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三月,汉军主将刘縯率十万主力部队,兵分三路,进击昆阳(今河南叶县)、宛城和新野。
刘秀、王凤和王常等部相继攻占颍川郡的昆阳、定陵(今河南舞阳)、郾县(今河南郾城),势如破竹;并在三个县城夺得了数十万斛粮食,转送至宛城外围,支援攻城的汉军主力。刘縯率大军围困宛城长达数月,城中粮尽,人相食之。这时棘阳县令岑彭弃暗投明,劝说宛城守军投降,宛城不战而下。此外,新野的官兵也慑于刘縯的兵威,举城而降。
王莽终于看清四方叛乱的主要威胁来自何方,就在汉兵围攻宛城之际,王莽让司空王邑驰赴洛阳,命令各州郡选派精兵,由牧守亲自率领,汇集在司徒王寻和王邑的麾下,人数多达42万,号称百万大军。王莽又召集天下精通兵法者63家,随军担任军师,谋划战略,训练兵士。其余在道赶赴的部队更是旌旗飘扬,辎重如山,千里不绝,声势浩大。王莽仍嫌不足,又物色了一个身高一丈、腰粗十围的大汉担任垒尉,以壮军威;另外让人捕捉了一批虎、豹、象、犀牛等猛兽关在笼里,准备在战场上放出来吓唬和吞噬汉军。安排停当,王莽这才感到满意,有这样强大的军队,剿灭反叛者该是不成问题了。
五月,王寻、王邑率领大军南出颍川,与严尤、陈茂的部队会合,军容锐振,秦汉以来出兵之盛,未尝过之。起义军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这时双方兵力的悬殊令人心惊。汉兵十万主力已随刘縯进攻宛城,而昆阳周围的各部汉兵都不过数千人,形势十分危急。刘秀率领的数千汉兵在颍水边的阳关聚与官兵相遇,王寻、王邑兵盛,汉兵诸将不战而走,刘秀只得急驰昆阳。邻近地区的汉兵各部也收缩入城,共有八九千人。面对数十万官兵的进逼,不少汉兵将领惊慌失措,往日威风荡然无存,心中所念,尽是妻子财物,都想放弃昆阳,分散行动,各归自己的地盘据守。
争论不休之际,刘秀正色道:“今兵马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便可立功;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既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在乎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吗?”在座的众将顿时被激怒,说道:“刘将军何敢如是!”刘秀也不加辩解,从容一笑,起身而去。
这时探骑来报,王邑的大军已经到达昆阳城北,军旗数十里,不见其尾。汉兵诸将大惊失色,顿时不知所措,这才想起刘秀足智多谋,当有应变之计,于是又和颜悦色请回了刘秀:“请刘将军计之。”刘秀见时机已到,遂从容说出心中计谋:由王凤、王常率领昆阳汉兵死守,由刘秀突围出城,火速向附近的汉兵求援,里应外合,击溃城外的官兵。这一大胆的冒险行动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计划,而招集外围汉军以解昆阳之围,刘秀又是最佳人选。诸将纷纷赞同,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年轻的刘秀身上。
当夜,刘秀、李轶和骠骑大将军宗佻等十三骑从昆阳南门出发,向定陵、郾县的汉军驻地飞驰而去。就在刘秀去后不久,昆阳城被官兵围得水泄不通。生死关头,刘秀又一次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十三人到达定陵、郾县之后,立即与各部汉军商议救围之策。但大多数将领贪恋财物,只想守住自己的营盘,不愿出兵。刘秀强忍心中的蔑视和愤怒,好言相劝:“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命都危险,还谈什么财物?”为鼓舞士气,刘秀又表示自己愿作援军先锋。刘秀兄弟在汉兵中的威信,素为人知的谋识,顾全大局的气度,终于使各部将领同意出兵,援救昆阳。
十万官兵围住了小小的昆阳城后,王邑、王寻与严尤在主攻目标的选择上发生了争执。严尤熟知兵法,认为昆阳城小而坚,不易攻取;“今称帝者在宛城,如向宛城急速进兵,敌人必然奔走;宛下的敌兵一旦溃败,昆阳自然就会投降”。实为一箭双雕的上策。但王邑却傲慢地说道:“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非所以示威也。当先屠此城,喋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邪!”
于是官军围困昆阳数十圈,列下数百营帐,旗帜蔽野,尘埃连天,高大的云车高达十余丈,金鼓之声闻于数十里外。官兵在城墙边挖掘地道的同时,又用大型冲车撞击城门。汉军凭借城墙拼死抵抗,伤亡惨重。官军又排列了大批弓箭手在高层云车上向城内射箭,矢下如雨。城中士卒稍不小心就被射中,多有死伤,他们外出汲水也要头顶门板,伏身而行,才可免于矢石。昆阳守军已陷入生死存亡之际。
在官兵的凌厉攻势下,汉军终于难以支撑,绝望之中,王凤等人向官军求降。但王邑为了实现他“喋血而进,前歌后舞”的目标,竟不许受降。他认为胜利就在眼前,决不能轻饶了城中的汉军。这时严尤再次谏道:用兵之法,以不战而屈敌为上策,围城可以网开一面,让昆阳城中的汉军逃出若干,攻宛的汉军必然闻风丧胆,这样就可以轻取二城。王邑依然不听,他念念不忘的还是15年前因未能生擒反叛者翟义而受到王莽责骂的遗憾。这次他誓要全歼汉军,以发泄心中的仇恨,他觉得网开一面的想法实在太仁慈了。
六月己卯朔,刘秀率领援军赶到昆阳城外。他率领千余步骑作为前锋,距大军四五里,向昆阳单刀直进。弓在弦上,气氛异常紧张。围困昆阳的王邑、王寻闻讯,立刻派出数千兵马出阵迎战。刘秀深知此役关系重大,自己肩负的重任直接关系数万人的生死,他不断地鼓舞士气,准备向官兵冲锋。
这一仗是死里求生。两军相接,刘秀策马挥兵搏击,身先士卒,来往冲杀,势不可挡。顷刻之间,死在他剑下的敌兵多达数十人,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引兵跟进的各营将士已摆开阵脚,观战的诸将不由惊叹:“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见敌人兵锋已挫,刘秀再一次指挥冲锋,官兵稍稍退却。这时汉兵诸将也按捺不住,纷纷指挥兵众进击,又斩敌数百上千人。连战几个回合,汉兵都取得了胜利,顿时士气昂扬,懦者思奋,胆气益壮。刘秀的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奋和快乐。
在短暂的休兵间隙,刘秀又生一计。虽然他并不知道汉军已在三天前占领宛城,刘秀却派使者向昆阳守军送去一封急信,声称宛城已被攻下,汉军主力正向昆阳开来。刘秀又令信使故意让信件掉落城下,被官兵拾获。这一计果然生效,消息在敌军中引起了震动,官军见信后士气大挫。刘秀当即组织三千骑兵,从城西进攻官军的中坚。刚愎自用的王邑命令各营原地驻扎,无令不得妄动,自己亲率数千人马前来迎战。
刘秀看准时机,命令骑兵部队奋勇突击。刚一交兵,官军就已招架不住,而其他各营见状又不敢擅自相救,坐视王邑的兵马一营一营地被消灭。不久,汉军便以强大的攻势冲破了官兵的中军阵脚,将士们无不以一当十,所向披靡,只见官兵的血肉之躯在刀光剑影中纷纷倒入血泊,主帅王寻也在乱军之中被杀。昆阳城中的汉兵乘势一举杀出,金鼓齐鸣,声震天地。官兵顿时大溃,奔走之间相互践踏,伏尸几十里。许是上苍也为人间的大战所感染,这时下起雷霆大雨,狂风呼啸,掀起屋瓦,飞沙走石。瓢泼大雨又使滢水暴涨,湍急的水流咆哮不止。官兵带来的那些猛兽也惊恐万状地吼叫不已,四处奔散,整个战场陷入了无比的恐怖之中。官兵在汉军的掩杀之下纷纷跳水渡河,相互撕扯,又有数万人淹死在河中。一支40万人的部队全线崩溃,士卒逃散,死伤无数。王邑、严尤落荒而走,侥幸保住性命。
汉兵尽获官兵辎重,不可胜数,连月搬运也未能全部处理,只得焚毁多余物资。旬月之间,天下大势急剧变化,更始集团与新莽政权的武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纷纷攻杀地方牧守,自称将军,接受更始诏命,采用汉朝年号,关中为之震惊。
刘秀在昆阳大战中显示了过人的胆略和军事才华。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刘秀以一偏将的身份,从容运筹昆阳内外战事,其处变不惊的勇气令人赞叹。他能在紧急关头顾全大局,扬长避短,消除汉军的畏惧情绪和流寇心理,并凭借他过人的用兵智慧,运用灵活的战术战略,里应外合,以少胜多,打败强敌,取得大决战的胜利,创造了难以想象的奇迹,直接促成天下形势的巨变。尤其令人振奋之举,是刘秀在强敌面前舍生忘死,身先士卒,不避矢石,显示了超人的无畏和奋勇,为天下草莽所无法企及。整个战役的胜利,皆与刘秀临危不乱的气度和出色的军事策略息息相关,刘秀亦由此获得天下英雄的关注。
昆阳大战之后,王莽的军队主力所剩无几,其政权已处土崩瓦解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