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8406300000017

第17章 求学问道篇(6)

打败东路军后,萧太后再全力对付西路军。耶律斜轸是位军事奇才,竟然连败潘、杨大军,使潘美屡吃败仗。潘美为逃脱败军之罪,决定将罪名转嫁到杨继业头上。他命杨继业进攻朔州,并假惺惺地表示将在城南陈家谷口予以接应。杨继业明知此举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却也无奈,只得负气出击。杨继业与耶律斜轸相遇时,辽军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杨继业不知萧太后早已令耶律斜轸设下伏兵,便挥师急进。辽军伏兵四起,耶律斜轸又杀了回马枪,杨继业抵挡不住,只得率众后退。潘美先闻杨继业取胜,便欲出兵争功,继而又听到他败退的消息,便置之不顾,率兵先撤了。杨继业孤军奋战,自中午一直打到暮夜时分,退至陈家谷口,不见援兵,只得率部苦战。无奈,寡不敌众,突围不成。杨继业先命部下各寻生路,不必恋战。但部下全不为所动,誓与他同生共死。结果,杨继业所率将士全部壮烈殉难。杨继业坐骑中箭,翻落马下,被辽将萧挞览、耶律奚底等擒获。杨继业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自北汉至大宋王朝,满门忠烈。他受命镇守边关,威震敌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人称“杨无敌”。当年雁门关大捷,枪挑大辽国驸马萧多罗,何等凛凛威风。可叹此一战,既遭计中伏,又缺少支援,一代名将成为阶下囚,杨继业凄苦悲凉之心,万念俱焚。绝食三日,壮烈殉国。

杨继业的死,对于宋王朝的刺激尤其深刻,萧太后的丰采英姿令宋朝上下刮目相看。幽云大战,萧太后大显神威,全线告捷,使宋王朝从此放弃了收复幽云的打算,也从此一改对辽国的战略进攻。自此之后,幽云之地的烽火暂告平息。萧太后为了大辽国的利益,却从不停止对北宋的进攻。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兵马南下,萧太后大多都亲自披坚执锐,亲临前线。由于她的这种一贯作风,使她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武功卓绝著称的后妃。

这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有些穷兵黜武。但如果单从时代阶级观点去分析,其实也很正常。试想,封建王朝哪一个阶级不是以武力取得的天下?忽必烈的铁蹄最终扫平南北、建立元朝,晚清满族入关成了封建末代皇室,何尝不是以武力一统天下?如果萧太后能一统天下,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也不一定是坏事。最能体现萧太后坚韧好胜和积极进取性格的是在1004年。

这年九月,萧太后以大将萧挞凛、萧观音奴为先锋,率大军20万,倾全国兵力南征。此番南下,已年过半百的萧太后仍然身着戎装,亲御戎车指挥三军。她依旧显得威风凛凛,豪气冲天!大辽兵马在萧太后的率领下,声势浩大,一路南下,她绕过宋军坚守的保定等地,避重就轻,直抵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其对岸就是北宋的都城——开封汴梁。战报传到宋廷,朝野上下一片惊慌,有的主战,有的主和,有的主张弃汴京迁都,朝中宰相寇准建议皇帝亲临前线。

鉴于宋太宗之前有高粱河惨败的教训,宋真宗一直都有畏辽如虎的心理,现在突然听到宰相寇准提出要御驾亲征,立即面带难色,站起来就要回内宫。寇准连忙上前拦住,力劝宋真宗不要动摇。宋真宗性格软弱,勉强同意第二天朝议亲征一事。

第二天,朝堂上出现了激烈的争吵。不少大臣不但不主张真宗亲征,甚至还力劝真宗做迁都之议。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另一佥枢密院事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迁都成都。这两人的职务都是副宰相级别,堂堂中枢重臣,竟然公然主张不战而逃,由此可见宋朝朝野上下对辽国的畏惧心理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寇准大怒,当着王钦若、陈尧叟的面说:“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杀也。”声色俱厉地要求将主张迁都的人斩首,逃跑派的气焰才一时被遏制。此时,寇准再一次提出要宋真宗领兵亲征,说:“只要皇上亲征,人心振奋,文武大臣协作团结一致,辽军自可退去。辽军来攻,我们可出奇计骚扰,打乱其进攻计划;也可以坚守不出,使辽军疲惫不堪,再乘机打击。这样就可稳操胜券。如果退至江南或是四川,则人心动摇,辽军乘势深入,大宋江山还能保得住吗?”寇准的意见得到了宰相毕士安和武将高琼等人的支持。宋真宗内心实在很不情愿,但此时形势逼人,朝堂上主张亲征的一派占了上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宋真宗同意亲征。真宗皇帝在寇准陪伴下御驾亲征,两军阵前,真宗战车刚出现,士兵高呼“万岁”之声传出数十里。

这样一来,无形之中使萧太后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宋朝军民的顽强抵抗使她不得不冷静分析前线战事的态势。事又凑巧,一个偶然机会,她的先锋官萧挞凛在察看地形时被宋军伏弩射死。军未交战,先失大将,辽军士气受到影响;加之大军深入,背后宋朝州城坚守,仍有后顾之忧。萧太后对这种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决定以战求和。主意一定,她便派人到宋营,答应北宋先前屡屡求和的要求。宋真宗本来就对亲征三心二意,终日提心吊胆,见萧太后同意议和,便急忙派曹利用前去磋商。萧太后见宋使前来,故意吊宋廷的胃口,提出要宋朝退出后周柴荣时收复的关南之地,曹利用当即回绝,并回去复命。这期间,宋辽之间的摩擦不断,互有胜负。萧太后担心旷日持久,天气转冷,事发突变,于是又有了第二次谈判。这次,宋真宗告诉曹利用:“只要不割地,就是多献100万金帛也无所谓,萧太后答应退兵就行!”

萧太后见曹利用二番前来,又对他提出关南之地。曹利用说:“这些都是前朝旧账,我朝不知。若是每年得些金帛佐济军需,还可商议,太后所说割地之请,我万不敢向皇上奏闻!”辽政事舍人高正始抢上一步厉声对曹利用喝道:“我太后陛下此次统兵南下,就是要收复故地,若只得金帛而归,实愧对我大辽国民!”曹利用不慌不忙地反唇相讥:“听起来你似乎是为大辽国民着想。若依你所言,这关南之地一日不得,干戈便一日不止。如此连兵结衅,竟是利在何处?”曹利用此番话语,也正是向萧太后陈说利害,萧太后又岂能不知!她见此情形,便同意按曹利用所说,答应议和。双方经过激烈的交涉和讨价还价,终于达成协议——“澶渊之盟”。

双方握手言和,对于萧太后来说,从法律上获得了合法占据幽云地区的凭借,这一点对于契丹的发展(尤其是汉化,封建化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总之,澶渊之盟使契丹与宋朝关系进入新的阶段。萧太后的功业也达到新的高峰,这一年,儿子圣宗皇帝为她上了尊号,曰“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因此历史上对她有承天太后一称。

澶渊之盟,各自罢兵。从此,宋辽双方进入了百余年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萧太后在第二年,还下令在双方边境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这对宋辽双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乃至民族融合都有积极意义。正是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才使萧太后真正开创了一代“中兴”大业。

千百年来,人们在评论宋与辽的战争时,多倾向于宋,认为宋才是合法统治中国的统治阶级。其中,历史小说《杨家将》中对此观点极尽渲染。的确,人们在评论历史时都会有一种历史倾向,这是不可否认的。当然,我们不排除杨家将在人们心目中的英勇形象,这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感召。但后来忽必烈的蒙古大军和满清王朝都是以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身份统治中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