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了不起的中国人
8025900000013

第13章 两姐妹的奋斗

如前所述,不少中国人都比较渴望发财,对成功、发财等的热望与奋斗在中国人身上非常普遍。这一普遍性并不仅仅存在于那些成功学的痴迷者身上,还存在于我们身边无数个渴望成功的人身上。

我曾经认识两姐妹,她们都是从相当贫困的乡村来到北京“闯世界”的。刚开始,姐姐只是一门心思想钓到一个金龟婿,但是在遭遇数次失败之后,终于想明白了:“与其让我嫁给一个有钱人,那还不如我自己成为一个有钱人。”

这一想法还源于姐妹俩偶然发现的一桩小生意——出口玻璃制小饰品。姐妹俩依靠在网上偶尔发布的广告,有了一些国外的客户。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客户都微不足道,因为他们的订货量常常只有几千美元,甚至只是数百美元,但对姐妹俩而言,就如同发现了一个宝库。因为每做成一单生意,她们就能够得到几千元钱甚至上万元的利润。

她们做生意的流程是这样的。由于妹妹的英文好,所以妹妹就主要负责与客户联系,沟通并签单,而姐姐则负责组织货源。每接到一笔单子,姐姐就要跑到天津,河南,乃至义乌等地方,看有没有合适的工厂制作。那些小部件主要是由一个个制造特别、形状各异的玻璃或陶瓷珠子组成,比如有做成眼睛形状的,有做成元宝形状的。(如果你了解中国的某些行业,你一定会惊叹,中国居然有如此强大的制造和配套能力,所有的企业只分工一个小小的零部件,有的制造玻璃,有的制造陶瓷,还有的提供彩墨,等等。)

接到单子之后,姐妹俩通常都会要求对方预付一部分货款,然后姐姐就用这些货款到工厂订货。等货发运过来后,姐姐再将这些小部件拉到北京的天意等市场里,在那里,有专门的加工组织者,组织当地的妇女将这些部件按照要求穿成各种项链手链等物品。等到对方将所有货款及运费结清之后,姐姐就会按照要求,将这些项链手链等小饰品发送给对方。

自从姐妹两个发现了这一生意,并着手来做之后,两个人的生意一直开展得非常顺利,每个月都能接到好几单。虽然过程相当麻烦,有时甚至还会处于崩溃的边缘——某些客户特别难缠,今天要修改这个的设计,明天要修改那个的设计,还总是十分挑剔;有时候某些部件难以采购到,有时候某个部件已经下好订单,但是工厂却拖拖拉拉一直未发货,然后才知道,原来根本还没有安排生产。每天这样的事情总是让姐妹俩焦头烂额,不过,最终她们似乎总是能找到一个解决方式。事情虽然辛苦,但她们现在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一两万元的收入了,这让她们成功跻身到了北京的较高收入的阶层。

这样的经历虽然有幸运的成分,但在中国并不鲜见。仅在北京,就有数个专门针对外国客人的饰品市场,包括天意、天照天、红桥以及潘家园市场,每个市场的营业面积都在上万平方米。在这些市场中,都有大量的主要针对外国顾客的小摊位或小商铺。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类似这两姐妹这样的小商人,还有来自全球各国的主顾在那里忙碌着。

或许我们可以从异域了解让他们如此忙碌的原因,以下是德国之声的一篇报道《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泛滥”》中的内容:

在美国华盛顿著名的联邦火车站附近,聚集着众多纪念品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包括印有“我爱华盛顿”的T恤衫、印有美国总统全家的咖啡杯,还有内部装饰着白宫的雪球玩具。顾客们所不知道的是,这些商品其实并不是“纯正美国味儿”的。人们只要凑近看就会发现,这些商品上几乎都印有或贴有“中国制造”的标签。

在联邦火车站卖纪念品的商户们估计,他们的商品中有90%到99%都来自中国。从得克萨斯州来华盛顿旅游的埃里希·拉普金感到作为消费者,他别无选择:“我尝试着买美国本土制造的商品,但绝大部分商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人们几乎买不到其他商品,因为中国货占据着市场。”

比如中国鞋的产量已占全球鞋产量的70%,像打火机这类的小商品更是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在做这些生意的时候,中国人的分工协作发挥到了极致,以至在中国涌现出了大量的专业镇。

一名美国记者兼主妇萨拉的生活经历告诉了我们中国商品已经在美国、在全球占据了怎样的分量。当圣诞节来临,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而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自问: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去?全球化真的已经悄悄地进入了自己的生活了吗?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货。结果这一实验最终诞生了一本畅销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最终她的尝试基本以各种的麻烦和不方便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