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将粟裕珍闻录
8251700000014

第14章 苏中:汉高祖的关中(1)

“皖南事变”蒋介石一举端掉了新四军的军部,解决了“瓮中之鳖”叶挺、项英。“无毒不丈夫”,他干脆再“捅”毛泽东心窝一刀,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就是说,将这支中共控制的部队“开革”出政府军——国民革命军序列。

他当然没有忘记已“逃”过长江的“滨海之鱼”陈毅、粟裕。从政府军序列里开革了新四军,以后这些“漏网之鱼”,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土匪”,再不服从军令政令只管“闹腾”,蒋介石随时就能派政府军“清剿”,严惩不贷!

和他一样崇拜曾国藩的毛泽东,自然也不是傻瓜。他的取消令发布才三天,毛泽东就针尖对麦芒,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委。

毛泽东似乎心里在说,不怕你老蒋说我“非法”任命干部,过去红军都“非法”了十年,你也没能拿我怎么样!

陈毅的军长前加了个代理,也很有意思。就是说,你蒋介石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扣留了叶挺吗?我等着你悔悟,赶快将他放出来,我还等着他继续做军长。

于是,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人叫上了劲。一个偏偏不放叶挺,一个就让陈毅一直称代理,到四年后新四军自愿取消番号的前夕才作罢(改称解放军的前几个月)。陈毅也才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扶正”做了几个月的正式军长。

毛泽东重建新四军军部的时候,陈毅和粟裕这两条“滨海之鱼”,早已倏尔远逝,将江南部队带过了万里长江,江南指挥部也随即改称为苏北指挥部。

陈毅升了职,粟裕这个副指挥也跟着“扶正”,接过了原来苏北指挥部的全部担子,做了新四军一师师长,人马就是苏北指挥部所属的三个纵队(旅)。

不久,一师又兼苏中军区。粟裕兼任了苏中军区政委、苏中军政党委员会书记,平生头一次开始独当一面地掌管一个较大的战略区。

中共军队在华中地区数量不多,但毛泽东的眼光很远,“胃口”也很大。

1941年2月,他致电华中局的一把手刘少奇,强调苏鲁战区是“目前华中的基本根据地”和“向西向南发展的策源地”,它“在总任务上的作用是出干部、派军队向西边南边去的地方,好像汉高祖的关中”。

毛泽东把华东的苏鲁战区看成是汉高祖的关中,自然有像刘邦一样以弱击强,最终赶走日本人,打败蒋介石,重新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在里边。

这也不奇怪,中共1921年才十三个代表的时候,他们就在一条租来的船上,雄心勃勃宣布,要在中国实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了,何况现在有兵有将有地盘。

另一方面,毛泽东也寄厚望于这一战区,努力积蓄人力、物力、财力,为完成汉高祖一样的大业,造福中华民族做出最大的贡献。

这一思想,与他后来派精兵强将抢占东北,说“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的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他所说的苏鲁战区,包括山东大部和江苏长江以北地区,粟裕的苏中区属于苏鲁战区南端重要的一块。

苏中区的范围是:盐城的斗龙港至淮安以南,长江以北,运河以东,黄海以西共两万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八百多万,下辖四个分区、一个特区。不久,它向南扩大到京沪路以北的镇江、丹阳、武进,向北扩大到盐城;后来又伸过万里长江,向南扩大到苏南的江阴、无锡、常熟以及苏州、常熟、太仓地区。

但这块日军和国军夹击下的地盘,并非全国山河一片红,有三个“要吃要喝”的政权同时存在,几乎就是又一个魏、蜀、吴三国时代。粟裕实际能控制的地方只占百分之六十,日军占百分之三十,还有百分之十归国军控制。

这一战略区,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军事,在中共控制的各个区域里,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经济上,这里是“鱼米之乡”,粮食、棉花、海盐等物资富饶,工商业和交通发达。抗战以前,财大气粗的江浙财团,一直把它看做是自己的重要原料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抗战开始后,这里又成为日本南京、上海占领区的重要供应基地。

政治上,苏中与日军的大本营南京、上海隔江对峙,毗邻而居。这里抗日的业绩,通过南京、上海的大小媒体,一夜之间能迅速传播全国,振奋天下人心。

军事上,苏中地扼南京、上海的咽喉,控制长江下游的航道,“就像一把钢刀插入敌胸膛”,直接威胁日军大本营,也威胁其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其他占领区。

这么一块香甜诱人的“肥肉”和“奶酪”,日军、国军以及新四军自然都把它看做自己的“禁脔”,成为三方必争之地。

粟裕第一次独当一面,果然出手不凡,不负所望。

首先,是军事上控制。

粟裕上任后不久,这里的国军开始“曲线救国”,纷纷叛国投敌,使日本“皇协军”也就是伪军的数量,从原来区区两个师,一下子膨胀到十三个师。

这也是好事。粟裕不用像以前那样遮遮掩掩,生怕有伤国共之间的“兄弟”和气了。1941年2月,他一把干掉原国军现“皇协军”李长江部主力五千多人,苏中从此少了一个碍手碍脚的劲敌。

这回与黄桥战役不同,消灭的是认贼作父、助纣为虐、人人喊打的伪军,毛泽东兴奋地电告重庆的周恩来,叫他想方设法,广为宣传。

对试图把自己赶到黄海喂鱼,搞一个江北“大东亚圣战的华中确保区(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官烟俊六语)”的日本人,粟裕也自有办法。

日本人“不辞辛劳”地反复争夺、“扫荡”和“清剿”,粟裕就争锋相对,实行“要点争夺战”。也就是对新四军赖以生存的基本区域和重要基点,坚决和日本人争夺,不让其分割、封锁和压缩。

其中最经典的是三仓和丰利争夺战。前者反复搞了七次,后者搞了五次,你来我往,先后持续达八个月之久。最后都以“皇军”不好意思地歇菜,乖乖打道回府告终。

苏中属于一马平川的平原,河渠纵横,密如蛛网,城镇村落,港汊环绕。日军往往利用汽艇等优势装备,在河湖港汊中自由往来,突然袭击新四军,骚扰根据地。

这与粟裕早先摸爬滚打惯了的山地环境截然不同。

但他又不能和“皇军”商量,约请他们一起到山地“比试”游击战术的高低。日本人巴不得他早点离开苏中这块风水宝地,越远越好。

不能搬到山地,那就改造这里的平原。粟裕和他的部下们突发奇想,弄出了几个破天荒的绝招:

一、在河道上构筑明坝、暗坝、交通坝、阻塞坝,使当地的平底木船(吃水浅,可数人拉过坝)通行无阻,日军的尖底汽艇却寸步难行。

二、改大桥为小桥,改固定桥为活动桥,改大路为小路,改直路为弯路,使新四军来去自如,日军行动却步履维艰。

三、大凿小运河,使蛛网般的河流连接起来,沟通新四军内部的水陆交通联系。

这几招的确新奇“狠毒”,日军广袤的“大东亚共荣圈”里闻所未闻,好好的地形,一夜之间竟然“沧海桑田”,但“皇军”也只能干着急,大吐粗口,骂骂娘而已。

经过小打小闹的长期蛰伏,粟裕还在华中首先发起大兵团作战。他在1944年3月和5月先后举行车桥和南坎战役,打破了华中敌我相持的平衡。新四军开始处于上风,日军则从此江河日下,风光不再。控制苏中这块宝地,只能是他们下辈子做梦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