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51—1855年,在这短短的4年中,李秀成以他自己的勇气和军事才能,由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一员难得的将领。李秀成镇守庐州成绩显著,不久,他又升为二十一检点,被任命到安徽太平府、和州一带驻守,像一道屏障一样横在天京上游,挡住了清军。
从1853年5月以后,由于太平军分战北伐和西征,天京以及附近的兵力大为削弱,以致经常受到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的威胁。1853年年底,被迫放弃扬州。1855年,形势更趋严重:5月,北伐军在山东茌平冯官屯最后覆没;8月,天京西翼要地芜湖失陷;11月,皖北重镇庐州失陷。幸好从1855年年初起,西征战场取得了九江—湖口之战的重大胜利,全线转入反攻,重新夺回了武汉及其周围地区,并挥师江西,开辟了广大地区。这就使天京当局有可能从西征前线抽调大军回援,以打破清军对天京的围困。
1856年年初,洪秀全、杨秀清从西征战场抽调兵力回救。1月下旬,各部齐集天京。由于镇江被困日久,形势紧急,故决定首行救援镇江。2月1日,李秀成(这时已升地官副丞相)、陈玉成等6丞相的部队,在燕王秦日纲率领下,从天京出发,东援镇江,遭到清军的顽强阻截,最后大家议定:由陈玉成率小队,乘坐小船,取道长江,冲破清军炮船的封锁,顺利进入镇江,后稍事休整,即调集船只,准备渡江,攻破江北大营。
4月2日,李秀成与秦日纲、陈玉成等自镇江渡至瓜洲,留周胜坤一军扼守仓头后路。4月3日拂晓,李秀成等率太平军对西线濒江的重要据点土桥发起猛烈进攻,清军因无戒备,纷纷溃逃。太平军突破西线土桥,乘胜猛进,连破朴树湾等地清军营盘。次日,太平军又大败清军于三汊河,累计共破敌营120余座。托明阿仅带数十骑,连夜逃往扬州东北的邵伯镇。5日,太平军乘扬州城防空虚,兵不血刃,再占扬州,迅速征集粮食,接济镇江、瓜洲的急需。
太平军进攻江北大营,原为接济镇江,本拟于完成任务后南渡,取道镇江由原路返回天京。可是,由于留守仓头的周胜坤一军于4月6日被清军打败,通向天京之路已被切断。17日,李秀成等放弃扬州西进,前队于16日攻占浦口,准备由此渡江南返。可是,就在当天,江南大营派出总兵张国梁率兵勇2400人由南岸石埠桥渡江,并攻占了浦口,27日攻占江浦,致使太平军由浦口南渡之路又被阻断。太平军只得东返瓜洲,在此休整20余日后,于5月27日南渡镇江,屯驻金山。
李秀成等返抵镇江之后,马上攻占黄泥洲,包围烟墩山清军营盘。6月1日,江苏巡抚吉尔杭阿自九华山大营率队抵烟墩山清营,被太平军围困不得出,自杀毙命,各军自乱,烟墩山6座清营即被攻破,清军纷纷逃回九华山大营。3日,太平军进逼九华山,清军因主帅败亡,军中无主,不战自溃,30余座营盘全部瓦解。4日,太平军转攻城东南清军京岘山大营,连日进击,步步为营,先以地道攻破了西路清营,接着转攻东路。由于总兵张国梁率援兵赶到,太平军交战不利。13日,李秀成等尽弃镇江城外各营垒,率部返回天京。
1856年6月13日,李秀成与陈玉成等自镇江返抵天京,驻营观音门、燕子矶一带。这时,东王杨秀清下令,要将清军江南大营攻破之后,方准入城。李秀成与陈玉成等自2月东援镇江,已与清军鏖战数月,将士已相当劳累,从局部情况看,本应进行休整。故太平军将士对东王进攻江南大营的作战命令不甚理解,甚至有的“将兵怒骂”。因此,李秀成便与陈玉成等两个丞相,进京向东王陈述,认为“向营久扎营坚,不能速战进攻”,不主张马上攻打江南大营。杨秀清听到这种主张,顿时大怒,说:“不奉令者斩!”李秀成等不敢再求,只得回营做进攻的准备。
进攻江南大营的战斗从6月17日开始。李秀成等担负的是从东北方向进攻江南大营东侧的任务。当时就由燕子矶向尧化门逼近。“次日,张国梁已由丹徒返回孝陵卫,是早引军与我迎战,自辰至巳,两军并交,张军败阵,天朝之军倾力追赶……我等移营重困尧化门清营。次日,张国梁复领马步前来,两家立阵相迎,各出门旗答话。步战汉兵,马战满兵,两交并战,自辰至午,得翼王(石达开)带曾锦谦、张遂谋等引军到步助战。清军满兵马军先败,次即向、张所领汉军亦败也。是日向、张所救尧化门未能,白军败阵,后被我四面追临,当即攻破孝陵卫满、汉营寨廿余个,独剩向帅左右数营。”(《李秀成自述》语)李秀成所担负的这一路,是主攻方向,所以遇到张国梁所部的顽抗,打得比较激烈。
与此同时,其他方向的太平军也一齐出击,集中兵力,多路分进合击,终于攻破了清军苦心经营3年的江南大营,取得了辉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