他们所感受到的是旷远辽阔的孤独,一种审美性的本质的孤独。众多伟大的思想和艺术难道不都是从孤独的创造中诞生的吗?
热闹一时的吹嘘和喝彩,终是一时浮名。在尘世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世界的秘密隐约现形于静心感知它的人面前。世界无边无际,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只听见语言不会倾听沉默的人是被声音堵住了耳朵的失聪者。懂得沉默之价值的人,则练就了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如纪伯伦所说,他们“听见了寂静的唱诗班唱着世纪的歌,吟咏着空间的诗,解释着永恒的秘密”。
说话之前先认真倾听
犹太人告诫人们:“要以两倍于自己说话的时间倾听对方的话。”这也许跟人只有一张嘴,却有两只耳朵存在某种关联?不管怎样,犹太人的意思是:与其多说话,不如多倾听。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训之一就是“少说话”。在说话之前,首先应该学会洗耳恭听,这不仅是一种尊重,也是为了让交谈更有效率,让双方更能理解避免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分歧的有效方法。另外,倾听还有助于双方建立信任关系。
在美国的一个《我是干什么的?》的电视节目中,电视主持人向来宾提问,要来宾根据提问猜出他是干什么的。这个节目连续开办了25年。
开始时,参加者阿琳觉得很难掌握住自己所要回答问题的线索。后来,她丈夫马丁·加贝尔说:“我从这个节目里得到的结论是,你应该仔细听别人说什么,要学会认真倾听。”阿琳采纳了丈夫的建议,效果的确明显。由于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话,阿琳常常能准确地回答提问。但不是因为她本身发生了大的改变,而是因为她做到了认真地倾听。
但倾听还不只是为了准确地获取信息。一位70多岁的陌生妇女向阿琳表示,注意倾听也是爱你的邻居的一种方式。阿琳常在杂货店碰到这位妇女,这位妇女有着一双机敏又锐利的眼睛。每当她看到阿琳时,立即走过来跟阿琳滔滔不绝地聊天。有时阿琳很繁忙,但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下去。
“我不久要去阿堪萨斯一次,”有一天她对阿琳说,“那里的春天很暖和,这对我的关节炎有好处。但是,不等你想念我,我就会回来的。”阿琳这才第一次注意到她的手指既僵硬又弯曲。“你一个人去吗?”阿琳问。“哦,是的,”她说,“我丈夫去世很久了。但是我通过与他人交谈,发现了许多像你这样的人。”
阿琳觉得非常惭愧。那位老妇人是那么高兴,一点也不为自己感到伤心。通过与人交谈,她平静的生活充满了意义,她在这种交谈中也体验到了一种意义感,因为她所需要的,不过是一双能够倾听她讲话的耳朵。从那以后,阿琳便养成了尽量倾听别人谈话的习惯。他发现倾听别人说话,原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交谈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将近20岁的开普勒总是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黯淡。他的家庭的确并不富有,他受到的教育也很有限;周围的许多人都并不看重他。
离家后,为了能够养活自己,开普勒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做厨师。有一天晚上已经很晚了,店里只剩下开普勒,他收拾着店内的杂务就要打烊,这时,一个人突然闯了进来。看到餐馆要关门的样子,他问开普勒能不能为他这个可怜的澳大利亚游客准备一份晚餐,他迷路了,此时又饿又乏。开普勒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等他从厨房里出来,他发现除了那位澳大利亚游客以外,又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就坐在了距澳大利亚人两张桌子远的地方。开普勒用英语同他打招呼,那个客人耸了耸肩,表示听不懂英语,并开口说他不会讲英语,只会说阿拉伯语言。凑巧的是,开普勒恰好在学校里曾学过一点阿拉伯语。从交谈中他了解到这位客人是从沙特阿拉伯来的,他也是因为迷了路,才到了这里。
开普勒于是回到厨房又准备了第二份晚餐。等他回来的时候,他发现气氛有些压抑,因为两人语言不通,都一言不发地远远坐着。开普勒便决定想个法子让这两个“陌生”的客人都高兴起来,于是他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一会儿用英语交谈,一会儿又改讲阿拉伯语。
聊了一阵儿之后,他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这个阿拉伯人是经营一家进出口公司的,这是他第一次到东南亚地区来洽谈业务。而那个澳大利亚人则拥有一个很大的绵羊养殖场。
于是,开普勒问澳大利亚人是不是有兴趣把他的羊出口到阿拉伯去。澳大利亚人拼命地点头。他又转过身来问阿拉伯人是不是愿意从澳大利亚进口新鲜、肥美的绵羊,因为到了过节的关口,很多伊斯兰信徒会云集沙特阿拉伯,大量消费。阿拉伯人也不停地点头应允。
谈话由此变得热烈起来,双方借助开普勒这座桥梁开始了洽谈。他俩还彼此交换了联系方式和地址,并协商好价格,互相把对方的银行账号记了下来。
经过两个小时的翻译和谈判之后,两个客人互相握手、拍肩膀表示祝贺,然后向开普勒道了再见。在出门的时候,澳大利亚人又转回身来问道:“我怎么和你取得联系呢?能给我留个地址吗?”开普勒便把地址留给了他。
三个月之后的一天,开普勒收到了几封信,其中有一封是从澳大利亚寄来的。那个澳大利亚人在信中感谢开普勒所做的出色的翻译工作,同时也感谢他敏锐的商业眼光。他告诉开普勒,他已经航运了几千只羊漂洋过海,赶赴沙特阿拉伯。在信的后面,还附上了一张20000美元的支票,作为对开普勒的回报。
开普勒完全没想道那个晚上会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更没想到表示友好愿望的手势和开放式的交流能够带来如此丰厚的报酬。从此,他变得愈加开朗和主动起来,渐渐成长为一名眼光敏锐的精明的商人,当面对机遇时,他都能敏感而迅捷地捕捉。
不要轻信陌生人
人们常说犹太人历来排外,有一句话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不要相信来到我们面前,并自称是以色列人的人。”这句话在犹太人中间流传甚广。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人来到耶路撒冷,自称是以色列人,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兄弟般地接待了他。恰逢过逾越节,他与以色列人一起守节。在逾越节的家宴上,他与以色列人一起吃逾越节的主要食品——羊羔。当他吃完羊羔后,向主人提出要吃羊肚之类的内脏,主人大吃一惊,断定他不是以色列人。因为真正的以色列人都知道羊的内脏是不能吃的,要作为祭品献给上帝。主人知道自己犯了戒律:《圣经·出埃及记》第12章第43节规定“外邦人都不可吃这羊羔”,于是他把这人扭送到宗教机构。《塔木德》借这件事告诫以色列人:不要相信来到我们面前,并自称是以色列人的人。
有一位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美丽姑娘,到纽约后难以谋生,想在曼哈顿跳海自杀。一个过路的水手拦住了她:“你怎么想到干这种轻生的事?”她用蹩脚的英语呜咽着说:“我已经在纽约好几个月了,没有工作也没有钱,只想回我的老家布宜诺斯艾利斯!”
水手听她如此说,想了想,说道:“听着,姑娘。我那艘船今晚启航开往威尔明顿,然后去迈阿密、巴拿马,6个星期后我们就能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了。我可以把你藏在船上的救生艇里。”
这真可谓福从天降!当天晚上,水手就把她偷偷带上了船,并安置于一只救生艇内,用防水帆布将救生艇遮掩起来。几小时后,船就启航了。
每天,这船从一个港口缓慢地开往另一个港口。一到晚上,水手就给姑娘送去食物和饮料。姑娘对恩人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一天天地微妙起来。就在第9天的夜里,水手吻了她;第l0个晚上,他得到了她的身体。
真是一场救生艇上的罗曼史,但故事还没完呢。
一天清晨,船长发现一只救生艇的防水帆布松了,就动手扎紧它,猛然发现了这个姑娘。
“谁!”船长惊呼。姑娘这时已经被吓坏了!待她被捉出来之后,她把自己的冒险经历老老实实地告诉了船长。船长皱起了眉头,感叹道:“上帝啊!那无赖叫什么名字?”
“他不是无赖!他善良,仁慈,拥有爱心……”
“够了!”船长立即打断了她的话,愤怒地喊道,“你知道吗?这是纽约斯塔腾岛的摆渡船!”
要不是船长的提醒,这个姑娘恐怕还会继续被蒙在鼓里。
从这一故事中不难看出犹太人对待陌生人的态度。世界太大,社会太复杂了,就算是智者也难免有失,何况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呢?所以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尤其是在跟陌生人交往,当陌生人大献殷情之时,更应严加提防。凡事都不能看表面,应该尽力从世故人情的角度出发,判断一件事是否合理,是否是一个骗局。这不仅是犹太人的告诫,也是这个社会本身所带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