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历程:
20世纪70年代初生于上海,7岁迁于北京。
199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曾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艺苑风景线》。
1994年底,获“最受观众欢迎的十大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称号。
2000年,当选为《2000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女主持人。
2001年,当选为“最佳新闻节目女主持人”。
2004年。出版了《心相约》。
每一次,她出现在众人面前,都是自信满满,虽非天生绝色倾城,却总是让人看得心生惬意。仿佛一捧泛着香的杭白菊,泡在水里,便怒放开来,美不胜收。一如既往且耐人寻味。
真正才艺兼俱的女主持人并不多,不过陈鲁豫可以算一个。
“凤凰名嘴”成名前的平凡
十年不变的发型、十年不变的鲁豫式微笑,这让成为“凤凰名嘴”之一的陈鲁豫拥有了众多的认同者和无数的追随者。
其实,成名前的鲁豫也有着和平常人一样的生活故事。
20世纪70年代初,陈鲁豫出生于大都市上海,不过从她的名字上就能看出,她的双亲的籍贯是山东和河南。这让鲁豫对这两个未曾生活过的地方依旧有着莫名的亲切。鲁豫在上海出生、长大,一直到7岁又去了北京生活。因此她始终说不上来自己算是哪儿的人,但因为童年的生活,所以常常强调自己算是1/4的上海人。
童年的印象是难忘的,因此上海那些“很老的弄堂、窄窄的街道,路是一块块石板铺起来的,还有就是法国梧桐,清晨老巷里刷马桶的声音,和老城隍庙里众多的小吃”等印象至今还在鲁豫的记忆中深藏。
虽然很小就离开上海,但是怀旧、繁华、浪漫的上海让鲁豫至今怀念。不难看出,鲁豫身上也留下了南方姑娘娇柔、娴静的影子。
考大学的时候,鲁豫选择了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这样的选择与她的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鲁豫的父母都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父亲学的是鲜为人知的斯瓦希利语,母亲学孟加拉语。但是,在她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手了,鲁豫一直跟着父亲生活。不过,都学小语种外语的父母,一定是同时赋予了女儿足够的语言天赋,鲁豫对英语的领悟力高得连她自己都不能理解。
大学时的鲁豫仍旧是平凡的。她学习努力而刻苦,因为从小就想当翻译,而且一直觉得自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翻译。她自己曾回忆说:“那时候,我是一个非常沉默而刻苦的人。在大学四年级以前,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校社团。以至于除了同系同学,其他人都不知道国际新闻系还有一个叫陈鲁豫的女孩。”
如果没有那次比赛,鲁豫现在没准儿就成了中央领导的外事翻译。不过生命的方向未必是个人能把握的。
鲁豫的脱颖而出缘于那次英语演讲比赛,在那次比赛中,鲁豫一举夺得大学生英语专业组的第一名。得奖后没多久,中央电视台到北京广播学院挑选节目主持人。因为可能是觉得学外语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比较强的缘故。那时候挑选节目主持人,一般都要求是外语系的学生。于是,校领导推荐了刚刚得奖的陈鲁豫。
大学还没毕业,鲁豫便成了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并在1994年底凭着这个节目,获得“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
对一个年轻的主持人来说,获得这样一个奖项,应该是莫大的荣誉,鲁豫。却觉得从荣誉的背后看不到她想要的,更遥远、更光明的未来。
她说:“那段时间里,我其实充满了矛盾,常常觉得看不到发展的空间。因为那个节目给主持人留的空间比较小,而给编导留的空间比较大一点。我明白自己还有很大的能量可以发挥……”
1996年,鲁豫加盟了当时刚成立不久的香港凤凰卫视。
“说新闻”派掌门人的专业风范
加盟凤凰卫视后,鲁豫也曾主持过《音乐无限》、《音乐发烧友》和《神州博览》等综艺节目,但没过多久,她还是选择了严谨而在旁人看来又是十分枯燥的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的枯燥,是尽人皆知的。鲁豫对此也有很深的感触:“例如最近刚做的那期《一点两岸三地谈》,邀请了两位台湾和内地的专家,谈有关失业的问题。事先我研究了很多有关失业的问题,就业率、失业人数、救济金等具体数据,不但觉得枯燥,心里更觉得很沉重。”
旁人或许会觉得,一个女孩每天“生活”在战争、纠纷中会很可怕,鲁豫却是乐此不疲,对国际新闻情有独钟。她说:“做国际新闻,我并不觉得十分辛苦,这本身就是我的专业。相反是港台方面的一些新闻,我始终觉得比较远。”这应该是源于对专业的热爱吧。
在一次“电视榜”的评选中,鲁豫凭着《凤凰早班车》、《一点两岸三地谈》获得了“年度主持人”大奖。颁奖辞中她这样说:“在其照相机式的记忆力构建的平台上,赋予重大新闻以人情味”——这便是鲁豫自创的“说新闻”一派。
如果要说陈鲁豫,必然就要聊到“说新闻掌门人”一说,鲁豫自己常说这是“无心插柳”,是被逼出来的结果。
原来,凤凰卫视是一个纯商业操作的电视台,节目讲究“轻操作”,人员配备尽可能地精干。比如《凤凰早班车》节目,连编带播也就3个半人,又是早新闻,所以时间上根本不允许鲁豫仔细看一遍新闻,然后摘抄整理,最后再照稿宣读。
因此她只能粗略浏览以后,将新闻要素作简单记录,然后直接上镜头,把自己刚才读到的新闻“说出来”。于是便形成了如今的“说新闻”。而且鲁豫认为,自己理解以后再告诉别人,要比照本宣科更能让人接受。
没想到,鲁豫就这么轻松一“说”,便将这个非黄金时段的节目,变成了凤凰卫视广告价格最昂贵的节目时段之一。
对这个“说新闻”的理解和实战,鲁豫如侠客使剑一般,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她说:“当我面对摄像机时,我的感觉是相当孤独的。因为没有人能够帮我讲这些话,只能依靠自己。但我又是安全的,因为我知道我接下去要讲什么,不是此前别人帮我准备的讲稿,也不是提示器上即将翻出的一排排文字。就像金庸说过的‘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
陈鲁豫在做人物采访时,接受采访的嘉宾总是能对她的各种问题做出回答。同行们无不好奇她为什么能做到满意的采访,因为常常向她讨教秘诀。
这时,鲁豫总会笑着给同行“传道解惑”:“首先在和嘉宾谈话的时候,我始终保持一个好奇心,我想这是做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我在问问题的时候,我会以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而这样做也是因为会担心观众,因为我明白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他们希望你很温和、很善意地提问。如果你的提问中有锋芒的话,观众可能会不喜欢。再有我觉得被采访的嘉宾对我有一定的信任度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毕竟我的节目需要那种面对面的心灵交流。”
末了,她还会加重语气说出更重要的秘诀:“采访别人,自己首先要善良。”说完,总会露出藏着一点点不易觉察的狡黠聪慧的微笑。
陈鲁豫就是这样赢得了观众的忠心,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人士都无不佩服她的绝招,无不欣赏她的智慧,无不赞叹她的专业精神。
女工作狂的敬业精神
对专业的深刻理解和对电视的热爱,让陈鲁豫成为了“说新闻”派的开山鼻祖,成为了最具有专业风范的主持人之一。
而鲁豫对待工作不仅专业,还极其敬业,这应该是任何一位成功女性所必须具有的素质吧。因为天才的造就在1%的聪明之外,也必须要靠99%的努力。
陈鲁豫的敬业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住房,没有挑选余地,必须搬到离公司几分钟脚程的地方。即使如此,陈鲁豫仍然觉得意犹未尽,最好搬到电视台里面来住,早上洗把脸就可以上镜头拼命。每天到了电视台,没有人敢跟她搭腔,知道她忙着开工赶活儿,说个“你好”都心疼浪费了千金光阴。
鲁豫每天的工作都很辛苦,但每次上镜时她总是精力充沛,好像充了电一样,难道鲁豫是“铁人”不成?对朋友们好奇的疑问,鲁豫带着一丝无奈坦白说:“电视是出图像的,我是职业主持人,无论多累,在镜头前我永远会保持我的状态。可能镜头一停我就已经累倒了,但这是工作的一部分,必须要适应,否则你就不可能做一个合格的主持人。”
陈鲁豫承认自己是特迷恋镜头的女人。那个红色的小灯一亮起来,她就彻底兴奋了,为了上电视,每天四点钟起床之类的苦楚统统忘记干净。而小灯一灭,第二秒钟她就有可能七歪八倒不成人形了。
对于工作的辛苦,鲁豫虽有无奈,但却也是无怨无悔的,她说:“我做事只有两个原则:一是只做我喜欢的事情,二是只做我擅长的事情。碰巧主持人是我喜欢的工作,我应该是那种能够将主持进行到底的人,但是究竟能主持到多老,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澳门回归、迎干禧年两次主持,她是一摞一摞的材料抱回家去看,抱到手软。家里地板上分门别类堆满了资料,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整个人变得像个资料呕吐机。
这个女工作狂特别乐意有大事出现,一到这种时刻,整台的同事都忙得发疯,个个跟她一样天不亮就开工,陈鲁豫满意地说:“这才好,大家都刻苦让我觉得挺安慰的,这种时候我才切切实实地知道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傻干。”所以,那些日子,她在台里见一个人说一声“最好天天澳门回归”,搞得人人对她侧目,觉得这个女孩子简直匪夷所思。
今天的陈鲁豫已经很少在《凤凰早班车》中露面,可这并不意味着她的工作轻松了。现在陈鲁豫所要担负的工作量比以往更大了许多。新版《鲁豫有约》在凤凰卫视开播后,一周五天的节目量,着实让鲁豫累得够呛。
以至于她也时常幻想:“如果一个星期里,我只做《凤凰早班车》,那真是太轻松了。早晨4点起床,八九点钟回家,上午通常我会睡一会儿,下午找同事吃顿饭、聊聊天,接着就在家看书、看电视,偶尔去锻炼一下。”
但是事实上,鲁豫已经很少有机会享受这样的悠闲了,大部分日子里,她都必须奔波于各地,体力始终处于透支状态。
陈鲁豫说:“我也不是做电视主播才这么敬业的,从小我就是个样样事情要做到最好的人,除非不做。”鲁豫还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是女工作狂,喜欢自己给自己压力,所以注定没有好日子过。
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许女人的身躯中都藏着比男人更坚强的韧性吧。陈鲁豫也不例外,这个瘦弱娇小的女子总能在旁人的惊讶中表现出超常的勇敢,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举动。
一次在某大学演讲的时候,曾有一位学生这样问鲁豫:“‘干禧之旅’中,你没有到达埃及的金字塔,也没有到达北京的长城,在路线的安排上,你有没有觉得不公平?”当时鲁豫的回答特别干脆:“去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约旦,这些地方是我自己选的,因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去的。”
那次“千禧之旅”对鲁豫来说,可以说是和危险擦肩而过。但那时的鲁豫,却一改平日里与世无争的性格,一心想当回“战地英雄”。整天想着:“如果发生点什么,此刻我在这儿,那该多么难得。”
虽然鲁豫在的几天里,那个硝烟弥漫的地区“太平”得很,但鲁豫终于还是做成了一次很让她骄傲的采访。
到达约旦的时候,鲁豫知道不久以后,约旦新国王阿卜杜拉将访问中国,而那是他登基后的第一次出国访问。因此,鲁豫很想在约旦新国王阿卜杜拉访问中国之间采访他。
她们一路跟随国王来到约旦的一个小城市,参加那里举行的一个地区性办公会议。新闻宫告诉鲁豫,采访国王,要看他是否愿意。
于是,鲁豫又跟到了会议现场,她坐在会场的角落里,国王根本就看不见她。当时她心里非常着急:“看不到我,又怎么能够接受我的采访呢?不行,我得让他看到我!”
虽然阿拉伯语一个字也听不懂,但鲁豫还是逮住了一个机会。
那天她系了一条红色的围巾,于是,灵机一动,把粉红色的大头巾扎在头上,这在全场包着白色头巾的阿拉伯男人中间显得特别醒目。然后,她随便拿起了一块电池板,跟身边的新闻宫说:“我们的摄像机没电了,我去换电池行吗?”
在征得他的同意后,鲁豫拿着电池走到会场中央,装着换电池的样子,足足磨蹭了两分钟。国王虽然还是没有正眼看她,但她能够肯定,他没有理由看不见她。这时,鲁豫让新闻官递了一个条子给国王,希望能够采访他。
皇天不负有心人,陈鲁豫用她的大红围巾晃了十来分钟后,终于等来了阿氏的通知——会议开完可以采访一下。
结果,凤凰台成了阿氏当选国王以后唯一一家采访他的中文媒体,而且是在他即将访华之前。陈鲁豫的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不过她对自己当天的所作所为的评价是:“天啊,这种招摇的事情居然也做得出来,我其实是个很内向很含蓄的人啊。”
一个女人,为了工作,连自我都可以瞬间改写。或许,也只有她才可以做到,为的不是自身的利益,而是对事业的执著和热爱。
不做“东方的奥普拉”
鲁豫说第一次“遇到”奥普拉是1995年的某个早晨无意中拨弄遥控器的结果,从那以后,几乎每一个早上,她都会把频道调到奥普拉的节目。
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脱口秀这种类型的电视节目,鲁豫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做主持人就得这样”!无论是奥普拉说话的方式还是她谈论的话题,都让鲁豫觉得“很过瘾”。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一颗种子在鲁豫的心里慢慢生根发芽,尽管当时的她并不知道这颗种子会不会开花结果。
从美国回来不久,鲁豫得到了在凤凰卫视工作的机会,从主持音乐节目到后来让她以“说新闻”闻名的《凤凰早班车》。这个节目给了鲁豫一个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机会。她说:“我一直很喜欢说话。人就是这样,当你发现找对了位置,你的很多潜能就能被激发出来、丰富起来。”
尽管如此,那颗种子还是固执地发了芽,2002年,她决定离开“早班车”。主动离开的选择就是因为她一直都想做人物访谈类节目。2002年1月1日,一档名叫《鲁豫有约》的全新周播节目在“凤凰”诞生了,鲁豫如愿以偿地当起了访谈节目主持人。
3年里,鲁豫和156个人物对过话,不管是众多记录共和国历史、承载几代人集体记忆的尘封人物;还是曾经呼风唤雨、如今却备受争议的焦点人物,一个个都对她打开了话匣子。
但是,鲁豫始终不满意,总是为节目时间短而不得不删掉很多精彩对话而惋惜。2004年夏天,鲁豫突然接到凤凰中国节目事务总监从卫城打来的电话,说是决定把原来周播的《鲁豫有约》改成……周5次的日播节目,再在谈话现场增加200名观众,节目形式跟奥普拉的王牌栏目相似,让鲁豫彻彻底底地“奥普拉”一回。
后来随着新版《鲁豫有约》的诞生,大家都认为鲁豫的“奥普拉”梦想这次可以实现了。可当有记者和鲁豫聊到奥普缸这个人时,鲁豫并没有想像中的兴奋,她很平静地说:“奥普拉的节目我很喜欢,但我不会去模仿她,我也不喜欢有人说我是东方的奥普拉,我就是我,没必要在我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
看来今天的鲁豫更为成熟了。她在前进的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式,懂得如何信心百倍地去坚持自己的风格,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今天的陈鲁豫,有足够的平静鼓舞人把真话全说出来而不矫饰,也有足够的智慧去引导话题而不使人觉得逼迫。她的姿态一直是独立,客观,宽容,温和。必要时,有必要的机智和幽默。这种姿态下面,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知识的底蕴和良好的教养。
在节目中,她静静聆听一段故事,品味一个人生,至于结论如何,对她并不重要。在生活中,她没有过多的贪恋,什么都适可而止,但她绝不会允许自己走得不好。
陈鲁豫带给我们的启示:
1.没有人能完全可以不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完全不用跟自己不喜欢的:人接触,生活总是需要一点小小的妥协,幸运的是,你已经不用做大的妥协!
2.不要被眼前的荣誉迷惑。要确定自己未来的路是不是就这样走下去。相信自己的才能,并在挑战和竞争中激发出来。
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自己要保持好奇的心态,委婉的语气。温和、善意的提问,还要争取对方的信任。面对面的心灵交流中,自己首先要是善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