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者若拙,大智者若愚。脸皮厚的男人十之八九精明过人。因为只有勇敢自信的男人,才能忍辱负重;只有心胸开阔的男人,才能委曲求全;只有智慧过人的男人,才能不争一时高低,只谋一世输赢,才能超然物外,达观处世,笑对人生,成就大业。
1.厚脸皮是成功人生的通行证
面厚是人勇敢自信的表现,是心胸开阔、心理健康的体现,是智慧蓄谋的标志,更是人生一帆风顺的通行证。
如果一个男人长着一副厚脸皮,他就能够自我肯定、自我平衡,而不必去依赖“面子”来支撑人生的骨架。通过许多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面厚至少包含了以下的价值,这些价值对于一个男人的人生和事业的成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面厚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对于脸皮而言,一定程度的“厚”是健康的前提,“薄”是不健康的表现。现代心理学已证明了这一点。厚脸皮的产生是源于外界的压力和刺激。这些压力和刺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的。如果缺乏这些压力和刺激,那么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就会受到影响,出现智力迟钝和人格偏离。但是,如果这些刺激或压力过于频繁、强烈,而一个人又不能在心理上作出适当的反应,就会破坏人的心理和生理平衡,危及健康,危害人的社会交往。大凡脸皮“薄”者,都缺乏自我肯定能力,对于外界环境的依赖性过强,因而,心理变化总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缺乏稳定性,缺乏缓冲区,这必然会成为各种心理疾病的诱因与病源。而“面厚”者,自我肯定能力强,自我平衡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心理防卫机制和调节能力,因而可以经受得起任何的外在冲击,保证自我的情绪稳定,这就为其身心的健康和事业的成功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面厚是勇敢坚强的表现
面厚者,一般心理承受力都比较强,对别人的批评和指责都能勇敢面对,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也会表现的非常冷静,他们何以能够如此?原因就在于他们依靠自我肯定来实现心理平衡,外界的评论与打击只能对他们造成冲击,但却不能动摇其自认为正确的价值。所以,当他们丢面子时,总表现出某种出奇的忍耐精神,决不会张惶失措,更不会痛哭流涕或一触即跳。
美国总统历来是以面厚而著名,因为从竞选到成功他必须面对无数的非难,即使是在臭鸡蛋满天飞的情况下仍需面带微笑,保持风度。所以,美国总统的性格都比较坚强,敢于面对令人难堪的局面。马辛利总统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一次,因为一个用人问题,他遭到一些人强烈的反对,在国会会议上,有位议员当面粗野地讥骂他。他气得鼓鼓的,但却极力忍耐,没有发作。他镇定地坐在那里洗耳倾听,等对方骂完了,他才用温和的口气说道:“你现在怒气应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然愿意详细解释给你听……”他的这种容人让人高度忍耐的姿态,使那位议员羞红了脸,矛盾立即缓和了下来,最终,马辛利说服了这位议员,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3)面厚是心胸开阔的表现
面厚者,自我平衡能力强,所以便能经受得住各种各样的外部刺激,对之作出合理的解释,保证稳定平和的心绪。他们总是不拘泥于“面子”上的一得一失,而是从大处着眼来理解事物发生和发展的本质与规律,因此,在对待挫折与失败上,表现出一种看得开、望得远、想得通、丢得下、耐得住的思想境界。而这种包容性正是心胸开阔的表现。凡心胸开阔者,胜则不骄败则不馁,及至荣辱不兴之境,则必能有所作为。
史蒂文森曾连续两度竞选美国总统,都未能如愿,这是件很丢脸的事。但他却有足够的胸怀和充分的幽默来正视自己的处境,因此,竞选失利不但未压倒他,反而增添了他的个人魅力。从他在得知竞选结果后答复友人询问的话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宽大的胸怀。1952年,史蒂文森第一次竞选美国总统失败,阿利斯泰尔·库克与他交谈了一次,在谈到失败问题时,史蒂文森的回答是:“毕竟,除了我还有谁会与艾森豪威尔较量呢?”四年后,史蒂文森再次被艾森豪威尔击败,库克又给史蒂文森发来了表示关切的电报,上写:“现在——怎么样?”回电很快就来了:“除了我,还有谁会与艾森豪威尔作两次较量呢?”并不以自己的失败为耻,反而以自己敢于同强手两次对阵而荣,这就是面厚,这就是大胸怀。
(4)面厚是充满自信的表现
面厚者总是高度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有着充分的肯定与认识,这样,别人的议论或评说便只能成为他认识自我的一种参考,而绝对无法替代其自己的判断。因此,他们对于别人的冷遇、攻击或辱骂总能保持一种冷静的审视,自信像一道厚厚的墙可以防止其心灵由此而受到伤害。所以,面厚者甚至可以在“没有面子”的环境下长期生活,从容不迫。因为他们的心灵是高度自治的,他们不需要依靠从外界获取的能量来保证自我心理上的正常运转,他们只靠自信。
在《三国演义》中,曾有一出“孔明骂死王朗”的好戏,这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考察的是一个人的脸皮功夫。那是在公元227年,孔明兵出祁山,曹真率兵迎战,二军对垒于祁山之前。在决战前,双方先来了个“骂阵”。先是王朗策马阵前,向孔明劝降,他说:“你通达天命,亦识时务,为何要毫无理由地挑起战争?要知道,天命有变,帝位更新,归于有德之士,这是大自然颠扑不破的道理……”接着便大赞曹操一番,指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还是快快归顺大魏吧。王朗也是能言善辩之士,他以理劝诱,使蜀军兵将不觉动容。参谋马谡认为,王朗不过是效法从前季布大骂汉高祖,试图以气势破敌。王朗讲罢,孔明却哈哈大笑,朗声斥道:“你原是汉朝元老,我还以为有什么高见值得洗耳聆听,没想到,说出来的却全是混账话……此次,我奉君命出兵,旨在讨伐逆贼,大义分明,日月可鉴。你胆敢站在阵前,厚颜无耻地大说天命如何,简直是荒谬透顶。你这个皓首匹夫,白须叛贼,想必即将奔赴冥府。到时候,你有何面目,见汉朝二十四帝?!你且快快滚到一边,派出别人来一决胜负吧。丑恶如你,哪有在此撒野的资格?!”孔明刚说完,王朗就口吐鲜血,落于马下,当场毙命。
王朗是被气死的,也可以说是由于面子丢得太大而死,更可以说是由于脸皮太薄而死。王朗脸皮之所以薄,是因为他不自信,虽然他也讲人应顺应历史的规律而行事,但他在骨子里更害怕“叛臣逆子”这个恶名,一旦被别人揭了伤疤,说到痛处,便羞恨交加,失去自我平衡的能力,导致猝死,而孔明之所以能够面对斥责而依然镇定自若,则在于他的自信,因为他相信自己的选择,也相信自己可以智取王朗,刀不血刃而震碎敌胆。由此可见,自信与否不仅可以决定面之厚薄,还可以决定事情之成败。可以说,没有自信面便厚不起来,而面厚者必有自信。
(5)面厚是有智谋的表现
面薄者,以“面子”之大小有无来衡量事物,其标准是纯伦理型的;而面厚者,以结果之成败得失来衡量事物,其标准是务实型的。大凡有智谋者,面必厚,因为他自知玄机,对事情发展的良好结局充满自信,所以他们可以忍受一切,包括“最没面子”的情形。而面厚者,也往往是良谋在胸或“满肚子的鬼点子”,自有一套自认为佳的生存哲学和处世法则。
美国大资本家老范德比生前得罪了不少人。怎样才能避免在他死后他的“帝国”不会遭到攻击呢?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步好棋。
范德比确定其长子威廉为继承人,次子杰姆因此而不乐,行为放浪,经常去范德比的老对手——纽约《论坛报》主笔格里莱那里去借钱,前后共借了上万美元。范德比早知此事。一天,他闯进了格里莱的办公室咆哮道:“你没有征求我的同意就借钱给我的浪荡儿子,我坦白告诉你,你别指望我会替我儿子还这笔债。”格里莱大怒,他叫道:“滚出去!你不想想你的话会弄臭我的房间吗?”老范德比回家后对大儿子说:“格里莱一贯骂我,不管我得罪他不得罪他,他反正要骂我,所以我索性今天大大地得罪了他。但你要记着,我只能控制钱,不能控制人心,而格里莱可以控制人心。你必须借助于他。今天我给你制造了一个机会。在我死后,你可以到格里莱那儿登门道歉,你可以在他面前大骂我是乌龟王八,骂得愈臭愈好。反正我死了,怎么骂都可以,我也听不见。”
老子死后,威廉依计而行,登门拜见了格里莱,以10倍的利息付清了弟弟的欠债,他说:“我父亲对您的失礼,我认为即使百万美元也不足以弥补的。我现在奉上这笔款子,既作还债,也作赔偿。”不出所料,范德比命归西天不久,其死敌古尔德便在报纸上对威廉进行大肆攻击。但是,这回格里莱却按兵不动,于是古尔德的《世界报》只好罢手,草草收兵。
老范德比作为一个商业时代的成功者,其脸皮不可谓不厚。但这厚决非是毫无道理的厚,而是棋高一着,暗施计谋。他主动去敌手那里自我败坏形象,并授意儿子在自己死后臭骂自己,都是为了日后替儿子买人情。可见,面厚者的“面子”总是不白丢的,他们深知自己的目标以及自己行为的投入产出比,他们更懂得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有计谋的表现。
2.莫把“厚脸皮”当成“不要脸”
面厚是一个男人对外在评价的依赖性低而自我认定能力强的表现,一定程度的厚脸皮,乃是心理健康和建功立业所必需的。
“面子”这一词汇的由来现在已经很难考证清楚,但中国人好面子这一事实却是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可以说,最好面子,又最为面子所累,是中国人追求面子的基本状况。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集体主义”一直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从根本上确立了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和立足,必须依靠他人来认定。而“面子”最能体现这种精神,因而成为了中国人各种社会关系的核心内容。
对于古人而言,面子实在太重要了。而在21世纪的今天,竞争愈来愈激烈,过于注重面子却很难成大器,不妨脸皮厚一些。
面厚这一概念长期背负恶名,似为正人君子所不齿,但实际上,在我们的人生和事业中,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应用着它。所以,我们应该用全新的眼光来审视它,正视其中所包含的合理成分和实用价值。面厚至少包含了以下的内容:心理健康、勇敢坚强、心胸开阔、充满自信、智谋过人等。因此,它对于挖掘人自身的潜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时把握致胜良机以及更好地适应人生和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厚决不等于不要脸,两者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我们提倡一定程度的“厚脸皮”,而不赞同“不要脸”的观点和作法。
长期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面厚一直是一个贬义性词汇。大概除了恋爱中女性的娇嗔外,它总是用于责备、斥责、嘲讽甚至是对骂的场合。中国人总是忌讳谈到这个词,忌讳在别人和自己身上运用这个词,也总是标榜自己对这一个词的厌恶以示区别,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深入地探讨和领会“面厚”与“不要脸”的真正内涵和根本区别。
汉高祖刘邦,被李宗吾称为是天下脸皮至厚用心至黑之人,这话说得有点儿极端了。客观地说,刘邦应是一个“脸皮厚”与“不要脸”复杂组合变幻的混合体。刘邦年轻时曾去县令家祝贺,通过空许“贺钱一万”的方式,坐到了上席,为自己争得了面子。这其实是他气魄宏大、自信心强的一种表现,因而属于“脸皮厚”的范畴。而到了楚汉相争时,一次汉军大败,刘邦仅带着几十名骑兵逃离包围,一路又受到项羽追杀,情况危急;情急之下,刘邦竟亲手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推落车下,滕谷下车救之,复又被推下,共有三次。为了逃命,竟然置亲生骨肉的性命于不顾,这是明显有违人伦的行为,而刘邦居然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来,这就有点儿“不要脸”了。
因此,要想正确评价一个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夸大也不宜缩小。决不能把“面厚”与“不要脸”混同起来。
在我们正确理解了“面厚”与“不要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之后,就应当摆脱先前的困惑与烦恼,树立脸皮应该厚一点儿的观念,决心做一个心理素质过硬的脸皮健康的男人。
3.男子汉要该丢脸时敢丢脸
人生在世处于一种保面子和丢面子的辩证运动过程中,丢面子从短期看可能对一个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但从长远看,也并非是一件坏事,它会成为促使你发奋图强的内在动力。
丢脸的事谁也不想做,但由于生活的复杂性,在某些情况下,人往往又不得不丢脸。丢脸是不光彩的,又常常是不邀而至。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丢脸。人在一生中可能要丢许多次脸。这样,人就需要对丢脸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即如何认识丢脸。
丢脸对人来说毕竟是一种损失,是谁也不情愿的,所以要尽可能地避免丢脸。一旦丢脸,人也要把丢脸的不良后果看得淡一些,并且将丢脸看成是一种磨炼。
将丢脸视作一种磨炼,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丢脸可以使我们的脸皮厚起来,脸皮不磨不厚,脸皮不打不厚,多丢几次人其实就是在磨脸皮,在敲打脸皮。而脸皮厚是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益处的。二是丢脸可以使人发现自己的弱点,改正自己的错误,取得更大进步,同时,它还可以催人发奋,令人图强,最终再将丢的脸找回来。
将丢脸视作一种磨炼的第二层意思又可以延伸为两个含义:一是丢脸使人发现错误,二是丢脸令人奋发图强。
丢脸从短期来看对一个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但从长远来看,它可能并非一件坏事。因为谁都不愿意丢脸,所以一旦丢脸,他会很难堪。为了找回丢的脸,他就必须努力进取,勤奋工作,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将丢的脸再找回来。
西汉初年,北方的匈奴首领冒顿杀父自立为王,以力自威,这大大地威慑了它的邻国东胡。为了限制匈奴的发展,东胡国不断挑衅,企图寻找借口灭掉匈奴。
匈奴人生活在西北部的草原上,以强悍善骑著称。国中有一匹千里马,皮毛油黑发亮如软缎,全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它能日行千里,为匈奴国立下过汗马功劳,被视为国宝。东胡国知道后,便派使者到匈奴国索要这匹宝马,匈奴群臣认为东胡国太无理了,一致反对。
足智多谋的冒顿一眼便看穿了东胡的用意,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他知道,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决定忍痛割爱来满足东胡的要求。他告诉臣下:“东胡之所以要我们的宝马,是因为与我们是友好国家。我们哪能因为区区一匹千里马而伤害与边邻的关系呢?这样太不合算了。”这样,他就把宝马拱手送给了东胡。
冒顿虽然表面上不与东胡作对,但他暗地里壮大实力,明修政治,希望有朝一日将丢的脸找回来。
东胡国王得到千里马以后,认为冒顿胆小怕事,就更加狂妄。他听说冒顿的妻子很漂亮,就动了邪念,派人去匈奴说要纳冒顿之妻为妃。
冒顿的妻子年轻貌美,端庄贤淑,深得民心。匈奴群臣一听东胡国王如此羞辱他们尊敬的王后,都气得摩拳擦掌,发誓要与东胡决一死战,冒顿更是气得牙齿咬得吱吱响,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还算个男人?况且还是个国王!然而他转念又一想,东胡之所以三番五次使自己丢脸,是因为东胡的力量还比匈奴强大,小不忍则乱大谋,一旦发生战争,自己的实力不济,很可能会战败,还是再忍让一回,等以后有了合适的时机,再与东胡算总账。
于是,他强作笑颜,劝告群臣:“天下女子多的是,而东胡却只有一个啊!岂能因为区区一个女人伤害与邻国的友谊?”这样,他又把爱妻送给了东胡国王。
之后,他召集群臣,指明东胡气焰嚣张的原因,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鼓励大臣们内修实力,外修政治,以后将丢的面子找回来。群臣听冒顿分析得有道理,于是也按照冒顿的要求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以图日后能够雪国耻,报仇恨。
东胡国王轻而易举地得到千里马与美女,就认为冒顿真的惧怕他,更加骄奢淫逸起来。他整日灯红酒绿,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国力越来越衰弱。然而他却毫无自知之明,又第三次派人到匈奴去索要两国交界处的方圆千里的土地。
此时的匈奴又怎么样呢?匈奴经过冒顿及其群臣多年卧薪尝胆的治理,政治清明、实力雄厚、兵精粮足,老百姓安居乐业,已远远超出了东胡。
东胡的使臣来后,冒顿召集群臣商议,大臣们不明白他的态度,都在那里沉默,有人耐不住这可怕的寂静,联想到以往两次的事,就试探地说:“友谊可能重于一切,我们就送给他们千里土地好了。”冒顿一听,怒发冲冠,拍案而起,振振有词道:“土地乃社稷之根本,岂可割予他人!东胡国王霸我皇后,索我土地,实在是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天赐良机,我们要灭掉东胡,以雪国耻!”他亲自披挂上阵,众人同仇敌忾,一举消灭了毫无防备的东胡。
冒顿将丢脸视为一种磨炼,把丢脸作为一种与敌人斗争和周旋的策略,他通过丢脸使群臣意识到弱国被人欺的道理,鼓励群臣和百姓发奋图强,卧薪尝胆,先壮大自己,然后再与敌人作战,找回丢去的脸面,如果冒顿当时被夺马霸妻之后不愿意丢脸,只是一味的意气用事,与东胡发生战争,鉴于当时国力弱小,很可能会全军覆没,自己的政权被推翻。冒顿没有这样做,他将丢脸巧妙地转化为刺激群臣和百姓辛勤劳作的外在因素,最后灭掉了东胡,将自己多次丢的脸一次挽回。
4.厚起脸皮才能为自己长脸
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为自己长面子绝对需要一张厚脸皮,因为缺少一张厚脸皮,一个男人就不会在不利形势下思维活跃,像平时那样反应灵敏。
在不利形势之下为自己长脸这是应付尴尬局面的最高境界。因为尴尬局面发生后,自己已经丢了脸,要想部分或全部挽回已丢的脸面已属不易,而在这样的基础上不仅要全部挽回已丢的脸面,而且还要为自己长一些脸,这更是难上加难,正因为它难达到,所以一旦达到,效果应该是出奇的好。
王某是一个素质非常高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有一次,他到外地为一个晚会当主持人。晚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台下的观众们也是非常热情。
一个演员演完了节目,他到台上报幕。就在这时,一不小心被话筒线绊倒了。台下的观众席立时响起了一片唏嘘声,有为他担心的,也有为他起哄的,摔倒在地的他站起身来,毫不紧张,他面带微笑,对观众说:“朋友们,今晚你们真是太热情了,你们的热情禁不住都让我倾倒了,谢谢大家。”
几句精彩的话立刻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在观众的大脑中他主持节目摔倒在地的印象已毫无痕迹,而他从容地处理尴尬局面的能力却深深刻在脑海中。良好的应变能力正是一个主持人最为重要的素质,人们对他的主持才能更加叹服了。
王某的成功应变,说明了脸皮厚可以保证一个人在遇到尴尬局面时像平时一样聪慧。当然,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为自己长脸往往需要人们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展开联想,曲解自己的丢脸行为,变丢脸为长脸。
张作霖是民国时期的大军阀,但他强烈主张抵御日本侵略,这一点深得人心。
有一次张作霖出席名流集会。席间,有几位日本浪人突然声称,久闻张大帅文武双全,请即席赏幅字画。张作霖明知这是故意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中,“盛情”难却,就满口答应,吩咐笔墨侍候。他潇洒地踱到桌案前,在满幅宣纸上,大笔一挥写就了一个“虎”字,然后得意地写上落款“张作霖手黑”,按上朱印,踌躇满志地掷笔而起。那几个日本浪人面对题字,一时像丈二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
机敏的随侍秘书一眼发现了纰漏,“手墨”怎么成了“手黑”?他连忙贴近张作霖身边低语道:“大帅,您写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手墨’变成了‘手黑’。”张作霖一瞧,不由得一愣,怎么把“墨”字写成“黑”了。如果当众更正,岂不大煞风景?
张作霖眉梢一动,计上心来。故意呵斥秘书道:“我还不晓得这‘墨’字下面有个‘土’?因为这是日本人索要的东西,不能带土。这叫做寸土不让!”语音刚落,满堂喝彩。那几个日本浪人这才领悟到张作霖不好惹,他们越想越没趣,只好悻悻退场了。
张作霖在自己丢了脸的情况下,并没有乱了阵脚,而是将错就错,巧妙地暗示大家他把“墨”写成“黑”,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写,而是因为他有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对于日本的侵略寸土不让。这样一来,形势大变,本来已经丢了脸的张作霖不但找回了丢的脸,而且得到大家的称赞和敬佩,为自己长了脸。
总之,惟有脸皮厚的人面对极为不利的处境时才不慌乱,反应灵活。因为脸皮厚的人一般都有比较好的心理素质,而这能够帮助他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可以让那些令自己丢脸的人丢脸,或者为自己长脸,反败为胜,化险为夷。
5.巧扮黑脸,甩掉不必要的人情“包袱”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为“人情包袱”所累,几乎不堪重负,皆因脸皮太薄所致。所以,只有常扮黑脸,才能扔掉这些不必要的“人情包袱”。
被“人情包袱”所累皆因面皮太薄之故,人要想活得轻松,最好不去背无谓的“人情包袱”,不要因为拒绝了别人而有愧于心,不要为说自己对别人的请求无能为力而感到丢脸,不要因为扫了别人的面子而难为情,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意去硬充大头,对于自己不便办理和难以办到的事,应当厚着脸皮托辞掉,甚至有时扮扮黑脸也无妨。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大学教授,又是前清皇帝的亲戚,是一位炙手可热的大名人。因此,登门造访的人总是接连不断,简直踏破了门槛。
直言不讳地说,到先生家的人虽多,但纯为探访而不有求于先生者可谓稀如星凤。求的内容,大致有二:一是举办某某活动,欲请先生光临、捧场;二是求先生挥毫写字,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则是,“将白的写成黑的”。其实这都顺理成章,先生名头太大,在活动中一露脸,立即大群记者一拥而上,电视转播,报纸载文,举办者脸上添光,知名度鹊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而字,一则具有高度艺术价值,挂于客厅中可临摹,可欣赏,可炫耀,二则虽人人都不会公开承认,但私下里一致认同,可卖大价钱,是为可居的奇货,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试想,如果对这些人一一照顾,个个给面子,老先生岂不是要累死?那些人个个是厚黑高手,全有一套死缠硬泡、蹬鼻子上脸的功夫,委婉的拒绝是不顶用的。因此,老先生有时对他们毫不客气,干脆“黑”起脸来,将其拒之门外。
一日,电话铃声忽然大作,启功先生正处理文稿,犹犹豫豫本不想接,但打电话的人极有耐心,先生又恐是老朋友或公家部门打来,接了,一问对方姓名,并不认识。问何事,对方称先生曾为某书题签,现该书已出,欲明日亲自送来。先生当即说:“谢谢。不过这样的小事,你也不必跑了,通过邮局寄来即可。”对方不干,非要前来,称为探望。先生解释道:“我现在很忙,身体又不大好,你来我也无力接待,请原谅,书还是寄来吧。”对方不肯,先生索性挑破窗户纸,单刀直入,问:“你说你还有什么事吧。”对方称,没事,就是想看看你。先生答道:“你既然那么想看我,也行。我给你寄张相片去,你可以从从容容地看。”此人仍不罢休。几个回合之后,先生被逼到“墙角”,于是说:“好吧,你明天何时来,说个点儿。认识不认识我这儿,就在大门口,你也不用进我的门,你不是就为看我吗?咱俩就在门口对着看,你看我,我瞧你,你要近视,带上眼镜,我也带上花镜,好好瞧瞧你看半个钟头,够不够,若不够,看两个钟头也行。”对方听先生动怒,又拉出一张“虎皮”,说先生的某某老友也要同来。先生再一细问,对方又说先生的这位老友前些日子出差在外,不知明天能否回来。先生气得不得了,干脆挂上了电话。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打电话的人脸皮够厚,老先生脸子够“黑”,最终启功老先生还是没有背上这个“人情包袱”。
6.厚起脸皮,攻破他人的心灵堡垒
人非圣贤,所以也就不可能不受欲望的诱惑。只是不同的人对诱惑的抵抗力不同罢了。所以面对自己的上司,如果能厚着脸皮攻破他的心灵缺口,你就会为自己前进的道路,开辟一条坦途。
清心寡欲的人对诱惑的抵抗力稍强一些。欲望多而且欲望强的人对诱惑的抵抗力稍弱一些,不管哪种人,都会受到外界各种诱惑因素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人类欲望的种类很多,如,食欲、贪欲、色欲等。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欲望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些人强烈要求的东西不一定也是别人强烈要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偏好。这个欲望偏好也就构成了他的心灵缺口,心灵缺口是最容易被攻破的壁垒。只要能够抓住一个人的心灵缺口,就能够找到打动这个人的办法,使其为己所用。
面子与心灵缺口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当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心灵缺口时,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了他的欲望所在时,如果我们能够满足他的欲望,那么就是给了他面子,如果我们能够满足他最强烈的欲望,那么就给了他最大的面子。因此,当我们要给别人面子时,就要了解别人最强烈的欲望,即了解别人最在乎什么,一旦满足别人最在乎的方面,收到的效果往往就是出奇的好。
某市市长是从外地某副市长岗位上调来上任的,因为人大还没有正式任命,故其市长前还有个“代”字。这位代市长一心想在这个新环境中创造一个好印象,让这里的老百姓都觉得他是好官,并且才能非凡。于是,他找来两名心腹为他出出主意。
这两名心腹说:“为官诀窍,市长大人本是应该清楚的。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必须在前任身上,即找出本市前任遗留下的问题,砍他一斧头;其二是立新规,要把过去的政府里的一些制度作一些改变,使大家按您的要求来运作政府机构;三是树一个形象工程,并大张旗鼓地予以宣传,这种工程又好看又能得实惠。
市长听了,为难地摇了摇头,说:“这些我确实都考虑过,第一,前任李市长是我的表叔,我本是他拉扯上来的,他的缺点我本来还要为他掩盖,怎能去找他的茬儿;第二,制度更改,这倒是可以考虑几条,但改来改去也没有什么新鲜玩意,一时很难奏效;第三,现在这市里经济拮据,外债欠了不少,就连公务员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你叫我怎样去搞一个大工程?”
这两个心腹见这三条秘诀一一被否,真是一筹莫展,再想不出好主意。于是这树形象成了代市长的一块心病。没想到此事被本市属下一名副县长知道了,他正愁找不到靠山呢?这可是个好机会。他于是来到市里向代市长献策道:现在上头正在刹形象工程之风,顶风上显然不太好;目前树立您好形象的最好办法,是让大家都了解您的才华和能力,这样人们必然会对您产生好印象,并进而对您树立起信心。”
代市长问:“一件实事没干,怎么能让人们相信我有才华和能力呢?”副县长说:“这个您交给我办就是了。我有个教授朋友,只要我打个招呼,让他找几个研究生为您立个选题,搞个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的论文在本省的报刊上发表,一个月之内绝对搞定;另外,我还有两个当记者的同学,让他们为您在原任的政绩特别是您在反腐倡廉方面的表现写一两篇报道或报告文学,这个全部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效。”
代市长听了心中很乐意,于是笑着说:“你这算不算向我行贿呢?”副县长也笑着摇摇头:“不算不算,这种事与经济挂不上钩。再说,论文到时也要你过目,只要您提点修改建议,这里面便有了您的创意;至于您过去的政绩,那是有目共睹的,谁还会把事实否认了。至于笔法上夸张些,细节上稍有出入,那即使认真起来,也不过是记者调查的不全面,观点稍有偏颇罢了,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确良市长听了,终于高兴地握住这位下属官员的手说:“好,好,从今天起,咱俩就算老朋友了。”副县长受宠若惊地说:“今后还要多靠领导栽培。”
不久,署着这位代市长大名的一篇论文《地方经济发展与政府的有效行政之关系》在该省一大型刊物上发表,另外,省报上的一篇《时刻想着百姓利益的好领导》也在头版发表。几个月后,那位副县长调到邻县当上了正县长。
了解别人最在乎什么,并且把他最在乎的东西提供给他,这会使他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同时,他也会感到自己脸上极有光彩。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对于一个东西可能很在乎,这时,只要你提供给他这件东西,他会对你无比的感激与赏识。并且这种效果要远远比你提供给他许多别的东西要好。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不久,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但是他意犹未足,在其洋顾问朱尔典的怂恿下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满脑子封建迷信思想的袁世凯,整日为自己是不是“真龙天子”而心烦意乱,坐卧不宁。
一天中午,天气异常闷热,袁世凯迷迷糊糊进入梦乡,朦朦胧胧中感到有些口渴,于是便喊了声“倒茶来”!侍女听见他说要茶赶紧将茶端来,不料袁世凯翻了个身又呼呼大睡起来,侍女不敢叫醒他喝茶,转身退下;可不知怎么将茶杯摔碎在地上,这只茶杯是袁世凯的心爱之物,平时常常把玩在手。侍女知道这次闯了大祸,心中非常害怕,慌慌张张地跑去找她在府里的情夫。她的情夫外号叫小谋士,这个人非常了解袁世凯的称帝心理,经过一番思考后,他给侍女出了一个主意并保证万无一失。
袁世凯一觉醒来后,得知心爱的宝杯被摔碎了,不禁大怒,叫人传侍女来见。侍女虽然得了小谋士的妙计,但心理没有把握,仍不免害怕,她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说:“奴婢闻听大总统要茶,忙将茶送上,谁知进屋一看着实把奴婢吓了一跳,只见大床上卧着一条大龙,故而失手打坏了宝杯。奴婢该死,奴婢罪该万死,希望得到大总统的处罚。”
袁世凯听了这番话后,本来一肚子的怨气顿时烟消云散,并且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他满脸堆笑,挥挥手让侍女退下,没有给她任何处罚。
侍女之所以能够打坏了袁世凯的宝杯而不受罚,就是因为她听从了小谋士的计策,抓住了袁世凯妄图称帝的野心,进而投其所好,使自己摆脱了困境,没有受到袁世凯的处罚。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提供给一个人最在乎的东西是多么有效,这种效果是提供给他更多的其他东西所远远不能比拟的。
了解别人最在乎什么是给别人面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式,要想利用好这一方式,需要注意:
首先,要确实了解别人最在乎的东西是什么,要发现他最在乎的东西,这是你能利用这一点给别人面子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在了解了别人最在乎什么之后,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将这种东西提供给别人,如果途径和方式使用不当也会影响最终的效果。
在你给别人面子时,找到别人最在乎的东西并厚着脸皮以适当的途径和方式提供给别人,往往会使别人感到一种超乎寻常的满足,他们会感到他们赢得了莫大的面子,因为别人对你提供的东西满意,所以你也就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好处,达到自己的原来目的,为自己赢得更大的面子。这其实是面厚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