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言约旨远:练就一副好口才
8067400000058

第58章 含糊其辞要恰到好处

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东西来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恰恰是它的克星。有时候,我们还不得不为了整体的利益和长久的计划而装装糊涂。要想达到“抽薪止沸,剪草除根”的效果,必须学会“打太极”,绵里藏针、以柔克刚。

含糊其辞要用得恰到好处,该含糊的地方含糊一下,能使你游刃有余;该详尽之处,万万含糊不得,也要见机行事,否则会让人误解你没有诚意,反而弄巧成拙。

得糊涂时且糊涂。但是,你可不能真的“糊涂”,嘴上糊涂,心里可要比谁都清楚,脑子更要飞快转动,这暂且叫适度糊涂吧。

当上司提出某种要求而属下又无法满足时,属下可以设法造成已尽全力的错觉,让上司自己放弃其要求,也是一种好方法。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总是念念不忘。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回音,就会认为对方不重视自己的问题,反感、不满由此而生。相反,即使不能满足上司的要求,只要你认真去做了,对方就不会抱怨,甚至会对你心存感激,主动撤回那些让你为难的要求。

在拒绝中,一方对另一方提出的问题,不做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而采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语言给予答复,搞得对方不知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让人摸不着头脑;或者故意偷换概念、转移话题,不对问题正面回答。这就是拒绝别人的“模糊语言法”。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社交活动中语言表述应力求清楚明白,少用或不用模糊语言,这是对的。但适当地运用一些诸如“大概”、“也许”、“可能”之类的模糊语言会给你的讲话提供巨大的帮助。尤其在需要拒绝别人的情况下,巧用模糊语言,可以使对方不知不觉地处在了被拒绝的位置上。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运用模糊语言拒绝别人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你遇到有人向你推销电饭煲,你虽然心里不想买,但又怕说出来伤人面子,于是你便可以说:“买不买我还没想好,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这样,你虽然没有直说出不买,但却给了人家一个模糊的答案,实际上也就等于把他拒绝了。

另外,采用模糊语言,有时也指故意装糊涂,或对问题支支吾吾、含含糊糊,或干脆装作不知道或没听到别人的问题。

例如,对于美国臭名昭著的“水门事件”,众议院举行了许多场听证会,许多精明厉害的议员,用连珠炮似的追问,撬开了许多证人的嘴巴。唯有一位证人被问了数不清的问题,却几乎连一个问题也没答出来。这个证人似乎一直无法完全理解众议员提出的任何问题,从头到尾都在答非所问,同时还傻乎乎地面带一脸迷人的笑容。最后,议员们竟是一无所获。

这样看来,关键时刻装装傻,说些令人迷糊的话,有多么管用!那时,即使神仙都拿你没办法,这可真是“大智若愚”呀!模棱两可的语言是一种说话的智慧和艺术,也是委婉拒绝他人的一种最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