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呼吸的科学
8273300000031

第31章 奉爱瑜伽(1)

奉爱修行就像为了将棱角分明的冰块装入罐中而用温暖将其融化一样。水和罐子依然如常,但是其中一个却融入了另一个之中。所以,人的灵魂也会融入到出现永恒本性的等待之中。而融入过程中出现的喜悦是无形的。奉爱瑜伽的目的就是——温暖人们那顽固不化的心灵,并将之融入到神圣的大爱之中。这就是修心之道——寻求与圣灵之间爱的纽带。因此,虔诚(Bhakti)就是建立这种爱的方式。此方式专为有备之人而设——他们那孤独的心灵深处正大声呼唤着请圣灵给予爱的拥抱,并且渴望着与圣灵结合。但是,奉爱瑜伽并非是通过思考永恒或竭力理解自己的命运而进行探索。他既不想用业力瑜伽的方式来规范自己,也不想用调息法中的同样方式进行训练。因为,奉爱瑜伽首先探索的是自己缺乏心之所爱的感受。然后,他转向让自己去爱,突然间意识到了阻碍自我与本性结合的缺点或障碍。继而悔恨的泪水与抽泣软化了他的心,而且对至爱的屈服又给他带来了合和的奇妙福佑。对一个胖人来说,即使脚趾头一直就在自己身上,但抑制不住的食欲和混乱状况却使他挺着大肚子摸不到自己的脚趾。自我也同样如此。各种想法都阻碍着人们去感受圣灵一直存在的爱。但是,一条决心要找到主人却不注意方向的狗,也可能会跑进一辆汽车内。在它心里,自己的痛苦或许与对主人的爱相关,但现在的这种痛苦开始让它怀疑并否认自己的爱。同样地,尽管人们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圣灵的爱,可他们也在怀疑并否认圣灵。

我们所经历的痛苦常常横亘在我们与圣灵之间,因此,这种更大的分离苦又巩固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着恐惧带来的伤害。那时,乐于体验痛苦与至爱同在的感受或其他感受,使我们不得不又退回到一直在壮大的自我武装中。只有当痛苦和痛苦的因及担心受苦的心都被生命主宰的爱驱散后,人们才能好起来。因为有关圣灵之爱的内容,虽然用明言慧语可以从理性上说服我们,但在我们的心中依然存有怀疑和不理解。但是,奉爱瑜伽通过生命中的体验了解到,只有圣灵能为我们打开这扇心灵之门,能让我们充分理解它。以奉爱瑜伽为题材的作家们,其实面对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大部分人都喜欢紧闭心扉,被自己的观点及隐藏在观点背后的恐惧束缚着。然而,若不是这样的恐惧,许多人都会满足于崇拜自我的感受和想法,而他们仅仅才体验到真我的一小部分而已。

有多少人是由于担心做错事、担心被当作傻瓜、担心不能做出回答而克制自己不去奉献爱呢?不管是对、是错,他们的情感都迫切需要表达出来。在虔诚信仰中,对那些虚幻的、似乎不可信的及受组织束缚的人,人们既不礼拜也不与之产生联系,该如何解释这些呢?奉爱是一种认识,是对生命创造力真挚且充满感情的认识,这种创造力就是本我的构建基础。这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而且还承认了对它的信心。正如没有氧气和燃料就不可能有火存在一样,如果没有肉体和生命,我们的个性和意识也就不存在了。有人问:“你相信圣灵吗?”或问:“圣灵是什么?”然而,这些问题都不会得到什么答案,因为它们本来就源自错误的想法。虽然这些错误想法和认识对发问者来说看似真实,但它们一样也得不到回答。重要的是,不需要特意去维持这种体验,我们依然活着。更重要的是,那些超出了我们目前认知范围或理解力的东西导致并显现出我们的存在。于是,我们的存在就仰仗于那些不为人知的、而且经常是不被承认的因素。从实用精神上讲,任何一个不承认依赖性的人都是傻瓜。例如,不承认自己依赖父母的小孩子,哪怕是从情感上依赖父母的想法也没有的小孩子,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感到孤独、迷茫、痛苦、想自虐或自杀;而一个不承认自己的肉体依赖食物才存活的成年人,可能很快就会饿死。我们是否能想到或感受到,自我因物质世界中的力量或者无形的创造力而存在,这都无关紧要。无论我们怎么想,生命所依赖的那些东西都依然存在。它原封不动地待在那里。我们的思想和观念都无法改变它。

我们的思想本身(即能想),以及对自我依赖事物的所想,这二者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禅宗有一种说法——指月的手并非是真月亮。在此情形下,智者既不承认有所依,也不承认不知其所依。在东方,这就被简单地称之为实相。然而,我们对实相的认识和感觉既不能转换它,也不能代表对它的体验,但实相既能使我们与其“有分歧”,也能使我们与其“融合统一”。因此,即使不承认自己有所依的人,也能通过向自己并不理解的实相祈祷,从而软化和改变自己的刚硬性情。归根结底,因为我们正是由祈祷的这种力量所构成,所以我们实际寻求庇护的对象正是目前藏于意识之外的圆融之我中的那一部分。然而,正是通过瑜伽,让这一部分我逐渐地为人所识。因为据说,不管奉爱行者将自己的爱赋予了谁,他都会与对方合成一体。我们已经提过瑜伽放松的四个阶段,即:准备——让自己化空,成为具器者——理解知识——圆满完成。这也同样适用于奉爱瑜伽行者。但在西方,奉爱的实践过程可被列为三个阶段:净除罪障——光明启示——完美结合。因为准备过程就是使人明白之所以要成为具器者的原因,所以这三个阶段一样可行。不然,任何路人在不加准备的情况下都能收到光明启示,或都能使深刻的洞察力进入到生命中了。正是奉爱修行或瑜伽修行这个媒介,使人们走到净化心灵这一步。

理想的奉爱修行应以遵守戒(Yama)律(Niyama)的道德实践作为开始。利用意志将道德观强加到一个人身上,是第一阶段修行特有的,不过不能被当成结合的状态,也不能认为瑜伽会由道德之外的东西所产生,因为在发自肺腑的奉爱过程中,所有这些规矩全部会消失无影。然而,在初级阶段,戒律却是必须的。蝶蛹在变成蝴蝶之前会先用一个硬壳包裹住自己那精妙的液态形体,当蝴蝶的身体形成之后,就会破壳而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外在约束即使有瑕疵,也能起到保护作用,在那层保护罩里面,无定形的内在本性正塑造着自己。我们自身内那个不朽的金刚体正在形成之中。这就是永恒的本性在共同的生活中、在生命中对自己的认识。如布莱克所说:“永恒的本性与造物主相恋。”我们的金刚体就是我们的深层意识,现在成了永恒本性的意识。因此,由于已经发现自我与永恒本性相结合,故我们每个人都无死而永生。随后,品德修行似乎就被作为培育那个内在圣婴的子宫了。如果没有它,我们就不能面对、也不能觉醒,我们将意识不到自己的恐惧、野心、罪恶、欲望,而且这些障碍也不会被消除。如果没有它们,我们永远也不会鼓起勇气忏悔自己无意间犯下的罪过,并因此而体验到心灵的净化。毫无疑问,对那些不曾寻找圣灵的人们来说,这些都是不现实或无意义的,但是对那些正在体验净化心灵的精神探索者而言,从其了解圣灵智慧的真实体验中,就认识到了暂时作为救生圈的品德修行,可使我们免于淹没在自我的怀疑洪流和欲望沟壑之中。因为如果没有不执着的智慧,我们一定会被自我的潜在癖好和欲望大大利用。净除罪障如同把人们抛入狂风大作的混乱、怀疑、愤世嫉俗和仇恨的苦海之中。简言之,我们抛开了一切粉饰的外衣,赤裸裸地面对着真正的自我。当我们超越了平静与风暴之后,突然降临的那一刻就是我们净化自身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