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之美
8176300000083

第83章 如何看待话题

作文命题中,有感于命题作文的限制及防止套题之类,才用材料来代替关键词命题。由于材料作文的文字较多,理解不一,便有多角度之说。而为避免理解上过于分歧或角度太偏,又引出一个话题来,从而表明共同的关注。话题作文的登场是紧跟在材料作文之后的,既可视为对材料作文的一种反弹,又适当地回顾了命题作文,即有命题作文那样的关键词。但此种思维上的正反合,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完美,仍是不无缠夹。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都有材料,但二者有何区别,一般的看法是话题作文对材料可用也可不用,而材料作文得从分析材料入手。但这只是操作上的区别,并不是审题立意上的不同。按理,话题既然从材料中引出,则材料对话题的明确应有一种提示作用。话题作文虽然以话题为中心,但话题的明确不可完全撇开材料。较好的话题,仍旧是能够顾及材料的意思。且从整体来看,还是主要的意思。如此,在话题与材料之间还有较多的相通点。比如:“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雕像逐渐成形,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这则材料的内涵与引出的话题是一致的,即都是雕刻心中的天使。且天使可引申为愿望、理想、美好等,又顾及了命题关键词。

话题作文的引出除了顾及材料内涵,还要注意表述。比如“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虽然顾及了材料内涵,但牵涉到的关系层面较多,过于复杂。感情上有亲疏之别,认识上也有正误深浅等,二者构成的关系是多元的,审题及写作中不易把握。而在《韩非子》的原文中,是说“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处知,即对所知的情况作出判断,很是明晰。此种明晰有助于集中思考,而不致在多元搭配中顾此失彼。另有些表述不当的,看去不像个话题,因为无法就话题本身引发思考。比如:“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些话题都失之于空泛,即读什么、问什么及传递什么,得有所填充。就其有待于补足而言,可谓半命题的话题,或者说半话题。而就话题本身想不出什么来,也可谓“空”话题。它如“关注”、“对话”等,此类空话题不少。此外,“标题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等不算要求的要求,也大可省去。实则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要一个即可,就是“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以见其比命题作文更为宽泛或自由。

作文命题中,命题作文是提供命题关键词,审题立意在于对词义的理解,尤其是引申义方面。材料作文是命意性的,而较好的命意仍是含蕴于材料之中,这需要对材料的整体把握,也可重抓关键字句。话题作文看似两相结合,实则两面都不讨好。话题未能协调与材料的关系,尤其是引出的话题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再就是有些表述不当。由于材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的话题作文便省去了材料,比如“坚强”、“春来草自青”等。但若话题没有了材料,就与命题无甚差别。因二者都是提供命题关键词,除非特地强调一下。话题作文不仅在命题上处于两难境地中,且反映到操作上也不尽如人意。除了带来文体上的许多四不像外,还在于写法上大都变成演绎人物及故事新编,小而言之则就是化用与再现。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宜乎风行几年之后,就冷落了下来。但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命题方式,仍有可取之处,关键是要达成共识。话题作文既然是两相结合的,则既要顾及背景材料,又要把握关键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