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将粟裕珍闻录
8251700000015

第15章 苏中:汉高祖的关中(2)

对粟裕独当一面后的表现,华中战略区的一把手、新四军政委刘少奇由衷称赞不已。早在1942年,他就说:“我一师几年来工作是获得了最大的成绩,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因此,刘少奇奉命调回延安后,还欣喜地向毛泽东汇报,说粟裕“是新四军七个师中,打仗打得最多和最好的一个师长”。

军事上牢牢控制了苏中,接下来就是积蓄物力、财力、人力。

王震带领八路军三五九旅的弟兄们,在南泥湾“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辛万苦,就是为了建成“陕北的好江南”。粟裕在与江南一水之隔的江北,自然就更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了。

虽然有日军的残酷“扫荡”、“清剿”和严密封锁,他依然热情似火,干劲十足,带领新四军一师展开了大生产运动。他还大办工业,搞活经济,相继创办了被服厂、印刷厂、卷烟厂等现代企业,建立了一整套税收、贸易等财政经济制度。

这里,几乎就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深圳”或者“浦东”了。

新四军一师老战士陶涛、吴瀚、陆明后来回忆这里的富足,神情依然是那么自豪:“冬天每人有一套新棉衣,夏天每人发两套细布军装。除此之外,还能自己生产火柴、蜡烛、肥皂等日用品,这在当时可都是紧俏之极的东西!”

不仅如此,粟裕还在华中率先发行印有毛泽东头像的货币,不仅保证了苏中区自己的需要,而且每年上交一百万担公粮、两千万元税收,在华中各根据地中排名第一,超额完成了中共华中局交给的任务。

华中局和新四军达到了“小康”,当然不能忘记“共同富裕”,他们支援了老大哥八路军大批经费和物资。据参与接受款项的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局长千兴让和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处派遣科科长林一回忆,仅1943年夏到1944年秋一年时间,新四军汇到太行山区的经费和物资就十分惊人,约合“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伪币八百万元,此款可购买一百六十万袋面粉。

粟裕掌管的“经济强省”苏中区,自然也就独挑大梁,成为新四军援助老大哥义举中的第一主力。

粟裕不愧是师范生出身(中共还有两个“牛”人也出身师范:毛泽东和徐向前),很早就懂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他有一个说法,“我们部队要真正变成现代化,提高干部的水平是先决问题”。

在普遍推崇大老粗,或者以大老粗欣然自居的中共高级将领里,粟裕这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显然是很具有前瞻性的。

老话说:“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江北的苏中文化教育事业,自古就较为发达,子弟们文化素养较高,又靠近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粟裕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量吸收知识青年入伍,经过短期培训后,全部分配到一线部队担任军政干部,而且享受相对较好的待遇。

新四军老战士赵政多年后回忆说,1941年,她与九个上海女青年刚辗转来到苏中时,十分意外和不解的是,她们一入伍就以高中生享受连职待遇。一般老战士的津贴是八元,她们九人却一律二十元。

她们很想不通,说:“我们是来打鬼子的,又是新同志,为什么津贴反而比老同志多?”因此坚决要求比老战士少发津贴,“上司”当然未予同意;她们又退而求其次,要求与老战士标准一样,“上司”依然不同意。她们认为“上司”低估了自己的觉悟,开始垂头丧气闹情绪。

“上司”再三耐心地解释知识分子政策,说:“政策是必须执行的!”

如此“卑身厚币”,高筑“黄金台”,想要人才不来也难。

据1941年10月统计,知识分子在新四军一师营以下干部中占百分之六十,在连指导员中占百分之七十(后来达到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在师团营干部中,还有不少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大学生乃至“海龟”留学生。比如周林、杨恺、陈其五、谢云晖、张崇文、韩念龙等人,就先后在一师担任过重要职务,成为最早“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新型干部。

因此,李云龙似的人物在这里尽管也有,但不大吃香。

这一点,中共其他部队似乎无法相提并论。蒋介石那边,恐怕也只有青年军可以媲美。

1944年8月,蒋介石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为口号,鼓动知识青年参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国知识青年一时热血沸腾,应者云集,其中大中专以上学生就有一万五千五百人。

从来就靠拉夫派丁壮大国军的蒋介石大喜过望,特意将他们单独编成青年军,成为数百万国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然,青年军因为总处于风平浪静的后方,实战经验严重不足,与新四军一师的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一师中的知识干部,许多后来成为“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国之栋梁和卓有成效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后来除了担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的韩念龙等人之外,被收进中学语文课本的小说《百合花》的作者茹志鹃,也是其中的一个。

一师主力后来发展为华东野战军一纵(二十军)、四纵(二十三军)、六纵(二十四军),成为粟裕麾下赫赫有名的三支“铁拳”,驰骋华东、中原战场,为开国立下了不朽战功;部分地方部队后来也发展为华东野战军十一纵(二十九军),决战淮海,横扫京沪,成为战绩不俗的主力军。

原二十四军政委、解放军炮兵学院政委廖鼎琳,在多年后感慨地说:“二十四军是有战功、有文化的英雄部队。”军的特点。

一师的师、旅两级,还设有战地服务团,全部由洋学堂出来的知识分子组成。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还能排演《日出》、《钦差大臣》等名重一时的中外名剧。

此外,粟裕还发挥师范专业的老本行,在苏中大兴教育,创办了各种正规学校和识字班。到1943年,苏中全区已有五十四所中学、一千五百四十八所小学,拥有中学教师四百二十多人、小学教师三千三百二十多人,在校中小学生十六万四千余人,堪称早早普及了建国六十年后许多地方尚感困难的九年义务教育。

办学校当然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论战争环境如何残酷险恶,苏中各类学校都始终正常地教与学。因此,办学效果十分显著,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功夫不负有心人。

几年过去,苏中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关中”,当然,不是汉高祖的关中,而是毛泽东和共产党的“关中”。这里所控制和储备的人力、物力、财力,居于全华中战略区首位,不仅可以坚持现有地区,还能随时发展和支援开创的新区。

整个抗战期间,苏中就不断向浙东、闽浙赣、苏浙皖等根据地派出了干部和部分部队。1944年底,粟裕还亲自率领苏中主力南渡长江,跃马江南,开辟创建了新的苏浙军区。

新四军一师三旅旅长陶勇后来到了朝鲜战场,却依然还在恋恋不舍地回忆苏中的富庶。他对警卫员们说:“你们不知道,那时的后勤供应可真叫棒……正因为具有如此的物质保证,才积蓄起了厚实的力量,使得后来反攻时能够一举获得胜利。”

从黄桥战役经典之战走来的粟裕,也从“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逐渐成为“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的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