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之美
8176300000028

第28章 简论背景解读法

孟子有言:“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知人论世,知人还得论世,论世更能知人。鲁迅在《“题未定”草》(七)中说道:“还有一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会,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鲁迅不主张摘句式读解,而应整体把握。知人论世的做法,无疑是有助于整体感知的。

背景解读法,就是将知人论世的做法具体落实到文本解读中。背景,有生平背景、时代背景或社会背景、作品中涉及的历史背景等,大可有机结合。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浩浩江水想到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再转到与赤壁相关的战事,即著名的赤壁之战。诗中赞扬周瑜的雄姿英发与指挥若定,表达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但结尾却写到早生华发,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感慨。这就得联系诗人遭贬黄州的经历,即抱负无法实现的惆怅低落情怀。再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是从历史风烟淹去了英雄人物说起,接着引出两个英雄人物,即孙权与刘裕,来表达那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势,反面的例子则有刘义隆的草草北伐。再影射到南宋的现实上来,警告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结尾则以老将廉颇自喻,表达出老当益壮的意志及渴望报国的情怀。当然,背景解读法不能代替文本分析,不可在文本与背景之间画等号,那样会使问题简单化。换言之,仍要以文本解读为主,至于背景的介绍则可作为一种参照或线索。比如苏轼的《定风波》,虽同写于贬官黄州之时,但情调意趣却不同。词中由一次遇雨写起,“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从容应对的人生态度,至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任凭风吹雨打,照样往来自如。不管顺逆,都无改于那种达观且不无傲岸的心性。

对于背景的交代,有的课文有较多的注解。比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可引导学生读注解,再加一些具体的解释即可。这是在文本解读之前,就可进行的。但背景解读法的使用,也不一定都要预先介绍,还可穿插在文本解读中。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中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是文眼,作用是在情绪上涵盖下文,不过作者并没有过多地交代。倘那样,不仅入题不够直接,还显得啰唆,所以只需一笔带过。但关联背景,这心情的苦闷自有时代及个人的因素,主要的就是彷徨中苦于无路好走。至于下文所写,当然就是如何遣闷了,而月下的荷塘,正是一个相宜的去处。

再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背景的解读也可与文本结合起来。作者开篇就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里除了有文眼或中心句外,还交代了相关的背景,即作者是特地赶来故都饱尝秋味的。而此前,作者已打定主意退隐杭州了。郁达夫移家杭州期间,较为集中地写了一批游记,并结集为《屐痕处处》。作者曾接受铁路局的邀请,为其写宣传文章。本是导游册子一类的,无非是介绍风景名胜物产风俗及旅行线路之类,但却写成了一篇篇游记散文。此番漫游,是以杭州为中心,遍及两浙,还到过安徽,但作者意犹未尽,便又去了北方,途经青岛、济南、北平及北戴河(《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而眷恋所在,则在故都,从而写了《故都的秋》。文中精选若干场景及细节,有小院赏秋、槐树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及北方果树等,来表现那种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秋味。至于结尾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抒情可谓郁达夫式的,即不怕说得过头,但却使一种眷恋表达得格外真切,且除了呼应开头所说之外,又给人意犹未尽之感。郁达夫还写过《北平的四季》,说四季各有情味,从而体现出典丽堂皇、悠闲清妙来,但说到底,还是秋最契合于心境。而《故都的秋》中,那次不远千里的奔波,作为中年心境的流露,写尽了失意的落魄和深远的幽思,这在郁达夫的生命历程中自有独特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