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廉政箴言900句
8020200000056

第56章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古往今来,选才任贤,是防止腐败的上策,国政兴衰的关键。

在中国历史上,从周初诸诰开始,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贤人在治政中的重要作用,贤人在廉政建设中举足轻重。《尚书·大诰》中记载:“爽邦由哲。”孔子提出:“善人为邦百年。”《墨子》一开篇就论述人才的重要。“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那么,贤才的标准是什么呢?先贤早就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是德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凭借,德是才的灵魂和根基。所以墨子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清正廉明”、“吏治清廉”一直被视作从政者的主要行为规范和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战国时期的韩非就提出:“人主以其清洁也进之,以其不适左右也退之,以其公正也誉之,以其不听从也废之。”《周礼·天官冢宰》中关于如何考察官吏的政绩,有六条标准:“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六条标准都离不开一个“廉”字,体现出“廉”为做官之本和考察之要的基本精神。在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中,“廉洁”、“廉平”、“廉正”、“廉直”、“廉谨”也是主要的道德准则。

781.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原典”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学》)

“注译”全句译意为:执政治国的关键,是任用贤才。如果所任用的人不是贤才,就很难治理好国家政事。

“品读”这是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的训示。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英明君主,在用人上他很注重选贤任能。正是他任用了一批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虞世南等贤才,才开创了光照史册的“贞观之治”。

782.爽邦由哲

“原典”爽邦由哲。(战国《尚书·大诰》)

“注译”爽:明,清明;邦:国;由:凭,靠;哲:哲人,指明智的人。全句译意为:国家政治清明,要靠明智的人。

“品读”国以人兴,政以才治,政治清明要靠选贤任能。这是《尚书》的一个重要内容。“爽邦由哲”,是周公的一句诰词。当时,周武王灭商两年后病死,成王年幼继位,武王的同母弟周公摄政王位,代行国事。管叔、蔡叔和霍叔疑忌周公,造谣说周公要谋害成王。纣王之子武庚亦阴谋起兵反叛周朝。在国势维艰之中,周公召集各诸侯国国君和大臣们训话,说国家政治要清明要靠明智的人,要大家忠诚于周天子,共同平息叛乱,巩固周朝政权。《尚书》中提出的贤人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更加凸显出这一真知灼见的深邃和重要。

783.政在择人

“原典”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

“注译”务三而已:致力于三件事罢了;择人:选拔人才;因民:顺应百姓;从时:遵从时令。全句译意为:治理国家政事不能不慎重呀。这无非是致力于三件事罢了:第一叫做选拔人才,第二叫做顺应百姓,第三叫做遵从时令。

“品读”贤才是治国安邦的栋梁。为政以得人为先。春秋战国时期鲁昭公七年四月发生日食,晋平公向士文伯咨询灾异情况,士文伯趁机把它归结到政事的治理上,说国家没有善政,不任用贤人,那就会在日月的灾害中自取殃祸,要进一步治理国家必须择人、因民和从时三个方面,可谓治政精要。孔子说:“政在选臣。”(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在孔子的心目中,“选臣”是治政的关键。

784.舜有臣五人天下治

“原典”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春秋《论语·泰伯》)

“注译”臣五人:传说舜有五位贤臣:禹、稷、契、皋陶、伯益;乱:《说文》:“乱,治也。”乱臣:治理之臣;乱臣十人:周公旦、召公奭(shì示)、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另一名是邑姜(武王夫人,专管内务);唐虞:即远古两个部落的名称陶唐氏和有虞氏,尧、舜分别为他们的酋长,故称唐尧、虞舜。全句译意为:舜有五位贤臣,就把天下治理好。周武王说:“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大臣。”孔子因此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之间,以及周武王时期,人才最盛。武王的十位能臣中有一人是妇女,是主内的,实际只有九位大臣罢了。”

“品读”《论语·泰伯》阐述的是一条重要的政治原则:人才对治乱有决定性意义。舜有贤臣五人便可大治天下,周武王有贤臣十人便灭了商纣,为“成康之世”奠定了基础。但德才兼备的人很难找,一个英明君主的手下,也不过几个贤臣,所以孔子慨叹“才难”。但是,执政者一旦找到了贤才,治理天下就会如鱼得水。

785.善人为邦百年

“原典”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春秋《论语·子路》)

“注译”全句译意为:孔子说:“‘贤能的人相继治理国家一百年,也就可以克服残暴免除刑杀了。’这句话说得真对呀!”

“品读”孔子认为,在乱世刑罚是必需的,但不是理想的政治,理想的政治应该是“胜残去杀”,实现德治,最后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境界。而要“胜残去杀”,实现德治,必须“善人为邦”。

786.尊贤使能

“原典”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高兴,都愿意到朝廷做官干事了。

“品读”孟子提出施行仁政的五项原则:一是尊贤使能;二是市场不征货物税,并征购市场积压的货物;三是关卡只稽查不征税;四是农业实行井田制,不征税;五是在人们的居住地,不征收苛捐杂税。孟子认为,能做到这五点,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在这五点中,“尊贤使能”被列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

787.道法总要

“原典”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战国《荀子·致士》)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子,是掌握正确的原则和法制的总管,不能有片刻的空缺。得到了他,国家就能治理好;失去了他,国家就会混乱;得到了他,国家就能安定;失去了他,国家就会危险;得到了他,国家就能存在;失去了他,国家就会灭亡。

“品读”荀子这段话旨在强调:是否任用贤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他从历代王朝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因此,他接着提出,君主要创造这样一种政治环境,让天下的贤才都愿意归附之并为之效力,正所谓“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

788.国存其士

“原典”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以虑国。缓贤亡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战国《墨子·亲士》)

“注译”入:在内,意为管理。全句译意为:管理国家而又不体恤贤能之士,那样就会导致国家灭亡。遇到了人才但又不赶紧去任用,他们就会怠慢和轻视君王。除了贤士,没有谁能与君王共缓急;除了贤士,没有谁能与君王共商时策。怠慢和轻视贤能之士,而不能使国家败亡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品读”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对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相当的体验和自觉。在墨子看来,一个君主是否以得贤才为急,这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也关系到君主的地位能否巩固。国家最大的急事就是求贤才,如果不能以求贤才为急,忘记了贤才的重要作用,要使国家存在和强盛起来,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他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战国《墨子·尚贤上》)

789.尚贤

“原典”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战国《墨子·尚贤上》)

“注译”尚贤:尚,即崇尚。尚贤,就是崇尚和尊敬贤能之士。全句译意为:崇尚和尊敬贤才是为政的根本。

“品读”贤才是国家的栋梁,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墨子关于尚贤是为政之本的思想贯穿了《尚贤(上、中、下)》,这和孔子说的“政在选臣”,如出一辙。为什么说尚贤是为政之本呢?墨子在《尚贤(中)》里解释说:“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如果由尊贵而有智慧的人来治理愚昧下贱的人,天下就会太平;而由愚昧下贱的人来治理尊贵而有智慧的人,就会发生动乱)。墨子反复举了尧任用禹、汤任用伊尹、武丁任用傅说“为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从而使“天下皆得其利”为例,说明尚贤是为政之本。为了证明尚贤是为政之本的正确,墨子还以上古的经典来论证:“以尚贤为政之本者,亦岂独墨子之言哉?此圣王之道,先王之书,距年之言(上一辈所说的话)也。”先王之书有那些记载呢?墨子说:“传曰:‘求圣君哲人,以裨补自身。’(寻求圣人贤士,用来辅助自身)《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寻得圣人,和你同心协力,治理天下)”。

790.爵禄不可货

“原典”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者,可亡也。(战国《韩非子·亡征》)

“注译”全句译意为:官职可以凭借权重之人而获得,爵位俸禄可以用钱财买到,国家有可能灭亡。

“品读”这是韩非指出的四十七种国家将要败亡的征兆之一。“官之失能者其国乱”,“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不可能得“能者”治国。再加上执政者利用职权出卖官职爵位搜括钱财,不屑者利用关系和金钱求得官职爵位,政权腐败已经是无可救药,国家败亡指日可待。

791.人存政举

“原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注译”全句译意为:有贤能的人存在,那么好的政治就能实行起来;贤能的人不存在,那么好的政治就不能得到实行。

“品读”此句为孔子对鲁哀公问政的答语。孔子回答鲁哀公问政时说:“为政在人。”推行政治在于得到贤能的人。孔子还运用“人道敏政,地道敏树”的比喻,说明有了(像文王、武王)那样贤能的人,推行政策就很迅速;就像有了肥沃的土地,栽种的树木就会迅速生长一样。在这里,孔子把为政须用贤才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

792.一沐三捉发

“原典”我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注译”沐:洗头发;捉发:提起头发;吐哺:吐出口中所吃食物。全句译意为:我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频频起身接待来访的人,唯恐失掉天下的人才。

“品读”周公是古代最懂得人才对国家治乱至关重要的人,所以他礼贤下士,唯恐失天下之贤人。曹操《短歌行》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载:“昔周公朝读百篇书,夕见七十士,犹恐不足。”(《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六·陈纪二·文帝天嘉元年》)周公这样礼贤下士,对历代为政者应是有益的启迪。

793.以贤为宝

“原典”圣王以贤为宝,不以珠玉为宝。(西汉桓宽《盐铁论·崇礼》)

“注译”全句译意为:圣明的君王以贤才为宝贵,不以金玉珠宝为宝贵。

“品读”“贤才,国之宝也。”这是中国古代重视人才观念的一种形象说法。珠宝玉器虽天下稀有,但得之只能束之高阁,或把玩股掌之间,并不能有助于国家的治理。而德才兼备的贤人却可以帮助国君治理国家,这才是天下的至宝。贤圣的君王总是特别注重搜求人才,总把贤才招之于自己的麾下,为自己效力。元朝的仁宗深谙其理。当时,金州使者向皇帝进献琴瑟,仁宗说:“吾以贤为宝,琴瑟何用?”(《新元史六·仁宗纪》)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显王十四年》记述:战国时(周显王十四年),齐威王和魏惠王在郊外狩猎。魏惠王问齐威王:“齐国有国宝吗?”齐威王答:“没有。”魏惠王自豪地说:“我的国家虽然小,但是却有直径一寸,能光照前后各十二乘车的珍珠十颗。像齐国这样大的国家怎么会没有国宝呢?”齐威王说:“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在齐威王的眼中,能治国安邦的人才,才是国之宝。所以,他才能广罗到像孙膑这样的军事家助他治军治国。

794.任用人杰

“原典”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高帝五年》)

“注译”运筹帷幄:指在军营内筹划作战策略;子房:张良的字,楚汉战争中,帮助刘邦运筹决策,刘邦采用,终获胜利;填(zhèn镇):通“镇”,安定;萧何:楚汉战争中,举荐韩信为大将军。以丞相留守巴、蜀,供应前线军需,为刘邦取胜提供可靠保证。韩信:秦末农民起义中,初归项羽,后归刘邦,经萧何举荐任为大将。楚汉战争中,屡立战功,刘邦封他为齐王。范增:项羽的谋士。全句译意为:在军营中筹划作战策略,在千里之外决定战争的胜利,我比不上张良;安定国家,抚慰百姓,供应军饷,使运粮道路畅通无阻,我比不上萧何;集结百万大军,战必胜,功必克,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俊杰,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这就是我战胜他的原因。

“品读”此为汉高帝刘邦所言。汉高帝五年五月,刘邦战胜项羽后,在京都洛阳南宫置酒会见列侯诸将,并请列侯诸将总结他所以取胜,项羽所以失败的经验教训。大臣高起、王陵说:“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刘邦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说他之所以战胜项羽取天下的根本原因,在于任用了张良、萧何、韩信三位“人杰”,而项羽连一个谋士范增都不能用,这是他失败的原因。列侯诸将听了刘邦的高论,无不信服。楚汉相争以刘邦胜项羽败的历史结局告诉人们:任贤使能事业兴,贬贤弃能事业衰。

795.至公无私

“原典”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唐纪八·高祖武德九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主大公无私,才能使天下人信服。

“品读”这是唐太宗与群臣商议如何决定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和田邑时说的话。当时,唐太宗家族的人纷纷争功,说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是“新人”,拜官授爵却在旧属的前面。唐太宗告诫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设官吏,定职位都是为了老百姓,这就应该选择贤才,量才使用,怎么能以新人、旧人来作为选拔人才的先后顺序呢?如果新人有才能,故旧无贤无能,怎么能放弃新人而轻取旧人呢!现在你们不论是否有贤能,而只是怨声不断,这难道是为政的办法吗?”唐太宗不愧为一代英君,坚持从国家利益来选贤任能,使各方面的人才都心悦诚服,为他所用。

796.国之重器

“原典”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三十一·汉纪二十三·成帝永始三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人才,是国家的栋梁,得到人才,国家就有人治理,失去人才,国家则没人治理。

“品读”此句出自汉成帝永始三年十二月南昌尉梅福向成帝的上书之中。梅福在上书中说:“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如转环,听言不求其能,举功不考其素,陈平起于亡命而为谋主,韩信拔于行陈而建上将;故天下之士云合归汉,争进奇异,知者竭其策,愚者尽其虑,勇士极其节,怯夫勉其死,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此高祖无敌于天下也。”梅福借“高祖无敌于天下”的历史经验,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劝谏汉成帝要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重用贤才。

797.致治之本

“原典”守宰者,致治之本。(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二·晋纪二十四·海西公太和四年》)

“注译”守宰:泛指地方官。全句译意为:地方上的官员,是管理好国家的根本。

“品读”这是前燕幽帝时尚书申绍上疏中的话。前燕幽帝慕容暐的后期,政治上极端腐败,朝廷大臣公开卖官鬻爵,以致地方官员多不称职,又竞相血肉百姓,营私舞弊,招致群情怨愤。申绍对此深感忧虑,便上疏进谏,强调任用好地方官员与国家安危的直接关系。但是,幽帝对申绍的进谏置若罔闻,加上幽帝奢侈荒淫,在次年便被前秦的符坚所吞并。

798.政以得贤为本

“原典”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震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治国的根本在于选拔任用贤才,理政的要务是消除污秽之风气。

“品读”这是古今传颂的暮夜却金的“四知太守”(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杨震上书中的话。汉安帝年间,其乳母王圣借皇帝之威放恣朝野,就连王圣的女儿伯荣也“出入宫掖,传通奸赂”。时已任朝廷司徒的杨震犯颜上书,其中引用了《尚书》、《诗经》中诫妇人乱政、奸小专权之辞,劝谏安帝选贤授能,铲除奸小,以求国泰民安。

799.治人之本

“原典”治人之本,实委牧守之官。得其才则顺政平物理,失其人则讼兴怨结。(北齐魏收《魏书·昭成子孙列传》)

“注译”委:托付,委托。牧守:基层官吏。全句译意为:治理人的根本,实在是要委托给基层官吏。基层官吏任用得当的就会政治平和,条理分明,任用不得当就会讼诉不断,怨声载道。

“品读”这句话强调的是:基层官吏代表朝廷直接与百姓打交道,因此选拔和任用好基层官吏就显得十分重要。

800.百姓安乐,唯在县令

“原典”临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唯在刺史县令。(后晋刘昫《旧唐书·列传第二十四·马周》)

“注译”全句译意为:治理天下,必须以人为本。想让百姓安乐,就要任用好剌史和县令。

“品读”这是监察御史(后又提拔为侍御史)马周给唐太宗上书中的话。刺史、县令是封建王朝的地方官员,他们的德行与为官之道,都直接影响到人民对政权的向背和帝业的根基。而且,自古以来,很多宰相都是从郡守、县令一级一级提拔上来的。善于治国的君主,都非常重视这些地方官员的任免。马周看到唐太宗只重视朝廷命官的任免,而对地方官员“颇轻其选”,“边远之处,用人更轻”,德才堪优的很少能得到提拔。因此,上书进言,唐太宗看后,“称善久之”。

801.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原典”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宋王安石《兴贤》)

“注译”全句译意为:国家要靠任贤使能而振兴,如果只专用一己的才智则衰败。

“品读”王安石是北宋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看到宋朝封建统治面临着“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危局,在宋仁宗时上万言书,建议推行改革。到宋神宗时,他任宰相后,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全面推行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要使新法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就必须“任贤使能”,起用一批德才兼备的贤士。因此,他亲自撰写《兴贤》,希望朝廷广开贤路,招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