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亚洲版)》说:“出生于1769年的清朝行商伍秉鉴继承父业与外商从事买卖,又进一步贷款给外商并以此获得巨额财富。他在西方商界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伍秉鉴的富有自不必说,在当时他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富豪,家院堂皇气派,是一处大型的园林建筑。因而伍家庭院也成了钦差大臣、总督巡抚及外国使节常常会晤的地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商人眼中,伍秉鉴是“诚实、亲切、细心、慷慨、富有”的结合。据说,当年伍秉鉴在洋人眼里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他们都称他为伍浩官老爷。有关伍秉鉴的趣闻逸事,在当时的外商中流传着很多。其中,有一个故事就表现了以伍秉鉴为代表的中国商人慷慨大方的一面。
当时,有一个美国波士顿的商人和伍秉鉴合作经营了一项生意,由于经营不善,欠下了伍秉鉴7.2万银元的债务。这个波士顿商人一直没有能力偿还这笔欠款,所以也一直无法回到美国。伍秉鉴听说后,马上叫人把借据拿了出来,对这个波士顿商人用英语说:“你是我的第一号‘老友’,是一个最诚实的人,只是运气不好。”说着他就把借据撕掉了,继续说,“现在债务一笔勾销,你回国去吧。”要知道,7.2万银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就是在如今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相当于今天几百万元人民币。在当时,一艘远渡重洋的中型海船所携带的货物总价也不过10万银元左右,而伍秉鉴当着波士顿商人的面把借据撕碎,宣布账目结清,可见其富有和慷慨。
因此,“伍浩官”的名字也开始享誉美国,被传扬了半个多世纪之久,以至于当时美国有一艘商船下水时竟以“伍浩官”命名。
伍家除了和美国商人关系密切以外,同英国行号也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美国商人把伍秉鉴看成了行商中最可靠的人,所以英国商人也对伍秉鉴万分地信任。尽管伍秉鉴的生意比较多,而且收费也较高,但他们仍然乐意同他交易,因为他在时间和质量上都有保证。他能够从存放在英商行号的百余万元期票中,算出利息是九百多元,与英商兑付时的数目不会相差分毫,这让当时的外商极为惊讶。
1834年以前,伍家与英商每年的贸易额就达到了百万两白银,而且伍秉鉴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银行家”和最大债权人。东印度公司负责人在每年结束广州的交易前往澳门暂住时,总是将大量的存款和金银交给伍秉鉴保管。他在外商中的信誉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