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孝经》中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但到了具体的行为上,“孝”该如何体现?难道仅仅是给父母提供丰裕的物质生活吗?不是!为人子女者,赡养父母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全部,孝的内涵是广阔的,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狭隘。
修身养性,养德润身,正是孝的体现。要知道,一个修身养性之人,会给父母带来恒久的幸福和安宁。反之,哪怕一个人得到了一时的利益,时间久了也会因其不良的行为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灾害。所以,一个人内在的品性修为,远比表面上的行为表现重要。
何为孝?现在很多人一提起“孝”,不期然的就会想起“光宗耀祖”。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孔子曾对此做过精辟的概述,珍惜自己的身体生命,是孝的开始;修身遵从道义,名扬后世,使父母荣耀,是孝的终极。可是大家只看到了“扬名于后世”,却忽视了“立身行道”。想想如果没有“立身行道”的积累,又怎么会有“扬名于后世”的荣耀呢?
在人类道德水平普遍比较高的时候,扬名后世的都是有德之士,“扬名于后世”是“立身行道”的必然结果,却不是做人的目地,“孝”是通过“立身行道”表现的;当人类道德开始下滑的时候,“扬名于后世”变成了目地,于是就有了不择手段向上爬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只会让祖宗蒙羞,又如何成为孝子呢?其实,孝是通过修身实现的,只有修己身,身正才能名扬。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爱、善良之心对人。孔子要求学生们实践“仁道”,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孝。可见孝是仁道的出发点,是人生的第一步。事实上,任何人的道德修养、伦理观念的形成,无不是从孝开始的。现实中凡孝子,绝大多数具有仁爱之心,论人品,大都是好人,做官,大都是好官,不贪不腐,真心为民。但是,仁是一个大的概念范围,那么,该如何做到“仁”道,如何实现孝道呢?孔子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仁道思想的具体化。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孝道”为基础的。离开了“孝道”背景乱言一通,必然得不出一个真实的结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的《论语·卫灵公十五》。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凡事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自己希望如何,其实对方心里也会希望这样;如果自己不喜欢别人怎样对待自己,那么就不要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别人;自己若希望能获取利益,就要先帮别人获取利益。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推及他人,做到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
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立立人”的最佳典范。大禹刚刚结婚,恰巧接到了治水任务。当他想到多少人会被水淹死时,其心情就像是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难受、痛苦。于是他便告别妻子,率众人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次路过家门都没进去看看。在经过13年的艰苦奋战后,大禹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从此消除了水患,也完成了流传千古的丰功伟业。
到了战国之时,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了大禹治水之事,他得意忘形地说:“如果当时换我来治水的话,一定能比大禹做得更出色,而且还用不了那么久的时间。”孟子问:“你有良策?”白圭说:“只要把洪水引入到邻近的国家去不就行了吗,省时又省力。”孟子毫不留情地说:“你错了!当你把水引到邻国之时,那么邻国就会成为聚水的地方,如果洪水倒流,那将造成更大的灾难。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大禹不辞辛劳地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这样既消除了自己国家人民的灾难,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难。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值得世人效仿。其中的道理更是现代人所应学习的,对日后走向社会与人相处必有大益。因为在与人相处时,只有真诚才能换取真心。当你不公平地对待他人时,也终将会受到他人同样的待遇。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中不难看出,白圭一心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考虑,这种“己所不欲,就施于人”的错误观念,最终会害人害己。正所谓“种什么因,收什么果”。如果你想结交宽容、仁爱之人,自己就必先成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