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朱葆三生于浙江乍浦。其父朱祥麟世籍浙江黄岩,时任乍浦都司,定海营游击。
清咸丰元年(1851年),朱祥麟举家迁居定居定海县城。朱葆三兄弟两人,弟名叫捷三。1859年,朱祥麟将家眷移居定海县东乡北蝉村后,11岁的朱葆三每天早上从北蝉村步行至县城父亲处,回家时在集市买回油盐酱醋等食用之物侍奉母亲,徒步往返数十里。儿童时代的生活磨炼,铸就了朱葆三吃苦耐劳、刚毅不屈的性格。
殊料朱葆三13岁那年,突遇一个晴天霹雳:父亲患上重病,旷日持久的求医用药使家境日趋困苦。数年,母亲方氏无奈之下忍痛托人,把尚未成年的朱葆三带往上海学艺谋生。
19世纪60年代的上海已成为远东最大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商业大都会,各国身无分文的冒险家,在上海大发横财,一夜之间成为富翁。与此同时,上海的繁荣也对中国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江苏、浙江、山西、河北、广东、福建、四川等地的移民纷纷来到上海经商开铺,并形成帮派体系。山西帮经营票号;扬州帮经营饭店、理发业等;广东帮经营进出口行;绍兴帮经营酒店、染坊、柴炭店等。徽帮在上海经营面宽而且颇有特色。歙县人经营京广杂货;黟县人经营草货、皮革、土布、绸缎;休宁人经营典当;祁门人经营茶业。
朱葆三的家乡人则属宁波帮,他们从事的职业也很杂,主要有信局、银楼、糖行和海味北货等。
经人介绍,朱葆三在一家“协记”吃食五金店当学徒,这是一家经营五金用品的小商店,在上海像这样不起眼的小店到处都是。
一般来说,当学徒初到时实际上就是苦力,师傅常把最苦的差事交给学徒,几年下来也学不到东西,师傅怕徒弟抢自己的饭碗,往往教一半留一半。朱葆三还算幸运,碰到的老板是位老实的生意人,对他还不算苛刻。
初到上海时,朱葆三发现很多中国商人都会说英语,而那些会说英语的人直接与洋人谈生意,个个都很风光。他虽一句英语也听不懂,但他注意到这些说英语的都带有各自的方言腔,五花八门,很有趣。这就是所谓的洋泾浜英语。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英语这东西学会。
上海开埠之初,有许多“露天通事”,指的是略通外语、自告奋勇地为外国人充当业余翻译的华人,以及华商、跑街,在洋泾浜附近与外商接洽生意,买卖货物。这些中国人使用一种半生不熟的英语与外商交谈,加上各种手势比画,表达意思。天长日久,这种夹生的英语居然有了约定俗成的表达格式。洋泾浜英语的一个特点,就是用汉语中的近音字来为英语单词标音,使英语读音汉语化。
朱葆三对这种洋泾浜英语很感兴趣,但是学外语要请老师,请老师就得付学费,朱葆三每个月的月规钱只有5角,这哪能够付学费呢?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隔壁店铺传来读英语的声音,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跑过去一看,原来是那家的学徒小刘正拿着读本在读呢,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小刘每天夜里都到补习学校里去学英语,朱葆三也想去上课,可当他听到每月要付3元钱的学费时,他傻了,这相当于他半年的月规钱啊!
怎么办?一天,朱葆三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跑去找小刘。他对小刘说:“你每天将学校教的东西转教给我,我把每月5角钱的月规钱给你当酬劳。”
小刘和朱葆三都是小学徒,命运相同,又是邻居,见朱葆三真心诚意地向他求教,而且还付给他报酬,便一口答应了。从此,小刘晚上放学后,总是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教朱葆三英语。朱葆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
店老板非常欣赏朱葆三刻苦好学的精神,又见他聪明伶俐,进店后不久就精通了业务,有心要提拔他,破例在学徒期间,就让他当跑街、进货员、会计员。
1864年,店里的总账房去世了,17岁的朱葆三立即被提升为总账房和营业主任。4年之后,经理又去世了,朱葆三又荣升为经理,这一年,他才21岁。
朱葆三很感激老板的器重,便把心思都用在了生意上。几年实践使朱葆三积累和掌握了许多商业经验和知识。同时,由于他的才干和勤勉,店里的生意也做得很红火,商店的赢利不断增加。老板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位生财有道的人才。可惜好景不长,老板不幸去世,协记吃食五金店也随之不存在了。
朱葆三便用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钱,开了一个自己的小五金店,取名叫“慎裕五金号”,地址在上海南市新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