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兄弟学海泛舟,涉猎甚广,“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反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他们曾从学周敦颐,探求“孔颜乐处”,后程颢举进士进入仕途,曾任县官十余载,在“定性”、“穷理”、“识仁”等方面颇有建树;擢为京官后,又与王安石分分合合。程颐自科举落榜后,决意与科考绝缘,终生献身理学的研究……
他们在参政、议政、施政,以及兴学方面,都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哪怕是恐吓、贬职,乃至生死关头,都在所不惜。
吟风弄月,“孔颜乐处”见精神
从长江流域进入赣江流域,由地处华中的黄陂来到华东南的虔州(今江西赣州)。
庆历六年(1046年)春,二程兄弟首度开始了他们外出求学的历程。
当时,程珦以着知虔州兴国县事、代行南安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州大余县城,时辖南康、大庾、上犹三县)副职。
初来乍到的程珦发现,在南安军有一名青年参军(将帅的幕僚)“气貌非常”。经仔细了解,原来这位青年名叫周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字茂叔,本来起名敦实,因避宋英宗讳改名敦颐。其父周辅成,赐进士出身,官至贺州(今广西贺县一带)县太爷,于周敦颐15岁时去世。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年少的周敦颐随其母从营道到京师开封,投靠在朝中担任龙图阁直学士的舅父郑向,在郑向的抚育下茁壮成长。24岁时,因舅父的荫庇,他被朝廷任命为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县)主簿。
庆历四年(1044年)周敦颐出任南安军司理参军,他在解决一起久拖不决的疑案中崭露头角——
那是庆历五年,28岁的周敦颐发现,南安监狱在押一名重刑囚犯,依大宋法律完全不应判为死刑。而转运使王逵在某些人的鼓噪下,竟不顾众官的反对,决定对其处以极刑。众官慑于王逵的权势,敢怒不敢言,惟独周敦颐据理力争。可是,王逵却把周敦颐的话当耳边风,依然我行我素,准备择日行刑。
在行刑前夕,周敦颐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场把记事本一甩,立即向王逵辞职,并高声说:“如此用杀人的办法来讨好人,王法何在?我这个参军干不了,请另选高明吧!”随后扬长而去。
顿时,王逵一下子愣住了,看着这位青年官员执着敬业的背影,开始有了一丝悔意。于是,他回头仔细审阅了案情,方知是自己有错,便依法从宽处理了该囚犯。为此,周敦颐给王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正是王逵积极向朝廷举荐,周敦颐不及一年就调郴州升任知郴县(今湖南郴县)县事。周敦颐因此名声大振。
后来,因周敦颐建书堂于庐山之麓,由于堂前有一溪,乃以其家乡濂溪为之命名,又将其书堂取名为濂溪书堂,人们又称他为濂溪先生。
程珦十分敬佩周氏的为官之道,在与之交往了一段时间后,更知其“为学之道”也非常了得,他们更是莫逆于心了。
一天,程珦特设家宴款待了周敦颐,当酒至半酣之际,程珦随即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叫出来给周氏敬酒,并希望周能收其为徒。
周敦颐是一位十分有个性的学者,不知有多少学子想拜他为师,都遭到了他的婉言谢绝。
不过,他听说二程兄弟聪明过人,且有良好的家教,便当场对二程测试了一番。
首先,他让程颢背诵《左传》中的《周郑交质》一文,并要他评述文中要义。此文内容是描述春秋时周、郑二国为了结好相互向对方送人质的情况,寓意很深。程颢不仅背诵得流利畅通,一字不差,而且还评论说:“两国交往当以信义为本,信义若不是发自内心,即使交换了人质也不起作用;如果明恕以礼,就是没有人质,也是谁也不能离间两国关系的。”
接着,周氏又让程颐对句,程颐也是对答如流。周敦颐听了之后,在兴奋之余,愉快地答应了程珦的要求。就这样,二程兄弟便成为周敦颐的嫡传弟子了。
二程兄弟虽然跟随周敦颐仅学习了不到一年时间,但他们却从周敦颐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与“孔颜之乐”。
周敦颐推尊孔子及其得意门生颜回之学,尤其是对《志学》、《颜子》、《师友》(上下)、《圣蕴》、《富贵》、《孔子》(上、下)等融会贯通。
周氏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吟诵、观景,让二程兄弟去寻找古代学者孔夫子与颜回为何能在艰难困苦中保持精神愉悦的缘故。
他不仅对二程亲相授受,且自己具备了此乐。他不仅在精神生活上不失为一光明、正直的清高君子,而且在物质生活上比较清寒。黄庭坚曾称颂他:
“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徽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宋史·道学一》本传)
《濂溪年谱》也记载说:“先生素贫,初入京师,鬻其产以行,择留美四十余亩,畀周兴耕之。”“先生平日俸禄,悉以周宗族,奉宾友……”
对于人们的赞誉,周敦颐在永州做通判官时,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他,特寄给家乡族人一首自况诗《任所寄乡关故旧》: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水,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老师的为学、为人之道,自然对弟子程氏兄弟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周氏向二程兄弟阐发“孔颜之乐”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首先以内圣外王之学即“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周敦颐集.志学第十》),作为培养和扩充其道德伦理观念和道德精神境界的基础;其次,以“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同上),作为其道德精神境界的进展方向和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那天,周氏手捧《论语》问二程:“颜回身居陋巷,箪食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孔夫子为推行自己的治国安民的大道,常常碰壁,屡遭嘲讽,甚至被追杀围困。但他却能‘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这是何故?”
这对于年仅十五六岁的二程兄弟来说,的确是一大难题。周子便深入浅出地解释道:
“颜子之所以不爱富贵,关键是把外在富与贵的获取视为‘小’,而把精神境界的提升放在人生第一要务,视为最大最高的价值之所在。”
程颢在先生的启发下,终于茅塞顿开,他回答道:“先生,这是不是说‘小’与‘大’相比,孔子、颜子只会去专心于‘大’、去获取‘大’,而不在意于‘小’的得到与否。”
先生在肯定了弟子的回答后,继续说道:“当孔夫子、颜回实现了这种最高的道德境界之后,便非常满足,此为‘心泰’;‘贫’与‘富’、‘贵’与‘贱’固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实存状态,但要达到‘孔颜之乐’的境界,则必须在心理上、精神中填平二者,达到‘处之一’。”
末了,先生让程颐作总结性回答,程颐胸有成竹地说:“人们不为身处富与贵之中而傲慢得意,亦不会因为沦入贫与贱之中而悲痛忧伤。故而能‘乐’。”
二程兄弟经过周敦颐的循循善诱,从而领会了“见大而心泰”,“心泰则无不足”(《周敦颐集.颜子第二十三》)的精神境界。
接着,周氏通过引经据典,强调这种境界就是圣人境界。明确指出,一个人一旦具备了这种境界,也就“富贵贫贱处之一也”,也就有了恒常的精神愉悦。这种精神愉悦就是“孔颜之乐”。
二程接受老师的教导后,也实有所得。《宋史·道学传》称,程颢“自十五六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程颢亦有自述云:“昔受学于周茂叔,令寻颜学仲尼乐处,所乐何事。”(《宋元学案·明道学案》)这里的“寻颜学仲尼乐处”,就是以追求学做圣人的乐趣,把学做圣人作为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不仅如此,周敦颐还很注重情景教学法。
一天,微风拂面,丽日当空,章水两岸的枫树、樟树随风摇曳,送来“哗哗”的树涛声。鸟儿不倦地欢歌,溪水不息地流淌,万物尽展无限妩媚。
周氏带着二程来到这里领略了一番大好风光后,才开始讲解《论语》。
他说,一日孔夫子坐在上座讲学,弟子曾点、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在两旁听讲。孔子讲完课后,要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首先回答说,只要有人用他,三年便可让危机之国大变样;接着,冉有认为自己的能力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家;公西华则说,他只要做个主持仪式的小官也就心满意足了。当孔子见曾点在那里只顾弹琴,默默不语,便问道:“曾点,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理想,你的志向是什么?”
曾点此时一曲恰至尾声,“铿”地一声琴止,他从容潇洒地站起来对孔夫子说道:
“先生,请原谅弟子胸无大志。弟子的志向与师兄弟们的都不同!弟子只想在那暮春三月,鲜花盛开,翠柳吐绿,穿着轻松飘逸的春服,陪着数位成年人,尾随几个小童子,随意闲聊,逶迤而行,直趋沂水;在碧波中沐浴,再登舞雩台,一迎凉爽轻柔的春风,最后一路上踏歌而返。”
孔夫子听后,不禁喟然长叹地对弟子们说:“曾点的话说到我的心坎上去了哇!我的志向与他完全一致。”
周敦颐解释说,从表面上看,曾点的志向与圣人形象似乎有天壤之别。但正是孔夫子达到了乐的精神境界,故遂使“吟风弄月”的真实意义、文化内涵在他身上得到具体体现。也就是说,一旦解决了现实生活中之贫贱富贵对人之心理境界的影响,人们才可能“吟风弄月”,引吭高歌。
又一次,周敦颐带着弟子来到一大片荷塘边,朝霞映在荷塘上,荷花红似霞白如雪。
周濂溪边走边沉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程颢、程颐随其后,程颢对程颐说:“听说先生作了一篇《爱莲说》,今日见到荷花,又触景生情,念起来了。”
程颐便走近周氏说:“先生,你给我们讲讲‘爱莲说’吧?”周望着一望无际的荷塘,说:“这篇《爱莲说》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体会,你们先反复吟哦,直到背会为止,然后体会莲花的品质和精神。”
说罢,他又独自吟哦起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程颐对程颢说:“先生将莲花自况,出污泥而不染,中通外直,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有君子之风。”
程颢似乎还沉浸在诗的竟境中喃喃道:“莲花之君子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他走近周濂溪说:“当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真隐者少,有德者鲜,先生借花以自为写照,有君子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周氏微微一笑,对程颢说:“予谓菊,花之隐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我听人说你十岁能诗赋,常常吟诵《酌贪泉》诗,念来听听。”
程颢说:“古人写酌贪泉诗的很多,我写的两句是有感而发。”说罢,便庄重地吟道:“中心如自固,万物岂能迁?”
周边听边想边说:“程颐,你听后有何感想?”
程颐说:“哥哥的两句诗,是说人的品性只要自固,外物是不能改变的,先生笔下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不也是品性高洁吗?”
周濂溪微微点头,说:“孔颜之乐,是由道支撑,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是品性所支撑,那么,你们说说看,什么是孔子之道?”
程颢凝神而思,程颐则说:“先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这是不是说,道有二个方面,即仁与不仁?”
“仁是孔子之道的核心,也是孔子为人之道的最高理想精神境界。那么,什么是仁?”周濂溪问正在深思的程颢。
程颢思索着说:“《说文解字》云:仁,亲也,从人二。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二言之,道也。这是不是说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便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而这种关系便是讲仁爱?”
周濂溪十分高兴,说:“你们二人悟性真好,我送你们四个字:孔子之道的核心就是‘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就是为人之道的基本准则,这也是孔颜乐处,所乐何事的基本答案。追求仁达到仁的精神境界,就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程颐与程颢相视一笑,程颐说:“老师讲得何其精辟,仁者爱人。仁与不仁,正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在南安公府大院内,二程兄弟还发现了老师的一个公开的秘密:周敦颐平日里讲究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但是他书房窗前的杂草,他不仅不除去,而且每天还要前去观赏。他们不解地请教老师,老师则回答说:“与自家意思一般。”(《二程遗书》卷三p54)
程颢再次问道:“请问先生,‘与自家意思一般’的内涵是什么?”
先生解释说:“宇宙万物产生之序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是谓五行,因乾坤交感,万物于是乎出。人亦万物中之一,不过是‘得其秀而最灵’。所谓‘得其秀’者,即是说受之于天地之本‘太极’而成人性,表现出来就是:‘中正仁义而主静。’”
“那么‘观物’是不是也要达到对‘中正仁义’之人性的把握?”程颐也进一步问道。
周敦颐继续说:“是的。我之所以经常‘观物’,甚至留下自家窗前的杂草来‘观物’,还教你们去‘观’这‘观’那。此‘观’不是简单地看看而已,而是在‘静观’万物之中体会天地之根、万物之源,并最终达到对‘中正仁义’之人性的把握与突显。这里的关键是观‘生意’。此‘生’为动词,意为人们在观植物与动物生长的过程中,要透过具体之形去体察其内在的勃勃生机,这实际上也就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源。‘生生不息’之‘太极’表现于人间社会即是‘仁’,即是‘爱’,这就把天地、万物、社会与人通而为‘一’了。以如此胸襟、如此视野、如此品质去为人处事,必可体会到天下万物无一物非我,从而,心胸开阔,仁民爱物,终臻‘天人合一’之圣人之境。”
二程在“吟风”、“弄月”、“观物”的过程中,终于“悟道”:这就是孔夫子之情怀,亦是先生所解圣人之精髓。”
继而,周氏还在《濂溪港》一诗中阐发其以素净淡泊为足,以“饱暖”、“康宁”为乐的陶然自得的酣畅生活,诗云:
庐山我久爱,置田山之阴。
田间有清水,清沁出山心。
山心无尘土,白石磷磷沉。
潺湲来数里,到此如澄清。
有龙不可测,岸木寒森森。
书堂构其上,隐几看云岑。
倚梧或欹枕,风月盈中襟。
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
数十黄卷轴,贤圣读无音。
窗前即畴囿,囿外桑麻林。
芋蔬可足岁,绢布足衣食。
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
吾乐盖亦足,濂名朝暮藏。
后来,二程学成后,亦效法恩师之“观物”。据程颢的二传弟子张横浦(九成)记载,程颢“(明道)书窗前有茂草覆砌,或劝之芟,曰:‘不可!欲常见造物生意。’又置盆池畜小鱼数尾,时时观之,或问其故,曰:‘欲观万物自得意。’”(《宋元学案》)而且程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诗篇《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予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师徒有书可观即可乐,吟风弄月、观物观景亦有乐;此乐因与物质的现实的富贵贫贱的状态相隔分,固而能久远,能恒常,能入人心田。
后来,后学们为纪念一代宗师在古代南安府内的吟风弄月,就在南安府后花园建起了“吟风弄月台”。
二程成名之后,也将“孔颜乐处”的问题作为宋明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程颢给弟子讲学时,每每对“孔颜之乐”深思体味,提出了“乐天知命”的问题。他指出,圣人者,如孔夫子,以“知天”、“行天之道”为职,即所谓“替天行道”是也;而“命”则是人生中的必然性,如富贵贫贱之类。
圣人“知天”,所以努力于自我的道德人格的修养,致力于“博施济众”的事业。把个人的精神境界、事功行为上接之神圣的“天”,这就为人之世俗的思虑生活接续上了超越性的价值之源,如此,则何为不“乐”?
至于具体人生中的富与贵、贫与贱,都是不可妄求亦不可规避的。知此“命”则心安,心安则能在贫困潦倒中生发其“乐”、保持其“乐”,这就叫“乐天知命”。
程颐游太学时,胡瑗向他提出了“颜子所好何学论”?
程颐驾轻就熟,答以“学以至圣人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