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顺记开张半年以后,机会又一次来到叶澄衷面前,而且这一次的情况和南顺记的情况又不一样。
原来几年前,有个德国人可炽在吴淞江畔开了一家店铺,名叫“可炽煤铁号”,专门经营进口的煤和钢铁。但是,由于德国人不熟悉中国的情况,所以一直打不开销路,连年亏本,难以为继。加之国内有事,可炽又要受召回国,于是他作出决定,打算低价转让。当可炽煤铁号的转让布告刚一贴出,就被该号的职员龚少蓉看到。龚少蓉先在上海祥生船厂做工,做过洋行职员,后来又到可炽煤铁号工作,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他看到转让的价格和内容,怦然心动,但又感到自己不是个做生意的人,无法一个人单独经营,必须要有一个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很快他就想到当时在五金经营上很有成就的叶澄衷,心想如能和他一起盘下可炽煤铁号经营煤铁,绝对是有利无弊,只赚不赔。于是就急匆匆地找到叶澄衷,向他讲述了可炽煤铁号转让的事情,并提出和叶澄衷共同接收这家煤铁店,两人合股经营。
听了龚少蓉的讲述,叶澄衷也认为这是个好事情,但他只知道龚少蓉是一个洋行职员,其他的一点都不了解,所以没有轻易表态。
龚少蓉见叶澄衷不表态,心中很着急,极力怂恿叶澄衷和他合股盘买,不要让这件好事白白地从身边溜走。
在龚少蓉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盘买可炽煤铁号的种种好处时,叶澄衷一直没有吱声,他一面听着,脑子一面迅速地转动着。多年经营五金的经验告诉他,盘买可炽煤铁店确实是一笔一本万利的生意,值得去做。虽然前几年由于价格和消费群体的关系,西方生产的钢铁在上海的销路并不尽如人意,成为可炽煤铁号生意不好的重要原因。但这几年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西方的冶炼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价格也越来越趋于合理,以后的销路应该比过去有所好转。更重要的是,近几年中国成立了许多机器制造厂,如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安徽枪械所等都在大量制造枪炮等军用器械,需要大量的进口钢铁和优质煤炭。如果在这时候转而经营进口钢铁和煤炭,那是绝对赚钱的,而且利润也会比单纯经营五金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但龚少蓉究竟怎么想,两人能否很好地合作,这是目前叶澄衷最为关心的事情。
想到这里,叶澄衷抬起头来,静静地望着龚少蓉,仿佛用目光问道:“你说我们合股经营,究竟怎么合股呢?”龚少蓉见叶澄衷没有一口回绝,知道事情有了希望,连忙说道:“叶先生是知道的,我是个不善经营的人,而你又是这方面的行家,所以我的意思是我出钱,你经营,到时候按股分红就是了。”龚少蓉一边说,一边观察叶澄衷的脸色,生怕叶澄衷对自己坐收红利有什么看法。
龚少蓉哪里知道,叶澄衷要的就是这句话,他宁愿龚少蓉坐收红利,也不愿意两个人共同经营。因为如果那样,就会相互掣肘,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就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万一意见不合,起了摩擦,后果更是不堪设想。还有,商业经营中有许多机密性的东西,一旦人多嘴杂,意见不一致,就会导致商机泄露、生意亏损,甚至血本无归。叶澄衷半天就是琢磨如何说服龚少蓉放弃经营权,只是没有想好如何开口。现在听到龚少蓉自己提出来,才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他听完龚少蓉的话,又想了一会儿,从容地对龚少蓉说:“好吧,既然是这样,那我就辛苦了,你就等着年终分红吧。”接着,叶澄衷又提出生意场上的许多辛苦和应酬,以及其他花费,提出红利要四六分成,龚少蓉听叶澄衷说得合情合理,也就满口答应了。
一切商量妥当,叶澄衷才和龚少蓉一起来到可炽煤铁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和反复协商后,最终达成一致,很快签订了转让协议。这样叶澄衷和龚少蓉共同获得了可炽煤铁号的所有权,叶澄衷则获得了经营权。
为了扩大影响,叶澄衷将可炽煤铁号的名字改为可炽顺记煤铁号,并派自己一向信任的顺记的经理陈瑞海兼任可炽顺记的经理。
可炽顺记煤铁号是近代上海最早的经营进口煤、铁的商号,也是上海民族钢铁商业的开拓者。
在可炽顺记开张之前,叶澄衷已经和当时上海的祥生船厂、耶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等建立了生意上的关系,包揽了向这些船厂和机器厂供应船舶五金的业务。可炽顺记成立后,他又把给这些船厂和机器厂供应煤铁的业务也全部包揽了过来。同时,他还把眼光投向中国的农村,向农民销售用来制造农具的字板铁、剪口铁和钉条铁。由于中国农村面积广大,农民人数众多,所以这一块的销售量也很可观。可炽顺记的开张使叶澄衷的经营范围大大扩展,财富也源源不断地向他滚来。
刚刚安排好可炽顺记煤铁号的一切事务,叶澄衷就接到家里的急信,说是母亲洪氏病重,要他赶快回镇海老家。叶澄衷一听,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连夜回到镇海。这时母亲的病势已经非常沉重,加之原来的哮喘病复发,躺在床上,一口一口地喘着粗气。看到叶澄衷回来,洪氏眼里透出一丝喜悦的光芒。可是可炽顺记的经理陈瑞海为了维护顺记商号的利益,将可炽顺记的部分赢利转到顺记洋货店的账上,这样可炽顺记的赢利数目便大大地缩水了,年终可以参加分红的钱就少了很多,身为股东的龚少蓉当然也分不到理想中的红利了。
对于可炽顺记的经营和销售情况,龚少蓉是看在眼里的,他相信如此红火的生意肯定会获得丰厚的利润。如果按照原来的约定和持股的数字,他应该分到更多的红利。但是,由于他对生意场上的事情一无所知,又一直没有参与经营,无法搞清楚其中的奥秘,心中不满又无计可施。就这样疑疑惑惑、嘀嘀咕咕地过了三年,龚少蓉终于退股,彻底和可炽顺记没有了关系,这样叶澄衷又获得了可炽顺记的独家所有权和经营权。这一年是同治十二年(1873年),距叶澄衷初来上海的时间整整20年。
由于可炽顺记经营的许多钢铁物资都要委托别人加工,从中流失了很多利润。叶澄衷实在不甘心这一部分钱被别人赚去,于是又买了一台剪刀车,直接从国外进口铁板和钢材,用剪刀车裁剪成农村所需要的各种形状的铁条和铁块出售。这样既满足了农村销售的需要,也使加工这一道工序的利润不致外流,给叶澄衷又增加了一笔收入。在进口铁板的同时,他又顺便买下外国报废的旧船,拆下这些旧船上的铁板,利用已有的机器进行加工,然后销售,这样既成倍地获得了利润,又开创了一个新的行业,这就是上海的拆船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