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7849900000025

第25章 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如前所说,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家组织等。

国际旧秩序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无权地位的情况下,由少数大国按照发达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建立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没有根本改变。国际旧秩序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剥削掠夺为基本特征。它包括国际政治旧秩序和国际经济旧秩序。

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具体表现是:在国际关系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大国、强国倚仗优势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炮舰政策”,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干涉别国内政,践踏他国主权,追求控制、支配其他国家的权力。它的实质是维护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具体表现是: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不等价交换;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不平等地位;以及技术转让中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等。它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最早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并为此进行了长期的斗争。20世纪50年代,万隆会议与会国提出建立和平合作的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1964年77国集团首先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目标。同年10月,第二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布要“为建立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序贡献力量”。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第一次提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概念。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中国明确地提出既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也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江泽民1997年4月23日在俄罗斯国家杜马的演讲。节选)。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类区域性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力量进一步增强。要相互尊重与平等互利,不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要对话与合作,不要对抗与冲突,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科学地分析国际局势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及时提出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个高瞻远瞩、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我们愿同各国政治家一道,为推动这种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而共同努力。

这种国际新秩序,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这些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而且在实践中行之有效,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

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别国无权干涉。世界是多样化的,也是多姿多彩的。各国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异不应是发展正常国家关系的障碍,而应成为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在国际交往中决不允许把自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的国家。

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

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分歧或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通过对话协商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通过多边、双边协调合作逐步解决彼此间的矛盾和问题。

这种国际新秩序,主张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反对经济贸易交往中的不平等现象和各种歧视性政策与做法;更不允许动辄对别国进行所谓经济制裁。

2003年5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阐述了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看法。胡锦涛在题为“世代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的演讲中说,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5项主张。

——应该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不仅有权自主地决定本国事务,而且有权平等地参与决定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只有遵循平等协商、友好合作的民主精神,才能有效地扩大各国的共识,深化共同利益,应对共同挑战,实现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应该维护和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世界各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信仰和价值观。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基本特征。多样性意味着差异,差异需要交流,交流促进发展。各种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丰富和发展,将使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应该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武力不能缔造和平,强权不能确保安全。只有增进互信,平等协商,广泛合作,才能实现普遍而持久的安全。

——应该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社会在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创造出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贫富愈加悬殊、南北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趋利避害,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均衡、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是各国共同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要求。

——应该尊重和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重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任何其他国际组织可以替代。《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处理当今国际事务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应该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从上面中国领导人的演讲可以看出中国关于新秩序的主张的特点: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能够接受和行之有效的原则;它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②国际新秩序主要是政治新秩序、经济新秩序两个方面。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有:各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各国有权参与处理国际经济事务;发达国家应尊重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要,在提供援助时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在商品、贸易、资金、债务、货币、金融等主要领域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内容有: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的讨论与解决;各国有权根据各自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互相尊重国家领土完整和边界不可侵犯的原则;国家之间发生争端应当通过和平方式合理解决,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相辅相成,密切关联,缺一不可。③应当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使其成为未来国际新秩序的有效的控制机构。

中国希望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在国际上的反映和反应是什么呢?和平共处是一种对国际关系过去、现状、未来和平的理想假设,从而推论出的促进世界发展的政策和策略?还是中国一厢情愿地希望与处于丛林法则中彼此冲突与竞争的世界各国和平共处?

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来看看世界其他国家或集团的主张:

美国总统老布什于1991年4月13日在亚拉巴马州马克斯韦尔空军基地发表了有关美国设想的世界新秩序的初步讲话。他提出的“世界新秩序”有4项原则:①和平解决争端;②团结一致反对侵略;③削减和控制武器;④公正对待所有民族。

“9·11事件”后美国新保守主义者们提出的建立新秩序的主张有所变化:确立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导地位;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模式,推行全球资本主义化;强调西方盟国的“伙伴关系”,加强对西方联盟的协调,共同分担责任和行使权力;利用联合国等国家和地区组织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建立以美国的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家安全机构。

而欧洲、日本谋求建立的国际秩序有5条:①要积极地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作贡献。②同美国目的一致的是要建立基于西方价值观念以及民主、人权和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国际新秩序,建立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对各国旨在实现民主化的改革提供援助。③确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全球式的开放经济体制。④认真解决地球环境和毒品等世界所面临的新课题。⑤确立国际协调的原则,排除狭隘的国家主义,反对美国独霸的一极天下,要求在国际新秩序中分享领导权。

世界新秩序,进而世界新格局,按谁的标准去设计?

本书的回答是:东西方文化相互竞争、互相渗透过程中的最后胜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