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康与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杭州校友会成立前夕,盛情特邀母校校长顾问谈家桢先生为名誉会长兼首席顾问。谈老不仅愉快地应允了我们诚挚的请求,还发来热情洋溢的贺词。谈老谆谆嘱咐:“校友会要吸收各个时期校友,不要办成小团体‘同乡会’,要为复旦争光,发扬复旦智囊团优势,为浙江省与杭州市服务。”
复旦大学杭州校友会成立伊始,便谨记谈先生的嘱咐,为提升地方经济筹划服务平台。我时任校友会副秘书长,分管文教科技开发,遂针对当时酿造业缺少中高级技工以致影响行业有突破性发展的瓶颈现状,以复旦大学杭州校友会名义与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签订了发酵专业技术代培协议书。但因“复旦大学杭州校友会”这个群众团体未被政府认可为独立法人单位,省轻工业厅、省市教委即裁定协议书无效,不准开办培训站。鉴于这种情况,谈先生亲自安排李致勋和我专程同去北京面见轻工业部部长,呈请浙江省轻工业厅委托具有专业培训资格的复旦大学出面承担组建培训轻工系统技工提高班的任务,于是,复旦大学(生科院)杭州培训部便应运而生。李致勋教授作为复旦大学生科院副院长兼任培训部主任,我任常务副主任。
在母校生科院直接领导与支持下,培训部在杭责任人与相关课题组以承包责任制的架构,在努力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也获得了社会反馈的应有经济回报。李致勋、邹桐、高忠儒、张志明、张龄、阮蓉文、杨瑞蓉和我等人,以及医保健康食品饮料系列课题组,在共同研究后达成一致共识,将承包积余金合理调配,分别捐献给母校、校友会与恩师谈家桢名下。
在具体的操作进程中,大家又预感到,要让谈家桢教授接受我们对他个人的献赠,是不会接受的。他最关心的,是他的事业,是继承事业的优秀人才,因而,就在征得他的认可下,酝酿筹建谈家桢基金会。
至1989年9月25日止,各方筹资捐助给“谈基(筹)”的金额共计41367元。
至此,杭州培训部基本完成了筹建“谈家桢基金会”的历史使命,即由谈家桢先生批复“同意注销”。
1989年9月,借庆贺谈家桢先生80岁华诞、执教60周年的喜庆日子,正式成立了“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基金会”。
1992年后的一段期间,谈先生三次个人捐资共6万元。
1997年底,安徽某营养食品厂因广告损毁谈先生名誉,赔偿了23万元,其中20万元为精神赔偿。谈先生旋将其全数捐赠给基金会。由此,谈家桢基金的80%~90%来自谈家桢先生本人资助。
1997年10月,由复旦大学杨福家校长批示“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正式纳入复旦大学,冠名为“复旦大学谈家桢基金”。
“谈家桢生命科学基金会”的拓展
1989年9月,“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基金会”正式宣布成立。谈老亲自担任总顾问。李德葆教授(时任浙江省副省长)、李致勋教授任主委,具体日常会务由我负责。
谈家桢先生原籍浙江宁波,他有着浓浓的家乡情结,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莘莘学子。“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相对有限的首批奖学金,就由谈老亲自提议,奖励给浙江省应届高中毕业有志于生命科学的优秀学子。
在社会各方支持下,谈家桢基金金额日益增多,受惠于谈家桢奖学金的优秀考生逐渐遍布大江南北。这项在我国普通教育领域中播撒生命科学种子的奖学措施,显现了谈老关注生命科学事业、着眼后继人才培育的远大战略目光。
1997年4月,“谈基”主委李致勋教授又与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谈家桢生命科学九源奖学金协议”。九源公司承诺捐资190万元,以年息8万元作为专项奖学金发放。该项奖学金的申请者限于攻读生命科学专业的硕博研究生,其奖额分别是5000元、3000元、1000元三个等级。2005年起增设特等奖10000元。九源奖学金设置后的11年内,获奖研究生共有394人,分享奖学金总额达88万元。这项旨在奖励我国高等学府向生命科学前沿奋进的优秀学子的举措,再一次展现了谈老引领全国生命科学的精英人才、向世界生命科学高地进军的攻坚战略,显示了他对一批又一批生命科学优秀人才的关爱与期望。
从1989—2007年的19年内,受益于谈家桢基金的获奖中学生、大学生、硕博生,共有934人(含优秀教师90名),谈家桢奖学金的发放总额高达151.67万元。谈家桢先生艰苦卓绝、与时俱进地开创并发展了我国的生命科学事业,其拳拳之心、眷眷之情,于此也可窥见一斑。
“谈家桢生命科学基金”的蕴含日益辉煌
生命科学本该是充满生命力光辉的学科,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我国未能有一个使之得以长足发展的生存环境。谈家桢先生作为我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顶住了政治与学术领域不正常的压力,终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拂煦下,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前沿发展做出了世界瞩目的贡献。
2000年3月31日上午,第四届复旦大学谈家桢生命科学九源奖学金在杭州世贸中心隆重举行,92岁高龄的谈家桢院士亲自前去参加颁奖会,他风趣地说:“我这次是冒着生命(健康)危险来的,看到这么多优秀学生获奖,我心情很激动。”他还说:“今年是新世纪第一年,我对新世纪的祝福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延年益寿、天下太平。’要实现这四句话,都离不开生命科学,就是要靠科学。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这一领域落后也要挨打,我希望生命科学为民造福,我希望获奖者发扬‘高瞻远瞩,敢为人先,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精神,更上一层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谈老常常缅怀他的导师摩尔根。他记得自己学成将要回国时,导师曾热情而又谦逊地对他说:“我看到有一个年轻的中国人超过了我,我还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超过我,也超过你。”谈家桢回国后,也像摩尔根一样地培养自己的学生。有一名学生在微生物遗传学研究取得了成就。这名学生的论文发表后不久,谈家桢便收到摩尔根给他的祝贺信,信上说:“我终于又看到一个年轻的中国人超过了我,也超过了你。值得骄傲的是你亲自接纳了超过你的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谈老面对成绩卓越的学生,一直是心胸开阔、和气相待。在学术上,有的学生走到了他的前头,有影响的论文刊登在世界顶尖的科学杂志上,谈老马上复印下来,把它嵌在镜框里挂在自家的墙上,还第一时间打电话去表示祝贺与鼓励。
应该说,“谈家桢生命科学基金”在为遗传学的薪火传承中起到了加油播种的作用。尽管学术界早就宣称2l世纪是生命科学的光辉时期,但在我国中等学校的基础教育中,生物学科仍被人们普遍视作不起眼的小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认识落差中,“谈家桢生命科学基金”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校与社会各界的相关人群,端正了对生命科学及其所属学科的价值取向,极大地鼓舞了许多优秀学子,以驰骋天下的谈家桢院士为自己的榜样,竭尽自己的心血和才智,纷纷在全球生命科学的学术搏击与科技创新中竞争风流。
谈家桢的名字与太空的一颗3542号小行星一起已载入人类史册,“谈家桢生命科学基金”也必将在生命科学的领空,以谈家桢大师的人格魅力与学术张力,托起一颗又一颗后来居上的“小行星”。
现已99岁高寿的谈家桢教授正稳健地向期颐之年进军,他以自己的生命实践在为生命科学谱写着令人遐想的生命诗篇。“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基金会”是这首“生命之歌”的华彩乐章之一,它所贯穿的一个主旋律正是:为了生命科学的生生不息!
值此谈师百岁华诞之际,再次谢谢谈先生、邱医生长期以来对我的栽培、信任、关爱和鼓励。敬祝老师和师母健康、长寿!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