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7851300000206

第206章 伍中豪

伍中豪(1903—1930),名昭茀。湖南耒阳伍家村人。其父系清末秀才。3岁丧父,受母教识字、学习诗文,后入县立第一高小读书。1920年毕业于长沙岳云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

伍中豪志向非凡,一身正气。在李大钊直接教诲下,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在北京大学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时任北大文科代理学长的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反对新文化运动,还跑到故宫向宣统皇帝磕头称臣。伍中豪奋笔疾书,痛斥胡适是“用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用革命手段解决中国社会政治问题。是资产阶级用利禄收买了的可怜的应声虫,是封建主义的贤臣,是帝国主义的奴才!”

1922年冬,伍中豪回到耒阳,与刘泰等人筹建了耒阳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发展团员60多人。1923年冬,伍中豪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转为共产党员。

1925年,经党组织批准,伍中豪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与后来随朱德上井冈山的林彪是同班同学。1926年5月,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军事教官,并结识了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的毛泽东,并结为知己,还认识了赫赫有名的周恩来、恽代英、彭湃等。

1926年7月,伍中豪参加北伐,随军进入湖南,被中共派回地方工作,任耒阳县团防局长、农军独立团团长。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及开辟中央苏区的斗争中,伍中豪英勇善战,战功赫赫,成长为红军高级将领。是毛泽东在军事上的得力助手,与林彪、黄公略并称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的“三骁将”。1930年10月初,在江西安福县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

“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这首诗作于1929年5月,是伍中豪生前的铮铮誓言,也是伍中豪壮烈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围城打伏击”的作战方式在中共的革命战争历史中被复制了无数次,“三大战役”对此都有发挥;“时东时西,时分时合”,这是中共处于逆境时的灵丹妙药,长征的基本思想与它也有渊源。

§§第十八章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