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化的疑问,最基本的是: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观念还是现实?全球化等于经济全球化吗?
关于中国和全球化的疑问,也有:中国为什么只谈经济全球化?中国怎么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更广泛意义的全球化?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地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人力、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后来则扩大为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等现象,这一过程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
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了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并且带来了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以从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等十个方面表现出来。
全球化是基于国际化并通过国际化而逐渐实现的,亦即全球化开始于国家间的频繁交往,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竞争、跨越疆域的资源掠夺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地理大发现、商业化、工业化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自由主义是全球化轮番扛起的旗帜,全球化在全球凯歌行进。
全球化的对立者是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直接对抗全球化的是“反全球化组织运动”。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欢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有选择地参与全球化。
全球化具有巨大的塑造、同化的力量,因此遭遇主权、民粹和部分宗教的排斥和抵触。
什么是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Populism,又译为“平民主义”)是一种人民不满现状的意识形态,民粹主义者往往认为精英阶级所代表的统治团体,既腐化又堕落,因此宁愿要人民相信自己,也不愿相信这套制度,所以民粹主要的特质就是对政府的怨怼。民粹主义最初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北美和东欧同时兴起。19世纪末,美国西南部农民试图控制当地政府的激进主义行为,俄国知识分子和东欧农民对平均地权的强烈要求被认为是第一代民粹主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民粹主义的旋风差不多刮遍了世界五大洲,它成了一个游荡于世界的幽灵,从西欧到南美,从西亚到北非。拉丁美洲庇隆和阿连德等人领导的民族复兴运动则被视为第二代民粹主义复兴的象征。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民粹主义再度在东西两半球,尤其在东欧和北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而形成民粹主义的第三次高潮。
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力量;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是便于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
民粹主义从其历史发展上呈现出四种形态。
第一,民粹主义是指19世纪最后20年期间在北美南部和西部农业地区出现的激进运动。它主要表达了美国乡村中占主导地位的独立农场主(他们并不是农民)的要求,反映了他们对经济权力特别是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大的土地投机商和铁路公司的怀疑。他们还关心财政政策特别是货币改革的问题,要求有铸造银币的自由以防止农产品价格下跌。
第二,民粹主义萌芽于19世纪40、50年代的俄国,俄国的民粹主义运动受到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思想的启发,其策略则来自拉甫罗夫、巴枯宁和特卡乔夫的思想。这些首先充分反映在“到民间去”的运动中,后来又反映在19世纪70年代的争取“土地和自由”的运动中,19世纪80年代的“民意党”运动则使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时,沙皇俄国已经腐朽不堪,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西欧资本主义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内在矛盾。民粹派的思想先驱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寻找俄国的出路,提出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它的中心思想是实现非资本主义的发展,认为俄国可以而且应当越过资本主义阶段而依靠农民公社和小商品生产的力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平均主义的、民主的社会;它反对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列宁从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把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看作是小生产者特别是农民对资本主义的反抗,把民粹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归结为经济浪漫主义,归结为一种向后看的、小资产阶级的乌托邦。
第三,民粹主义一词是指拉美一些国家的意识形态,在这些国家中,民粹主义是弱小的本地资产阶级用以同各从属阶级结成反农业寡头联盟的政治战略,其条件是为促进工业化而不让这些从属阶级发挥独立的作用。这种做法从意识形态上说,是同以农业运动为基础、反对国家统治力量的民粹主义的思想意识相对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拉美民粹主义的范例是瓦加斯及其后继者领导下的巴西的民粹主义和阿根廷的庇隆主义。
第四,我们也可以认为民粹主义是指一种国家意识形态,但却是一个信奉类似于俄国民粹派的关于社会和民族发展观点的意识形态。奉行这种民族发展方式的(迄今)最突出也是最一贯的例子,便是坦桑尼亚,它追求一种以农村为基础的小规模发展战略,避免大规模的工业,至少在口头上鼓吹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然而,由于置身于世界资本主义的网络中,它发现很难完全摆脱资本规律的支配和无视这些规律而造成的不利后果。
民粹主义表面上以人民为核心,但实际上是最缺乏公民个人尊严与基本权利的观念。民粹主义者崇拜的是“人民”,但他们崇拜的是作为一个抽象整体的“人民”,而对组成“人民”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却持一种极为蔑视的态度。民粹主义者反对权威,但他们又容不得“旁观者”。俄国民粹派当年有句名言:“谁不和我们在一起,谁就是反对我们;谁反对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敌人;而对敌人就应该应用一切手段加以消灭。”
全球化是一个进程,远远还没有结束。
在两极格局情况下,意识形态分两支,国际体系也由两部分组合起来。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也主要在两个系统各自循环交流。从政治军事领域看是“北约”与“华约”的对立;从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看是国际货币基金、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等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社会主义的“经互会”分立与相对独立的内部循环。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国际化(社会主义阵营的共产党唱“国际歌”,倡导“国际主义”),或者小范围的全球化,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全球化。
中国人对它有比较多的谈论,开始于苏东剧变、冷战结束后。从意识形态原因看,冷战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期阶段,根据列宁的论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瓜分世界完毕,又迫不得已相互竞争的发展阶段。而资本主义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追求自由、平等的民主宪政,本身就选择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对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苏联解体后大旗不再,中国选择了“韬光养晦”战略(被一些小国称之为“藏头缩尾的不当头”),把原来导致全球对峙的意识形态之一共产主义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于是和世界不争论、不对立,从而也不对抗了。
近2/3的欧盟公民赞成全球化。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基本态势看,冷战结束意味着美国及其资本主义的盟国“一枝独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在全球无可匹敌,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咄咄逼人的进攻架势(连巨大的苏联都被撬翻、自由化掉了,还有哪一个国家敢站出来说话?像那些幼稚的人期待的那样——中国可以说不?)。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全球只剩下一个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中国也只能面对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开始真正意义的全球化。这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中国开始融入到国际社会”。
在主权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体的情况下,各国虽然需要积极面对来自世界上风行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不稳定的影响,但是,对经济融合、科技交流总体上是持欢迎态度,中国也不例外,所以,中国愿意认为,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在此过程中,坚持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和相互融合的过程。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美国化”,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世界经济的美国化。较多的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无论怎样,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根源于世界各国交往并相互依存。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出现而出现的。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在全球市场分割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和自由化贸易不等于经济全球化。只有在各国之间广泛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国家间的孤立发展状态,从而最终形成广泛的、深厚的世界经济联系。任何国家和地区,一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都必然深受来自世界市场的各种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锐不可当,其表现是:一是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①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②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③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④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⑤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为标志。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是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四是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超额的利润。
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承担者。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通讯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等为主体的现代高技术群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人流,使相隔数千里、甚至上万里的世界瞬间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人际、组织、民族、国家间交往的时空,为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交通工具和手段。
2.资本主义经济追求利润至上。发达国家的商品、资本的过剩和技术的超前与其资源、能源、市场、廉价劳动力缺乏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事实上,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国际化趋势一直是在逐渐发展着的,大体经历了商品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三个阶段。而经济全球化只是这种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变和飞跃。跨国公司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由于它们拥有雄厚的技术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世界科学技术的创新有90%被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和资金资源,储存有大量的过剩商品,加之受到本国、本地区生产资源、消费市场和有限廉价劳动力的限制,这就迫使他们要进行商品、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尽管这种输出客观上促进了输入国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但其主观动机则是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为目的的。因此,在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提倡者和推动者。
3.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上的差距,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不得不投入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去,这是客观上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又一内在动因。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后半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科学技术、生产力、经济和社会整体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缩小这一差距,便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以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发展本国的经济。此举产生了显著的效果,70年代到80年代发展起来的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就是最明显的例证。正是基于这些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才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潮流,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使自己国家的经济尽快地、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才能不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当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这种或积极顺应或消极顺应的举措表明实际上其已被纳入到或接近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
上述三个原因的核心动力是资本在全球追求利润最大化。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同时存在。其正面因素是:①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③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④促进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⑤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减少冲突。
其负面效应是:①现行的全球经济运行规则不尽合理,大多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利益分配不均衡。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②经济全球化必然对国家主权、经济制度以及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
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一定是只有收益吗?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2004年发表专栏作家卢·多布斯的题为《美国沦落为一个严重依赖他国的国家》的文章,分析了美国政府不愿意正视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政策,正使处于鼎盛时期的美国走向经济和政治实力衰弱,并使美国在外部力量面前显得史无前例的脆弱。
文章认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在能源、资本甚至劳动力方面对其他国家越来越依赖,使其变得更加脆弱不堪。不论愿意与否,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已成为这个世界铁的现实,而美国的决策者们却还对此全然没有理解,更不用说正视。政府的政策正使处于鼎盛时期的美国走向经济和政治实力衰弱。这些政策还使美国在外部力量面前显得史无前例的脆弱,将来很可能无法对这些外部力量实施控制。美国过去从来没有实行过这些必然造成严重依赖性和脆弱性的政策。
美国严重依赖世界其他国家为其提供能源。自1970年以来,美国石油产品的进口量增长了200%,仅从波斯湾地区进口的原油就占美国原油进口总量的近1/5.此外,石油净进口量占石油需求量的比重大幅增加,2001年占55%,到2025年将占69%。然而,由于美国的政党完全从党派观点而非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国内石油生产和储备问题,这使美国在为满足自身能源需求、减少对外国依赖方面无所作为。
同时,美国对外国的依赖已完全超出了能源范畴。有关美国对外国依赖性的一个最令人震惊的例证就是美国的贸易赤字。美国仅在2003年对日本和中国的贸易赤字总计就大约为1900亿美元。此外,有近50%的美国长期国库券现在掌握在亚洲人手里。马里兰大学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教授彼得·莫里奇说,外国所掌握的美国债券的数量不断增加,这给美国造成的损失十分危险,并导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慢,而非越来越快。
总体而言,美国依赖全球化并走上了一条远离自力更生的道路,而其政府和民主、共和两党不愿正视美国日益加深的对他国依赖,应该引起所有美国人的忧虑。
但是,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
中国积极应对全球化浪潮,主要的措施就是积极推进“复关”和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适应国际规则的国内经济制度。
从1986年中国开始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到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间经过了长达15年的谈判。
焦点和交锋在谈判桌上,问题却集中在中国经济体制在多大程度上改革成了“市场经济”,承认并执行国际通行的规则。
在谈判的最艰难关头,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战略性的决策,使得从21世纪初,中国一步跨进了国际社会。
从此,中国开始修订行政管理、经济制度、法律条款等方面的规范,与世界“接轨”,在倾销与反倾销、贸易壁垒、制裁与反制裁、保守主义的斗争中逐渐熟悉了全球化的规则,在金融、知识产权、资源等领域的竞争与合作中取得收益,并担负起一个发展中大国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