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曾将文本分为社科类、科技类及文学类,又调整为论述类、实用类及文学类。大致还是对应的,不过各有侧重而已。其中论述类有论文、杂文、评论等,实用类有传记、新闻、报告、科普等,至于文学类仍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但就思维上看,常见的是形象与抽象之分。对应于思维,也可分为形象文本与抽象文本,即文学类以形象为主,社科类与科技类或论述类与实用类则偏于抽象。朱光潜在《具体与抽象》中说:“我们接受事物的形象用感官,领会事物的关系条理用理智。感官所得的是具体意象,理智所运用的是具体概念。”“理智是进一步、高一层的心理机能,但是抽象概念须从具体意象得来,所以感官是到理智的必由之路。”这里说的思维运用,是就接受事物而言的。体现于文本解读,也是这样。就程序上说,是先形象后抽象,形象文本重在感知,抽象文本则重在理解。
形象,是指具体可感的,虽较为人熟知,但在文本解读中,还有文体的不同。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意象。诗歌常常借助意象来经营,而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中写到的物事。意象有自然事物也有社会事物,但这样的区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意象来表达了什么内涵。诗情诗意的表达,主要就是通过意象的组合来完成的。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精心选取了金柳、青荇、潭水、彩虹、星辉等意象,用来表达一种离别时的眷恋之情。再如戴望舒的《雨巷》,其意象的经营主要是通过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用以表白相遇的渴望以及难以遣去的惆怅。小说有三要素之说,即人物与情节及环境。三者之间以人物为中心,人物的言行就构成相关的情节,至于环境则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以人物为中心,则各种事件及环境的表现,都要服务于人物的塑造。比如鲁迅的《孔乙己》中,就是先突出人物的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然后便围绕着这个人物,讲一些相关的事情。散文中所写的人与事及景与物,大都是观感的印象,包括一些细节及场景等。
抽象文本的解读,大体上就是要弄清基本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从而梳理出内容的条理来。比如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先说建筑的主体,“个别的建筑物,一般的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这里讲建筑的主体,由下而上,属立体的空间,至于平面布置上,则一所房屋可包括若干建筑。“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主要的房屋一般的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此种布局的特点是左右对称,大都坐北朝南。各概念有主次之分,先得把握主要的。建筑主体作为总特征,也就是主概念。行文中,由于作者是分条阐述的,因而各概念在条理上甚为分明。建筑的构成,依次是木构架,“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有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立柱的上面,就是横梁。至于两柱之间的墙壁,并不负重,只起分隔内外的作用。再说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斗拱的位置,在立柱与横梁之间。然后是举架,“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柁墩)总是逐渐加高的。这叫做‘举架’。屋顶的坡度就随着这举架,由下段的檐部缓和的坡度逐步增高为近屋脊处的陡斜,成了缓和的弯曲面”。由下而上,是加高与缩短,由上而下则是一个缓坡,表明降低与延长。文中又讲到建筑的装饰性。比如屋顶的装饰,“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还有,“在木结构建筑中,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在它们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这些局部的方面,包括雕花的门窗、围屏等有图案装饰的,再就是有色琉璃砖瓦及各色油漆的装饰。
从对各概念及反映对象的阐述中,还可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抽象文本的解读中,要注意此种归纳。《中国建筑的特征》中,作者讲了各个特点之后,尚有规律性的概括,那就是文法与词汇的比方。文法是法则或规律,词汇是构件及因素。“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由于是用文章来比方的,理解上较易接受。但由建筑上升为美学,又表明各种艺术的相通,即都要处理好文法与词汇的关系。用做文章来比方,正表明相通,而此种相通,又离不开生活。“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此外,抽象文本的教学中,也可吸收一些形象感知的做法,比如提供一些可供参照的实物及图片,对于弄清概念的内涵及彼此间的关系,多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