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追求灵动的品德课堂
8171300000021

第21章 教学设计实例及评议——灵动在课堂实践中酝酿(2)

[教学重点]根据班里的具体情况,制定《班级自习课有关纪律规定》,并能切实履行,养成自习课上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讨论、感悟、活动实践等。

[教学准备]1、教学中必备的资料收集。2、教学中必需的教具准备。3、给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假定行为规范自律表。

[教学过程]

一课一议:品德学科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自律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品德学科教学就要重视对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我们的品德学科教学从整体上看是属于服从性的,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道德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而当今的品德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生当成“主人”,使学生摆脱单纯服从的被动状态,提高学生的品德自律能力,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走向对道德规范认同,最终达到道德规范的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的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比如,在《自习课上守纪律》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各自起草《班级自习课有关纪律规定》,然后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班级自习课有关纪律规定》,供学生在自习课上遵照执行,并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在遵守纪律方面的具体做法,课后让学生按照《自习课守纪律卡》的有关要求填卡履行。这样做,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自主建构个体的道德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例15:《在自己身边搞小发明》教学设计及评议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提高对搞小发明的认识,从小培养注意观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习惯。2、知道小发明是怎么一回事,积极参与搞小制作和小发明的实践。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提高对搞小发明的认识,从小培养注意观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习惯。

[教学方法]讨论、阅读感悟、活动实践等。

[教学准备]1、教学中必备的资料收集。2、教学中必需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课一议:品德学科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因此,品德学科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一个活动过程。一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带着问号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课堂这一平台不断地向同伴、老师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二是再让每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选择生活,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三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探索中养成探究的习惯,寓创新精神于探索习惯中。

比如,在《在自己身边搞小发明》一课中,主要是要通过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勇于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搞小发明的设想,开展全班同学的搞小制作或小发明的比赛活动。这样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动脑、动手,而且能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行为的形成,同时分享在认识活动中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创新活动所带来的丰富成果。久而久之,探索变为一种习惯,有利于创新品质的真正形成。

实例16:《爱护身体》教学设计及评议

[教学目标]1、懂得爱护自己的重要性,提高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2、懂得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方法]讨论、感悟、监督等。

[教学准备]1、教学中必备的资料收集。2、教学中必需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课一议:品德教学要重视与家庭的联系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既然家长作为课程的资源,就必须充分地加以利用,家庭教育对孩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导家长用各种方式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比如,《爱护身体》一课,在教学中所设计的“假定行为规范表”,就是与家长沟通的一种形式。

这样,让家长根据表中的每条要求,配合老师监督教育自己的孩子。经过不断的激励和引导,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养成关心爱护自己身体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真正重视与家庭的联系沟通活动,有利于消除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校学了什么,老师不知道学生在家怎样做的弊端,有利于家庭和老师共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实例17:《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及评议

[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材料的阅读和感悟,领悟做人要有爱心的基本观点;2.辨别是非,学习榜样,自觉做一位富有爱心、同情心的人。

[教学重点]培养、引导、激励学生从小献爱心。

[教学方法]讨论、感悟、监督等。

[教学准备]1.准备《爱的奉献》歌曲磁带或光碟;2.准备好小黑板和幻灯片、录音机或VCD机;3.给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假定行为规范表”。

[教学过程]

一课一议:品德教学要重视让学生对生活两难问题进行辨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因此,教师不要做学生学习、内化的操纵者和简单说教者,而要让学生对生活两难问题进行辨析,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辨别是非的能力得到增强,情感得到熏陶,对生活问题的认识得到提高,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比如,在《让世界充满爱》一课中所设计的辨思题:(2)小光平时对人总是冷冰冰的,有次给“希望工程”捐款,他说:“我都还缺钱花,叫我捐啥?”(3)一天,小强放学回家,刚好看到一位骑自行车的人不慎摔倒了,小强看着他哈哈大笑。然后让学生在这种两难的生活问题中,对小光和小强的行为进行辨析,从而达到对“献爱心”这一品质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指导今后的行为实践活动。

实例18:《做人要讲信用》教学设计及评议

[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材料的阅读和感悟,领悟掌握做人要讲信用的基本观点;2.辨别是非,学习榜样,自觉做一位讲信用的人。

[教学重点]培养、引导、激励学生做一位讲信用的人。

[教学方法]讨论、感悟、监督等。

[教学准备]1.教学中必备的资料收集;2、准备好小黑板和幻灯片;3.给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假定行为规范表”。

[教学过程]

一课一议:品德学科教学要关注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品德教育应该贯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家长为助手的多边活动的原则;以学生品德的自我主动构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培养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在品德教学中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有利于引导儿童主动、健康地成长。

比如,在《做人要讲信用》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反思环节还是在履行环节,让学生检查自己和相互监督,开展学生自评、同学监督、家长监督、老师监督等评价方式,打破了由老师一人说了算的单一化禁区。

实例19:《学会与人交流》教学设计及评议

[教学目标]1、懂得与人交流的一些基本常识。2、培养与人交流的情感和态度。3、参与交流实践,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与人交流的情感和态度;参与交流实践,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表演、体验等。

[教学准备]1、教学中必备的资料收集。2、教学中必备的教学活动用具。

[教学过程]

一课一议:品德学科教学要重视让学生写品德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