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服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让别人从你讲的道理中领悟到正确性,从而接受你的意见,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需要注意的是劝导说理要对准要害、出言有据、事实确凿,对方的观点就会不攻自破。
有时讲大道理,教育对象并非对道理本身不接受,而是与讲道理的人感情上合不来。这时讲道理的人要善于联络感情,要注意反省自己有无令对方反感的地方,及时克服和纠正。尤其当对方抵触反感情绪较大时,首先要以诚相待,要在理解、尊重、关心的原则基础上,再讲道理。
人生在世,要想生存与发展,必然有各种各样的正常需要,如果丝毫不考虑对方的合理需要,交谈时就没有共同的语言,说服就无从谈起了。如果看准了对方的需求,说服就能有的放矢,确有成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天,陈毅市长到一家纺织厂检查工作,他笑着说:“老板,我冒昧来访,欢迎不?”这位老板正为一件事发愁,便发起牢骚来:“陈市长,今天工会又来要我废除‘抄身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厂里经常丢纱,如果取消抄身制度,纱厂不被偷光才怪呢!”
陈毅品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要说办工厂、买机器,我要拜你为师。因我只当过工人,没有经营过工厂嘛!要说管理工人,教育工人,你要向我学习哩!我参加了革命,就一直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在这方面我可以给你当参谋,还带‘长’呢!你倒是要我这参谋,还是不要?”
经理连声说:“要,要,请您快说。”
“我在法国当过工人。那个工厂大得很,老板也比你厉害得多。厂子四周筑起高墙,拉上电网,还雇了一大帮带枪的警察,对每个下班的工人,从头搜到脚,那过细的劲头,身上硬是连一根钉也藏不住。但结果呢?原料、零件还是大量丢失,为什么呢?老板把工人只当成会说话的工具,劳动很重、工资很少,工人实在无法养家糊口,工厂赚了钱对工人毫无好处,他们为什么不拿呢?现在不同!工人翻身当了主人,他们懂得生产经营搞得好,新中国才能富强起来,工人才能改善待遇。你们虽是私营企业,但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可以有利于国、有利于民。所以,以我之见,你应该在纺织业带头,用我的办法试试看,废除”抄身制“关心工人利益,待工人如朋友、弟兄,有困难多与他们商量着办。我相信眼前的困难会克服的。”
经理听后连连点头:“想想是有些道理。”第二天,他就主动找工会研究,决定废除“抄身制”。
陈毅同志一番话,使资本家奉若神明的“抄身制”取消了,足见劝说有术、言之有力,这正是以理攻心的威力。
要说服别人,最大的障碍就是对方的“心理防线”。因此,设法动摇对方的心理防线,是说服对方的关键所在。
抓住对方心理是说服别人的重要途径。沟通之难不在于见多识广或表达之雅,而在于看透对方的心,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人的心理十分微妙,即使同样的一句话也会因为对方的情绪变化而得到不同的理解。读懂对方的内心才能控制其情绪的变化。
张经理安排刘主管去管理一个生产车间,但是刘主管认为,管理车间这样混乱的部门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这时候,张经理就应该了解主管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这位主管是一位积极进取的年轻人,经理就应该告诉他,管理生产车间更能锻炼和反映他的能力,今后还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相反,如果这位刘主管只是得过且过,经理就应该告诉他,由于公司精简人员,他必须去车间,否则只能离开公司。
人的心理捉摸不定,较难把握,但是,在有些场合,人内心的东西常常会通过某种方式而外露。善于观察听者的一举一动,并能据此加以分析和推测,那么,基本上可以掌握听者的心理和情感。譬如,在讲话时,听者发出唏嘘声,说明听者不喜欢那些话;如果听者两眼注视,说明说话者的内容非常吸引人;如果听者左顾右盼,思想不集中,说明他们心里可能很着急,但又出于尊敬而不愿离开……当然,有许多人善于抑制自己的感情,不让它外露;即使这样,还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的。
战国时,魏文侯和一班士大夫在闲谈。文侯问他们:“你们看我是怎样的一位国君?”许多人都答道:“您是仁厚的国君。”可一位叫翟黄的人却回答说:“你不是仁厚的国君。”文侯追问:“何以见得?”翟黄有根有据地答道:“你攻下了中山之后,不拿来分封给兄弟,却封给了自己的长子,显然出于自私的目的,所以我说你并不仁厚。”一席话说得文侯恼羞成怒,立刻令翟黄滚出去,翟黄若无其事地昂然离去。文侯仍不甘心,他又接着问任痤:“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君?”任痤答道:“您的确是位仁厚之君。”文侯更加疑惑了,任痤接着说:“我听说过,凡是一位仁厚的国君,其臣子一定刚直,敢说真话,刚才翟黄的一番话说得很直,而不是阿谀奉承之词,因此,我知道他的君主是位宽厚的人。”文侯听了,觉得言之有理,连声说:“不错,不错。”立即让人把翟黄请了回来,而且拜他为上卿。
在这则故事中,我们不但能看出任痤的人品高尚,乐于救助同事;而且能看出他的机巧聪明,善于抓住魏文侯愿意被人尊为仁厚之君这种心理,从同一事件中巧妙地引出了有利的结论,化解了文侯和翟黄之间的矛盾。
人与人的沟通是最难的,对我们来说,如何抓住对方的心理,这是沟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人的心理是非常微妙的,不仅与对方的性格和身份有关,还会随着工作或身体等状况经常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你不仅要全面地了解对方,还要敏锐地捕捉对方心理的变化,适时地说出吻合当时状态的话或采取行动。
其次,对具有不同身份的人,应该选取不同的话题,即要选择与其身份、职业相近的话题,否则很难和对方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的语言自然无法实现良好的沟通。如果对方来自农村,就不要谈论工资福利;如果来自城市,就不要谈收成。
再次,我们知道身体语言比口头语言能够传达更多的信息。因此,在沟通的时候,读懂身体语言是理解对方心理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对方的目光、表情、身体运动与姿势,以及彼此之间的空间距离中,我们都可以感知到对方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你就能够有的放矢的调整自己的说话内容和方式,以实现与对方的愉快交谈。但是,在理解别人身体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同样的身体语言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的意义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