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铁骨铮铮
7831600000039

第39章 声东击西,二破江南大营

1859年4月,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由香港抵天京,颇为洪秀全所器重,不久即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撰写了《资政新篇》等著作,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使太平天国的领导力量有了某种程度的加强。但洪仁玕的被重用,引起了一些“老兄弟”的不满。洪秀全便加封前军主将陈玉成为英王,加封李秀成为忠王,使这一矛盾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再说清军江南大营自1856年被攻破后,于1858年年初复建,统帅为和春,张国梁帮办军务,是年冬于天京城外挖掘长壕,“自城北之上元门,至西路之三汊河、乐心寺江干止,共长一百三四十里,大小营盘一百三十余座,兵勇约四万有奇”。大营设在沧波、高桥门之间。

为了打破清军对天京的包围,李秀成一再向洪秀全强奏,要求率军离开浦口,设法攻打江南大营,以解天京之围。这一要求最后得到了洪秀全的应允。关于如何解围问题,李秀成建议:率部“伪装缨帽号衣,一路潜入杭、湖二处”,攻敌之所必救,以吸引和调动江南大营清军;当出现上述情况时,立即放弃浙江杭州和湖州(今吴兴),由小路回师天京,围攻江南大营。而英王陈玉成,则在皖北实施佯攻,以掩护江南之作战行动。整个作战由李秀成负责组织实施。洪秀全同意了。

1860年3月11日,李秀成所率精兵进至杭州城外。当时杭州城除满营外,仅有兵勇2800余名。19日太平军轰塌清波门城垣,由1350人组成的先锋队立即冲入城内,攻占杭州,杀死浙江巡抚罗遵殿等多人。唯杭州将军瑞昌等踞守的满城,未能攻下。

江南大营统帅和春得知太平军入浙,立即派总兵张玉良等率兵由六合往援。咸丰帝深恐失掉浙江这个财赋之区,严令和春增调劲旅赴浙。和春只得遵旨加拨援兵,前后共抽调了13000人,统归张玉良率领。太平军攻陷杭州4天之后,张玉良所率援兵才到达杭州城外。

李秀成见调动江南大营清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于在城内遍插旗帜以为疑兵,连夜撤出杭州,率军疾驰北返,沿路攻占了江苏高淳、溧水、溧阳、句容等地。

当李秀成率军回师天京之际,在皖北执行佯攻任务的陈玉成、吴如孝等率军由全椒南下,于4月底渡江,经江宁镇抵板桥、善桥一带。

4月底,各路太平军抵达天京外围,众达十余万人,在扫清清军外围据点后,随即准备总攻江南大营。总攻部署是:李世贤部自北门洪山、燕子矶,李秀成部自尧化门,刘官芳、陈坤书部自高桥门,杨辅清部自雨花台,陈玉成部自善桥方向,五路并进。天京城内的太平军则由城内出击,配合援军夹攻清军。

5月2日,太平军发起总攻。是日天气晴朗,但从当晚开始降雨,连日不止,太平军冒雨连续进攻。

5月4日,陈玉成部于上河镇、毛公渡一带搭造浮桥数道,进攻清军的外墙。城内太平军见外援已到,也纷纷出击,抛掷的火罐落入清副将雷安邦的营内,引起火药轰发,清军纷纷外逃,一时人声鼎沸,乱作一团,附近清营闻之,也纷纷撤出营外;外地逃来的难民见清兵溃退,也扶老携幼号哭道旁,一片混乱。城内城外的太平军乘着敌人的混乱,加强攻势,半日之内,大营西半部的50余座营垒全行攻破。总兵黄靖、副将马登富、雷安邦等均被击毙。张国梁闻西路有变,便赶来救援,见营盘已失,西部防线已溃,只得从原路退回,破坏了上方桥,准备固守大营东北半壁。太平军突破敌西南长壕,内外会师,重围已解,士气更高。

这时清军兵勇大半溃逃,大营势危,幕僚们建议暂退镇江,但和春不许,说:“今上方桥以南既为贼有,我军驻扎小水关,地面不宽,守之尚易,即可进剿,何必退往镇江”,“如贼来扑我,唯有一死而已,不必多言”。

未几,太平军已攻至孝陵卫街口,钟山南麓也到处起火,幕僚们才把和春唤醒,穿衣上马出营,狼狈逃奔,于6日晨至石埠桥,搭江船逃往镇江。围困天京两年多的江南大营,又被摧毁。太平军缴获了大量的枪炮、火药、铅子,以及白银十余万两。

二破江南大营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成功、最典型的一个战役;是由洪仁开、李秀成周密组织的一个完整而巧妙的计划,确是太平军的“得意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