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力:在学习中提升正能量
8768100000066

第66章 比较学习法

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意外情况,这些意外事件往往扑朔迷离、泥金相混。在区分和衡量何泥何金时,比较是一架不可多得的天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选择不同参照物比较的结果。在学习中,学会比较着学习,将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作为比较的对象应该把相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找出不同知识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找出相同知识的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作为比较的对象应该是本质特征相同或相反的两种地理事物或现象。还应该具有典型性,即对比各点,无论异同,都要个性鲜明,特征突出。此外,选定比较对象时,还要遵循“就近取材”的原则,不要舍近求远,不能选择那些不了解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

比较法的主要种类有:

(1)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比较。比如,为了了解某位同学这一年来的学习情况,我们可以把他以前在班里的名次与现在在班里的名次相比,这样就可以得出这名同学这一年的学习情况,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2)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对同时并存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为了认识城乡差距,我们可以选取它们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做比较。据统计,城镇教育经费支出占公共经费支出的百分比(17.18%)远远高于农村教育经费支出占公共经费支出的百分比(10.15%)。

(3)同类比较。

同类比较就是两个或两类性质相同的事物所具有特征的比较,在比较中寻找事物的共同点。比如我们已知第一个对象具有某种特征X,同时又具有另外一种特征Y。此时如果我们已知第二个对象也具有特征X的话,那么我们马上就可以推测第二个对象也可能具有特征Y。

(4)相异比较。

相异比较就是对两个或两类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加以比较。即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这一比较,就其思维过程来说与同类比较相同,也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但它说明的不是两个事物的相同点,而是两个事物的不同点。

比较学习的步骤:

第一,根据学习的主题,订立比较目的,并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也就是说要明确你进行比较的主题,即比什么。

第二,收集和分析与对象有关的资料如摘抄、笔记等,争取掌握比较对象的基本知识,即对比学习。

第三,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标准,然后把它们按所比较对象的具体比较项目排列出来,一一研究。就是说你打算用什么来衡量所要比较的事物或其特性,如时间、小时、年,或答对题的次数、兴趣、教学内容等定下比较的标准。

第四,有计划地收集你所需要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学习。如果有需要,应该在适当时候修正第三步中所列示的比较项目。比较学习的内容,就是对比较的事实、数据,进行充分的研究,说明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分析形成这一事实的原因和理由。

第五,找出这些项目的不同之处,并找出导致这些不同的原因,接着得出结论。有时比较的结论在分析的过程中已经直接给出了,这就要求你做出一个总结性的结论。上面看起来差不多,相似的地方也很大,但是实质上并不一样。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记忆发生错误的重要根源之一是客观事物的相似点,而且事物之间越是相似,对它们的记忆越容易发生错误。所以,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记忆,尽量不出差错,就要学会在各种类似的事物之间,尽量找出它们的差异来,这样就能找到它们的不同,让这些事物的精确形象在头脑中牢牢地保留住。这就是同类比较法在学习中的应用。比如,在学习一些近义词时,就要动动脑筋,尽可能找出它们在意义上的差别,避免这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影响记忆。