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格冲突中,美俄玩得还是老套路,旧瓶装新酒,这次显然俄罗斯玩了一手好牌。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虽然大为缩小,但是手短了,力量就强了,这是成反比的。我想把俄罗斯这招比喻为“兔子蹬鹰”,兔子跑得再快也躲不过在天空盘旋的猛禽,索性躺在地上,用自己强有力的后腿蹬踏之,或许还有起死回生的效果。
经过观察,我总结出来以下几点:
一、格鲁吉亚问题集中体现了中亚能源争夺的激化
关于管线介绍请参阅本人之《里海能源输出管线简介以及小议》(见附录);布热津斯基早在《大棋局》中就指出:把俄罗斯排除在该地区之外,或者煽动该地区新国家敌视俄罗斯,既不可取也不可行(该地区包括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可惜言犹在耳,美国却置之不理。打破俄罗斯在中亚地区能源输出的垄断地位,固然符合美国利益,但是真理前进一步就是谬误,美国如果试图取而代之,却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种努力将超出美国的能力范围,使得美国背负不可承受的地缘政治压力,必然损害美国国家利益。
经此一役,西方全面绕过俄罗斯的中亚能源政策基本破产,跨过里海承接里海东岸的油气资源变得更加困难,北约东扩将受到强有力的阻击;同时,间接使得中国成为中亚国家能源输出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方向。而且事实日益表明,中国是中亚能源国家实现能源收入长期稳定的巨大保证。
二、西方的高价能源政策出现了副作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高油价使得苏联实力大增,向美国发动了全球地缘政治攻势,一时之间美国在东南亚、非洲、中东节节败退;近年来之高油价再一次给虚弱不堪的俄罗斯输了血,俄罗斯手中有高价的能源,有皮实的武器,怎么可能低下桀骜不驯的头颅?
由此可见,石油价格将跌入百元,并长期稳定;过低的能源价格也不可能出现,因为这是给发展中的能源需求大国送礼,我认为能源价格将回归市场原则,与市场供需明显脱节的高油价将告一段落。
三、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受到俄罗斯的强力抵制
乌克兰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同样,如果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极为不安定的高加索后院将永无宁日;这次俄罗斯重拳出击,将给美国一个难题:如果格鲁吉亚要加入北约,意味着必须承认阿、南两地独立的现实;如果格鲁吉亚因此无法加入北约,正合了俄罗斯的意。
格鲁吉亚不过是放把火热个身,关键还是乌克兰问题。欧洲已经把乌克兰划入中欧范围,如此一来对于俄罗斯来说,意味着整个俄国成为了东欧,情何以堪?俄罗斯嘴巴上说说不怕制裁,但是俄罗斯害怕被整个欧洲孤立,最不愿再次被长期排除在欧洲之外;幸好欧洲一如既往地像一盘散沙,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早四分五裂乱作一团了。
在能源问题上,俄罗斯扼住了欧洲的“气管”。法国《费加罗报》指出:“世界对俄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如同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一样。”2006年,俄罗斯为了反击乌克兰橙色革命,掐住了天然气供应,就让整个欧洲打了一个寒战。
美国要使乌克兰加入北约,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解决欧洲的能源问题,目前这个问题被俄罗斯控制在手里;正如第一点所提及的,绕过俄罗斯的中亚能源政策已经破产,里海东岸国家早已投靠了俄罗斯,这意味着俄罗斯已经取得了能源战略的胜利,更加不可能在乌克兰问题和伊朗问题上让步。
美国总不能让欧洲一边打着哆嗦,一边答应乌克兰加入北约吧?
同时在地缘上,俄罗斯占领阿布哈兹,进一步使得在黑海以及高加索地区问题上获取更大的发言权;应古力河水力发电站供给着格鲁吉亚三分之一地区的电能,220公里的海岸线,位置优良的机场、港口和雷达基地……这就是战争红利。
四、美俄矛盾的后继发展
美俄矛盾,是进一步加剧以形成后冷战的对抗模式,还是形成共同利益互相妥协?中国,将成为双方拉拢的对象,还是美俄联合遏制的竞争性对手?我认为极为微妙。
对于美国来说,亚欧大陆心脏地带不是它可以呼风唤雨的地方;时过境迁,英法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辉煌,美国也无力再现,因为那是一个没有铁路、没有空军、没有核武器的时代,英法的蒸汽船补给可以战胜马拉车补给。
近年来,美国在俄罗斯周边地区通过颜色革命实现驱逐俄军的目的,成本低廉,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是采取的政策经常口惠而实不至,民主日益成为颠覆的工具,而不是其本身的那么美妙,让一些国家开始清醒。同时,没有军事力量作为保证的政策,是不可能实现的政策。美国也应该清醒了。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如果美国要继续延续强势,它一定会也必须和俄罗斯寻求共同利益,这是唯一的道路;本人在《边缘地带理论对东亚和南亚格局的现实意义》(见附录)一文中指出:“就现实的世界格局而言,一旦美国相对衰弱,它就有可能收缩防线,让俄罗斯恢复原苏联的某些势力范围,压缩中国的活动空间,凸显中俄矛盾,这点不可不防。而且就目前来说,美国事实上已经握有大把的筹码(东欧、波罗的海、高加索、中亚),这些筹码对于美国来说相当廉价,但对于俄罗斯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渴望重新回到自己手里的东西;一旦释放出来,中俄关系就显得不大牢靠了。”相反,如果美国人什么都不打算给俄罗斯留下,它的日子也长不了。
本人对普京和布什2008年4月份在索契上演的“夕阳峰会”印象很深,两人并肩而立于夕阳之下,有点当年罗斯福和斯大林的意思。本人一直为中国设想最恶劣的环境,但是希望中国可以规避最恶劣的结局。
未来是多极世界,单极世界不可能持久,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但是毫无疑问,美国是其中颇为强壮的一极,所以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是抑强扶弱。中国由于自身问题,在涉及领土方面的问题上很难表态,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中国与俄罗斯相比,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导致手段也比较迂回,这也是恰当的。
不怕美俄冲突,就怕它们之间没有矛盾,互相联合。波斯湾战争和“9·11”袭击都给中国创造了和平发展的机遇,长远来看,这次也不会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