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篇文章都可分为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夏丏尊与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中,第一课《文章面面观》就说道:“每读一篇文章该作内容的与形式的两种探究。文章的内容包括世间一切,它的来源是实际的生活经验。至于文章的形式纯是语言、文字的普通法式,除日常的言语以外,最便利的探究材料就是所读的文章。”文章内容方面,涉及文学与文化及人文,形式方面则有语言及体式等。“中学里国文科的目的,说起来很多,可是最重要的目的只有两个,就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彼此的关系很密切。都非从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要从文章的形式入手,是因为形式有其稳定性,便于操作。“从古到今,文章不知有多少,读也读不尽这许多。取少数的文章来精读,学得文章学上的一切,这才是经济的办法。你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除内容的领受以外,有许多形式上的项目应当留意;对于各个项目能够逐一留意到,结果就会得到文章学的各部门的知识。”形式上的项目,包括文章的体制、语汇的收集、文法、修辞、鉴赏与批评、风格、章法布局等。
一般说来,侧重于形式的解读层面有文体、结构、技法、语言等。这其中又当以文体为主,因为文体不同,结构与技法及语言也会有所不同。再关联着内容来看,则也可突出一些层面,大致有背景及意图、对象、类别及具体内涵等。文体解读法,就是依托于文体来展开教学,这在阅读教学中,也是较为常见的。换言之,了解了文体特点,就可作为解读的依据。此种教学可以先讲解文体特点,尤其是古诗文方面的体裁,一般来说较为陌生,如律诗、词、曲、传、状、论、说等,不妨有所介绍,但更重要的是在文本解读中建构生成,即将体裁特点的介绍与文本解读结合起来,避免过多知识性的讲解。熟悉了文体特点之后,则可在文本解读中有所巩固。
以小说为例,其文体有三要素之说,即人物与情节及环境,三者都可供教学的展开。比如鲁迅的《孔乙己》中,讲“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长衫表明孔乙己的读书人身份,但站着喝酒,则其境遇又与短衣帮一样,这就写出了孔乙己的困窘。文本解读中,可侧重于人物分析。再如《药》,其情节是按买药、吃药、谈药及上坟来展开的,却又分了明暗两条线索。情节的开端写华老栓买药,暗线则是革命者夏瑜被杀。发展写小栓吃药,暗线却是革命者的鲜血成了治病的药。高潮写茶客们谈药,明线是谈药效,实质上谈的仍旧是革命者。结局写上坟,明线自是华大妈上坟,暗线则由夏四奶奶的上坟引出坟头上还有一圈红白的花,从而表明对革命者的纪念,也预示着革命后继有人。又如《祝福》,既可分析祥林嫂的悲剧形象,也可分析情节的倒叙结构,还有就是环境方面,也可作为解读的一个重点。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祝福》中对祝福景象的描绘就是社会环境。祝福的忙碌,因为关系到来年的好运气,祝福那么隆重,可见在鲁镇人心目中的重要,但正是这样一个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对祥林嫂的生存构成了一种逼迫。她失去了参与祝福的权利,也即被挤出了那个似乎人人都有份的祝福圈子。祝福,再加上只限于男人拜,祥林嫂便处于神权与夫权的双重压迫之下,从更大的背景来看,则是处于神权、政权、族权、夫权这四大绳索的捆绑之中。
小说的要素除人物、情节及环境外,还有主题、叙述角度、细节及场景等。这些要素体现于文本中,往往各有特色,相应的也可成为教学的侧重。比如《药》中,明暗两条线索都由药即人血馒头关联起来,无疑地药有象征作用。主旨上既点明华老栓买药治病的愚昧,又暗示着革命者夏瑜的被杀以及平民百姓对革命的不理解。《孔乙己》中,是由酒店小伙计的角度来叙述的,这个角度有别于成人的冷漠及世故。在小伙计看来,孔乙己喝酒从不拖欠,显得品行比别的酒客好。再如分茴香豆给小孩吃,却说什么“多乎哉不多也”。这些琐事都很有表现作用,显出孔乙己不失质朴,却又不能安于小事过活。至于人物的最后出场,则是坐在一个蒲包上,极为落寞,从而活画出一个深受科举毒害的读书人形象。鲁迅的小说中,如《故乡》与《社戏》是散文化小说,文本解读中可多一些细节及场景的分析讲解。
依托于文体来展开教学,有的特点较一般,有的特点较重要,这也可形成解读的一个侧重。比如现代诗中的分节与分行,是较易把握的,但如意象分析,仍然是解读的重点。诗的旨意,仅有直白不够,还要有形象的发挥,而诗歌的形象,主要的就是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中写到的物事。意象有自然事物,也有社会事物。诗情诗意的表达,大都是通过意象的组合来完成的。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精心选取了金柳、青荇、潭水、彩虹、星辉等意象,用来表达一种离别时的眷恋之情。但意象间并非平等的并列关系,而是还有主次之分。比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中就是突出了一只鸟的意象,通过它的鸣唱来表达对土地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