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言约旨远:练就一副好口才
8067400000022

第22章 抓住心理,才能事半功倍

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受到一些的心理驱使。因此,当我们试图说服别人时,一定要学会抓住对方的这种心理,并利用这种心理引导对方,让对方一步一步地走向我们的目标。

在我们说服别人时,不妨也运用一下这种战术——抓住对方的心理,并利用这种心理做文章。在说服过程中,使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与对方的这种心理相符合,并让对方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利于他的这种心理的。这样,我们就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对方被自己的心理所感动,并接受我们的建议。至此,我们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说服他人时要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

说服他人时,有时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很难达到目的。因为有些人,你越是求他,他越是架子大,到头来反而会使事情特别麻烦、特别难办。这时,就需要小小地运用一下策略,抓住对方的弱点,把你的难题转移到他的身上去,让他反过来求你办事,当然,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

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张仪,早年在楚国游说时非常清苦。有些与他一样的谋士,因忍受不了这种待遇,纷纷决定离开楚国,到其他的国家去谋生。

张仪见状劝阻道:“大家先不要急,等我先去见见楚怀王,再做定论。”

楚怀王在逼死屈原之后,更加昏庸了,整天迷恋酒色,对身边的两位大美人南后、郑袖更是宠爱有加。

张仪见到楚怀王后,开门见山地说:“我在楚国一点作为都没有,因此想到晋国去看看,不知大王可否同意。”

楚怀王连想都没想,直接说:“那你就走吧。”

张仪又问:“不知大王想得到晋国的什么东西?做臣子的愿为大王要回。”

楚怀王不屑地说:“我国什么都有,不需要别国的东西。”

“那美女呢?”张仪走近一步,轻声说。

楚怀王愣住了。张仪见其已经动心,赶忙说:“大王知道,郑、周两地多有美女,并且像仙女下凡一般,一个比一个漂亮。”

楚怀王本是个好色之徒,这下被击中了要害,立刻精神焕发,忙说:“楚国是个偏僻小国,美女自然无法跟中原相比,你如果能带回美女,我自然喜欢。”

于是,楚怀王给了张仪很多金银珠宝作为路费。而张仪将这些财产全部分发给那些想离开楚国的谋士们。

张仪要从中原带回美女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久就传进了南后和郑袖的耳朵里。

几天后,南后派人带着重礼到张仪的府上拜访,侍者说道:“南后听说先生要去晋国,特命小人送来黄金一千两,请先生一定收下,权且作为路上的盘缠。”南后的侍者刚走,郑袖也派使者来访,并送来了黄金五千两。

张仪心里自然明白,南后、郑袖之所以给自己送如此厚重的大礼,无非是希望他不要从晋国带回来美女。

在这个例子中,张仪见楚怀王的真正目的是要“工资”的。如果他直接说,楚怀王可能不会这么痛快更不会这么大方,并且,即使给了,张仪的面子上也无光。而聪明的张仪抓住楚怀王迷恋女色的弱点,绕了个圈,不要钱而献美女,这就是偏往痛处捅,不怕不上钩。楚怀王一下就动心了,马上给了他大量的金银珠宝。

而南后和郑袖一听张仪要从晋国带回美女,害怕自己失宠,自然着急,于是也赶快派人向张仪行贿。由此,张仪做到了一箭双雕,成功地击中了对方的弱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出众的说服力,口才可以培养出成功的人。只要你不停地训练自己的说服能力,相信你一定可以出口惊人。

当听到别人说话的时候,不可能完全接受听来的东西,就像戴着有色眼镜看风景,或深或浅地要加上自己的颜色。说话的人想正确传达自己了解的事实真相或者是自己的意图时,如果不考虑到听者的立场和观念,就容易在传达与接受之间产生扭曲,以至于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另外,个人经验的不同也是正确沟通的障碍,虽然我们在说话时竭力想使自己的话客观些,但还是要受自己过去经验的影响,当别人说话的时候,更免不了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与接受。因此,要想把对方说服,就得摘掉自己的有色眼镜,以说服对象的立场、观点、感受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循循善诱,从而可以说服对方。

说服对方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消除心中先入为主的观念,来激发倾听者的参与之心,对消除先入为主的观念有着巨大的作用。

要想把对方说服,就要消除倾听者的戒备之心。毫无疑问,对倾听者若不加分析,交往就会遇到重重阻力。由于双方在刚见面的时候,倾听者对说话者采取了警戒之心,所以谈话者应当一面巧妙地疏导与松懈对方的戒备心,一面小心地辅以适当的忠告,这样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切忌单刀直入地指责、批评,这简直是火上加油,会使对方迁怒于你。所以忠告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尺度,真诚恳切而又平心静气地向对方陈述,使对方信任你,从而可以说服对方。

此外,在沟通交流时,要说服对方,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让对方理解你的行为,达到说服的目的。要说服他人,一定要让他知道他的观点是错的,使他的思路回到正确的方向,不然,他永远都是错的。

总而言之,要想说服对方,说服者需要具有敏锐的思维,精细的眼光,多角度的分析与诚恳亲切的态度。只有在这些方面比较熟悉,才能够顺利地打动对方,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都需要去说服对方。说服对方,简单地来讲,就是通过自己的说话技巧,转变他人的思想与态度。说服是一门技巧,可以采取谈心、说理等方法去实现。同时,说服又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要想掌握这门艺术,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巧妙,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方法。

说服的艺术在于人们的灵活利用,这就需要了解被说服者。《孙子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说服人也是这样的,必须摸清对方的心理状态。在这方面,了解对方的性格、气质,把握他们的长处与弱点,要明白他的兴趣、爱好与习惯。这些方面在说服中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只有了解对象,说服才会成功。

了解说服对方,不仅要了解对方的一般心理特点,而且还要了解说服对象的特殊心理状态,即对象原有的态度与对待说服者的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说服的难度很大,因为它是一项转变态度的工作。态度是人们对待某一类社会事物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态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稳定性,某种态度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正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当我们要想说服对方,转变其态度的时候,会遇到对方的抵触反应,这是说服十分困难的症结所在。要做好说服工作,必须要把握对方的这种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