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鸿商富贾:千古流传的大清巨商
8184800000022

第22章 大厦倾倒梦一场

左宗棠随后出任两江总督。这时候胡雪岩正联合了丝商,要与洋人抗衡,不让洋人随意左右中国市场,占中国人的便宜。知道左宗棠成了父母官,极为高兴。

胡雪岩想借两江总督之名,让左宗棠发布一纸文告,提高外商购买丝茧的捐税。

洋人托了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前去游说胡雪岩。

洋人提出,可以给胡雪岩每年80万的佣金,让他代理收购。条件是价格上一定要替洋人作些考虑。

佣金数目相当可观,不过胡雪岩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他希望洋人能根据需要,尽量加足价码。

胡雪岩知道,十年以来,丝茧的价格年年都在攀升。所以洋人要想收购,起码也不应低于前五年的平均价。

赫德知道胡雪岩的想法已定,更改的可能不是很大,就只好起身告退了。

胡雪岩见洋人被自己这么一卡,就着急上门了,心里甚是得意。

“应春,我看现在逼上一逼,洋人一定会依了咱们的要求。”

“你是说咱们今年的丝不卖?”古应春担心地问道。

“正是,等到明年,也该咱们卖个好价钱。”

“雪岩,”古应春提醒道,“按照惯例,到年关前,至少也得卖去七成,不然资金周转不灵呀。”

“没关系,应春,我算了算,钱庄这边,咱们几个大户的钱只要不取款,年关总还是可以过去的。”

“赶松不赶紧,但愿别遇到什么意外。”

老天保佑,这一个年关,总算平安过去了。洋人依然扳价很紧。胡雪岩来了气,联合了几个内地缫丝厂,紧赶慢赶,把头年的剩茧处理了一大半。

洋人沉不住气了,频频派人打探胡雪岩的口风。胡雪岩回话很明确,除非答应了所提的条件,否则一根丝也甭想捞着。

一转眼又到了收丝茧的季节,胡雪岩眼看着自己布下的计划,已经快有结果,就又投进去100多万两银子,把市面上的丝茧全部收回库里。巴望着这么熬上一熬,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这时候却又起了波折,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被令南下平叛。

左宗棠匆忙把胡雪岩招到江宁,要他准备好40万银两,让人马先开动了。

跟了左宗棠这么多年,胡雪岩从来没让左宗棠失望过,所以养成了左宗棠的这个脾气。

左宗棠见胡雪岩微露难色,便问:“有什么困难吗?”

要是胡雪岩答一声“是的,确实有困难”,或许左宗棠会另作考虑。

不过胡雪岩总不想让左帅失望,所以就答道:“请左大人放心,我会尽力想办法。”也是长年相沿养成的习惯,胡雪岩总想事事做得满意。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事事满意是不大现实的。

首先是各地钱庄的钱业,古应春早提醒他内有积弊,希望胡雪岩能下个决心整治一下。

胡雪岩倒不是没有决心。他总是觉得大家一起做搭档惯了,因为档手中饱了几万两银子,就轻易把他撤换掉,不是上策。

古应春问他怎么样才是上策,胡雪岩总是笑而不答。等事情一忙起来,这事也就忘了。

不成想漏子就从这里开始扯开了。

上海的档手老宓因为胡雪岩做出了一番花团锦簇的事业,煞是羡慕。于是就动了脑筋,私自抽了50万两银子,与自己的表兄合伙做生意。事有凑巧,他这位表兄也是做沙船生意,也正好赶上一场大风浪,把50万两银子全泡进了大海。

古应春早有察觉,所以才提醒胡雪岩警惕。胡雪岩拖到现在,急等用钱了,算过来算过去,也就是这里还勉强能挤出40万来。

老宓的想法,50万赔了,只要自己日后勤恳,总还能有一天替老板赚回这笔钱的。

要是按照平常的算法,这个想法也不是不能实现的。现在胡雪岩突然张口要50万,老宓一下子慌了手脚。只得推说其他钱庄拆借,一时凑不齐,需要延宕三五日才行。

延宕三五日倒也无不可。这时候屋漏偏逢有雨,坏事接二连三地赶来了。

左宗棠与李鸿章不合,由来已久。中法战事一开,李鸿章一门的人便动起了脑筋。

他们知道左宗棠这20年来,行军作战,全靠了胡雪岩为他置备军械,筹措粮饷。没有胡雪岩,左宗棠就犹若没了左右膀。

现在战事一开,李鸿章力主议和,却碍着有个左宗棠在,便不愿多开口。

门下人早已心领神会,要攻倒左宗棠,须先攻倒胡雪岩。于是就存了心思,要找个机会,打胡雪岩一个闷棍。

这时李鸿章的门下盛宣怀正到了上海,见到上海道邵友濂,便向他密商此事。邵友濂说这不难,不过得挑个好机会。

好机会终于来了。胡雪岩经手的洋款,正好到了每年该还款的日子,数额为80万两。

邵友濂却推说备江海关协饷未到,须再等20天方可。

换了日子,胡雪岩会禀告左宗棠,让他出面,责令邵友濂不得延期就是。偏偏现在胡雪岩是在替左宗棠办事,不愿意让左帅觉着自己在向他诉苦。心里存了这个想法,胡雪岩只好自己另外找办法。不求人的法子只有一途,就是卖掉积存的蚕丝。其实胡雪岩已经在蚕丝上吃了一个大亏,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就在左宗棠外放,胡雪岩为蚕农考虑,联合起来抵制洋商时,西方正经历着一场经济危机,生产能力迅速下降。

洋人的代理商业在此前一年里就知道了这个消息,所以他们才能沉得住气,挺了两年没有买一束丝。

国内当时交通和通信不发达,胡雪岩根本就不知道这一消息。毫无疑问,胡雪岩吃的这个亏很大。

洋人见胡雪岩找上门来,说话就十分硬气。说买丝可以,但必须六折,否则一根不买。

两千万两的丝,六折就要少卖八百万两,胡雪岩顿时如坠冰窖。

这时李鸿章的门人也已派人到市面上造谣,说胡雪岩已经破产,钱庄马上就要倒闭。

第二天一大早,“阜康钱号”门口就排起了提款的长队。钱庄的档手老宓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开门,兑了大半天款子。到了下午三时,只好上板关门,上海的钱庄倒闭了。

发生挤兑之时,胡雪岩正在回杭州的船上。他原打算回到杭州,用那里钱庄的余额,先交了到期的洋款。等他船刚靠岸,上海挤兑的消息便已经传来。

阜康迅速崩盘,胡雪岩破产。胡雪岩历30余载,形成北票南庄之格局,于近代沪杭之经济民生,也算是影响至深。一朝倒闭,连个转折的余地也没有。不过胡雪岩在落魄中,气概光明,未曾遭受贬抑。

胡雪岩娶的那些姨太太年轻貌美,大多都看上了胡雪岩的家产,嫁到胡家更是大手大脚地花钱,过着奢侈的生活。后来胡雪岩因受李鸿章的排挤与打击,弄到了破产的地步,这些平时温情的姨太太顿时温情丧尽,要拿着自己的私房钱离开胡家。

胡雪岩并不挽留,只是说,愿走者可以拿着自己的私房钱离开,最后只剩下罗四太太愿意相伴身边。金钱美女舍弃了,他说:“商人为钱,钱能害命,我这一辈子,不怀念挥金如土之日,只怀念少年时拿几文钱买烧饼、喝水酒之日。当欧洲19世纪,商品经济兴起时,商业贸易迅速发展,在东方大国,中国的清朝,也只有我浙江胡雪岩能与各国商人竞争!”

胡雪岩有着坎坷离奇的生命历程。他生逢乱世,借助各种势力,挣得了无数家产。在太平天国运动时,他纳粟助赈,效忠清政府。洋务运动兴起后,他请洋人的技术人员,引进洋人的先进设备,也成就了一番事业;在左宗棠挥戈西征时,他借洋款、筹粮械,立下汗马功劳。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成为了富甲天下、威名远扬的“红顶商人”。之后,他又从容地周旋于红顶子、黄马褂、生意经之间。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眼光建成了以钱庄、当铺为网点,覆盖全国的金融行当,并开设了著名的药店——“胡庆余堂”。

胡雪岩晚年,在洋商和朝廷官员的双重扼杀下,成了朝廷罪犯,被抄了家产,最终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