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奔波辛劳一生,到青州时病情加重,实在无力承担繁重的政务工作。皇祐三年末,范仲淹到青州未满一年时间,就给朝廷上《陈乞颍亳一郡状》,要求朝廷将自己调到清闲的州郡养老养病。范仲淹说自己:“年高气衰,日增疾恙。去冬以来,顿成赢老,精神减耗,形体旺弱,事多遗忘,力不支持。”来青州以前,身体状况已经很差,范仲淹是勉力支撑到青州任的。到任以后,只得将青州大量的政务交给通判等属僚处理。然而,“安抚一路九州岛军,兵马公事繁多”,还有“郡县利害,乡川寇盗”等等繁杂事务,范仲淹完全无法应付。“自臣抱病,勾管不前”,都是委托属下处理。范仲淹认为这样会耽误朝廷和地方政务,“揣己量力,实不自安”。所以,请求仁宗“于颍、亳二州”挑选一处,将自己移官到那里,“可以养疾,庶安朽质,少保残年”。颍州和亳州在宋代是闲郡,是退闲大臣养老的处所,没有行政事务负担。仁宗此时对范仲淹只有眷念之情,接到范仲淹陈乞状之后,立即同意,皇祐四年(1052)正月,范仲淹徙知颍州。
范仲淹是一位先忧后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志士,这次能提出退闲养病的要求,一定是病情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了。果然,在赴颍州任途中路经徐州时,范仲淹病情进一步恶化,只得留在徐州治病。仁宗听说此事后,也非常牵挂范仲淹,特意派遣使者到徐州送药慰问。好友韩琦听到消息后,也特别派人带信送药给范仲淹。范仲淹已经处在弥留之际,自知病重不治,于是给朝廷上《遗表》,最后一次对皇帝、对朝廷、对国家、对百姓竭尽忠诚。范仲淹说自己“灵医不效,积疴见困”,“神不在形,气将去干”,“冥冥幽壤”将是自己的最终归所。
这时候,范仲淹才为自己庆历新政的作为做公开辩护。当时因得仁宗信赖和重用,自己也期望对国家有特别的贡献。然而,“事久敝则人惮于更张,功未验则俗称于迂阔。以进贤援能为树党,以敦本抑末为近名”。此前,韩琦、欧阳修等都曾经为范仲淹辩护或申诉,范仲淹处于政治漩涡中心,始终不发一言。他目睹了新政措施一一被朝廷明令废止,目睹了同志友人一一被调离、贬谪、罢免,目睹了朝野积弊依然且越发严重,内心有许多痛楚和愤懑。《遗表》中的这几句特别申诉,表明了范仲淹坚持一贯的政治立场。
但是,范仲淹更加关心朝廷和国家的将来,《遗表》中恳切希望仁宗“调和六气,会聚百祥,上承天心,下徇人欲。明慎刑赏,而使之必当;精审号令,而期于必行。尊崇贤良,裁抑侥幸,制治于未乱,纳民于大中”。这一切都是范仲淹毕生追求的政治目标,也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核心内容,临终重提,拳拳心意,人神共泣!
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全国百姓听说范仲淹去世的消息,都痛惜不已。甚至偏僻山野乡村,也多有为之哭泣哀悼者。曾经在范仲淹属下的边疆少数民族,也在佛寺为范仲淹举办三日哀悼仪式,痛哭流涕,如同父亲去世。仁宗闻讯,久久嗟叹悼念,特别派遣使者去慰问范仲淹家人。范仲淹《遗表》中没有一字一句涉及个人要求或私事,仁宗嘱咐使者询问范仲淹家人有什么需要,范仲淹子女的态度与父亲一样,私事方面无所求。朝廷特赠范仲淹兵部尚书,谥文正,停止上朝一天以表哀悼。范仲淹将自己的钱财都捐赠了慈善事业,日常生活异常节俭,下葬时居然没有新衣,由友人集资为他举办了丧礼。这一年十二月初一,归葬于河南尹樊里万安山下的家族陵园。下葬后,仁宗亲自书写墓碑“褒贤之碑”。而后,由富弼撰写《墓志铭》,由欧阳修撰写《神道碑铭》。富弼极力称赞说:“人获一善,已谓其难;公实百之,如无有然!”作祭文的有:富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后世祭文也络绎不绝。邠州、庆州等西北边郡率先为范仲淹立祠,以后范仲淹任职过的许多州郡都修建了祠堂。徽宗宣和年间,朝廷特别下诏令,要求建有范仲淹祠所在地的监司、郡守、学官每年要按时祭祀范仲淹。钦宗时追封范仲淹为楚国公,后再追封魏国公。历代各地官府,多次重修所在地的范文正公祠堂,表达了后人对范仲淹永远的景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